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學校,出現在什麼朝代?答案來了

2020-12-12 楠楠講說

中國最早的學校出現在什麼朝代

學生時代,我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可以說學校就是我們第二個家,我們與學校的關係甚至比與家庭的關係更加緊密,我們每天在學校學習、交友,以學校為軸心展開各種各樣的集體活動,可是你知道我國的學校教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學校一詞又最先出現在什麼朝代?實際上,我國的學校教育出現得很早,只不過當時還沒有「學校」這一概念。

早在夏代就已經有廣泛意義上的學校了,稱為「校」,主要是教授祭祀禮儀和射、御、書、數;到了商朝,學校稱為「序」,主要開展禮樂、習射、宗教教育等活動;西周的時候,學校的名稱為「庠」,是源於虞舜時期的教養機構,主要是利用養老活動對青年進行孝悌教育。當時,周天子還設置了專門供奴隸主貴族讀書的「大學」,稱為「闢雍」。滿15歲的男性貴族子弟都可以在裡面學習各種所需的技藝,如禮儀、音樂、舞蹈、射箭、騎馬、駕車等。而10歲到15歲的男性貴族子弟則寄宿到城內的「小學」學習。

後來,孔子開創私學,即私塾,使教育從「學在官府」向「學在民間」轉變,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到西漢時期,漢武帝在中央設置太學(國家最高學府),在地方設置學宮。到了隋唐時期,辦學達到極盛時期,具有教育功能的學校有了更多的分類。值得稱道的是唐朝時成立的「書院」,在宋代達到頂峰,形成蔚為大觀的「六大書院」。明清的學校形式基本上承襲隋唐的,其中比較突出的是由地方或私人創辦的學塾,也就是私塾,遍布城鄉,普及度高。

清末,隨著洋務運動和向西方學習的浪潮,近代教育迅速發展,光緒二十八年,學堂成為一種新的學校形式,新式學堂逐漸普及開來。辛亥革命後,政府機構又重新公布學制,把「學堂」一律改稱為「學校」,並一直沿用到現在。所以,我國的教育發展起步是很早的,而正式把教育機構定名為「學校」則是在民國時期。

古代的私塾是不是不開設數學課

相比於我們現在普遍接受的學校義務教育,古人的求學場所更多是一種被稱為「私塾」的教育機構。在私塾裡面,孩子們接受早期的啟蒙教育,奠定基本的素養,為以後的成長和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今,隨著人們對教育理念的探索以及激烈的兒童教育競爭,人們對古時的私塾教育越發推崇,尤其是其對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塑造,得到不少家長的認同和肯定,逐漸興起了很多「現代私塾」。

那麼,古代的私塾到底都教孩子一些什麼內容呢?尤其是讓不少孩子頭疼的數學課,私塾到底有沒有開設呢?實際上,私塾是我國古代社會開設在家庭、宗族或是鄉村內部的一種民間幼兒教育機構。它是舊時私人(大多是讀書人、秀才等)所辦的學校,由教書人在自己的宅院設立或是由富人選址設立,還有的是由一村或一族選址設立。但不論施教地點在哪兒,其辦學目的主要是啟蒙,招收的也多為6歲到8歲的孩童。

追本溯源,春秋時期的孔子創立了第一家私塾,主要的授課內容是「孔門四科」。到漢武帝時期,私塾的主要任務是傳承儒家文化。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推行驅動了私塾的發展,私塾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依據儒家經典「五經」來展開。明清時期的私塾則偏向於教授「四書」。到了宋明時期,由於宋明理學家的推動,私塾又增加了倫理教育的內容。古代私塾通用的學習教材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女兒經》《教兒經》《童蒙須知》《四書五經》等,教學內容以識字為主,且十分重視教授對聯和作詩技巧。當然,私塾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層次沒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自由度比較大,不同年齡學習的內容會有所區別,與私塾老師(大多是不第的秀才)的水平也有直接關係,但這一階段主要側重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禮節和道德品質,並不會開設算術課。

