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高考英語社會化,不利於農村考生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高考英語社會化,不利於農村考生

  高考成績已經公布,許多熱烈的話題還在持續討論中。比如,最近幾個月,關於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的新聞就在網絡上大範圍傳播,引起了媒體和網民的強烈關注,也激發了關於高等教育改革的熱烈討論。中國教育協會前會長、北京師範大學顧明遠教授在一篇闢謠文章中進一步透露,英語並非退出高考,而是退出統一高考,變為社會化考試。考生一年可以多考,考試結果不計分數,只記按照分數劃定的等級。在高考招生時,招生學校自主對學生的英語能力的等級提出要求。

  姑且不論高考改革的立意與出發點如何,也不論全民學習英語是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英語退出高考的改革真能使學生的負擔減輕嗎?是否真的如網友所料,有利於那些偏科而英語成績稍弱的學生?誠然,如果滿分為100,A級是90分,那麼90分、91分、92分並沒有什麼根本性的區別,但是,89分與90分就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了。一個考89分的學生,可能因為這1分只差喪失報考最好的大學的機會。因此對於英語能力稍遜,不能達到理想的學校劃定的等級的學生,這種改革反而是加重了他們的負擔。

  眾所周知,英語的學習由於資源和語言環境的限制,本來城市裡的學生就比農村孩子有先天的環境優勢。在現行的考試制度下,由於缺乏學習英語的資源,農村考生可以戰略性地放棄英語考試,而把重心放在語文、數學、文綜與理綜的學習上。通過其他科目的優勢,來彌補在英語學科上相較城市考生的劣勢。但是,在新的考試制度下,英語將作為唯一一門不能被戰略性放棄的學科。不達到要求的等級,就不可能獲得被理想中的大學錄取的機會。由於環境和資源所限,農村考生很有可能達不到重點大學劃設的錄取等級。由於家庭條件和地理因素的限制,他們很有可能無法在英語高考成為社會化考試後進行一年多考。在這種情形下,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無疑放大了農村考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劣勢,使得他們更加難以與掌握更多資源和機會的城市考生競爭。

  高考進入大學是我國目前實現社會流動的最重要途徑。對於大多數貧苦家庭來說,讓家裡的孩子通過高考進入重點大學學習,甚至是改變全家命運的唯一途徑。高考規則的細微改變,很有可能改變千萬學生的未來。社會上對於高考的不滿,本質上多是對於錄取制度的不滿。

  我國的國情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質量的高等教育,仍然極度短缺。執著於高考規則的細微改變,不如著眼於更大的也更重要的目標。比如,如何增加高等教育的供給,以及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如何吸引民營資本進入教育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提升全民素質、提高社會人力資本積累的總量。相比起統一高考是不是考英語,英語怎麼考,這些問題才是更為重要的。

  在小學、中學階段,所有學生都學習英語是不是社會資源的浪費?由於缺乏實證的研究分析,對於全民學英語的收益能否超越成本,我不能下一個準確的判斷。但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在英語運用越來越普遍的當下,多掌握一門語言,絕對不是壞事。

  有網友稱美國人能科技領先,就是因為不學外語,中國人不學英語,努力鑽研科技才是正道。這條評論被大量點讚。且不論美國是不是重視外語的學習,但是科技進步本身就離不開外語,尤其是英語。頂級的學術期刊、學術會議、學術成果都是用英文寫就。不了解英文,就不能了解學術的發展,不能理解科技的最前沿。連基本的了解都談不上,又何來科技的發展?

  還有一種論調,認為英語學習重要,但是現在的初等、中等教育的英語教學成本很高、效果甚微,不如將英語學習還於社會,人盡其材,也許效果更好。但是,這種論點忽略了廣大生活在農村和沒有條件在學校以外學習英語的學生。如果英語學習真的社會化了,且不論效果如何,這些學生恐怕是想學而不得門徑。況且,我們的英語基礎教學真的很差嗎?實證研究證明,其實未必如此。

