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唐絕句101-105 燈火秦淮千萬家,新詞不唱後庭花

2020-12-23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原創詩詞,觀唐絕句5首,第101-105篇,依照舊例前面是老街詩作,後面是唐人簡介與原詩。

觀唐絕句101夜別(用裴夷席上夜別韻)@老街味道

雁鳴月正圓,情多杯又滿,

明日隔天涯,路長良夜短。

...........

裴夷直,生卒年不詳,憲宗元和十年(815)登進士第,任右拾遺。 唐朝的又一個做過拾遺的詩人,裴夷直傳下來的詩多為絕句,五七律很少,內容以感懷酬贈之作為多。 下面這首《席上夜別張主簿》是一首仄韻的古體詩,也是一首送別詩,不愁路長,卻愁良宵苦短,燭光不滅,酒杯常滿,但是良辰美景終有盡時。

席上夜別張主簿(唐·裴夷直)

紅燭剪還明,綠尊添又滿。

不愁前路長,只畏今宵短。

觀唐絕句102秦淮懷古(用杜牧泊秦淮韻)@老街味道

燈火秦淮千萬家,新詞不唱後庭花。

年年紫燕雙來去,煙水迢迢浪裡沙。

...........

杜牧(803—852) 字牧之,排行十三。赫赫有名的小李杜之一。名號太多,一一道來,因祖居長安下杜樊鄉(今陝西長安縣東南),稱「杜樊川」;嘗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稱「杜書記」;曾官司勳員外郎,稱「杜司勳」;官至中書舍人,稱「杜舍人」;開元中曾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稱中書舍人為紫微舍人,故又稱「杜紫微」;世人為區別於杜甫,又稱之為「小杜」。

小杜和老杜都有個大名鼎鼎的二爺爺,不過小杜的爺爺杜佑官職更大,身居宰相之位,老杜的爺爺詩名更高。

杜牧在文宗大和二年(828)進士及第,去世時候為為中書舍人。 杜牧為晚唐傑出之詩人與散文家。好讀書,善論兵,曾注《孫子》。自詡留心於「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以濟時命世為己任。 有點像後來的辛棄疾,有理想有抱負、有理論有實踐。

其詩學杜甫,其五古如《感懷詩》、《郡齋獨酌》、《杜秋娘詩》、《張好好詩》,堪稱晚唐獨步。然長於律、絕,其絕句,如《泊秦淮》、《秋夕》、《赤壁》、《寄揚州韓綽判官》、《華清宮絕句三首》等尤為膾炙人口。杜牧與李商隱齊名,時號「小李杜」。詩文之外,書法、繪畫皆有相當造詣。

泊秦淮(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觀唐絕句103塞下曲(用許渾塞下韻)@老街味道

昨夜家書至,平戎幾日歸?

時時勤拭淚,不肯染徵衣。

...........

許渾 (788?—858,—說791—858),字用晦,一字仲晦,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登進士第。仕文宗、武宗、宣宗三朝。

據說許渾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後人於此毀譽懸殊。

明胡應麟《詩藪》外編卷四,評價杜牧、溫庭筠、李商隱、許渾四人:「俊爽若牧之,藻綺若庭筠,精深若義山,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錚錚者。」 其「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為歷代傳誦之名聯 。

塞下(唐·許渾)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徵衣。

這首詩可以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一起讀,詩意一樣,陳陶約公元841年前後在世,不知與杜牧比,二人誰先誰後。

觀唐絕句104送客(用雍陶送蜀客韻)@老街味道

灞橋折柳幾回春,寄語風光日日新,

再讀君詩應有恨,從今俱是異鄉人。

...........

雍陶 , 字國釣,成都(今屬四川)人。少貧。大和三年,南詔侵蜀,攻陷成都,擄子女工匠數萬人,陶在蜀中,有詩記其事。後人京,大和八年(834),登進士第。 八年,出刺簡州,世稱雍簡州。

雍陶長於律絕,自比謝朓、柳惲。與白居易、王建、賈島、姚合、劉得仁、殷堯沈、李廓、章孝標、無可、廣宣等交往唱酬。 下面這首詩,後二句值得回味,不要奇怪我為什麼送行走這麼遠, 今天送的是去我家鄉的蜀客,因為我思念自己的家鄉啊。

送蜀客(唐·雍陶)

劍南風景臘前春,山鳥江風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較遠,自緣身是憶歸人。

觀唐絕句105詠瀑布(用李忱瀑布韻)@老街味道

倚天白練出雲高,日夜奔喧豈不勞。

但使人間稻梁足,何妨萬裡作波濤。

...........

