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改為社會化考試可行否

2021-01-10 新京報電子報

  非常評

  針對「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實施,英語退出統考」的傳聞,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昨日表示,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調研基礎上,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改革方案,先試點後推廣,以積極穩妥有序推進。雖如此,但針對諸項改革措施各方展開激烈辯論,其中引人注目的還是「英語考試改為社會考試」。

  社會化英語高考,權威性何在?

  在中國現行的語境下,在高考大格局並無質的改變的情形下,單單將英語這一科目考試社會化,卻有值得讓人憂慮的地方。

  我以為,將英語納入社會化考試,並無不可,因為從本質上說,高考所有科目都應該是社會化考試才是正道。而據我個人的預測,未來高考的所有科目走向社會化將是必然趨勢,何時能夠完全實施,其實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在中國現行的語境下,在高考大格局並無質的改變的情形下,單單將英語這一科目考試社會化,卻有值得讓人憂慮的地方。

  單單就英語科目本身的變化而言,英語高考社會化所引發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社會化了的英語高考,權威性何在?中國的高考是由政府主導的國家考試,因為各個科目都是由教育部門聘請相關科目的專家,閉關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場出題,然後由自上而下的教育機構來安排學生考試。這種考試的權威性自不待言。但問題是,既然英語的分數並不是在未來作為一個參考,而同樣還要作為高考的必考入門科目,那麼,在其他考試都屬於「國家考試」的情形下,單單把英語作為社會化考試,人們自然要問:這種考試的權威性誰來保障?

  我們知道,社會化考試的形式,一般是以從龐大的試題庫中人工選擇或者電腦自選出一套乃至多套試題的形式出現。就現實而言,社會化考試的難點在於:誰來主導並主持這樣對考生如此重要的考試?如何把這個社會化考試做到標準化,使之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英語水平?如何與中國現行的基礎階段英語教育和未來大學英語教育相銜接?如何考慮並周到策劃,使考試本身做到安全完善,而不至於出現不公平乃至作弊等影響教育公平的事情。

  第二,英語高考社會化後會引發學校英語教育(包括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出現的波動,怎樣平復?這方面可能帶來的問題至少有四個方面,一是,學生會輕視乃至忽視英語的學習;二是,英語教師會擔心未來失業,這一現象不僅在中小學中有,在大學同樣存在;三是,那些認為英語科目可以放一放的家長,在未來,在看到其他家長如此重視之後,一定會不知所措;四是,雖說今後英語會一年多考,這「看上去很美」,但可能會帶來學生更大的負擔。

  第三,未來極有可能引發教育公平的問題乃至在未來引發社會公平的問題。這個問題現在可能還看不出來,但將來一定會出現,需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如何在未來避免出現這樣的後果,應該是政府決策者以及教育家應該提前思考的問題,並及早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郭英劍 (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

  社會化,不會降低外語教育的地位

  「英語考試改為社會考試」,不會降低外語教育的地位。只要社會有公平的用人制度,市場有不違規律的用人文化,任何有專長者,包括有外語專長者,都能「得其所哉」。

  之前,《教育部關於2013年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中已提出,「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

  若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次考試,我的理解是:學生如果在高二即通過英語考試達到某個等級,這個等級達到某類高校或專業的錄取要求,該生即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去學其他科目。「一年多次」為什麼比「一次考試」要好?有教師打了簡單的比方:三年辛苦,而高考那三天感冒發熱,一門失手,前功盡棄。如果學生一段時間內忙於某項感興趣的學科,他可以不參加這一季的外語考試,而選擇狀態最好時參加考試,也可通過多次考試積累經驗,最後獲取自己需要的等級。

  近幾年,從小學三年級起學英語,將近千萬學生用了十年時間學英語,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通過高考,到了大學,仍然有「英語四六級考試」在等著他們。能掌握一門外語,提高國民文化素質,這是教育願景,但如何提高外語教育水平,讓學生學以致用,讓他們騰出較多時間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可能更為重要。

  「英語考試改為社會考試」,不會降低外語教育的地位。學生根據個人學習興趣有選擇自由,「熱愛」永遠是學習的動力,只要社會有公平的用人制度,市場有不違規律的用人文化,任何有專長者,包括有外語專長者,都能「得其所哉」。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考試方案有過多次改革,總趨勢是朝著公平公正、科學的方向發展,但改革都會遇到很多困難。在無孔不入的應試教育狀態下,一些荒謬惡劣的現象層見錯出,而制度性地應對措施往往滯後,這與決策層面過於樂觀的判斷有關。當下不能不考慮的是:「外語考試改為社會考試」,如何制定相對穩定的制度以保持考試的公平公正,如何保持「一年多次考試」命題難度係數的平穩,如何克服等級劃分過程中的失衡等。