  最後還有一種論調把學習英語與愛國不愛國聯繫起來,把學習英語同精英主義聯繫起來,聲稱讓一國人學習另一國的語言,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學習英語的都是那些言必稱英美的賣國精英。這些論調本質上與封建王朝時代的天朝上國論調無異。現階段,無論是經濟實力、公民的生活質量還是科技、文化、教育,我們都與發達國家有著比較明顯的差距。現在就驕傲自滿起來,忽略了向發達國家學習,雖未必會重蹈百年前的覆轍,卻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害無益。而且,空談愛國與精英主義本身就是社會資源的浪費。有這等時間空談主義,不如利用好這些時間,學習別人先進的理念與技術,研究怎麼在利用發達國家的經驗基礎上進行結合我國國情的創新。這才是後發國家實現趕超發達國家目標的正道。

相關焦點

  • 高考英語社會化,不利於農村考生
    高考成績已經公布,許多熱烈的話題還在持續討論中。比如,最近幾個月,關於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的新聞就在網絡上大範圍傳播,引起了媒體和網民的強烈關注,也激發了關於高等教育改革的熱烈討論。
  • 高考英語改為社會化考試可行否
    非常評  針對「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實施,英語退出統考」的傳聞,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昨日表示,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調研基礎上,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改革方案,先試點後推廣,以積極穩妥有序推進。雖如此,但針對諸項改革措施各方展開激烈辯論,其中引人注目的還是「英語考試改為社會考試」。  社會化英語高考,權威性何在?
  • 新一輪英語高考的社會化改革優越性分析
    目前的高考制度下考試一年只有一次的,考試時間統一,大學的入學資格幾乎完全依據高考的成績。同時,在現行的高考制度下,每年只有一次高考的機會,而且是全國統一的考試,考試時間和方式是固定的,高校錄取新生幾乎完全按照高考的成績,分數幾乎決定了考生的命運。這樣「一考定終身」導致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在學校多年的學習就憑一次考試成績決定,學生難免會背負巨大的負擔。
  • 高考英語社會化:65.6%受訪者支持 15.0%反對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3514人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結果顯示,74.7%的受訪者認同現行的英語高考方式需要改革,65.6%的受訪者支持英語高考社會化。他認為,因為高考指揮棒存在,目前的英語教育過分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應試能力培養,忽視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導致很多學生高分低能。這一點在農村地區的學校尤其突出。他建議,應加強對考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察。「比如今年全國捲去掉單項填空,出現新題型語篇填空,就是一個很好的導向。下一步,我覺得還可以去掉對短文改錯,代之以閱讀表達類題目。」
  • 新京報:高考英語改為社會化考試可行否
    針對「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實施,英語退出統考」的傳聞,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昨日表示,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調研基礎上,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改革方案,先試點後推廣,以積極穩妥有序推進。雖如此,但針對諸項改革措施各方展開激烈辯論,其中引人注目的還是「英語考試改為社會考試」。  社會化英語高考,權威性何在?
  • 高考英語或將實行社會化考試 一年兩考
    長沙晚報訊(記者 徐媛)今年湖南省高考語數外恢復使用全國卷。英語今後或將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考。近日,以「新課標、新高考、新對策」為主題的湖南省高中英語優質課堂教學研討會在長沙市明達中學舉行。部分英語教育專家、特級教師與來自全省的300多名高中一線老師,針對即將推行的英語高考新模式和正在修訂的英語課程標準進行了研討。
  • 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再受關注 英語社會化考試引發六大疑問
    除了英語參加社會化考試、高中可多次考之外,前天,有報導稱,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說,高考英語將按等級計入。  昨天,新浪網發起了對英語改革的調查。在近3萬名網友中,67.4%的人贊成「英語社會化考試」。但同時,對於這一方式是否能給英語學習帶來積極的作用,確實毀譽參半。  英語改革之下,英語教師、專家的問題隨之一一而來。
  • 英語退出高考是為考生減負減壓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內容是,以英語為主的外語將退出高考統考,變為社會化考試,有望打破「一考定終身」。(2月13日《新京報》)    中國學生讀書苦,讀書累,考試壓力大,從小學一直考到高中。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高考金榜題名,圓夢大學。高考是決定人生前途命運的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考試,素有「中國第一大考試」之稱。
