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超級真菌」的N個真相

2020-12-25 新華社新媒體

「各種藥物治療無效」「致死率極高」「公共衛生新威脅」……一種被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日前刷屏朋友圈,引起一些網友恐慌。

「超級真菌」真相如何?多位病原微生物專家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我國已發現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不等同於「超級真菌」感染,只有多重耐藥的耳念珠菌才是「超級真菌」。且「超級真菌」對健康人群不構成威脅,公眾不必恐慌,也無需採取特殊的預防措施。

只有多重耐藥的耳念珠菌才是「超級真菌」

北京大學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教授、皮膚病分子診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偉說,要搞清楚「超級真菌」,首先要搞清楚「菌種」和「菌株」的概念。他比喻說,如果把耳念珠菌這個「菌種」比喻成人類,「菌株」就像你、我、他一樣,是不同的個體,「體質」也不一樣。

「就像你怕熱、我怕冷一樣,耳念珠菌不同的菌株對藥物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有的對藥物就很敏感,有的就體現出高耐藥性。」劉偉說,只有多重耐藥的耳念珠菌才是「超級真菌」,所以不能一見到耳念珠菌就說它是「超級真菌」,「這個概念在傳播中極易混淆,造成公眾誤解」。

我國檢測出的耳念珠菌沒有「暴發」「流行」

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侵襲性真菌病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徐英春指出,「首先,此前媒體報導所述的18例感染病例中,檢出的耳念珠菌菌株都比較敏感,通俗地說,現在絕大部分廣譜的抗真菌藥都可以治療它。」

「其次,這些病例是在近年間從不同醫療機構陸續檢驗出來的,並不是某個時間段或幾家醫院集中出現的,是散發現象。」徐英春強調,「同時,從由北京協和醫院牽頭的CHIF-NET全國監測數據看,大約2萬例菌株中才有1例耳念珠菌,因此不存在『超級真菌』在我國『暴發』或『流行』的說法。」

「超級真菌」致死率並沒有那麼可怕

「超級真菌」讓人聞之色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無藥可治」。當人體免疫力大幅受損的情況下,它們會乘虛而入,讓病人「雪上加霜」,加速死亡。因此,它被貼上了「高致死率」的標籤。

劉偉說,從科學上說「超級真菌」固然「危險」,但從各國的醫學臨床觀察中,它的致死率與其他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死亡率沒有明顯差異,並沒有那麼可怕。「其實真正危險的反而是煙麴黴、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菌種中出現的耐藥性問題,因為它們在臨床上更為常見。」

徐英春舉例說:「比如美國統計的『90天內約50%致死率』的數據,很多病人本身就有很嚴重的基礎疾病,在多種複雜病因下,真菌感染和死亡之間的關係很難界定。」

健康人群無需擔心感染「超級真菌」

對於「超級真菌」引發的恐慌情緒,多位微生物專家都表示「大可不必」。因為易感染人群都是免疫力嚴重受損的人,如使用免疫抑制劑、腫瘤放化療、長期滯留導管的患者等,健康人群無需擔心會感染「超級真菌」,它也不具備相互傳播的可能性。

徐英春說,「超級真菌」本來就存在於人體和環境中,只要人的免疫力沒問題,完全可以與之和平共處。從它發現至今10年來,沒有一例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病例,大家也可以放心去探望此類真菌感染的病人。

中國正加強監測和應對「超級真菌」

多位專家表示,雖然目前我國尚未檢測出「超級真菌」,但絕不能放鬆警惕,關鍵是要加強對它們的識別,並加以規範的測定。

據了解,我國已在2009年建立了覆蓋230多家醫療機構的病原真菌監測網絡CHIF-NET項目,每年發布一次數據報告;同時另有覆蓋67家重症ICU病房的念珠菌血症病原真菌的菌種鑑定和藥物敏感性檢測。

隨著分子生物檢測技術的進步,人類發現的耐藥性病原真菌也越來越多。劉偉建議,我國應儘快擴大相關檢測和報告體系的範圍,同時普及和推廣規範的病原性真菌菌種鑑定和藥物敏感性測定方法,建立國家統一的實驗室檢驗標準,「只有加強監測,才能有效應對」。

細菌耐藥問題應引起更多關注

人類和細菌、真菌等病原菌的鬥爭,就像一場曠日持久的攻防戰。直到20世紀40年代青黴素的發明和使用,人類才有了穩定而強大的對抗武器。但就像「矛」與「盾」的故事一樣,致病病原菌也產生出藥物適應性,出現了「藥石罔效」的個體。

