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近年末,你還在拼命抓住歲月的小尾巴嗎?
年初的規劃完成了多少?
設定的目標達成了幾個?
說好的努力又做到了嗎?
逼近年末,才陷入突然反思的尷尬狀態,遙憶當初的美好設想,暗自責怪自己付出不足抱怨有餘。你,也和南瓜君一樣嗎?
咱們來聊聊年初定下的閱讀計劃吧!
按照當時的規劃,今年是希望自己的閱讀廣泛涉獵,無論是偏愛的文學、歷史,還是晦澀、枯燥的自科讀物,都應有所取。以期能彌補各方面知識量的不足,妥善處理好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閱讀讀物選擇之間的矛盾。
然鵝.一年快過去了,美好的設想依然只是設想,今年讀過的書不少,但能舉例說出來的自科類讀物,卻是寥寥無幾。於是,在臨近年末的時候,南瓜君再次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有夢想總是好的,萬一實現了呢.
自科,即自然科學,是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看到這樣的名詞解釋,相信大家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很多人不愛讀自科讀物。專業性強,內容生澀,語言生硬,因而全篇通讀下來往往十分費勁。但自然科學又有其特別的魅力所在。
一本優秀的科普讀物會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人從日常平庸的見識中開拓眼界,科學的認知事物「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如植物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優秀的科普書籍讓人既能掌握豐富科學知識,又避免了大量的科學公式和枯燥的文字敘述,讓人在愉悅的閱讀體驗中樂享科學所帶來的美好,甚至更能增加閒聊中的談資,可謂是一舉多得。
本周好書推薦,給大家帶來8本2017年出版的自科類讀物,讓大家一窺科學世界的美麗。
《黑洞不是黑的》
(英)史蒂芬·霍金
借閱地址:長沙圖書館-4樓自科006排02列03層
索書號:P145.8-49/8
《黑洞不是黑的》是霍金2016年在英國BBC廣播公司裡斯講演中向大眾傳遞的對黑洞的洞見。他以遊刃有餘的通俗講解,將我們帶向宇宙最奇異的角落。這位傳奇物理學家斷言,只要能理解黑洞以及它們如何挑戰時空的本性,我們就會更接近揭開宇宙的奧秘。黑洞裡真的什麼都沒有嗎,這個問題也許不是作為大眾的我們所要關心的問題,卻是我們偶爾想起會好奇的一個話題,這本書則以極簡的講述,告訴我們一個不同以往的黑洞。
《柔軟的宇宙》
吳京平
借閱地址:自科文獻借閱室-004排04列02層
索書號:O4-09/10
這是一段跨越兩百年的科學探索史,從拿破崙時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紀,講述了相對論的誕生以及在相對論的思想下發展起來的一系列學科。
人類從天圓地方的世界中心觀,到認識到我們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塵,這中間,經歷了怎樣的坎坷歷程?大爆炸宇宙學、黑洞、蟲洞、引力波這些匪夷所思的物理學知識,是如何一步步發展並被驗證的?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人類的科學認知探索歷程,是一個讓人「三觀盡毀」、腦洞大開的歷程。你的世界,將因這本書而顛覆。
《癌症·新知》
李治中
借閱地址:自科文獻借閱室
索書號:R73/74
很多人不知道,40%的人在一生中某個時候會得癌症,因此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癌症患者。很多人不知道,很多癌症早就不等同於絕症,延長生命,甚至治癒都完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由於措施有效,美國的癌症死亡率已經連續多年下降了。但戰勝癌症,把癌症變成慢性病,前提是你了解它!忌諱躲避,是下策。積極了解,才是上策。作者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把國際上前沿、科學、靠譜的抗癌知識,以及科學思考的方法分享給所有願意主動學習的讀者,幫助患者和家屬少走彎路,找到佳解決方案。
《上帝的手術刀》
王立銘
借閱地址:自科文獻借閱室-008排04列01層
索書號:Q78/9
這本書從孟德爾神父的「豌豆試驗」入手,用跌宕起伏、起承轉合的文學講述手法,在全書中埋下層層伏筆,抖出了一個又一個的重磅包袱,宛如一位智者在科學之樹下搖著扇子對基因編輯的歷史脈絡娓娓道來。其內容之深入淺出、講述手法之駕輕就熟,令人手不釋卷。
一本細緻講解生物學熱門進展的科普力作,一本解讀人類未來發展趨勢的精妙「小說」。打開基因科學深奧的硬殼,展現人類探索自身的的歷史進程,從分子層面出發,重新思考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探尋自然的秩序》
(美)保羅·勞倫斯·法伯
借閱地址:自科文獻借閱室-001排04列04層
索書號:N91/4
在《探尋自然的秩序》一書中,法伯考察了近三個世紀以來的博物學傳統。博物學與現代科學的區別主要在於現代科學更加依賴實驗。法伯令人印象深刻地展示了像林奈、布豐、聖提雷爾和居維葉這樣的先行者如何推進這一領域的發展並將其塑造成我們當前所見的樣子。本書還考察了自然博物館、植物園和動物園之類的新設施在科學建制和吸引公眾注意兩方面所起的作用。
《醉酒的植物學家》
(美)艾米·斯圖爾特
借閱地址:自科文獻借閱室-044排02列07層
索書號:TS262-49/1
這本書是一篇在植物學與酒的婚禮之上朗誦的充滿激情的祝酒詞——
清酒始於米粒,蘇格蘭威士忌源於大麥,特基拉來自龍舌蘭,朗姆酒釀自甘蔗,而波本酒出自玉米。你已經渴了嗎?在《醉酒的植物學家》這本書中,艾米·斯圖爾特考察了許多能讓人暈眩的花草、樹木、果實和真菌,幾千年來,人類用他們的才智和激情,不顧一切地把這些植物轉化成酒精。
《雜草記》
(日)柳宗民
借閱地址:自科文獻借閱室-029排04列06層
索書號:S451/7
人們總是習慣將不知道名字、長得也不夠漂亮的草統統歸為雜草。它們生長在田間、路邊、河畔,因太過尋常而被熟視無睹。園藝家柳宗民卻沒有忘記這些不起眼的小草。他以專業的眼光去觀察、去體悟,娓娓道來每一株普通雜草的獨特與不凡。在他筆下,每一棵小草都有自己的美麗與功用,都蘊蓄著生命的堅韌與美好。沒有一種草,該被叫做「雜草」。
正如《昆蟲記》是科學詩人法布爾為自然界平凡子民書寫的不朽篇章,《雜草記》亦將專業知識與人文關懷熔於一爐,是一部嚴謹翔實的自然筆記,亦是一曲洋溢著愛與尊重的生命禮讚。
《人體的故事》
(美)丹尼爾·利伯曼
借閱地址:自科文獻借閱室-023排01列08層
索書號:R33/47
這是一部從現代語境出發、回溯人類歷史的人體進化簡史,一本從進化、健康與疾病的相互關係著手、審視人體命運的權威著作。
作為哈佛大學進化生物學教授,作者丹尼爾·利伯曼在書中匯集了多年來針對人體進化展開的深入研究,詳細講述了人類如何一步步落入了當前失配性疾病頻發的泥沼。而進化無疑是幫助我們尋找病因、預防並治療失配性疾病的一劑良方,得以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來源 | 長沙圖書館·典藏管理部
整理|南瓜
編輯 | 原子蛋
本號由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