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3日電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23日說,中國正加快構建多邊、周邊、小多邊、雙邊「四邊聯動、協調推進」的智慧財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其中,「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合作是重中之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在北京舉行2019年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申長雨在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
他介紹,目前,中國已與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建立智慧財產權合作關係。加強多邊合作方面,深化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合作,積極參與智慧財產權全球治理,穩步推進中國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海牙協定》準備工作,推動首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智慧財產權國際條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正式生效。
加強周邊合作方面,積極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等談判,推進中泰地理標誌互認互保。
加強小多邊合作方面,積極參與中美歐日韓、金磚五國、中蒙俄等智慧財產權合作,舉辦中國-東協知識產權局局長會。
加強雙邊合作方面,配合完成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合作協定談判,涉及雙方各275個地理標誌產品的互認互保,加強與歐洲專利局、歐盟知識產權局和英、法、德等國家智慧財產權機構的雙邊合作。
中國紮實推進「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合作,8個務實合作項目涵蓋智慧財產權保護、審查業務、基礎能力建設、公眾智慧財產權意識提升等多個方面,目前都取得重要成果。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中國之間的專利、商標申請量持續保持較快增長,2019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中國專利申請量增長9.7%,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交的專利申請公開量增加8.5%。各方面合作不斷深化,有力促進「一帶一路」建設。
申長雨表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下一步將更大力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合作的話題,申長雨指出,中國支持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疫情期間積極發揮協調作用,團結全球智慧財產權機構共同抗擊疫情,共同應對疫情給國際智慧財產權體系帶來的挑戰,並有效保護申請人和權利人權益。
(記者孫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