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指的是什麼?多數人不知道!

2020-12-19 婉梨說歷史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首詩的來頭相當之大,乾隆皇帝的老師沈德潛推崇此詩為「絕唱」,管世銘甚至把這首詩點評為唐朝詩人七絕壓卷之作。

後庭花,詞牌名,又名「玉樹後庭花」「海棠花」。以熙震後庭花·輕盈舞伎含芳豔》為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

但是看到《後庭花》常常容易心生歧義,容易讓人想到當下網絡汙汙的流行語,其實此後庭非彼後庭,說起來頗有來歷,它指的是南北朝時期亡國之君陳後主所作的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

詩歌寓情於景,感情含蓄又富有感染力,頗具匠心的敘事分明是在抒發深切憂慮的傷國情懷。其意非在責商女,而是在嘆南朝之亡、唐朝之危。

因此《後庭花》象徵著昏庸迂腐的靡靡之音。作者在此表達對唐朝低迷消極氛圍以及藩鎮擁兵自重的堪憂,賣唱的歌女不懂得什麼叫亡國恨,仍隔江唱著這首後庭花。

相關焦點

  • 「隔江猶唱後庭花」詩句中的「後庭花」,到底指的是什麼?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是晚唐詩人,他所在的時代,唐朝已經開始衰敗,很多藩鎮擁兵自重,而中央無能為力。杜牧雖然非常關注政治,可是也無能為力。……「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則是飽含深深的憂慮,關於「玉樹後庭花」一句的由來是在陳後主寫的詩裡。
  • 杜牧「隔江猶唱後庭花」中「後庭花」是什麼?為何大詩人都忌諱它
    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一句很多人以為讀懂了,但事實上卻並不一定理解透了的詩。1100多年前,大詩人杜牧寫了首七言絕句《泊秦淮》,詩是這樣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是什麼意思?不是你想的那樣啊
    後……後庭……後庭花?說實話,沒有文化的人很容易把這個充滿浪漫詩意的美妙詞彙理解偏了,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稍不留神,古詩詞或者一個簡單的成語就容易被人玩壞了,當然了,不是說這個人的思想有多央髒,而是社會進步了,思想開放了。
  • 「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啥意思,為什麼都說寫得好?
    如唐代詩人杜牧的《泊秦淮》,都說「隔江猶唱後庭花」寫得好,但卻沒有細講好在哪裡?其實它就好在「後庭花」所含有的典故上。那麼「後庭花」到底含有什麼典故呢?這就要說到南朝陳皇帝陳叔寶了。陳叔寶生活奢侈,不問政事,最愛做的事便是在後庭擺宴,與張貴妃、孔貴嬪及宮女調情。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譯文及注釋】 譯文浩渺寒江之上瀰漫著迷濛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為亡國之恨黍離之悲,竟依然在對岸吟唱著淫靡之曲《玉樹後庭花》。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其中「商女」是指什麼?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人稱「小李杜」之一的杜牧所寫的一首《泊秦淮》。這首詩是杜牧在著名的煙花之地秦淮河上看到「燈影婆娑,歌舞昇平」的情景,其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成為了成語「醉生夢死」的一個經典的腳註。在這兩句詩當中提到的那個「商女」究竟是指的那種女子呢?
  • 詩詞賞析: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出自唐代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 「後庭花」是指什麼花?知道的舉個手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杜牧的絕句,可謂是傳唱千古。這首詩通俗易懂,但是在現在網上一些的釋義扭曲下,一些人看到「後庭花」三字常常容易心生歧義,容易讓人想歪。後庭花三字並不是詩人杜牧原創,它指的是南北朝時期亡國之君陳後主所作的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
  • 抖音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什麼歌 泊秦淮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什麼歌 泊秦淮完整歌詞介紹 2019-05-31 11:42:09來源:愛秀美
  •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
