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稼三
男人岔腿的動作根植於自身的生理結構。在生理基礎上,才漸漸形成了帶有群體性質的坐姿習慣。很久以來女人也想學,男人不同意啊。女人得聽命於男人。
「知道」和你談談,岔腿不該男女有別。
(ICphoto/圖)
經常有女生在網上討伐男人在地鐵裡岔腿坐的不良嗜好,一個人佔三個人的位置,回應者往往群情激奮。看來,男人岔腿坐的「惡習」還真是一個普世問題了。
女生們很不理解男人們為何會愛上岔腿的動作,但如果告訴她們答案的話,恐怕能驚掉一些人的下巴。
其實就倆字:舒服。
不用扯男女平等,因為人體的生理結構聽不懂。在坐姿問題上,人首先是受制於生理構造的。
生理結構是坐姿的基礎
人在坐下的時候,起支撐作用的是骨盆。骨盆不是一整塊的骨頭,主要有左右髖骨以及後面的骶骨和尾骨等構成的橢圓形結構。女性因為分娩的需要,骨盆張開的的角度為90到100度,看上去寬而低。而男性的角度只有70到75度,開合力不夠,顯得高而窄。
張開的角度越大,起支撐作用的時候也就越穩固。因此,男人如果也學女人那樣併攏雙腿坐著,極有可能因為骨盆的支撐面積小而向左右倒伏。如此說來,女人的翹臀是骨盆撐開的。而民間「屁股大的女人好生養」的說法,也是預示骨盆角度大的女性,嬰兒分娩時的難產機率就小。這是題外話。
除了骨盆的因素之外,男人下面的命根子,也直接導致他們不得不經常岔開雙腿。蛋疼是小,擠爆可就完犢子了。
有美國人做過實驗,為了讓女人感同身受,給每位參加實驗的女性戴上「男性生殖器」,然後讓她們走一段路坐幾站公交。實驗結束,這些曾經認為男人岔開腿是不正確的女人,也終於感受了一番受制的滋味。
身體構造原因,男人的下體其實十分敏感。在站立或坐下時,雙腿之間的間隙稍微不合適,就會提出抗議。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蹺腿。男女都會蹺,不同的是,女人蹺腿時大腿以上的部位可以貼合的很緊。尤其穿著職業裙裝在正式場合裡,女性幾乎可以讓自己的兩腿之間密不透風。
男人也可以蹺二郎腿,但完全做不到像女人那樣兩腿貼的很緊。在時長上,男人也做不到長時間蹺腿,兩腿需要經常替換上下位置。否則真的就要被擠爆了。所以啊,以後在公共場合裡看到一個男人坐立不安,很有可能是因為坐姿不對。
怎麼坐著,通常人們都是基於自己的實際感受隨時調整坐姿。而在客觀的生理因素上,男人的下體,是容不得半點女人置喙的。
睪丸對溫度十分敏感,它比人體其他部位的正常體溫要低一到兩度。如果溫度長時間較高,影響精子質量,有可能導致不孕不育。正因為對溫度有硬性要求,所以當初上帝在造人的時候,才把一部分放在了體外而不是藏在腹腔內。
所以說,男人岔腿的動作根植於自身的生理結構。在生理基礎上,才漸漸形成了帶有群體性質的坐姿習慣。很久以來女人也想學,男人不同意啊。
(ICphoto/圖)
男權是坐姿的通行證
生理構造形成的坐姿習慣是潛意識的,而這個世界在男人接過權杖後,就開始對女人進行「悉心指導」了。在坐姿問題上尤為如此。
古代皇帝的坐像,個個腿都岔開著,而女性的畫像包括現今的一些,岔開腿坐著的很少。有美術專業的老師就直言,無論是岔開腿的畫像或者照片,男人那麼做就有陽剛之氣,女人的話就顯得非常不雅觀。這種在性別上對坐姿的區別對待,正是在男權社會長時間的統治之下,形成的一種男女有別式的、社會指導性坐姿習慣。
話說金蓮西門慶倆人在王婆屋裡幽會時,潘氏內心就是再按捺不住騷動,吃酒的當兒她的雙腿也一定是規規矩矩併攏著。否則大官人不可能一下子握住一雙小腳。再者,從大戶家裡出來的潘金蓮,肯定也知道《女論語》為何物。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唐代就出現的對女性言行和生活指導的勸誡書籍,彼時的廣大女性同胞不可能不受影響。
支配女性,是農耕文明時代男人的某種使命。而支配女性的坐姿習慣,似乎是為了斬斷性暗示的不必要延伸。國外有研究顯示,男人岔開腿坐著的照片,吸引了87%女性的興趣。雖然這是現代社會針對男性的實驗,但在古代女性若不按指導而坐,是否會出現類似的狀況,其實是未可知的。
坐姿調動人的性幻想,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也證實了這個觀點。古代女性的坐姿無疑是非常克制和內斂的,再配合衣服的保守,等於完全把女人跟男人的視覺隔離開來了。具有支配權的男人為何對女人的坐姿如此指導,想必最開始肯定有男人因為女人的某種坐姿而「激動」過。相較於合乎禮法,搔首弄姿也是古代人發明的,而且帶有貶義。
於是乎,男人不能自宮,又控制不住內心的騷動,那就只好把引發騷動的外在因素——女人,在言行舉止上,對她們嚴加控制了。另一方面,依附於男人的女人在古代社會更像男性的私產,傳宗接代是她們的畢生使命。為了保證自己血脈的延續和私產不受侵犯,在對外的環境裡,男人對女人坐姿的指導,就帶有了一種保護自我財產的性質。
此外,古代社會信奉陰陽調和對立,男人岔開腿坐,女人就得併攏。不單單在坐姿,生活上的其他領域,也都依照此理論的指導。一陰一陽,才符合宇宙的平衡觀。
男權,成了女人坐姿的通行證。
依照生理結構而非性別
然而古代男人絕對沒想到的是,人內心的欲望雖然不能控制,但卻會在社會觀念的影響下慢慢轉化。女性併攏雙腿的坐姿,在古代具有清教徒式的控欲性質。可隨著千百年的言傳身教,這種坐姿如今已滲刻進了女性的骨血。在某種程度上,現代社會一些特定式的併攏腿坐姿,就等於女人。
想當初男人想方設法讓女人併攏腿,為的就是控制欲望,如今的女人併攏腿,卻可能會誘發更大的欲望。雖然聽起來很諷刺,但不得不說,欲望展示的形式,會隨著社會觀念的轉化而轉化。
在公共場合,一個男人如果併攏雙腿,會被認為是娘。反過來女人學男人,也會被扣上失去了女人味的帽子。
如今,看似沒有誰來公開指導人的坐姿了,但各種條條框框的觀念,還是在隱蔽的狀態下頑固存活著。基於生理結構的坐姿,應該是最適合自身的。
可惜社會觀念對男女坐姿的解讀往往會不斷延伸,而且會逐漸壓制基本的生理習慣。你怎麼坐著,往往不重要;你所在的性別裡的你們怎麼坐,才是衡量你坐姿的關鍵指標。
但無論如何,隨著男女平權的觀念逐步深入,公共場合裡的坐姿,只要不在肢體上影響別人,就好。至於對方心裡咋想,管他/她呢。不敢岔腿,算什么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