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29日訊(記者 徐琳琳)9月新學期開學在即,新學期學習上會發生什麼樣的新變化,你知道嗎?這些新變化又該如何應對?
中小學啟用新教材
中國中小學起始年級將開始使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新教材,新教材更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
中國教育部28日召開發布會介紹新教材編寫情況。教育部部長助理、教材局局長鄭富芝介紹,新教材的編寫堅持三方面原則: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以學生為本,易教利學;堅持繼承發展,守正創新。
新教材將義務教育階段原品德課調整為「道德與法治」,強調德法兼修。在小學和初中分別編寫了法治教育專冊教材,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其他冊次教材結合相關內容分散嵌入。其中,小學涉及30多部法律法規,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規。
同時,道德與法治教材介紹了傳統節日、民歌民謠、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輝煌科技成就等內容,講述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內容。
語文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小學有古詩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增設專題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
語文教材還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如《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清貧》《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黃河頌》《我愛這土地》等文章,小學約40篇,初中30多篇。
為開闊學生視野,語文教材還選取來自不同國家的名家名篇。選文涉及革命領袖和歷史人物如列寧、高爾基,科學家如居裡夫人、法布爾,自然和人文景觀如荷蘭的牧場、埃及的金字塔。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選入的外國作品約佔總篇數的10%。
歷史教材專門有2冊系統講述中國共產黨建立、發展,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史實,涉及老一輩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紹了中國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全民族抗戰到最終勝利14年的史實,強調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和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
據悉,新教材編寫從2012年啟動,到2017年全部完成,歷時五年。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山東中小學必修課
我國第一個面向中小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方案,今年秋季學期將在山東省中小學全面啟用。山東省也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三個學段全面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省份。
據山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山東省集中1000多位專家和一線校長、教師,集體研製了《山東省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綱要》,建構了德育課程、學科課程、文化課程、實踐課程四位一體的立德樹人新格局。其中,專門出臺了《山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指導綱要》。這是我國第一個面向中小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方案。
據介紹,根據教育教學和學生成長發展規律,該課程方案分學段設置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在小學學段,以培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為重點。在初中階段,以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性認識和理解能力為重點,讓學生通過對經典的學習,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在高中學段,以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理性認識為重點。
據了解,本課程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為主要教學內容。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內容的選取以儒家文化經典為主;在儒家文化經典的選取中,以「四書五經」為主。
入學的高一新生將完全適用新高考政策
面對完全換新的高考政策,普高的課程如何改革?學生如何面對新高考?成為重中之重的內容。8月24日,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做好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工作的意見》,這是配套新高考的又一重磅政策。山東新高考將實行語數外必考,其餘六門選考的形式,文理分科取消後更考驗學生對於自己興趣特長以及未來發展的選擇和定位。新規定要求,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將進入必須開設的課程,佔4個學分。
對學生自我認知提出高要求
高中生發展指導包括這些方面
2017年秋季學期,山東省作為第二批試點省份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周期。新高考政策規定,夏季高考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考試招生模式。「兩依據、一參考」,是指依據統一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強化了選擇性教育,實施選課走班教學,迫切需要對學生自我認知、課程選修、高校招生志願選擇、生涯規劃等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
以往,高中生眼光只盯著高考考試本身,對大學、未來規劃、大學專業等知之甚少,導致大學錄取專業滿意度低的情況普遍存在。而山東新高考政策之下,這樣的情況將逐漸被摒棄。根據省教育廳24日下發的新政要求,新高考下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堅持多元評價,合理確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發展指導內容與重點。將發展指導融入教育教學、學校管理、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全過程。
學業選修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生了解高中課程設計、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習能力要求,明確個人學習目標,科學安排課程修習計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挖掘學習潛能,提升學業水平。
職業行業體驗主要是指導學生通過體驗職業行業,了解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需求,了解不同職業的基本情況、發展過程、行業前景、工作任務和社會責任,了解自身職業傾向,形成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專業報考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生了解高等院校專業的基本信息和就業情況,了解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正確處理個人興趣特長與社會需要的關係,科學合理的確定選考科目和專業志願。
學生發展指導共計4學分
重點在高一、二年級實施
學校要按照《山東省普通高中2017級學生課程實施指導意見》有關要求,開齊開好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對學生發展進行系統的規劃指導。學生發展指導共計4學分,其中學生發展指導課程1學分,職業體驗活動3學分,重點在高一、二年級實施,每周安排1課時或統籌使用。
邀請高校專家、教授定期為高中生作大學專業選擇輔導報告
要加強新生入學教育,利用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各種形式,向學生及其家長宣傳新高考改革政策,提前做好規劃準備。深入推進與高校聯合育人工作,邀請高校專家、教授定期為高中學生作大學專業選擇輔導報告。
為學生建立成長日誌
對學生發展進行診斷評估
高中學校要依託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為每名學生建立成長日誌,有條件的可藉助科學診斷工具、測量量表,對學生發展進行診斷評估,了解學生職業發展傾向。要發揮好心理輔導室作用,做好學生個別諮詢,幫助學生解決生涯規劃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困惑。
將學生發展指導納入教師工作量作為績效考核重要內容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學生發展指導教師配備、管理和培訓工作。要為每個學生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生涯規劃導師,並在高中時期內保持穩定,逐步建立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為主體,專職教師為骨幹,學科教師共同參與的生涯規劃指導隊伍。有條件的地方可聘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會組織等機構的專業人士作為兼職導師進行專業指導。做好考核培訓。要將學生發展指導納入教師工作量,作為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考核獎懲等方面予以傾斜。要將學生發展指導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提升教師專業化能力和水平。
啟用統一評價管理系統
數據每學期末公示
自2017年秋季學期高一新生開始,全省使用統一的評價管理系統,進行綜合素質電子檔案管理,統自動從學籍信息系統提取學生基礎信息,伴隨式記錄學生成長發展情況,每學期末經公示上傳後,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並通過綜合素質評價手機客戶端,向家長發送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等數據,接受社會監督。
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按學期填報,完成信息的採集、審核、公示和上報工作。每年3月1日、81日零時為系統自動上報時間,高三下學期系統自動上報數據的期限為5月1日零時。學校上報或系統自動上報後,綜合素質價數據不再提供修改。綜合評價系
統自動從學業水平考試系統、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系統等系統提取學生綜合評價所需數據,再重複收集。外省轉入學生,由主管部門提供相應證明,與我省系統不一致的,按照我省規定參加考試或重修相應科目。
[責任編輯:楊凡、楊本敬、徐琳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