2016年,我國發布《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成為與抗生素和耐藥性鬥爭中少數具備全面計劃的國家之一。但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朱永官表示,氣候變化正加劇微生物的全球化遷徙,將以不可預估的方式讓「超級真菌」變得更加危險。

劉偉說,真菌作為真核生物體,比細菌更為複雜,但有關病原性真菌規範化的菌種鑑定、耐藥性檢測方法以及傳播規律研究卻開展得很不夠。「超級真菌」在各國陸續被發現,應引起全球公共衛生人員注意。

新華社記者陳聰、屈婷

相關焦點

  • 「超級真菌」來了?危害大嗎?
    11日,央視從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網上所說的「超級真菌」,名為耳念珠菌。對健康人群不構成威脅,因此公眾不必恐慌。  對於一些人擔心的「我國會不會發生『超級真菌』大規模暴發」這個問題,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廣華研究員認為,「超級真菌」大規模暴發的可能性較小,目前耳念珠菌對健康人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 4月,別怕「超級真菌」,別信這些謠言
    原標題:4月,別怕「超級真菌」,別信這些謠言 草長鶯飛四月天,聆聽花開的聲音,感受生命的色彩。不過,謠言散布的腳步並未停歇,有些謠言的刷屏著實引發人們恐慌,有些謠言則是強行蹭熱點讓人啼笑皆非。 比如,不少人被「超級真菌」嚇了一跳。
  • 「超級真菌」不可怕 驚慌失措沒必要
    近日,「中國18例超級真菌」的新聞登上了百度搜索熱點,在評論區上,「恐慌」之聲紛紜,有的甚至喊出了「生化危機」……實際上,全球已經有幾十個國家檢測到了這種超級真菌,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官網截至2019年2月追蹤到的數據
  • 「超級真菌」不可怕 驚慌失措沒必要(健康關注)
    近日,「中國18例超級真菌」的新聞登上了百度搜索熱點,在評論區上,「恐慌」之聲紛紜,有的甚至喊出了「生化危機」……實際上,全球已經有幾十個國家檢測到了這種超級真菌,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官網截至2019年2月追蹤到的數據,美國總計上報617例患者(確診587例及疑似30例)。
  • 「超級真菌」並不新 做好預防,合理用藥是關鍵
    「超級真菌」真的「超級」可怕嗎?人民健康通過採訪發現,「超級真菌」的「殺手鐧」是其侵襲性和抗藥性,它對於普通公眾的健康威脅較低,公眾無需恐慌。比起對公眾健康的實質威脅,它的資本炒作意義其實更大。「超級細菌」概念已炒作過多次「真菌」和「細菌」是不同的病原體類型,「超級真菌」概念此前雖較少出現,但「超級細菌」的概念對公眾來說並不陌生。本網檢索發現,近年來有關超級細菌的概念曾出現過若干次。
  • 4月「科學」流言榜:超級真菌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
    1.超級真菌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傳染性極強真相 :流言中的"超級真菌",其學名為耳念珠菌,是一種可以引起嚴重感染的真菌。資料顯示,耳念珠菌2009年在日本首次被發現。目前,耳念珠菌在國際上被冠以"超級病原"的稱號,主要歸因於以美國為主的地區所受到的嚴重臨床威脅。首先,自2016年以來,美國監測發現耳念珠菌在紐約、新澤西、芝加哥等地區的發生率快速升高。其次,在美國發現的耳念珠菌,對臨床常用的氟康唑、伏立康唑、兩性黴素B等種類的抗真菌藥物具有較高的耐藥性。目前中國共報導耳念珠菌感染18例,沒有集中暴發案例。
  • 「超級真菌」現身30多個國家地區:來源不明,鑑別困難
    幸運的是,中國兩名感染耳念珠菌的新生兒在治療1~2個月後均治癒出院。「截至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超級真菌臨床感染病例,我們還在持續監測,但總體上還沒有發現美國那樣的爆發性流行感染。」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醫學真菌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廖萬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 「超級真菌」大爆發?專家:健康人群不會感染 無需恐慌
    原標題:「超級真菌」大爆發?專家:健康人群不會感染 無需恐慌  致死率超60%、近50%感染者90天內死亡……近日,一則「超級真菌被美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消息刷屏,引發公眾恐慌。
  • 港增耳念珠菌攜帶者 超級真菌概念股或受關注
    耳念珠菌也被稱為「超級真菌」,具有致死率高的特徵。對於一些投資者而言,超級真菌概念股自然是會關注的。那麼,相關股票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7月9日,香港醫院管理局表示,瑪嘉烈醫院再發現多一名54歲男病人帶有耳念珠菌,該名病人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 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耐藥性強
