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閃電總是伴隨著雷聲,成熟的詩歌,或明或暗,一定也會有成熟的詩學作為支撐和支援。詩人伊沙的《口語詩論語》一文,展示了他關於口語詩諸多原理性的多維思索,天花亂墜,妙語迭出,含金量極高,為我們全面理解和認識口語詩提供了嶄新的角度和參照系。既像燈塔,也如堡壘,是口語詩理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也是奠定基礎的重要收穫。立此為證,特授予伊沙先生"首屆中國口語詩獎理論建設獎--鐵舌獎"。
《中國口語詩年鑑》編委會
中國口語詩獎評委會
2019年4月12日
伊沙受獎詞
首屆中國口語詩獎口語詩理論貢獻鐵舌獎-作為理論批評家的我終於獲獎了,甚至晚於作為詩歌翻譯家的我五年。姍姍來遲的獎勵,卻是獲得很對的大獎。
我心滿意足地接受!
正如我在獲悉的第一時間直覺的那樣:獲獎的不是我,而是《口語詩論語》的作者--果不其然,隨後得見的由唐欣博士執筆撰寫的授獎詞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2014年,我應《詩潮》副主編、詩人劉川之邀,編選史上首部《中國口語詩選》(長江文藝出版社次年出版),我自覺應該有篇份量很重的長篇序言,才能壓得住帶得動該書,便傾盡全力寫了《口語詩論語》,把多年的經驗與思考一古腦兒放了進去,從那年七月寫到八月,從八月寫到九月,從九月寫到十月,從中國寫到美國,從長安蘭屋(我的書房)寫到佛蒙特創作中心,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年10月13日午夜,該文脫稿之夜,我從作家樓走出來,來到創作中心餐廳,自己搞了一杯咖啡,慢慢地品著,感覺自己完成了一件大事,一件大得不得了的事⋯⋯曹村娃笑我等不注重儀式,我的儀式就是一杯純正的美式咖啡,不是穿著大褲衩的紅衛兵的遺腹子在異國同行面前發表社論喊口號或像一條肉蟲一樣泡澡⋯⋯此處該有笑聲。
該文首刊於《詩潮》,也隨書抵達更多的讀者,此後四年,是其在網上傳播的四年,一篇詩論被製成多種版本日常性地不斷轉發,終成行業名篇,這是中國當代詩壇此前從未有過的現象。去年《中國口語詩年鑑》立項,在第一本書-2018年卷中,將此前所有的口語詩理論批評成果匯集起來,是事先制定的編輯方針,於是《口語詩論語》被編入,也便有此次參獎的資格。
"詩人伊沙的《口語詩論語》一文,展示了他關於口語詩諸多原理性的多維思索,天花亂墜,妙語迭出,含金量極高,為我們全面理解和認識口語詩提供了嶄新的角度和參照系。既像燈塔,也如堡壘,是口語詩理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也是奠定基礎的重要收穫。"-感謝評委的認可與肯定,尤其是"堡壘"一詞,非大內行道不出。在反伊大戰中,在詩學意義上,所謂"爭論"從未構成,這篇文章像大山一樣壓在敵人身上,不論曹村娃還是反伊十八子,不論偽軍還是漢奸,包括那些口語詩的新老叛徒,都被壓得翻不起身。
反伊大戰中,管垃圾嘲笑我這麼多年還沒當上正教授-人活一世,選擇大全,如果當初我選擇八股醜文,整天盯著核心C刊,鑽營各種課題申報,學院體系中的一切利益都不成問題-但是,我關心的是好詩、美文,解決問題的批評,富有原創的理論,我關心的是硬體上的大詩人,詩豪+文豪!我關心大師勝於老師!關心詩人勝於教授!那就去他媽的吧,"捨得"二字我是懂得的。
我想說:這個獎正是對這種選擇的肯定,對我的價值觀的肯定,概因如此,我分外珍視,展望未來,豪情滿懷,絕不回頭!
謝謝!
2019.4.13長安少陵塬蘭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