    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孫愈老師來給大家解釋解釋:迷離的月色和輕煙籠罩著寒水和白沙,到了夜晚,船隻停泊在秦淮河畔,靠近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還高唱著《玉樹後庭花》。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庭花背後有什麼故事?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這首詩許多人都耳熟能詳,其中的後庭花是指南朝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後泛指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是什麼曲子,怎麼被比喻成亡國之音了呢?後庭花,本是江南常見的一種花,因多在庭院中栽培,故被稱為後庭花,後庭花花朵有紅白兩色,其中開白花的盛開時,樹冠如玉一樣美麗,故又有玉樹後庭花之稱。樂府民歌喜歡選用一些常見的花名,作為曲牌名,玉樹後庭花就被選中,因此 《玉樹後庭花》又成為了一種曲牌名,它成為亡國之音,要從陳後主的寵妃張麗華說起。
  • 樂府《玉樹後庭花》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創作背景「後庭花」本是一種花的名,這種花生長在江南,因多是在庭院中栽培,故稱「後庭花」。後庭花花朵有紅白兩色,其中開白花的,盛開之時使樹冠如玉一樣美麗,故又有「玉樹後庭花」之稱。 《後庭花》又叫《玉樹後庭花》,以花為曲名,本來是樂府民歌中一種情歌的曲子。南北朝陳朝最後那個皇帝陳後主陳叔寶填上了新詞,詞為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陳叔寶窮奢極欲,沉湎聲色,是一個典型的昏君。
  • 別往歪處想,「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到底啥意思?
    其中最著名的詩句,當屬「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人解讀這首唐詩,主題非常明確,那就是以此來諷刺晚唐統治者沉醉於享樂,而不顧唐王朝所面臨形勢的岌岌可危。而那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其中最典型的註腳。
  • 《玉樹後庭花》:「樹」是什麼樹?「花」是什麼花?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自杜牧將「後庭花」定調為「亡國之音」,古今大體附議。若撇開陳後主,單論《玉樹後庭花》,不敢說是上乘之作,但估計也差不到哪兒去。事實是,我們在對「亡國之音」嗤之以鼻的同時,有幾人敢保心底不羨慕「一顧傾城,再顧傾國」之姿色?不神馳「凝嬌不進,含笑相迎」之風情?不嚮往「似花含露、玉樹流光」之美態?
  • 歷史那些事,《玉樹後庭花》,陳的滅亡
    他野心也不小.手下養有不少賓客家丁。為了爭權.他與叔陵素有矛盾,每次上朝.兩人的坐轎隊伍不肯相讓,常發生衝突.甚至為此打死了人。陳宜帝晚年多病,叔陵和叔堅常來探望。裝出很孝順的樣子,心中卻各自打算怎樣奪取帝位。陳宜帝去世第三天,遺體入殮,太子叔寶跪在地上哭得死去活來。叔陵見機會來到,突然抽刀向叔寶後頸砍過去,叔寶挨了一刀.昏死過去。叔寶乳娘昊氏從後面緊緊拉住叔防的胳膊,叔陵無法再舉刀。
  • 觀唐絕句101-105 燈火秦淮千萬家,新詞不唱後庭花
    觀唐絕句102秦淮懷古(用杜牧泊秦淮韻)@老街味道燈火秦淮千萬家,新詞不唱後庭花。年年紫燕雙來去,煙水迢迢浪裡沙。...........杜牧(803—852) 字牧之,排行十三。名號太多,一一道來,因祖居長安下杜樊鄉(今陝西長安縣東南),稱「杜樊川」;嘗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稱「杜書記」;曾官司勳員外郎,稱「杜司勳」;官至中書舍人,稱「杜舍人」;開元中曾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稱中書舍人為紫微舍人,故又稱「杜紫微」;世人為區別於杜甫,又稱之為「小杜」。
  • 杜牧曾寫過一首詩,至今仍家喻戶曉,可沒有幾個人能明白詩的含義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想必大家對於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泊秦淮》一定很熟悉吧,尤其是裡面的這句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麼多年來更是家喻戶曉,雖然大家都知道這首詩,但是這裡面的商女和後庭花大家知道它講的到底是什麼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後庭】原來後庭器具總類都不少
    就是後庭器具有多少種,就是因為諮詢的人太多了,所以我打算做一個欄目,專門去講解一下和後庭相關的一些文章。當然,雖然也是一名愛好者,但畢竟不能說專業,內容都是自己整理,和諮詢一些專業老客戶所編寫的。如果有專業大大發現某些位置寫得不好,請多多提提建議,畢竟後庭世界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