    記者|任悠悠近日,《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了一篇有關「超級真菌」的文章,稱中國已經有18例確診感染。界面新聞致電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真菌科主任劉維達,他表示「這18例是中國大陸至今有科研文章發表記載的數據,具體是北京3例,瀋陽15例,其中中國第一例是在北京發現的。」
  • 美國確診超600例超級真菌 患者感染後會有哪些症狀
    致死率超60%、近50%感染者90天內死亡……近日,一則「超級真菌被美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消息刷屏,引發公眾恐慌。  據《紐約時報》報導,「超級真菌」耳念珠菌在全美已確診超600例,同時已蔓延至全球超20個國家。其實念珠菌是常見的條件性致病菌,幾乎人人都有,較容易診治和消滅。
  • 並非所有耳念珠菌都是「超級真菌」
    連日來,「超級真菌」在朋友圈引發了不小的風波。一篇講述「美國將『超級真菌』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報導廣為流傳,恐慌情緒隨之蔓延。而發現中國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王輝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並非所有類型的耳念珠菌都具有「超級真菌」級別的殺傷力,中國現存的18例感染病例不似美國的病例那般嚴重,也並非無藥可救。王輝介紹,耳念珠菌最早在2009年由日本學者在耳道中分離得來。
  • 超級真菌感染主要發生在醫院內 普通公眾無需過分擔心
    日前,一則超級真菌大爆發的消息在網絡中廣泛流傳。該消息稱,超級真菌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而且,一旦感染這種真菌,致死率超過60%,近50%的感染者會在90天內死亡。該消息迅速「刷屏」,引發公眾恐慌,更有甚者將其稱為「生化危機」。
  • ...美國列入「緊急威脅」名單,刷屏的超級真菌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兩天「超級真菌」在朋友圈刷屏了,「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的新聞也上微博熱搜!與之相關的抗生素、抗病毒、疫苗等概念股也是聞風而動,不少個股連續漲停。不少人感到一陣恐慌,擔心也可能被感染。見聞君要說的是,不要慌!至於為什麼,請往下看。
  • 白酒、青蒿素、地塞米松、超級真菌等多空形成怎樣的行情布局
    12月22日概念居於多方前列為白酒、青蒿素、地塞米松、超級真菌、流感。多空前5位:白酒、青蒿素、地塞米松、超級真菌、流感多空,白酒多方較大優勢,青蒿素、地塞米松、超級真菌等3種多方稍佔優勢,流感空方稍佔優勢。分析前期影響和多方、空方,貢獻率呈均勻分布。多空主力分析,貢獻率呈均勻分布。
  • 經常手癢腳癢的朋友注意了,警惕真菌感染引起皮膚病,這幾個真相你...
    真相一:細菌與真菌並不相同細菌和真菌都是兩大類的致病菌,在人體上都可能存在,但所表現的疾病性質卻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細菌感染和人體共存,無處不在,主要以毛囊炎為主,嚴重時會演變成皮膚感染。真菌感染主要以平時所說的手足癬、體癬為主,在溼熱環境、潮溼的環境、衛生條件不好容易滋生,一旦在人體出現就是致病。
  • 「超級真菌」耳念珠菌引關注 專家:國內仍屬個案無需擔心
    央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最近,網上一篇名為《超級真菌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消息刷屏,其中提到,「致死率超60%、近50%感染者90天內死亡」引起了部分公眾恐慌。
  • 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 感染了耳念珠菌怎麼辦怎麼預防?
    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皮膚科教授廖萬清表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超級真菌臨床感染病例。這種被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來源目前還不明確,普遍認為,這是新近進化出來的、快速適應人體宿主環境能力的新物種,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達60%。近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將耳念珠菌列入「緊急威脅」名單。
  • 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致死率達60%!浙江...
    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致死率達60%!浙江...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
  • 「超級真菌」到底是...
    昨天,《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了一篇有關「超級真菌」的文章,引發了許多網友的討論。該新聞寫道,據《紐約時報》4月6日的報導,紐約市西奈山醫院在去年5月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術時,發現他感染了一種神秘而致命的真菌,醫院迅速將其隔離在重症監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