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解決國際政治經濟面臨挑戰和困境的中國方案,體現了汲取歷史經驗、面向未來發展的中國智慧。」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加強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平行主題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的一席話,引起與會嘉賓的共鳴。何立峰表示,政策溝通是開展各方面務實合作的基礎,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之所以要強調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就是要深化各方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增進互信,凝聚共識,促進各國政策規劃相互對接,形成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力。
當天,來自70多個國家和40多個國際組織的360多名嘉賓就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的內涵、意義和實踐展開了深入探討,並就市場主體需求、地方政府作用和智庫支持等提出了建議。
在溝通中凝聚發展共識
政策溝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合作機制是實現政策溝通的有效渠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打造多層次合作機制,在溝通協調中增進了政治互信,也為深化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充分體現了各方的雄心和共識,通過這次會議,與會各國都能夠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重點。」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有利於促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有利於把綠色技術和綠色投資帶到沿線國家,促進相關國家經濟、社會、人文等深入交流。
古特雷斯鼓勵有關國家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共商合作機制,共建合作平臺,創新合作方式,開展廣泛務實合作,造福各國人民。
重點加強四個層面對接
與會嘉賓認為,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表明,「一帶一路」倡議適應了沿線國家通過深化合作促進發展的要求,它的理念、願景及路徑選擇符合市場發展的內在規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表示,在全球化走到十字路口的當下,通過合作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對於維護全球化發展大局繼而實現互利共贏,具有深遠的時代意義。
「實踐證明,做好雙邊和多邊政策溝通,重點要加強四個層面的對接。」何立峰表示,第一個層面是發展戰略對接,關乎一國發展的頂層設計,有利於政治互動和形成共識,從宏觀上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找準共同的行動方向。
第二個層面是發展規劃對接,科學清晰的發展規劃,不僅不會對市場帶來幹擾,反而會減少市場的試錯成本。在共識的基礎上,將發展戰略確定的願景細化到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分步實現合作目標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第三個層面是機制與平臺對接,是事關落實的關鍵環節,此舉將促進各國執行機構有效銜接,建立順暢的交流、溝通、磋商渠道和機制,及時解決規劃實施及項目執行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第四個層面是具體項目對接,項目是最基本的載體和單元,是最微觀層面上的對接。通過基礎設施、經貿、投資、金融、人文等各領域項目合作,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基礎上,實現共同發展。
尋求發展的最大公約數
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有什麼現實需求,地方政府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各類智庫如何對政策溝通和戰略對接形成有力支撐,與會企業代表、國際組織及智庫機構分享了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經驗,並就如何尋求發展最大公約數提出了建議。
「發展是核心,而工業是發展的強有力的推動力。」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李勇表示,「一帶一路」建設要促進綠色工業發展,促進清潔生產技術的運用,由此創造貿易競爭力,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起濤建議,應儘快搭建起政府間的大數據平臺,實現需求和供給的有效對接。與此同時,推動標準的統一迫在眉睫。
在阿聯國務部長蘇爾坦看來,加強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不能是曇花一現,而是要形成機制化。他表示,阿聯願意承辦下一屆對接會議,願意成為推動「一帶一路」繁榮與發展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