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武痴」樂清拜師學藝 拿下第十四屆浙江國際傳統武術比賽三項...

2020-12-14 浙報融媒體

7月14日,在紹興舉行的「魯迅故裡杯」第十四屆浙江國際傳統武術比賽圓滿落幕,兩天裡,200多支海內外參賽隊伍、超過4000名武林健兒以武會友。在此次比賽中,樂清各代表隊戰績頗豐,其中,來自樂清市華夏武術俱樂部的愛德華,這名來自巴西的小夥一戰成名,一舉奪得了螳螂拳、雙手劍、少林棍三個項目的冠軍,給現場評委及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這奪冠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比競技比賽更精彩的故事。

周旭豔指導愛德華武術動作。

遠渡重洋圓「功夫夢」

7月16日,記者來到樂清市華夏武術俱樂部的訓練場地時,愛德華正在教練周旭豔的指導下練習基本功——騰空外擺蓮轉體,兩位師哥在前面打「頭陣」,他在後面跟著練。

愛德華有一雙碧綠的大眼睛,一米八幾的高個,當天穿著一套黑綠相間的武術服,顯得特別有精神。輪到他上場,一擺出招式,就雙目圓睜,繃著臉,渾身上下透著一股認真勁兒。被教練指出動作做不到位時,他就一遍遍再來過。

休息間隙,愛德華向記者講述了他的「功夫夢」,由於不會中文,當天他把在樂清工作的中國朋友Leon請過來幫忙翻譯。

愛德華來自巴西,今年29歲。他對中國武術,最早是通過成龍、甄子丹等功夫明星所拍的電影認識的,那時他就覺得中國功夫很酷,很厲害。

23歲那年,恰逢中國春節,愛德華在一個朋友的帶領下,觀看了一場有中國特色的春節晚會。在現場,他被一個武術節目震驚到了,演員表演的是硬氣功和蛇拳,第一次見到真人表演的中國功夫,愛德華非常興奮和著迷。第二天,他就跑到巴西當地的一家武術館,拜師學藝。

他從傳統武術開始學起,如螳螂拳、七星拳等。由於沒有任何基本功,平時也沒有運動的習慣,剛開始練時常常手腳不協調。加上這些拳法招式很多,非常難記,愛德華想不到中國功夫看起來簡單,學起來竟然那麼難。

「有一次,一位跟我一起學功夫的朋友在公交車上遭遇劫匪,只用了幾招就把劫匪給打跑了。」愛德華笑說,朋友的這番經歷,讓他看到中國功夫在實戰方面的優勢,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也進一步堅定了他深入學習中國功夫的信心。

在巴西的武術館學完課程後,他決定來中國圓自己的「功夫夢」。查詢後了解到,他所喜愛的螳螂拳發源於中國山東,而山東正好有一家專門招收外國武術愛好者的武術學院,他十分嚮往。2017年3月,愛德華告別家人,漂洋過海來中國學功夫。

「每天從早練到晚,那段時間我非常刻苦。」愛德華說,在那裡認識了很多和他一樣痴迷中國武術的外國人,也學習了很多新的武術項目,如少林拳、八卦掌等,收穫很大。一年多後,學完課程的愛德華原本計劃回國,一位在樂清工作的斯洛伐克朋友邀請他去遊玩,於是他踏上來樂清的旅途,沒想到此行成為他學習中國功夫的第三站,與武術的情緣越來越深厚。

比賽現場。

愛得痴迷練得勤奮

「他很聰明,也很勤奮,是個真正的武術迷。」這是教練周旭豔對愛德華的評價。

周旭豔是樂清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國家社會一級指導員、國家武術六段,說起與愛德華相識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較為嚴厲的她,一下子變得親切自然很多。

愛德華來樂清後,朋友得知其痴迷武術,就帶他到華夏武術俱樂部體驗。當他看到幾名教練在場地裡做各種騰空翻的動作後,就萌發了留下來學習的念頭。華夏武術俱樂部是樂清市武術協會的下屬機構,這裡的教練多是周旭豔的徒弟,因此她時常會過來指導一下,在眾多學員中,她發現愛德華學得非常用心、認真。