李忱(810—859),這個人的地位高了,是唐朝的皇帝。唐憲宗的第十三子。武宗會昌六年,宦官馬元贄等擁立為皇太叔。及即帝位,罷斥李德裕黨,重用牛僧孺黨。在位時最大的一件事,是在大中三年,吐蕃以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歸唐,自肅宗、代宗以後,河西隴右盡沒吐蕃,在唐宣宗李忱時代河、湟克復。

李忱即位後,決定宰相的人選時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大詩人白居易,但下詔時白居易已去世八個月。於是,李忱寫下《吊白居易》: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後來唐宣宗曾與宰相令狐綯謀誅宦官,未成。以服長生藥致死。在位十三年。史稱李忱「備知人間疾苦」,虛襟聽納,勤政恭儉。「大中之政,有貞觀風。」

瀑布聯句(唐·李忱)

題註:《詩史》云:「帝遊方外,至黃檗,與黃檗禪師同觀瀑布聯句。」《佛祖統紀》云:「帝至廬山,與香嚴閒禪師詠。時黃檗在海昌,《詩史》誤。」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黃檗)。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帝)。

@老街味道

觀唐絕句96-100 莫計古來徵戰地,幾人埋骨幾人侯

知道這6項就明白 該怎樣讀懂一首古詩

十分鐘說明白 學習詩詞創作不可不知的格律詩進化過程

讀懂了他們就讀懂了宋詞 10個人和10首詞(下篇南宋篇)

