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政策體系將加速成型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

2021-01-09 經濟參考網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謀局起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系列解讀(一)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釋放了新發展階段持續重農強農的明確信號,發出了新徵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總動員令。

  據悉,有關部門將抓緊研究出臺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積極謀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的支持政策。專家表示,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頂層設計上,圍繞加快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深化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政策體系將加速成型,未來更多「三農」改革紅利可期。

  做好有效銜接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要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差別很大,前者主要涉及一億人脫貧問題,後者涉及九億農民問題;前者涉及12.8萬個貧困村,後者涉及57萬個行政村;前者主要集中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後者涉及全國2700多個縣;前者主要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後者著重解決農業農村現代化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又要開啟現代化新徵程。面對複雜的外部風險和挑戰,更要把「三農」工作做好,發揮其「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

  「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之後,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用鄉村振興的辦法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確保欠發達地區和農村低收入人口跟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步伐。」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日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

  唐仁健指出,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五年過渡期,要做好過渡期內領導體制、工作體系、發展規劃、政策舉措、考核機制等有效銜接,從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扶上馬」再「送一程」。要明確脫貧攻堅期內各項政策延續調整優化的具體安排,加快健全完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策體系,以及要支持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要持續改善脫貧地區基礎設施條件等。

  近日召開的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有效銜接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第一位的任務,務必抓緊抓好。

  會議要求,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執行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強化就業、產業、易地搬遷後續扶持等幫扶措施,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要紮實推進工作銜接,實現工作舉措從脫貧攻堅逐步向鄉村振興轉換,把脫貧縣作為鄉村振興支持重點,完善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要紮實推進政策銜接,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優化完善幫扶政策,積極謀劃鄉村振興新的支持政策。

  加強頂層設計 推動政策創新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

  從加快發展鄉村產業,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到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從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做出了一系列部署。

  鄭風田表示,在未來的新發展格局中,農村是有巨大潛力的。過去我們重點是解決接近一億人的貧困問題,未來的鄉村振興的目標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它是一個全面振興問題,是更高一個層次的內容。

  與此同時,各地也加大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力度,在頂層設計、鄉村產業、深化農村改革、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不斷推動政策創新的深度、廣度。

  日前,全國首個省級鄉村振興標準體系建設五年規劃——陝西省鄉村振興標準體系建設規劃正式印發。該規劃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構建了「產業振興標準化體系」「生態振興標準化體系」「文化振興標準化體系」「人才振興標準化體系」「組織振興標準化體系」「鄉村規劃標準化體系」「考核評價標準化體系」等七個方面的標準體系規劃。

  李國祥表示,相比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要求更高,包括產業、文化,也包括生態、組織等方方面面。其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要進一步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汙水治理,並實施河湖水系綜合整治。

  破解發展關鍵瓶頸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人才稀缺,農村空殼化現象依然明顯。這有著複雜的原因:一方面,農民大量向城市集中,許多年輕人從事非農工作,另一方面,農村種地收入不能提高,未能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地位。這不利於現代農業的發展。

  「未來要進一步打破城鄉隔閡,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既要讓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變成真正的市民,給鄉村騰挪出更大的發展空間,也要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吸引更多的農民留在農村,通過人才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朱啟臻說。

  在李國祥看來,農業現代化,重要標誌在於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的現代化,在於農業生產手段的現代化。要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在加快農業現代化中的積極推動作用,實施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工程,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要將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有機地融合起來,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成果廣泛應用於農業機械化和設施建設中,發展智慧農業。

  「鄉村振興要解決的最核心的問題還是人、錢、地的問題,包括如何讓更多進入城市的人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如何吸引更多人才留在鄉村、鄉村振興的錢從哪裡來、農村的地怎麼才能帶來更大的增值收益等。總而言之,要促進人財物等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鄭風田說。

  鄭風田表示,過去幾年,國家圍繞鄉村振興出臺了系列文件,涉及產業發展、城鄉融合、鄉村治理等。「隨著2021年全面實施鄉村振興落地,預計還有很多更具體的文件將要出臺。無論是村莊道路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還是農村村容村貌改善等,還是需要有更具體的支持政策。」