「我兒子和愛德華同齡,也一個人在國外學習生活,所以看到愛德華,就會聯想到兒子孤身一人在國外不容易,所以在無形中,就會對愛德華多一份照顧,免費教他習武。」周旭豔說,愛德華其實是她教的第3個「洋弟子」,之前兩個「洋弟子」是武術愛好者,但愛德華不一樣,他是衝著武術來中國,愛得痴迷,練得勤奮,在訓練過程中,他常常弄得渾身是傷,像他額頭上的這個傷疤,就是此次紹興比賽前幾天,練雙手劍時弄傷的。

雖然愛德華以前學過很多傳統武術項目,打得也有模有樣,但他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在樂清跟周教練學習後,他終於找到了原因,就是眼神,而這方面學起來比武術套路難多了。

「武術眼神的基本要求是手到眼到,手眼相隨,眼神要隨招式的變化而變化。」周旭豔一邊介紹,一邊翻出兩張照片。一張是愛德華剛來樂清時訓練的場景,眼神是飄忽的,動作是垮塌的,而另一張是他在紹興比賽時的場景,堅定的眼神,為動作增添了幾分精氣神,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體現出了武術的神韻。

在周旭豔看來,教愛德華學武術最難的是溝通。「有時真的很著急,看到他某個動作做不對,就趕緊跑到他面前講,剛想開口,卻又表達不出來,只好縮回去了。」周旭豔笑說,為了和愛德華更好地溝通,她特意在手機裡下載了一個翻譯軟體。不過有時對著手機講太麻煩,她會直接動手糾正。

這次比賽前,周旭豔特意抽時間給愛德華集訓了一個多月,而愛德華為了更好領會教練的意思,訓練時,常常把朋友Leon帶上,通過他現場翻譯,提高學習效率和進度。

「雖然以前也拿過很多獎,但這次比賽心裡還是挺緊張,因為外國人參加的不是很多,要跟中國這麼多高手比,不是很有信心。」愛德華笑說,那兩天,他認真對待每一場比賽,最後能拿到三個冠軍,讓他意外又欣喜。

愛德華已經深深愛上了樂清和樂清人。

目標是開家武術館

來中國這麼多年,愛德華一直沒有回過家,和家人都是通過手機聯繫的。對於他千裡迢迢學武術的行為,他說,母親一開始也反對,但看他對武術這麼痴迷,也默默支持他。有時還會把他練武術的照片和視頻發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看。

愛德華覺得學功夫的這段經歷,不僅讓他走遍世界各地,也結識了很多新朋友,對他來說,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非常喜歡樂清,這裡讓我覺得很溫暖,還想留更長的時間。」愛德華告訴記者,樂清雖然是一個小地方,但這座城市很漂亮,有那麼多公園和美麗的景色。這裡的人很熱情,尤其是周教練和師哥師姐們,對他非常照顧,不僅教他武術,還常帶他去玩、去吃美食,甚至在他受傷時給予幫助。為表達謝意,他偶爾也會做些巴西的糖給大家吃,一起分享甜蜜。在訓練場地,有很多小學員也非常喜歡他,跟他打成一片,休息時,他也會教孩子們幾句英語,互幫互助。