  高考改革方案討論,集思廣益的同時,也必須看到這是築舍道旁,想要經得起眾議蜂起,要有制度保證,也要有改造舊觀念和舊習氣的勇氣和決心。教育關乎人的一生,不可不慎重,改革措施,都要考慮學生的發展,不能剝奪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在和老師們交換看法時,不約而同地有些擔憂:「教育官」能不能不再把考試升學率當作個人政績?社會與政府能不能採取措施,對「教育商」的經營作出一定製約,防止他們輕易地摧毀新一輪的考試改革?還有,家長能不能理性地看待考試改革,不要過早地作出反應? □吳非(知名雜文家、南京師大附中教師)

  相關報導見A20版

相關焦點

  • 新京報:高考英語改為社會化考試可行否
    針對「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實施,英語退出統考」的傳聞,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昨日表示,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調研基礎上,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改革方案,先試點後推廣,以積極穩妥有序推進。雖如此,但針對諸項改革措施各方展開激烈辯論,其中引人注目的還是「英語考試改為社會考試」。  社會化英語高考,權威性何在?
  • 英語將退出統一高考轉為社會化考試 中考仍要考
    又一次傳來「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的消息。只是,這次又有了新的內容。  除了英語參加社會化考試、高中可多次考之外,前天,有報導稱,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說,高考英語將按等級計入。  昨天,新浪網發起了對英語改革的調查。在近3萬名網友中,67.4%的人贊成「英語社會化考試」。
  • 高考英語或探索社會化考試 逾6成人看好1年多考
    南都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對於高考英語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超過6成的受訪者表示贊成,反對的只佔了21%。  高考英語或探索社會化一年多考  自5月17日開始,有關「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顧明遠稱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實施,英語將退出統考」的報導成為關注熱點。
  • 英語考試社會化 教師未感失落反叫好
    一些教師更關心英語社會化考試後,高中教材會做什麼調整。而上師大附中一位英語教師強調,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可能會讓社會培訓機構更為火爆。不過,高中英語教師對英語社會化考試顯得「相當平靜」。他們認為,英語退出統一高考,並不等於英語的重要性受到質疑或挑戰,更不可用「語文退化」的看法來看待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已具有20年教齡的閘北八中英語老師包宇潤說,今後並非不考外語,只是外語考試不再在高考時統一舉行。「這只是調整了考試的時間和方式,若搞得好,將是一種革命性的變革。」
  • 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再受關注 英語社會化考試引發六大疑問
    除了英語參加社會化考試、高中可多次考之外,前天,有報導稱,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說,高考英語將按等級計入。  昨天,新浪網發起了對英語改革的調查。在近3萬名網友中,67.4%的人贊成「英語社會化考試」。但同時,對於這一方式是否能給英語學習帶來積極的作用,確實毀譽參半。  英語改革之下,英語教師、專家的問題隨之一一而來。
  • 北京高考將推「社會化報名」 英語聽力擬一年多考
    社會化報名將推行 高考報名社會化的改革方案研製也將啟動。高考社會化報名就是讓學生就近選擇高考報名點,在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任選其一。 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一方面減少學校在考試成績攀比上的壓力,不按學校統計高考成績,為學校教學鬆綁。
  • 高考英語或將實行社會化考試 一年兩考
    長沙晚報訊(記者 徐媛)今年湖南省高考語數外恢復使用全國卷。英語今後或將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考。近日,以「新課標、新高考、新對策」為主題的湖南省高中英語優質課堂教學研討會在長沙市明達中學舉行。部分英語教育專家、特級教師與來自全省的300多名高中一線老師,針對即將推行的英語高考新模式和正在修訂的英語課程標準進行了研討。
  • 新一輪英語高考的社會化改革優越性分析
    英語學科有其特殊性,英語聽力和口語考試會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當然也會受到學生情緒和壓力的幹擾,僅僅一次的考試未必能體現學生真實的英語水平。英語社會化考試改革將英語考試變得更加公平和開放,考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考試的時間和次數,最終的高考成績會選擇學生多次考試的最好成績計入,這樣考生不會因為一次的失誤而影響高考的整體成績。
  • 英語四六級考試亟待回歸社會化
    與近日部分地區擬降低高考英語分值相呼應的是,對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討論也重回公眾視野。   部分學生討論的是,英語四級考試要不要與學位掛鈎?   事實上,教育部從未將英語四級考試與學位授予聯繫在一起。但是,這項始於1986年、逐漸在全國高校推廣開來的英語考試,十餘年中不斷發展壯大,與學位掛鈎成了部分高校的「土政策」。
