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一帶一路」簡史!

2021-02-13 新華網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

此時

距「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

還不到6年時間

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些鐫刻在時間上的大事

歷史正因此發生改變

1、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習近平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此即後來人們說的「一帶」。

 

2、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習近平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由此,「一帶一路」的概念被人們所熟悉。

3、2014年9月11日,習近平在出席中國、俄羅斯、蒙古國三國元首會晤時提出,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歐亞經濟聯盟」、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

 

4、2014年11月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

 


這是位於北京金融街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2018年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5、2014年11月8日,習近平在「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東道主夥伴對話會上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與互聯互通有關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

 

6、2014年12月29日,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註冊成立並正式運行。

7、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從時代背景、共建原則、框架思路、合作重點、合作機制等方面對「一帶一路」倡議進行闡釋。

 

8、2015年7月10日,上海合作組織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烏法宣言》,支持中國關於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

 

圖為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碼頭(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9、2015年12月25日,由中國倡議成立、57國共同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全球迎來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

10、2016年6月23日,中國、俄羅斯、蒙古國三國元首共同見證籤署了《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這是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首個多邊合作規劃綱要。

11、2016年8月17日,習近平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出8項要求。

 

12、2016年9月1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籤署。這是中國政府與國際組織籤署的第一份政府間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是國際組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大創新。

 

2017年11月8日,在浙江義烏西站,滿載出口貨物的中歐班列即將啟程。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13、2016年10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

 

14、2016年11月17日,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協商一致通過決議,歡迎共建「一帶一路」等經濟合作倡議,呼籲國際社會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安全保障環境。

15、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日內瓦訪問了世界衛生組織並會見陳馮富珍總幹事。會見後,習近平和陳馮富珍共同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關於「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等協議的籤署。

 

16、2017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2344號決議,呼籲國際社會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17、2017年3月27日,在中國和紐西蘭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下,兩國政府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紐西蘭政府關於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安排備忘錄》,紐西蘭成為首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西方發達國家。

位於白俄羅斯的吉利全散件汽車製造廠拍攝的總裝車間。新華社記者 張若玄 攝

18、2017年5月10日,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七語種)。

 

19、2017年5月13日,中國與喬治亞正式籤署自貿協定。這是我國與歐亞地區國家籤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我國啟動並達成的第一個自貿協定。

 

20、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包括2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140多個國家、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從世界各地來到北京與會,高峰論壇發布圓桌峰會聯合公報,達成270多項成果,形成了各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共識。

2017年1月11日,在肯亞蒙巴薩,當地民眾在中國承制的蒙內鐵路首批內燃機車旁載歌載舞。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21、2017年5月,環境保護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系統闡述了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全面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綠色化進程。

 

22、2017年6月14日,習近平在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表示,要深化雙方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金融和產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

 

23、2017年6月20日,《「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發布。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提出中國方案,也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之一。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進入歐洲後的大港。新華社發(帕諾斯·託馬達基斯攝)

24、2017年7月4日,習近平在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提出要開展北極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落實好有關互聯互通項目。

 

25、2017年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寫入黨章,充分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決心和信心。

 

26、2017年11月,巴拿馬成為首個同中方籤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

27、2017年12月3日,在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埃及、寮國、沙特、塞爾維亞、泰國、土耳其和阿聯等國家代表共同發起《「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致力於實現互聯互通的「數字絲綢之路」,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2018年10月2日,車輛從由中國援建、連接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機場島的中馬友誼大橋橋頭拱門穿過。新華社發(杜才良 攝)

28、2018年5月1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未來方向。

29、2018年6月4日,安巴成為東加勒比地區首個同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

30、2018年6月21日,巴布亞紐幾內亞成為太平洋島國地區首個與中方籤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的國家。

 

31、2018年7月21日,塞內加爾成為第一個同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西非國家。

 

南北高速公路是黑山第一條高速公路,由中國公司承建。新華社記者 王慧娟 攝

32、2018年8月27日,習近平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帶一路」建設要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入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33、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期間,28個非洲國家與中國籤訂了「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非洲共有37個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朋友圈。

