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峰:凝聚共識 形成合力 加快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2020-12-15 中國政府網

凝聚共識 形成合力
加快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何立峰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這項重大決策部署一周年之際,《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正式公布,標誌著這一國家戰略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

一、深刻認識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意義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以下簡稱「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是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形成新格局而作出的重大決策。認真貫徹落實《規劃綱要》,我們深刻領會到黨中央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

一是有利於提升長三角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能級和水平,引領我國參與全球合作和競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至今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回溯改革開放走過的輝煌歷程,從40多年前的打開國門搞建設到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迫切要求我國在更廣領域和更高水平上參與全球合作和競爭。長三角一直以來都處於我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勇當全國改革開放先鋒,在全國經濟發展大局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中美經貿摩擦一波三折、我國經濟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推動長三角向一體化方向發展,有利於通過深入推進區域一體化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高質量發展促進更深層次一體化,努力提升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引領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為我國開拓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是有利於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制度體系和路徑模式,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為全國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示範。早在浙江、上海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就開始謀劃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構想。在浙江期間,總書記將推動長三角地區交流合作列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發起建立了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定期會晤機制;在上海期間,又進一步豐富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思想內涵,強調上海的發展必須放在國家對長三角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來謀劃。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方位,提出上海要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要各揚所長,使長三角地區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從現狀看,長三角區域合作基礎好,是最有條件實現一體化的區域。長三角率先探索創新區域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有利於為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積累經驗、提供示範。

三是有利於充分發揮區域內各地區的比較優勢,提升長三角地區整體綜合實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將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變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全面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一定要在空間承載上找準戰略性區域,充分發揮重大區域戰略的引領作用。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最有能力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區域之一。一體化發展有利於推動長三角地區打破行政藩籬,發揮三省一市比較優勢,加快要素自由流動,建設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系統集成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強化跨區域共建共享共保共治,進一步提升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前列。

二、準確把握《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和推進路徑,確保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始終朝著《規劃綱要》這張宏偉藍圖指引的方向不斷前進。

準確把握「一極三區一高地」戰略定位。「一極」是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這是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期間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基本定位,具體要求是長三角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創新策源能力,提升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和競爭能力,在促進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中發揮「穩定器」和「主引擎」作用,增強對全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三區」是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這是新時代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大局賦予長三角的戰略重任,具體要求是長三角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方面要當好排頭兵,先行先試,為全國其他地區作出榜樣、樹立標杆。「一高地」是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這是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對長三角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務,具體要求是長三角要進一步加快各類改革試點舉措集中落實、率先突破和系統集成,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進全方位開放,加快構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格局。

準確把握兩階段發展目標。《規劃綱要》提出了分階段發展目標和具體指標,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明確了目標導向。按照「十四五」結束的2025年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2035年兩個關鍵時間節點,《規劃綱要》提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到2025年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35年要達到較高水平。同時,《規劃綱要》還提出了中心區人均GDP與全域人均GDP差距、研發投入強度、5G網絡覆蓋率、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量化指標,作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工作指引和檢驗一體化成效的重要標準。

準確把握分區域分領域的推進路徑。一體化發展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高級形態,比協調、協同發展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結合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一體化基礎,分區域、分領域有序推進。從區域看,《規劃綱要》按照以點帶面、依次推進的原則謀劃了一體化發展的圈層結構,要求推動形成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中心區27個城市、三省一市全域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從領域看,《規劃綱要》根據不同領域的一體化條件差異,要求分層次統籌推進,對跨省際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區域協同創新等已經具備條件的領域,要加快一體化發展;對營商環境建設、市場監管聯動、公共服務共享等一定程度上具備條件的領域,要注重建立健全體制機制,逐步提高一體化水平;對尚不具備條件的領域,要注重融合、聯通、協調、互動,不斷縮小發展差距。

三、紮實抓好《規劃綱要》部署的重大任務

自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正在加快推進,煥發出勃勃生機,「一體化」意識和「一盤棋」思想深入人心,社會共識高度凝聚,工作機制業已形成。當前,要圍繞《規劃綱要》部署的重大任務重點抓好落實工作。

加快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規劃綱要》著眼於推動城市鄉村和區域板塊的協調發展,圍繞加強區域聯動、加快都市圈一體化、促進城鄉融合和推進跨界區域共建共享部署了重點任務。要加強區域聯動,以提升上海大都市服務功能為重點進一步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強化江蘇、浙江、安徽分工合作和差異化發展,加快中心區一體化發展帶動長三角地區整體發展。要加快都市圈一體化進程,提升都市圈內同城化水平,加強上海大都市圈與南京、蘇錫常、杭州、寧波、合肥都市圈協調聯動。要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形成聯通中心城市、縣城、中心鎮、中心村的基礎設施網絡,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鄉村發展品質,全面推進人的城鎮化。要推進跨界區域共建共享,發揮省際毗鄰地區的天然區位優勢,共建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共同推動跨界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探索建立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

全面推進重點領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立足全方位融入、全領域融合、全區域融通,圍繞產業體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六大領域部署了一體化任務。要加強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走「科創+產業」道路,以科創中心建設為引領打造產業升級版和實體經濟發展高地。要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統籌推進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互聯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協同的基礎設施體系,加強對一體化發展的支撐保障。要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把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擺在重要位置,加強生態空間共保,努力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要加快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創造高品質生活,使一體化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要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力度協同推進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破除制約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形成要素自由流動的統一開放市場,為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勁的內生動力。

