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正月裡,防疫情,各級幹部一條心;大紅紙,毛筆字,大街小巷傳啟示;不走親,不串門,病毒不把我來尋;勤洗手,多通風,人人都是健康身。」這是榆中有心村民為園子岔鄉金營村編的順口溜,近日已被多個村社所熟知,重點描述了近期金營村一系列特色鮮明的疫情防控措施,尤以村幹部書寫宣傳標語最為人稱道。
連日來,榆中縣園子岔鄉金營村主要村社道路兩旁的電線桿、空白牆上,到處貼著紅色的、大小不一的宣傳紙,大老遠就能看到「不走親不訪友,不聚會不串門」「依法治疫,科學防疫」等等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宣傳口號,沒有生僻字、沒有刻板表述,都是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短句,目前僅在金營村,這樣的「紅口號」就有85張。
這些「特色標語」的作者,是金營村文書魏孔書,今年53歲,當文書已有19個年頭,他就是歷任村幹部口中那個「名字帶書」的文書。自幼生長在農村文化程度本來不高的他,到村委會工作後養成了利用閒餘時間練字,最早用鉛筆,後來就是鋼筆、毛筆。日積月累的練習,他早已喜歡上寫字這種文雅的喜好,但平日裡寫字也只是開證明,或是偶爾幫鄉親們寫東西打發時間,工作中用毛筆的之前沒有過。
「沒想到學的這個現在倒還派上用場了」魏孔書說道。原來,金營村黨支部書記蘆祥最近正對疫情防控宣傳資料短缺發愁呢,村裡現有的橫幅、噴繪數量有限,加之近期風大,橫幅已有多處損壞,但按照以往找廣告鋪製作宣傳資料的慣例,當前出行不便、製作成本高、易損毀等問題著實讓他頭疼,但疫情防控工作形勢一直緊張,尤其是宣傳工作,更是一刻都不得鬆懈,在發愁之際向村主任和文書發牢騷,三人對「買紙手寫宣傳標語」的想法不謀而合,村支書搜集口號、文書執筆、村主任安排張貼的分工很快明晰。說幹就幹,僅2月16日一上午時間,就寫出了多達26幅。看到村社主幹道兩旁、村民聚居點周圍都貼上了這樣的醒目標語,三人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標語看著比之前一長串的橫幅好多了,大紅顏色也鮮豔,感覺把過年的喜慶勁兒又續上了,有了這些標語,這一場病毒疫情肯定很快就過去了」村民蔣學旺在微信群裡為這些「接地氣」的標語點讚。
「這些標語下來總共就花了些買紙錢,有些還是原來用剩準備扔掉的,沒想到這次不管大小,全給用上了,光這一批標語放在廣告鋪子做,至少要1500塊錢,我們自己寫的自己貼,老百姓喜歡,粘在牆上很牢固,還綠色環保。我這本子上還留著11條標語內容沒寫呢,後頭如果看到哪裡標語看不清了,我們還打算再寫」蘆祥這樣說道。(馬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