 

34、2018年10月10日,「『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論壇暨『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調解規則評議研討會」在羅馬舉行。經過充分討論,會議籤署並發布了針對「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裡程碑式文件《羅馬宣言》。

由中國企業承建的斯裡蘭卡南部鐵路延長線一期項目4月8日正式通車。新華社記者 郭磊 攝

35、2019年3月21日至24日,習近平對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中意雙方籤署政府間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義大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七國集團(G7)成員國。

36、截至2019年3月底,中國政府已與125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籤署173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已由亞歐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區域。

 

37、2019年4月22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八語種)。

38、2019年4月23日,「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及配套活動在北京人民日報社舉行。習近平發來賀信。「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的舉行,標誌著「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正式成立並啟動運行。

39、2019年4月24日,由新華社研究院聯合15家中外智庫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邁上了新臺階。

40、2019年4月25日-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有37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等領導人將出席圓桌峰會。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位外賓確認出席論壇,與會的外方代表涵蓋了全球五大洲各個地區,涉及政府、民間組織、工商界、學術機構等社會各界。

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民心相通」分論壇在北京舉行。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來源:新華網

策劃:郭奔勝 劉加文

監製:劉洪 陳璟春

編輯:金佳緒 梁甜甜 蔡夢曉

校對:董靜雪 張玲琳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李向陽:「一帶一路」:區域主義還是多邊主義?
    對這一問題的判斷不僅決定著「一帶一路」的範圍和治理結構,而且決定它的發展路徑選擇。因此,討論這一問題對於理解、建設「一帶一路」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在經濟學意義上,作為一個大國提出的國際合作戰略,「一帶一路」需要以構建多邊合作機制、服務於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為最終目標,但它的起步階段應該是一種區域合作機制。這是由中國實現和平發展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內外部環境所決定的,也是貫徹正確義利觀的必然要求。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必須要搞「一帶一路「的原因、戰略規劃及時代背景解讀。  「一帶一路」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 一帶一路版圖發布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圖)
    近日,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宣告「一帶一路」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央視新聞聯播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一帶一路 共建繁榮》,帶您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感受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動向,了解中國與沿線國家在政策、設施、貿易、資金等各方面尋求和實現互聯互通所做的種種努力。今天播出第一集《一帶一路繪就發展新藍圖》。
  • 解讀「一帶一路」 助力中英合作——英國蘭卡斯特大學「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中英兩國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展開,不斷激發著英國各大高校針對這一倡議的研究興趣,蘭卡斯特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的成立就是這種學術熱情的最新例證。6月7日,英國蘭卡斯特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成立揭牌儀式在該校孔子學院舉行,中英兩國官方代表及高校專家學者出席了儀式。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訪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
    「『十三五』期間,與我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大幅增加,到目前已有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與我國籤署了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經濟學教授胡必亮說。胡必亮表示,這既大幅度拓展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也加深了對外開放的深度。
  • 政屏說書|「一帶一路」圖書受捧,因與你我息息相關
    結合九月開學季,劉政屏對九月份新華書店銷售榜單進行了解讀,著名文化學者、歷史學博士翁飛,從「一帶一路」圖書熱度不減這一文化現象,以專業角度進行分析,同時還圍繞「一帶一路」和合肥作為「一帶一路」12個風口城市之一,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解讀。
  • 「一帶一路」英語怎麼說?
    一帶一路的英語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注意,沒有one這個單詞。「一帶一路」不僅著眼於中國自身發展,更是以中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正如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 [一帶一路]葉海林:「一帶一路」:少些宏大敘事,多些細節討論