算術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基礎學科,雖然我國早就出現了數學教學,如西周教學科目「六藝」中的「數」等,但是私塾卻大多不會開設。也正是因為這樣,到了近代,私塾與社會發展脫節,一些提倡新學的人指責私塾不開設算術、歷史、地理等學科,有知識覆蓋面較窄、教材因循守舊、知識老化等問題。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中國」二字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嗎?
    眾所周知,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亦是最能代表我國的稱號。那麼,你知道「中國二字」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嗎?據出土的文物分析,中國二字最早出現於西周。在出土的青銅器「何尊」上,有銘文記載著「餘其宅茲中或,自之薛民」十個字。而「中或」就是「中國」二字的前生。在當時,「中國」二字僅僅代表著西周的關中地區。
  • 詞語「中國」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國號變更「中國」二字沒變
    中國一詞在很多外國人看來代表瓷器。最早記載「中國」2個字的是在周朝。關於「中國」這一個詞,最早記載的年代在西周。這個沒有什麼模糊的,因為有確切的史料記載。關於這件事情共有2處記載。第一處是:1963年在陝西雞賈村出土的一口「酒器」,上面明確記載了「中國」兩個字。全文是「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餘其宅茲中國,百自之闢民」。意思就是:周武王打敗了商朝以後,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儀式,來昭告天下。
  • 誰是中國最早的學校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中國古代教育史一直是客觀題的重要考點,由於該部分知識點大部分都是死記硬背且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在涉及到這類問題的時候,考生往往會因為疏忽而丟分,因此,在此為廣大考生進行一個易混點——中國最早的學校的簡單梳理。
  • 中國這個名字從何而來,為什麼叫中國,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中國」這兩個字最早出現在一個叫「何尊」的出土文物上的銘文,這是西周早期一個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製作的一個祭祀用的器具,這個器具在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何尊」的尊內底部鑄有12行共計122個字的銘文,其中有一句話是寫的是:「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 土豆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土豆什麼朝代傳入中國[多圖]
    大家想要了解的就是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今天的問題是宋朝人吃火鍋的時候能吃到什麼蔬菜,具體的下面小編會給大家帶來正確的答案解析,不懂的玩家直接參考攻略吧。土豆什麼時候傳入中國問題:宋朝人吃火鍋時,可以吃到以下哪種蔬菜?
  • 中國各朝代的官方語言是什麼?
    各個朝代的官方語言一般是按照定都的地點來定,都城在哪裡,那這個朝代就使用這裡的話作為官方語言。也有例外。  一:先秦時期  上古時代,五帝時期和後來的夏、商時期,中原黃河流域地區是華夏先民的主要活動地帶。周以前漢語的具體形式已無可考,據傳當時的標準語是周時期標準語的前身。
  •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3月18日答案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3月18日答案時間:2020-03-18 15: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3月18日答案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什麼?這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3月18日的題目。
  • 荔枝故事:中國最早世界第一的水果分類荔枝專著出於什麼朝代?
    我國有記載的荔枝歷史雖然早在西漢,但接著下來的每一個朝代,都有荔枝的影子,而且大多與朝廷皇室有關。到了宋代,由於當時的荔枝種植水平在不斷提高,我國的荔枝名聲越來越響,開始有人記著荔枝的史書。最有名的是福建蒲田人蔡襄,他寫下的《荔枝譜》,成為中國至今現存最早的一本荔枝學專著。蔡襄寫 《荔枝譜》距今已經近1000年,共分為7個部分,分別寫了荔枝的歷史來由,管理辦法、加工荔枝幹的辦法,荔枝的品種等內容。
  • 世界最早的軍事學校,2千年前就出現在河南,曾影響我國歷史進程
    在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裡,在中國這片大地上出現了許多驚採絕豔的人物,這些人物不僅影響了朝代更替,其思想、學術、文學影響後世之深,為中國的燦爛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其隱居、修行、傳道授業的地方,往往成為後人尊敬的聖地,到了今天則是文化遺產,旅遊名地。
  • 從浙江省博物館的良渚文化「玉琮王」說起,虞朝是中國最早的朝代
    二、關於玉器: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和使用玉器的民族,由於玉比一般的石頭堅硬,所以加工玉器需要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精細的分工,浙博的這件精美的玉琮王正是說明了中華民族遠在五千年前就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明。玉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君子比德如玉「,我們的祖先教育我們要如玉器一般,溫潤謙恭,潔雅高貴,堅貞不屈。筆者喜愛玉器,認為玉是天地之精華,是有靈性的寶石,是以時常佩玉以自勉。
  • 冬至的由來是什麼?中國的各個朝代是怎樣過冬至的?
