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很多辦學質量好、高考成績顯赫的高中。為什麼各種媒體這麼偏愛「衡中」、「毛中」,以至於每年高考前後,特別是高考成績公布後,媒體的焦點齊齊瞄向這兩所總是不缺少話題的中學呢?
儘管《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堅持正確導向規範高考成績發布和相關宣傳工作的通知》要堅決剎住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等不良風氣,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統計、公布所屬高中學校的升學人數、升學率、升入 985/211 高校及一本高校情況等高考信息,不得以高考成績對各市、縣(市、區)及高中學校進行排名排隊。但每年高考成績揭曉後,儘管「衡中」、「毛中」們遵照教育部要求不直接發布高考成績信息(這是多麼艱難的克制啊!),但社會各界總能以各種視角發掘出兩校的佳績。譬如,「衡中某班2020高考最低631分」,沒有炒作「狀元」,也沒有排名升學率,各種信息由看官諸君海闊天空想像!
河北衡水中學
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
本貼也遵照教育部要求,不談升學率,只談「兩校」精神和素質教育。本文以下將「衡中」、「毛中」統稱為「兩校」。
河北衡水中學簡稱「衡中」,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屬的三所重點高中之一;毛坦廠中學簡稱「毛中」,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是安徽省示範高中,六安市首批示範高中(對於兩所優秀高中的詳細介紹,請大家百度或查看其官網)。大家從「兩校」所處的省份和城市可以看到:「兩校」均來自於經濟欠發達省份和四線、五線以下的城市。在這樣並不優越的環境下,創造出令人稱讚的成績,毫無疑問,相比那些一線城市得天獨厚聲名顯赫的中學,「兩校」師生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心血。是什麼力量支撐「兩校」師生?那便是「兩校」精神——吃苦耐勞、勇於拼搏的精神。當然,在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兩校」肯定也凝結了一套套教學和管理的方法、經驗,但最重要的是吃苦耐勞、勇於拼搏的精神。我認為這是「兩校」共同的特點和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衡中操場
毛中教室
再談一談關於素質教育。有批評者說,「兩校」教育出來的學生是只會做題的「考試蟲」,綜合素質不高。什麼是素質?社會上許多人認為,甚至包括一些教育部門領導、教育教學領域專家和教育從業者也認為,綜合素質就是寬闊的知識面、音樂繪畫等藝術品質。這些當然是素質,但「兩校」優秀畢業生練就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等優質的思維能力就不是素質嗎?三年如一日的吃苦耐勞、勇於拼搏精神不是素質嗎?
記得《教育學》中將人的智力歸結為五種力:認知力、理解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注意力。其中注意力是指持續保持前四種力的能力,即面對問題(往往是不容易解決的難題)持續、反覆認知、理解、記憶、想像,直到解決問題的力,也就是專注於一件事情,直到做成功的力。注意力雖然排在最後,但最重要。前四種力是人生來俱有的,儘管不同人有差異,但差異不大;而第五種力是需要培養、訓練的,不同人差異很大。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聰明伶俐,但卻碌碌無為;而有的人看起來天資平平,卻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的最重要區別因素。
「兩校」優秀畢業生一定是智力的五種力比普通學生要強一些的,特別是第五種力更為顯著的。有「高分低能」的現象,也有「低分高能」的現象,但這都是小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無疑是高分高能的,用統計學的語言來講,高分和高能是正相關的。這也可以從學生成長曆程以及終身成就大數據統計結果得到證實。不然高考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敦煌壁畫中有「苦行僧」畫面,記得講解員說佛教有(其他宗教可能也有)「苦修」和「樂修」等不同的修行方式。如果「快樂教育」相當於「樂修」,則「兩校」更多實行的是「苦修」。「樂修」的學校能不能修成正果,不是本貼討論的問題;本貼要旗幟鮮明地為「兩校」師生的「苦修」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