相關焦點

  •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要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分類調整優化,留足政策過渡期。如何推動減貧戰略轉型?怎樣接續推進鄉村振興?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南京林業大學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強。
  • 陳文勝:在決勝全面小康中推進鄉村振興
    三、五大轉變態勢引領鄉村振興方向當前與今後一段時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歷史交匯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階段性調整的轉折期。藍皮書綜合分析認為,湖南推進鄉村振興將實現以下五大轉變。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全會再次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大量「三農」人才支撐。國家統計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31422萬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員佔91.8%,高中或中專的佔7.1%,大專及以上的僅佔1.2%。人才匱乏、素質不高長期困擾「三農」工作的開展和鄉村社會的發展。
  • 加強法治鄉村建設 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進入2021年,我們繼續推出第四季節目,本季節目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鄉村建設」為主題邀請河南、湖北、廣西等省(區)司法廳(局)長參加訪談。我們今天邀請到的是湖北省司法廳廳長龔舉文,他分享的題目是:《加強法治鄉村建設 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湖北省司法廳廳長龔舉文接受採訪主持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村改革的重點任務是什麼?
    光明網訊(記者 張蕃)1月13日上午,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負責人趙長保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謀劃和推動新一輪農村改革。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是從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到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意味著下一階段「三農」工作的重點由過去的脫貧攻堅轉到鄉村振興戰略上來,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二是提出要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 農業部部長唐仁健介紹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關情況
    昨天,新華社受權播發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也就是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發出的第18個一號文件,為廣大農民群眾送去了牛年新春的「政策大禮包」。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文件有關情況。
  • 【第1048期】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改革向縱深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農村即將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黨和國家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發揮了「壓艙石」作用。實踐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馳而不息重農強農的戰略決策完全正確,黨的「三農」政策得到億萬農民衷心擁護。
  • 韓長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在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農業農村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如果說全面小康階段的底線任務是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那麼全面現代化階段的重中之重則要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逐步縮小城鄉差距。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農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四五」時期「三農」要看到明顯變化,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建議》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系列部署安排。
  • 郎溪:實施五大振興工程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年來,郎溪縣大力實施「五大振興工程」,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實現「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努力實現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平穩轉型,確保實現「十四五」規劃銜接打好基礎。突出抓細「人才振興工程」推進從扶貧隊伍到人才振興的有效銜接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保障至關重要。近年來,郎溪縣著力強化人才隊伍梯隊建設,持續開展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專項行動,重點培育致富帶頭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人才支撐。
  • 【綠洲·要文】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文)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2021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產量達到1.3萬億斤以上,生豬產業平穩發展,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增長繼續快於城鎮居民,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啟動實施,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改革重點任務深入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訪安順市委副秘書長、市扶貧辦黨組書記...
    中共安順市委四屆九次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要以打造鄉村振興「安順樣板」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高質量發展鄉村建設體系。近日,安順市委副秘書長、市扶貧辦主任賈正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市扶貧辦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全會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退役軍人的戰位在哪?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我國擬立法促進鄉村振興
    本次會議首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擬作出一系列規定,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法治保障。  草案分為十一章,依次為總則、產業發展、人才支撐、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組織建設、城鄉融合、扶持措施、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共七十六條。
  • 徐州:持續強化答卷意識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突出政策「止血」,制訂出臺集體經濟「18萬+」「50萬+」扶持計劃,探索推動「強村+弱村」抱團發展。突出聯建「輸血」,研究制定《關於全面開展企村聯建共走振興路的實施意見》,積極引導工商資本與農村資源、企業優勢與農村需求深度對接、全面融合,聚力推動企村聯建「聯」在深處、「建」在實處。突出產業「造血」,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林下立體種植等高效特色農業等,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 【萬易產業政策快訊】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2021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附全文及詳細解讀)
    在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基礎上,逐項推進政策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節奏、力度和時限,做好同鄉村振興在領導體制、工作體系、發展規劃、政策舉措、考核機制等方面的有效銜接,逐步實現從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記者: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有哪些政策舉措穩定糧食生產?
  • 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現就我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制定如下實施意見。一、深刻理解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 提綱挈領,推進鄉村振興有序開展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李靜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是我國今後三農工作的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是農村地區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的綱領,是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據,具有重大意義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
    到 2020 年底,我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2017 年我國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 2035 年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2020 年底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將順利完成,鄉村振興已全面啟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將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