    作為24節氣裡被最早制定的一個,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冬至是在一次國家的規劃中被制定上的。當時是由於周公測影,最後測出來這個洛邑是天下之中的一個地方,進而定成了土中。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只是出自政治運動的一個行為,居然在後來演化成了一個節日。冬至的由來是什麼?
  • 螞蟻莊園3月18日答案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每天都會在小課堂更新一道題目,答對即可領取小雞飼料180G,3月18日的問題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什麼?可能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本次題目的正確答案,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3月18日支付寶小雞螞蟻莊園小課堂的正確答案吧!螞蟻莊園3月18日每日一題答案
  • 《最早的中國》:我們從哪裡來?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一起讀本硬書,討論一個屬於所有中國人的共同話題——最早的中國,到底從何而來?又是什麼樣子?人生一切問題,知識給你答案。要回答「什麼是最早的中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兩個途徑: ①歷史文獻;②考古發現。按照文獻記載,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國家。但這種說法只存在古籍之中,沒有實物證據,很多人懷疑它是後人杜撰的。而根據考古發現,甲骨文和安陽殷墟證明了商朝的存在。但問題來了:商朝就是中國最早的國家嗎?有沒有比商朝更早的呢?這個問題困擾了學界很多年,直到二里頭遺址的發現。
  • 最早何時出現的?筷子有什麼寓意?
    筷子最早是中國發明的,後來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的呢?其實在殷商時期,中國人就開始使用了。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銅筷子。為什麼餐叉在以後的朝代很少提及?記載和實物也較少出現?因為戰國以後餐叉可能被淘汰了。在先秦時,勺子和筷子的分工很明確,勺子是用來吃飯的,而筷子用來夾羹裡的菜。那麼,筷子是誰發明的呢?
  • 暖水瓶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是用什麼材料製作而成的?
    熱水瓶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之一,它最早是由英國科學家杜瓦於1900年發明的。在中國古代,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有了類似這樣的發明,只不過當時叫暖水瓶也叫「暖水釜」,具有一定的保溫性,其形制和現在的也有所不同。據史料記載,北宋時期就已經開始製作並使用了。
  •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什麼?螞蟻莊園3月18日答案今日答案 2020...
    支付寶螞蟻莊園每天都會在小課堂更新一道題目,3月18日的問題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什麼?可能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本次題目的正確答案,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3月18日支付寶小雞螞蟻莊園小課堂的正確答案吧!問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什麼?
  • 中國歷史上哪些朝代同時設立兩宮太后?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存在同時設立兩宮太后的現象。最早的兩宮並尊現象出現於戰國末期的秦國,莊襄王即位時將撫養他長大的華陽夫人尊為王太后,後來又將生母夏氏尊為王太后;唐朝唐敬宗即位時,尊其嫡母為皇太后,後來唐敬宗逝世,其異母之弟文宗帝即位,文宗遂將其嫡母尊為皇太后,又因唐敬宗之母尚在,故出現兩宮太后並尊的現象;明朝明憲宗尊嫡母錢氏為慈懿皇太后,生母周氏為皇太后;清朝鹹豐帝彌留之際,慈禧母憑子貴以懿貴人的身份進階為太后,而鹹豐帝的皇后自然也被尊為太后。
  • 章天亮:十分鐘的中國簡史 專業的朝代歌訣
    很多人有一個問題,中國有多少朝代?其實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或者說每個人都可能給出自己的答案。例如在兩漢,西漢和東漢之間有王莽篡漢。王莽建立了新朝,從公元8年到公元23年。這是否是一個朝代呢?基本上史學家是不承認的。那麼是不是因為它存在時間太短了呢?並不是存在時間長短的問題,秦朝也只存在了15年。還有更短的,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漢,只有4年。
  • 青銅禮器在我國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又經過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青銅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被大規模使用的金屬材料,其在中國早期歷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青銅工具也青銅兵器讓古人的生產力出現了顯著提升,並徹底脫離了石器時代。不過隨著國家的發展,青銅的應用面也越來越廣泛,其中禮器逐漸成為青銅器的代表,而這些禮器對於我們研究那時的歷史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 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是哪個?
    民間傳聞中國歷史上長達1600年的朝代,你知道是哪個嗎? 中國擁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在這幾千多年中發生了很多的變故,由無到有,由盛到衰,再到新中國的成立。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創下了第一個「皇帝」稱號,自此中國開始走上封建帝制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