  • 顧明遠:英語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是改革方向
    另外,社會化考試如何保證公平,並做好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英語教學體系的銜接還需要進行完善。                        一問  多次考試,減負還是加壓  「英語不計分,還能多次考,我咋趕不上這好時候?」
  • 高考英語社會化,不利於農村考生
    高考成績已經公布,許多熱烈的話題還在持續討論中。比如,最近幾個月,關於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的新聞就在網絡上大範圍傳播,引起了媒體和網民的強烈關注,也激發了關於高等教育改革的熱烈討論。
  • 中青報:高考英語社會化,不利於農村考生
    原標題:高考英語社會化,不利於農村考生   高考成績已經公布,許多熱烈的話題還在持續討論中。比如,最近幾個月,關於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的新聞就在網絡上大範圍傳播,引起了媒體和網民的強烈關注,也激發了關於高等教育改革的熱烈討論。
  • 完善英語測試體系 須推進考試社會化改革
    目前,我國英語考試種類較多,如中高考英語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英語專業四級和八級考試、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等,其內容有重疊,難度及認可度也沒有統一的體系和界定標準,沒有連貫有序的級別。建立統一的英語考試體系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新制定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將英語考試分為九個等級。
  • 中國教育在線主編王健:英語或演化為社會化考試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7日上午,中國教育在線以「北京高考政策調整,對志願填報影響有多大」為主題的教育沙龍活動在清華大學圓滿舉行。多名高考專家和眾多考生家長齊聚一堂,對北京高考改革和志願填報等相關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 高考英語減50分 推社會化考試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北京市一零九中學高一年級的小郭說,早在幾天前就聽聞了高考英語或許會改革,昨天得以證實。她將在三年後的夏天成為北京高考改革後的第一批考生。  從幼兒園開始,小郭已學習英語13年。二年級起,父母就為她報了劍橋少兒英語學習班,一直持續到五年級,每周都上課。六年級的暑期,她又報名參加新東方口語班,一個月的學費超過3000元。
  • 英語應試教育受質疑 高考英語36年分水嶺在眼前?
    「一年多考」可行否  去年,教育部曾表示擬於2017年實施高考改革試點。但並沒有專門提及高考英語改革的內容。  原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認為: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次考試是改革方向,現有的計分體系造成分分計較,考生「差一分就排一操場」,不公平,也不科學,因此很多專家都主張英語實行等級計分制,並以多次考試中的最好成績計分,這絕不等於高考不考英語,也不會削弱目前的英語教學,因為高校招生錄取時對英語等級仍會有要求,只是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高校的要求會有所區別。
  •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社會化或能緩解大量作弊現象
    原標題:英語四六級社會化或能緩解大量作弊現象  日前,伴隨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報名工作的結束,下月將迎來改革後的初次測試。根據考試發布的樣捲來看,超過八成的網友認為試題變難了。
  • 高考英語社會化:65.6%受訪者支持 15.0%反對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3514人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結果顯示,74.7%的受訪者認同現行的英語高考方式需要改革,65.6%的受訪者支持英語高考社會化。    「如果高考英語要改革的話,希望能把英語的考試難度和分值降低。多考些簡單實用的,這樣孩子學得開心,家長也省心。」劉芳說。    調查顯示,對於現行的英語高考方式,74.7%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改革,7.3%的受訪者認為不需要改革。    「目前,對英語教育及其考試方式的不滿,可以說是全社會的共識。」
  •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草稿擬規定英語退出統一高考
    上海某媒體昨日報導稱,昨日上午,上海市相關部門向市政協部分委員通報了關於此輪「上海版」高考改革的相關情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內容是,以英語為主的外語將退出高考統考,變為社會化考試,有望打破「一考定終身」。
  • 近千人建議取消今年廣東高考英語聽說考試或改為聽力考試
    原定於3月7-8日舉行的普通高考英語聽說考試因疫情影響推遲,現在開學時間已經明確,相信英語聽說考試也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