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啦,部編八年級語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易考知識點

2020-12-25 木丁一聊教育

敲黑板,劃重點啦。八年級語文上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常考易考點匯總。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題目是編者加的,為全文的結論。「道」即孟子主張的「仁政」「王道」思想,文章由此引出「民心」。題目的意思是得到民心的人,幫助他的人多;失去民心的人,幫助他的人少。

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結論是?表明了作者什麼主張?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的主張。

3.孟子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是什麼?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素是什麼?

天時 地利 人和

人和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怎樣提出論點和論證論點的?

文章開篇直接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個中心論點。然後從佔據天時的攻方與獲得有利地理條件的守方兩個角度舉例,論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兩個分論點,突出「人和」的重要性。再從理論上論證的「人和」者需「」得道」,順利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章特色

(1)邏輯嚴密、論證有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爭實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兩個分論點,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後進一步闡述,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的「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論證有力。

(2)運用排比、氣勢磅礴。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運用排比,氣勢磅礴,極富感染力。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主旨:

文章通過列舉戰爭實例論證了「人和」的決定性作用,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表現了孟子推行「仁政」的治國主張。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這三個句子的順序能否改變?為什麼?

不能。從「域民」到「固國」到「威天下」是治國的三個階段,必須做好前一階段的事,才有可能實現後一個目標,它們之間是遞進的關係。

8.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並舉一兩個事例來證明這個觀點。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說,施行仁政的君主會得到廣泛的擁護,不行仁政的君主則會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紂王的故事能證明這一點,文王姬昌為西伯時,「篤仁,敬老,慈少」,禮賢下士,善養老者,所以人民擁護,賢士歸心,為後來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礎。商紂王雖然天資敏捷,卻以酷刑殘害臣民,眾叛親離,葬送了商朝。相關事例還有:秦朝末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陳勝和吳廣得道多助;二戰期間,德意日三國失道寡助,中英美等抗戰國得道多助,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

9.《孟子》中的文章以雄辯著稱,說服力極強,請結合本文分析其語言特色。

孟子善於運用排比和對比增強語勢,具有說服力;且句式整散結合,表達靈活,自由奔放,語式更加強烈。如「寡助之至,親戚畔之」與「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形成對比,輔助論證;「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運用了排比,增強語勢。