「武術這條路,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我清楚自己有很多不足,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磨練、學習和提升。」愛德華跟記者訴說了他的目標,希望未來回國或到其它國家,能開一家武術館,把在中國學到的武術教給更多的孩子,將傳統武術推廣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人領略武術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傳統的拜師學藝
    傳統的拜師學藝    閱讀完本文,對拜師學藝有了更深的認識。傳統的做法,也是事物的必然性所決定的。收徒,續的是前世今生緣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注重師道尊嚴。「尊師重道」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也是中華文化得以發揚光大的重要保障。「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中國很多傳統的項目都講究拜師學藝,如:戲曲、書法、國畫、中醫、針灸等傳統文化。武術也不例外,沒有師父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嚴格的說沒有師承、沒有師父就不算入門,行裡的人認為「不是門裡出身」,通俗地講「不正規」。
  • 星太奇:星太奇拜師學藝終成大俠,奮豆拜師學藝卻「大相逕庭」!
    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星太奇》的漫畫,本期講述的是關於星太奇拜師學藝的那些事,奮豆非常羨慕,也想當大俠,可是結果卻讓他後悔了!星太奇:星太奇拜師學藝終成大俠,奮豆拜師學藝卻「大相逕庭」!話說在江湖上,有一個小屁孩叫做星太奇,他是個非常普通的人,練武的資質也非常差,有一天他在橋下看到了一個老人,還幫老人撿起了一隻鞋,沒想到那老人是個武術高手,就傳了神功給星太奇。從此之後,星太奇在江湖上混出了名堂,人稱神掌天狼星!
  • 東陽小將為浙江代表團拿下第十屆殘運會集中比賽期間首金
    東陽小將為浙江代表團拿下第十屆殘運會集中比賽期間首金據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郭好進8月26日,第十屆全國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田徑比賽在天津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賽。18歲的東陽小將許寬田以9分51秒、打破該項目全國紀錄的成績,在聽障組男子3000米障礙決賽中奪冠,為浙江代表團獲得本屆運動會集中比賽期間的首金。據了解,這是許寬田第一次參加全國殘運會。接下來,許寬田還將參加聽障組男子800和1500米比賽。許寬田的媽媽盧亞珍身在東陽,心卻飛到了千裡之外的賽場。她通過一切渠道,關注著兒子的表現。
  • 第七屆廈門國際武術大賽昨在集美開幕 今日開賽為期4天
    2018年第七屆廈門國際武術大賽系列報導3在六個精心編排的節目中,不同「門派」高手拿出看家本領、同臺獻藝,一展中華武術「海納百川」的博大精深和包容精神,以及習武者「壁立千仞」般的剛毅精神。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李翔宇)2018年「美歲天地杯」第七屆廈門國際武術大賽於昨晚在集美區嘉庚體育館開幕。
  • 海外華裔青少年少林寺「拜師學藝」
    中新社鄭州7月29日電 題:海外華裔青少年少林寺「拜師學藝」   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29日,千年古剎河南登封少林寺迎來了數十名來自海外的華裔青少年,他們賞武術、遊少林、拜師學藝,感受中華功夫之魂。
  • 15歲小夥巴西武術世錦賽上奪冠!
    每次放學他總是早早回家,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練習基本功,即使手磨破皮了仍然咬牙堅持,「我不怕吃苦,我要學好武術,長大了保護爸爸媽媽!」,年幼的他有著十足的小男子漢氣概。第一排右三為張程凱從參加國際第一套長拳和棍術比賽斬獲兩枚金牌,到全國青少年武術套路錦標賽的兩金一銀,再到此次巴西奪冠,憑藉著一身好功夫
  • 滄州武術大師 8年義務傳授八極拳
    如果不出手亮招,很少有人把他和武術大師聯繫起來。王振聲是滄縣人,出生於1960年。他小時候就愛看武俠小說,12歲的時候,王振聲拜滄州著名拳師趙吉慶為師,先練太祖拳,後學八極拳。趙吉慶是一名客車司機,每天下班回來,不顧疲勞,教王振聲等七八個徒弟學拳,一直到夜深人靜。
  • 第八屆廈門國際武術大賽昨在嘉庚體育館開幕 市民可免費到場觀看比賽
    第八屆廈門國際武術大賽昨在嘉庚體育館開幕  武林高手  集美論劍  賽程為期五天,市民可免費到場觀看比賽  2019年第八屆廈門國際武術大賽系列報導(廈門日報記者李翔宇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李翔宇)「中聯永亨杯」2019年第八屆廈門國際武術大賽開幕式於昨晚在集美區嘉庚體育館隆重舉行。  從今日起的五天賽程中,來自美國、俄羅斯、印度、韓國、巴西及港澳臺等33個國家和地區和北京、上海、廣東、四川、新疆等2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463支隊伍、6458名選手將匯聚集美,以武會友,切磋技藝。
  • 寧夏健兒全力備戰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
    12月21日,寧夏體育運動訓練管理中心各項目訓練館內熱火朝天,運動員們加緊訓練,為即將到來的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四運會」)做準備。面對「十四運會」競賽規程的重大改革,自治區體育局遵循競技體育發展規律,創新制度舉措,全力備戰,力爭實現「『十四運會』有金牌」的目標。
  • 一起揭秘第十四屆全運會馬術場館~