相關焦點

  • 抖音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什麼歌 泊秦淮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什麼歌 泊秦淮完整歌詞介紹 2019-05-31 11:42:09來源:愛秀美
  •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
    今天我們的詩詞課要講的是:《泊秦淮》快快搬來小板凳!我們上課啦!泊秦淮【唐】杜牧yān lǒng hán shuǐ yuè lǒng shā ,煙籠寒水月籠沙,yè bó qín huái jìn jiǔ jiā 。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隔江猶唱後庭花」中「後庭花」是什麼?為何大詩人都忌諱它
    1100多年前,大詩人杜牧寫了首七言絕句《泊秦淮》,詩是這樣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詩的經典程度不用多說,年年入選中學課本,很多人背得是滾瓜爛熟。詩的最後一句「隔江猶唱後庭花」很多人也大概知道意思,指的就是那些賣唱的歌女不知什麼叫失國這恨,隔著江還在唱著後庭花曲。那麼詩中的「後庭花」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商女唱它就不對呢?事實上,「後庭花」這個曲不只是杜牧忌諱它,唐代的很多大詩人都是如此。李商隱當年寫了一首名叫《隋宮》的七言絕句,也用到了這3個字來諷刺晚唐的腐朽,詩豪劉禹錫的《臺城》也是一樣。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點擊標題下藍字「語文360網」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泊秦淮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秦淮河是六朝舊都金陵的歌舞繁華之地,詩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傳來商女《玉樹後庭花》的歌聲,聽著這亡國之音,不禁激起時代興衰之感,後兩句對只知徵歌徵舞、買笑逐歡,而不以歷景為鑑的統治者,給以深深的譴責。本詩情景交融,朦朧的景色與詩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諧統一。
  • 「後庭花」是指什麼花?知道的舉個手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杜牧的絕句,可謂是傳唱千古。這首詩通俗易懂,但是在現在網上一些的釋義扭曲下,一些人看到「後庭花」三字常常容易心生歧義,容易讓人想歪。
  • 「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是什麼意思?不是你想的那樣啊
    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泊秦淮》,詩詞全部為: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詩詞的大致意思是:浩渺寒江之上瀰漫著迷濛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的砂礫之上。傍晚,我把小船停靠在秦淮河畔,一個靠近酒店的地方。
  • 「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啥意思,為什麼都說寫得好?
    如唐代詩人杜牧的《泊秦淮》,都說「隔江猶唱後庭花」寫得好,但卻沒有細講好在哪裡?其實它就好在「後庭花」所含有的典故上。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樂府《玉樹後庭花》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創作背景「後庭花」本是一種花的名,這種花生長在江南,因多是在庭院中栽培,故稱「後庭花」。後庭花花朵有紅白兩色,其中開白花的,盛開之時使樹冠如玉一樣美麗,故又有「玉樹後庭花」之稱。 《後庭花》又叫《玉樹後庭花》,以花為曲名,本來是樂府民歌中一種情歌的曲子。南北朝陳朝最後那個皇帝陳後主陳叔寶填上了新詞,詞為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陳叔寶窮奢極欲,沉湎聲色,是一個典型的昏君。
  • 「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指的是什麼?多數人不知道!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詩的來頭相當之大,乾隆皇帝的老師沈德潛推崇此詩為「絕唱」,管世銘甚至把這首詩點評為唐朝詩人七絕壓卷之作。後庭花,詞牌名,又名「玉樹後庭花」「海棠花」。以毛熙震《後庭花·輕盈舞伎含芳豔》為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
  • 「隔江猶唱後庭花」詩句中的「後庭花」,到底指的是什麼?
    這句詩是出自唐朝詩人杜牧的《夜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楊角風也曾經在河邊夜宿過,只是早就沒有什麼商女了,成了一個專賣各種小商品的市場了,還有各種包裝的鹽水鴨……當年杜牧也是這種感覺,雖說南京(當時叫建康)不是首都,但是也是比較繁華的,前面兩句描寫的是秦淮河的夜景,後面緊接著就出現了伺候達官貴人的商女,看著她們為自己忙乎,估計只想多弄點賞錢,並不知道亡國的滋味,而這種日子就要來了……「隔江猶唱後庭花
  • 詩詞賞析: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出自唐代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 詩詞原創 老街味道觀唐絕句合集 第21-25 盛唐篇
    詩詞原創,老街味道觀唐絕句合集: 第21-25篇,以唐詩鑑賞辭典絕句篇為次序,一人一詩一唱和。本篇詩人為王維、李白、高適、崔顥、儲光曦5位。觀唐絕句21-原韻答王維 @老街味道一他鄉逢故知,殷勤問梅事。有信不及花,但詢歸計未?
  • 詩詞原創 觀唐絕句86-90 從此詩家出塞曲,長安城外即邊頭
    今天才發現,我去年寫觀唐絕句時竟然有兩個88,所以今天是6首絕句,介紹了6個中唐詩人。依舊例前邊是老街詩,後面是唐人原作。觀唐絕句86·邊詞(用姚合窮邊詞韻)@老街味道漁陽鼙鼓動神州,舞破霓裳歌正柔,從此詩家出塞曲,長安城外即邊頭。..........姚合 775?—855?
  • 七言絕句杜樊川
    他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也是唐朝宰相杜佑的孫子。為了區別杜甫與杜牧,人稱杜牧為『小杜』與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關於杜牧的有那麼一件趣事,說是十年之約。杜牧在宣州任職的時候,崔君知道杜牧喜歡美女,就召集了許多美女來給杜牧選,結果看了一整天杜牧都沒有看中的。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其中「商女」是指什麼?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人稱「小李杜」之一的杜牧所寫的一首《泊秦淮》。這首詩是杜牧在著名的煙花之地秦淮河上看到「燈影婆娑,歌舞昇平」的情景,其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成為了成語「醉生夢死」的一個經典的腳註。
  • 別往歪處想,「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到底啥意思?
    晚唐詩人杜牧最著名的唐詩,應該就是那一首《泊秦淮》。其中最著名的詩句,當屬「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人解讀這首唐詩,主題非常明確,那就是以此來諷刺晚唐統治者沉醉於享樂,而不顧唐王朝所面臨形勢的岌岌可危。
  • 部編七下語文古詩《泊秦淮》知識點精講、圖文解讀、教學設計
    泊秦淮唐  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點擊圖片→查看大圖▼▼▼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國的怨恨,隔著河還在唱《玉樹後庭花》。句子解析:1、「煙籠寒水月籠」寫景。「煙」「水」「月」「沙」由兩個「籠」字聯繫起來,融合成一幅朦朧清冷的水色夜景,渲染氣氛,朦朧中透出憂涼。2、「夜泊秦淮近酒家。」
  • 備戰中考語文標準必背古詩詞34篇之泊秦淮原文賞析與閱讀訓練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注】①加粗標紅字是易錯字。②畫線句是高考高頻考查句。《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載於《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三。下面是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其鈞先生對此詩的賞析。唐王朝的都城雖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兩岸的景象卻一如既往。有人說作詩「發句好尤難得」(嚴羽《滄浪詩話》)。這首詩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響的,那兩個「籠」字就很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它是那麼柔和幽靜,而又隱含著微微浮動流走的意態,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迷濛冷寂的氣氛又是那麼濃。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庭花背後有什麼故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庭花,本是江南常見的一種花,因多在庭院中栽培,故被稱為後庭花,後庭花花朵有紅白兩色,其中開白花的盛開時,樹冠如玉一樣美麗,故又有玉樹後庭花之稱。樂府民歌喜歡選用一些常見的花名,作為曲牌名,玉樹後庭花就被選中,因此 《玉樹後庭花》又成為了一種曲牌名,它成為亡國之音,要從陳後主的寵妃張麗華說起。
  • 格律詩寫作之七言絕句
    泊秦淮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第二種七言絕句是把第一種的前半首和後半首對調,並且使首句仍然收平腳,第三句仍然收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