如果對您有幫助,點讚收藏關注哦,小編會不定期分享初中語文重點課文知識點哦

相關焦點

  • 部編八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都勻市墨衝鎮中學 王有蓮教材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孟子)兩章》之一,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確,突出強調「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具體地說,就是闡明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得道」。從戰爭談起,最終歸結到如何治國平天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局限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千年以來一直是被奉為真理般的存在,讓人斷斷不敢去質疑,它說得到底是對,還是錯的。今天我便要大聲地呼喊起來,因為這句話早已不合時宜,若不指摘出來,那就是誤國誤民,罪莫大焉。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過於強調「仁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原文如下:
  • 《孟子》三章其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孟子》三章中我們會學習到關於孟子的三篇文章,分別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貴不能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八年級重點文章也是培養中學生對古代文言文閱讀興趣的培養。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大丈夫孟子,孟子與大家見面了。需要同學們注意,孟子是孟子,和莊子是莊子。不少玩過王者榮耀的同學會把莊周以為成孟子。
  • 教案︱八年級上冊《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內涵,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1.誦讀法。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於文採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資料助讀;師生共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論點的理解。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全冊知識點梳理!考試重點都在這,務必收藏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全冊知識點梳理!考試重點都在這,務必收藏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2019年已經成為過去式了,現在已是新的一年,對於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講,期末考試也即將到來了。其實,同學們進入二年級過後,就會發現知識點的難度跟一年級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管是字詞的認識、還是短文的閱讀都是比原來增加了不少的。同學們要想期末考試能考出好成績,首先就必須要將基礎知識啃透,像短文閱讀的訓練、看圖寫話的寫作等都是考試當中必考的題型。
  •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練習3篇
    (一) 閱讀回答下列問題(共4小題,共28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複習+試題精練
    ㈡寫作特色⑴嚴謹論證,層層推進開篇即點出中心論點→用概括性很強的戰爭例子加以證明→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重要性→最後以得「人和」則「戰必勝」作結,突出了「人和」是戰爭取勝最重要的條件。
  • 中國人的信仰之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摘要: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有一個論述國際博弈鬥爭制勝之道的政治信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多助的天下之所順,攻寡助的親戚之所畔,最終必然取得勝利。國際間的博弈和鬥爭,雖然離不開實力的較量和謀略的應用,但決定博弈勝負的關鍵在於人心向背。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寶庫中,早就有對此的深刻探究和揭示,並成為指導國家間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政治信仰和博弈戰略。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10題(8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一課譯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hoto/Pexels]「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道」即道義、正義(morality and justice)。中國人自古推崇道義,認為道義是決定戰爭或事業成敗的根本力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只有奉行道義,才能贏得內部的團結一致、贏得民心(only by upholding justice can one achieve internal unity and popular support);否則就將不得人心,從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otherwise, popular
  • 【益華專欄】《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學設計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楊益華 一、設計依據1.文本價值把握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古詩文單元。孟子的文章,長於雄辯,以前選在九年級,多從議論文的角度去教學,部編版選在了八年級,就不宜從議論文的角度去學習了。根據單元教學目標,應從整體把握入手,重在了解觀點,體會古代論辯文的特點,至於議論文的文體特徵則不宜過多強調。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電子課本(初二)
    於老師今天分享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電子課,可以預習啦!【月考】【作文】【字帖】【古詩】【文言】【知識點】【常識】【名著】【閱讀】【基礎】【課件】【電子課本】【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即可獲得相應資料~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歸納,合適期末總複習,建議收藏!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歸納,合適期末總複習,建議收藏!六年級是小學重要階段。一方面對小學知識點的總結,另一方面還要對新知識點的學習。很多同學都會出現從小成績非常的不錯,但是上了五六年級成績就開始出現下滑。
  •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口語交際一《應對》圖文解讀
    電子課本點擊圖片→查看大圖▼▼▼圖文解讀點擊圖片→查看大圖▼▼▼2019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目錄第一單元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1課《社戲》圖文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課《回延安》知識點+圖文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3課《安塞腰鼓》知識點+圖文解讀4 燈籠寫作 學習仿寫口語交際 應對 第二單元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不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不對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之前得道,之後多助,之前失道,之後寡助,並不是正被多助的人一定得道,這一點要搞清楚。多助本身是一種福報,叫大威勢,怎麼來的?當然,還有一種得道多助叫做匡扶大義。他們為了護義,一呼百應是可能的。這種條件下義在則多助在,義亡則多助亡。我們種任何的福都要知道,不會馬上成熟,所以只能用數量和願力加持,讓善業淹沒掉惡業。
  •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匯總,提前學習期末考高分!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匯總,提前學習期末考高分!歷史屬於文科範疇,因此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對於掌握了方法喜歡文科的學生來說,歷史是非常輕鬆的一門課程。之前,有小同學問小王老師,關於八年級歷史的學習資料和學習方法。鑑於此,小王老師特意花費時間整理了一套,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匯總,幫助小同學快速構建知識體系,期末歷史高分不難。
  • 2019秋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材有重大變動,快看看!
    2019版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材將有重大調整,在知識點、注釋、課後練習、古文等方面都有變動,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單元重點知識匯總!提分必備,趕緊保存好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單元重點知識匯總!提分必備,趕緊保存好如果將小學分為兩個階段,那麼四年級可以說已經是小學的高年級階段了,不僅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而且學習難度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因此掌握好這階段的所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從不少同學的考試情況來看,語文這門學科的差距就是在四年級被拉開的,所以更是要額外地重視才行。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知識點匯總,考前吃透,期末「1」分不扣!
    縱觀歷年來的升學考試,歷史所設計到的知識點是繁多冗雜的,記憶理解起來也是比較費神的,因此要學會掌握到正確的方法來進行記憶,歷史時間軸以及分類整理記憶的方法是非常適合中學階段的歷史學習的。臨近期末考,臨時抱佛腳也不是不可以,然而也需要掌握到正確的方法,將知識點匯合起來進行學習和記憶,效果會明顯上升,同時還能增強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作為一門文科類的學科,歷史的學習是需要長期不斷的記憶的。
  • 八年級語文《春望》常考知識點匯總
    敲黑板,補課啦,廢話不多說,看內容。部編八年級語文《春望》知識點匯總如下:1.二指詩人心中的期盼:親人團聚,國家安定如果有幫助,還請收藏點讚關注哦,小編會不定時分享知識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