    由於「一帶一路」頂層設計規劃迄今沒有對外公布,很大程度上,這個短語成了一個可以被隨便定義的寬泛概念,其範圍、內容和實行方式都是可以爭論的。其結果就是出現了大量「我說的『一帶一路』指的是……」及其變種表述。其實,對話在很多時候本來就是對話者在自說自話,看起來針鋒相對,可如果仔細考察一下爭論雙方的對話內容,卻往往會發現甲方所批評的和乙方所支持的根本沒有交集。
  • 程建平:北師大成立「一帶一路」學院 將更好服務於繪製「一帶一路...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致辭 (北京師範大學供圖)自從習近平總書記於2013年提出建設「一帶一路」以來,這一重大倡議已經從概念成為現實,從理論走向實踐,「一帶一路」合作不斷開花結果,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
  • 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風景線丨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帶一路...
    連日來,作為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焦點」之一,設於上海展覽中心圓廳的「一帶一路」主題館吸引了眾多電影人和普通觀眾,在這裡,波蘭、印度、匈牙利、埃及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影史濃縮成簡明扼要的文字,向中國觀眾講述各具風情的電影故事。 電影節期間,來自印度、匈牙利、希臘等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5個電影節代表,共同籤訂「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合作機製備忘錄。
  • 《「一帶一路」手冊》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
    而「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不僅意義重大,並將持續激發西方學界針對「如何以多種形式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將對中西方的政策產生何種影響」等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這部手冊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現場展示中獲得熱烈反響。內容涉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傳承、產生與框架、「五路」、「五通」、六大經濟走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國際上相關行動計劃等11個主要部分,涵蓋近年來與「一帶一路」有關的117個詞條。這部手冊全面、完整、系統地展現「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及與之有關的概念和領域,是迄今為止一帶一路理論和實踐初步成果的階段性匯總。
  • 北師大成立「一帶一路」學院助力「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北京師範大學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按照「充分發揮教育在『一帶一路』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引領性作用」的總體要求,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一帶一路·觀察
    這些國家,多數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其中不乏中國較大的貿易夥伴國。這些國家對糧食出口的限制,對中國糧食進口以及糧食安全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糧食及其他農產品貿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中國大米、小麥以及大豆等農產品的重要進口來源地,包括豬肉等肉食產品。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這三年:超出預期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這三年:超出預期 原標題:   3年前的2013年9月7日 ,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同建設
  • 「一帶一路」的英文翻譯問題
    「一帶一路」在沉穩上路。為有效整合資源,推動「一帶一路」項目早落地、接地氣、有底氣,筆者利用微信公眾號成立了「一帶一路百人論壇」,最初的想法就是想要將四大主體匯聚起來,能夠進行有效地思維碰撞,傳遞「一帶一路」的正能量,推動前期成果與標誌性項目的落地。最近,為設計百人論壇的LOGO,突然為一件小事忙碌了很長一段時間,即發現「一帶一路」的英文翻譯非常混亂,特別是到目前都沒有一個精準的英文縮寫。
  • 「一帶一路」建設深圳大有作為
    「一帶一路」建設將為G20開展合作提供很好的範例,在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的同時,將為世界經濟增添新動力。 「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經濟增添新動力 「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國際社會對G20杭州峰會寄予期望。而作為此次峰會主席國,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戰略既體現了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與G20峰會宗旨不謀而合。」
  • 「一帶一路」開創新型全球化
    然而,這是真正的全球化嗎?打開「夜晚的世界」圖可以發現,只有那些生活在日本、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沿海地區燈火輝煌,證明實現了現代化,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衛星上看不到燈光,依然生活在「貧困的黑暗」之中,所以「一帶一路」就是要讓所有人在晚上都有電,見到光,這才能搞工業化。
  • 古絲綢之路與共建一帶一路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倡議提出後,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的亞洲、非洲、歐洲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廣泛響應與支持。當前,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
  • 「一帶一路」的土耳其語怎麼說?
    最近新聞裡都是「一帶一路」什麼的,我在糾結自己是否也要跟上形勢,說說這個「一帶一路」裡的土語單詞呢?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今天我要說說了。 上面的這個就是著名的「一帶一路」的土耳其語翻譯。「Kuşak」有幾個不一樣的解釋,可以解釋為「腰帶、一代人和地帶」,在這裡就是「地帶」的意思。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
    【專題】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   原標題: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