    馬術起源於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過程,公元前680年,古代奧運會設有馬車比賽,中國的馬術也具有悠久的歷史,興於周代,盛於唐代,現代馬術運動起源於英國,是一項需要人與動物緊密配合才能完成的競技比賽項目。隨著第十四屆全運會腳步的臨近,渭河北岸、五陵原上一座現代化的馬術場館已經拔地而起。
  • 鹽山7名武術健兒參加第八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喜獲佳績
    近日,在四川省峨眉山舉行的「第八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上,鹽山楊博顯、張明昊、王璘烺、朱學成、張鼎力、劉致睿、郭山昊7名武術小將喜獲佳績,共摘得10金9銀2銅的好成績!
  • 全國中醫藥院校第十四屆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會閉幕 廣州中醫藥大學...
    央廣網廣州11月2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肖建喜)11月23日下午,全國中醫藥院校第十四屆「廣藥白雲山杯」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會在廣州大學城廣州中醫藥大學閉幕。東道主廣州中醫藥大學為B類學校,總共獲得16枚金牌,其中包括B類團體總分冠軍、集體項目團體總分冠軍、武術項目團體總分冠軍、男子團體冠軍、女子團體冠軍。
  • 淺談拜師的重要性及兩儀拳拜師儀式
    中國乃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在傳統社會無時不在,古代禮儀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 將師禮列入「三本」之一,可見拜師禮之重要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道尊嚴,尊師重道。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以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都要舉行拜師儀式。
  • 中國武術走向國際體壇第一人 在南京改武術為國術
    作為南京青奧會的文化教育項目,武術將在南京青奧會上展現中華文化魅力和「國際範」。其實,在洋槍洋炮面前,中國傳統武術一度被認為「已經被淘汰」。然而,1927年武術在南京被尊為「國術」,並且通過系統組織和制定規章,出現了按照西方現代體育模式召開的運動會。
  • 這位泉州武術人,李增威!
    從小就有個武俠夢,追夢的路上拿金牌爭冠軍是他最執著的追求,正因為有夢想的他在10歲那年就被父親送去河南塔溝武術學校拜師學藝。拜師後,李增威每天刻苦練功,在訓練場上留下無數汗水,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15歲就榮獲全國武術學校套路比賽拳術冠軍,同年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等級稱號,於2015年被中國武術協會授予國家一級教練員稱號,2017年被泉州市武術協會授予國家二級裁判員。
  • 奇門遁甲求學考試比賽拜師的預測思路詳解
    測求學、考試、比賽、拜師學藝1、 凡求學考試,考生本人求測,以日幹為考生4、 體育、武術比賽值符為裁判,以日幹或時幹為運動員,庚為比賽器具,辛為金牌、獎品,景是戰略、戰術或比賽取勝方法、技術指導。如果主隊與客隊比賽,則須分主客,一般以地盤時幹為主隊,以天盤時幹為客隊,以其落宮的旺相休囚、格局好壞、生克關係來定輸贏。 博弈勝負,值符落宮為主方,六庚落宮為客方,五行生剋論勝負。博奕看值符,值符加傷門,表示能勝。
  • 八卦掌走進聯合國——記武術養生專家麻林城先生
    經過激烈爭奪,麻林城勇奪八卦掌、八卦鋮、八卦刀三項冠軍!麻先生一戰成名,成為八卦掌界知名人物,因他後來在國內國際武術大賽中又連續奪冠,人送雅號「金牌專業戶」。在他參加的比賽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10月首屆世界傳統武術節(為現在二年一度的「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之前身)。
  • 2017年全國傳統武術比賽佛山開幕 近2500名武術高手齊聚過招
    原標題:2017年全國傳統武術比賽佛山開幕 近2500名武術高手齊聚過招亞洲武術聯合會秘書長、國際武術聯合會傳統武術委員會主任陳永傑,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張玉萍,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武術協會主席田新德,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社會部負責人劉志華,廣東省體育局副巡視員王小康,廣東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二平等出席開幕式。
  • 「大師」閆芳,又一傳統武術「小丑」
    拜師兩年之後,閆芳考過了國家武術一級裁判,成為了中國最早的一批武術裁判,後來武術定段考試開始,她又成為了第一批武術六段的人。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學藝,因為熱愛武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不好惹似乎也不傷大雅,雖然說同門師兄弟看不起她,但是只要有實力,稱一句大師也不為過。只是,閆芳後面的所作所為,就讓人有些啼笑皆非了,一系列迷之操作似乎只是為了火,只是為了收割韭菜,投機取巧似乎一直是她最善於做的事情。
  • 第十八屆全國武術學校套路比賽競賽規程
    >  8.傳統雙器械+少年規定拳全能   9.傳統軟器械+少年規定拳全能   註:根據《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規定,請將所報一類至四類傳統拳及傳統單器械、雙器械、軟器械具體項目名稱,在報名表備註欄內填寫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