著力抓好兩個重點區域的探索試驗。《規劃綱要》聚焦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兩個重點區域,部署了高水平高標準建設重點任務。示範區建設要牢牢把握嚴格保護生態環境這一前提,率先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從項目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深化市場化改革,示範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片區建設要對標國際上最具競爭力的自由貿易園區,強化開放型經濟集聚功能,立足投資自由和貿易自由,加快實現資金自由、運輸自由和人員從業自由,提升網絡信息服務能力,創新稅制安排,打造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帶動長三角新一輪改革開放。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美好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貫穿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全過程,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要求,加強統籌協調,發揮好長三角地區合作機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畫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工筆畫」,以釘釘子精神紮實抓好各項工作,奮力開創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新局面。

相關焦點

  • 十二大看點,全面解讀《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一、戰略地位長江三角洲(以下簡稱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二、歷史時刻2018年11月5日,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主要內容如下。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
  • 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公布
    健全推進機制(三)完善規劃政策(四)強化項目支撐(五)抓好督促落實前言黨中央、國務院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出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擘畫了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宏偉藍圖,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改革開放空間格局,對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全球競爭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好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意義重大
  •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能簡單做選擇題--上觀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實施兩年多來,三省一市高度重視推進一體化發展,取得了許多重大進展。推進長三角一體化要破除地方行政壁壘的藩籬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指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範圍暢通流動,有利於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強大的合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 長三角農業農村一體化發展推進會成功舉辦,逐夢現代化!
    2019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一市三省積極探索「農業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新模式,從「三農」發展的根本出發,為鄉村振興創新賦能。此次推進會主題為「攜手一體化、逐夢現代化」,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高質量推進長三角農業農村區域合作。
  • 劉銳:凝聚共識,形成保護公益強大合力
    「凝聚共識,形成保護公益強大合力」 作為從事水環境研究的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浙江省水質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劉銳告訴記者,她在工作中遇到過一些跨省市的水汙染問題,河流上遊的水質會影響下遊城市的水質安全。
  • 響應「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 長三角時尚產業聯盟...
    此次成立的長三角時尚產業聯盟,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得到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東等國內涉及紡織服裝設計製造、時尚創新、技術研發與品牌營銷、網際網路應用等領域,以及紡織服裝協會
  • 《關於加快推進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主要內容
    ,著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區域產業協作配套、市場體系協同開放、公共服務對接共享、生態環境共建共治,打造區域發展共同體,構建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的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推動川南經濟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主動承擔全省南向開放主戰場重任,勇當南向開放排頭兵,全面提升川南經濟區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
  • 形成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力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解決國際政治經濟面臨挑戰和困境的中國方案,體現了汲取歷史經驗、面向未來發展的中國智慧。」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加強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平行主題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的一席話,引起與會嘉賓的共鳴。何立峰表示,政策溝通是開展各方面務實合作的基礎,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
  • 滁州市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方案
    同時,充分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先行先試,努力在一體化發展中率先突破,打造示範,形成符合滁州特色的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路徑和格局。——堅持全面等高對接與發揮比較優勢相結合。主動與滬蘇浙先進地區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等高對接,持續推動基礎設施、重大平臺、重點項目、政策措施、體制機制等一體化建設。
  • 國家能源集團統一思想 凝聚共識推進改革發展
    國家能源集團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進改革發展 來源: 2020-12-15
  • 【最新政策】關於發布《長江三角洲區域申報 發票類稅務違法行為...
    發票類稅務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公告2020年第4號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稅務工作「融入一體化、服務一體化、推進一體化」的要求,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和服務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措施的通知》(稅總函〔2019〕356號)和
  • 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溫州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遵循黨中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決策部署,深化我市化工產業整治提升,提高化工產業安全生產水平,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根據國家、省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如何開展園區合作?
    12月1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該《綱要》是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各產業園區之間的合作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重中之重。
  • 安徽省全省劃入「長江三角洲區域」,對於江浙滬有什麼影響?
    三角洲是是指河流河口地區的衝積平原,由於形態多呈「三角形」,所以稱為三角洲地形。許多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位置都有三角洲,比如黃河三角洲(由於泥沙淤積,水運條件差)、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國著名的三角洲,三角洲地區由於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對外交通便捷等區位優勢,往往較為適宜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以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兩個地區。
  •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發展國土空間布局的客觀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新的區域發展戰略,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 韓正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強調 深化認識...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總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進展,研究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韓正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做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進一步深刻領會黨中央的戰略意圖,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切實擔當起育新機開新局的重要使命。要進一步深刻把握「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率先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區域協同發展方面積極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 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誰的潛力更大?
    隨著人類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球經濟也迅速發展,但是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差異巨大的,也就是說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區域分布的不均衡性。通常來說,在一個大國內部,各區域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都會存在地區間的不平衡,也就是會存在經濟相對發達的「經濟引擎」。比如,美國三大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分別是美國東北部地區、美國南部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和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區。
  •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就長江經濟帶發展有關...
    答:《規劃綱要》是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基本遵循。研究編制《規劃綱要》的過程,實際上是逐步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的過程,也是深入調研、反覆論證、凝聚各方智慧和共識的過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14年12月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和沿江11省市,啟動《規劃綱要》研究編制工作。
  • 凝聚共識 創新實踐 助力「十四五」再鑄輝煌
    三是在發展結構上,更加重視微觀,加快創新創業,提升企業內生發展動力。四是在發展組織形式上,加快實現政府搭建賽場、市場開放賽道,企業成為賽手的模式。五是在資源配置上,加快高效組織,以高水平的產業組織系統性地降低風險、提高效率。六是在發展動能上,加快從開放倒逼改革轉為開放就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