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興好幾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難過了好幾年...
新媒體管家
題圖:土耳其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
來源:flickr / 作者:Erik Seket
文 | 陸開
去年看2016版《賓虛》,寫了一篇《耶路撒冷:同時存在於天堂與人間的城市》,它成了我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其實也沒有多少); 這幾天讀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看到拜佔庭陷落的那一場戰爭,情不自禁寫下這篇文章。
寫的雖是一座建築,但查閱資料,捋順人物和事件,花了不少時間,卻也更加了解這些宗教建築背後的歷史,和其所承載的信仰和象徵。
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宗教建築,有1500年歷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佔庭式建築典範。
我們現在看到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實際是該地址上建造的第三代教堂,由東羅馬帝國(也稱拜佔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建造,532年動工,537年竣工,一舉成為基督世界的嚮往。在1519年被塞維亞主教座堂取代之前的1000年間,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堂。
▍圖:夜幕下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第一代大教堂是拜佔庭首位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建造,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亞。後來,君士坦丁堡牧首(東正教的教區領袖,與天主教的教區主教相當;東正教最高領袖為普世牧首,天主教最高領袖為教皇)約翰一世因為與羅馬皇帝阿卡狄奧斯的妻子、皇后阿麗亞·尤多希亞幹架而被流放,因此而起的暴亂使第一代教堂毀於一旦,關於第一代教堂的一切已徹底消失。
第二代教堂是狄奧多西二世建造,於415年10月10日落成,532年尼卡暴動引起的一場大火將第二代教堂燒成灰燼,只有幾塊大理石殘骸倖存下來。
▍圖:迪奧多西二世建造的第二代教堂殘骸
第三代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教堂,由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建造,537年竣工時,面對富麗堂皇的大教堂,查士丁尼不禁聲稱:「所羅門,我已經超越了你」。
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錫安山上建立了猶太人的第一聖殿,638年阿拉伯帝國徵服耶路撒冷,691年,阿拉伯哈裡發阿布杜勒•馬裡克在聖殿的原址上建造了圓頂清真寺,即薩赫拉清真寺。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皇帝馬霍梅特率領15萬大軍攻陷拜佔庭時,拜佔庭帝國實際只剩下一座孤城,那就是在歐洲聞名的泰奧多西城牆護衛下的君士坦丁堡,西羅馬皇帝巴西列烏斯率領8000守軍,在希臘和羅馬教會的袖手旁觀下苦戰兩個月,最終,西羅馬皇帝與他的帝國一起同歸於盡。
▍圖:奧斯曼土耳其人攻破君士坦丁堡復原圖
破城後,奧斯曼皇帝履行對士兵們許下的承諾,放任士兵搶奪女人、珍珠、寶石,劫掠持續了3天。而皇帝騎著馬緩緩前往聖索菲亞大教堂,那裡有圍城近兩個月來,他每天在城外看著的光芒四射的球形圓頂,他要昂頭挺胸跨進拜佔庭金碧輝煌的冠冕。
他要的是:攻佔拜佔庭,終結東羅馬的無上榮光。
第二天,奧斯曼皇帝下令拆毀大教堂象徵信仰的祭壇、神像,把象徵虔誠的壁畫塗掉。聖索菲亞大教堂那隻千年來無比神聖的十字架轟然倒地,發出巨響。
自此,這座千年來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變成了阿亞索菲亞清真寺。而君士坦丁堡也被改名為伊斯坦堡,意為「伊斯蘭之城」。
公元135年,猶太人再次起兵反抗羅馬人的統治,羅馬帝國「五賢君」之一的哈德良派兵包圍並奪取了耶路撒冷,他下令將耶路撒冷夷為平地,在原址新建羅馬城市愛利亞加比多連。
哈德良不僅下令將所有猶太人趕出巴勒斯坦,禁止猶太人在耶路撒冷居住;殺人誅心,要摧毀猶太人,就要先摧毀他們的信仰,你們猶太人不是最愛你們的聖殿麼,那我就拆毀你們的第二聖殿,在聖殿山上另外建造一所羅馬神廟。
有意思是,羅馬人對猶太人做的事,幾百年後,穆斯林在羅馬人身上還了回去。
691年,穆斯林阿拉伯哈裡發阿布杜勒•馬裡克將哈德良在猶太人的聖殿上建起來的羅馬神廟摧毀,建造了穆斯林三大聖寺之一的圓頂清真寺(薩赫拉清真寺)。
1000多年的1543年,穆斯林的奧斯曼皇帝馬霍梅特又幹了一次,但他比較虔誠,面對金碧輝煌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他深感這一切屬於安拉,他並沒有下令摧毀這座教堂,而只是把祭壇拆毀,移走聖像和祭典用的器皿,用灰泥將壁畫覆蓋,代之星月圖形,可蘭經讀經臺,並在教堂周圍建造四座尖塔,將之改造為清真寺。
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總統、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聖索菲亞大教堂作為博物館開放,改名為阿亞索菲拉博物館。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對面的就是同樣著名的藍色清真寺(原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因為是這個蘇丹所建),很多人會弄混這兩座建築。
▍圖:聖索菲亞大教堂和藍色清真寺隔著公園相望
▍圖:聖索菲亞大教堂
▍圖:藍色清真寺
這兩座清真寺從地理上看,離的很近,中間就隔了一座公園和一個浴場;從外觀上看,這兩座清真寺很像,因為藍色清真寺本就是奧斯曼帝國第14代蘇丹艾哈邁德一世仿照聖索菲亞大教堂建造的。尖塔的高度和數量是皇室權力的象徵,一般的伊斯蘭清真寺只有4個尖塔,但是艾哈邁德一世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力,藍色清真寺就建了6座尖塔。
區分這兩座建築,就看尖塔數量。聖索菲亞大教堂周圍的尖塔是4座,而藍色清真寺有6座尖塔。
聖索菲亞大教堂在建築史具有重要地位,對後世的建築設計產生了重大影響。
▍圖:聖索菲亞大教堂大廳的圓頂,頂部高55.6米,約20層樓高。
▍圖:聖索菲亞大教堂內部美輪美奐的壁畫
▍圖:聖索菲亞大教堂裡的蘇丹樓座
▍圖:西南大門馬賽克中的查士丁尼一世和君士坦丁一世伴在聖母和聖嬰兩側
▍圖:敏拜爾,意為「講壇」。設在清真寺禮拜大殿內的宣講臺,宗教首領在敏拜爾上向信徒們講解古蘭經中的內容。
相關閱讀
耶路撒冷:同時存在於天堂與人間的城市
蘋果用戶激情打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