  • 英語將退出統一高考轉為社會化考試 中考仍要考
    又一次傳來「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的消息。只是,這次又有了新的內容。  除了英語參加社會化考試、高中可多次考之外,前天,有報導稱,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說,高考英語將按等級計入。  昨天,新浪網發起了對英語改革的調查。在近3萬名網友中,67.4%的人贊成「英語社會化考試」。
  • 北京高考將推「社會化報名」 英語聽力擬一年多考
    社會化報名將推行 高考報名社會化的改革方案研製也將啟動。高考社會化報名就是讓學生就近選擇高考報名點,在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任選其一。 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一方面減少學校在考試成績攀比上的壓力,不按學校統計高考成績,為學校教學鬆綁。
  • 顧明遠:英語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是改革方向
    18日,對於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的傳言,濟南一中學生楊建大喊惋惜。  「雖然英語考試未來可能只是劃分等級,但肯定是考得好才有優勢。」省城學生家長胡女士說,「北大、清華肯定不會招等級太差的吧?」  山師附中英語教研組長王崇好表示,高中英語如果實行一年多考,對於需要多次參加考試的學生,學校無法進行統一的課程安排。
  • 高考英語改革或給學生帶來新負擔
    日前教育部對「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實施,英語退出統考」的傳聞進行了澄清,稱目前高考改革方案仍在研究制定完善中。針對引發公眾廣泛關注的高考英語改革問題,光明網教育獨家採訪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外青少首席教學顧問曹文。
  • 高考英語減50分 推社會化考試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北京市一零九中學高一年級的小郭說,早在幾天前就聽聞了高考英語或許會改革,昨天得以證實。她將在三年後的夏天成為北京高考改革後的第一批考生。  從幼兒園開始,小郭已學習英語13年。二年級起,父母就為她報了劍橋少兒英語學習班,一直持續到五年級,每周都上課。六年級的暑期,她又報名參加新東方口語班,一個月的學費超過3000元。
  • 美媒:英語退出高考?哪有那麼簡單
    雖然英語考試將於2017年「徹底退出高考」的消息被教育部相關人士澄清為誤讀,即「退出」只是與每年6月初高考的「正日子」分開,轉換為一年多次的社會化考試,但其引發的議論,卻並沒有局限在英語考試與整個高考的關係上,而是涉及到整個高考制度的改革,甚至涉及到整個教育制度的改革。 美國《紐約時報》6月7日載文《英語退出高考?
  • 完善英語測試體系 須推進考試社會化改革
    目前,我國英語考試種類較多,如中高考英語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英語專業四級和八級考試、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等,其內容有重疊,難度及認可度也沒有統一的體系和界定標準,沒有連貫有序的級別。建立統一的英語考試體系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新制定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將英語考試分為九個等級。
  • 江西高考英語改革 家長喜憂參半
    「據說,高考英語科目要進行社會化考試了,不再統一參加高考統考了!」近來微信圈中,廣泛傳播著一條這樣的消息,即《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消息顯示,2017年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初定為英語高考前置,在高中一年級就可參加全國社會化的統考,外語一年兩考,三年六考,取最高分記入高考成績。
  • 高考英語或探索社會化考試 逾6成人看好1年多考
    英語會退出高考嗎?高考英語要怎麼改?政府官員和專家們在不停地討論、澄清中。儘管高考改革方案依然披著神秘面紗,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考英語考試「社會化、一年多考」是大勢所趨。對此,深圳一些高中已著手系列課程和考核機制改革,而學生、家長們更有許多話要說。
  • 中國教育在線主編王健:英語或演化為社會化考試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7日上午,中國教育在線以「北京高考政策調整,對志願填報影響有多大」為主題的教育沙龍活動在清華大學圓滿舉行。多名高考專家和眾多考生家長齊聚一堂,對北京高考改革和志願填報等相關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 高考在七月
    當天是2020年全國統一高考第一天,據了解,今年北京市高考在7月7日至10日舉行,共49000多名考生,設17個考區,132個考點學校,2867個考場,每考場考生人數由過去的30人減至20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
  • 英語考試社會化 教師未感失落反叫好
    一些教師更關心英語社會化考試後,高中教材會做什麼調整。而上師大附中一位英語教師強調,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可能會讓社會培訓機構更為火爆。不過,高中英語教師對英語社會化考試顯得「相當平靜」。他們認為,英語退出統一高考,並不等於英語的重要性受到質疑或挑戰,更不可用「語文退化」的看法來看待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已具有20年教齡的閘北八中英語老師包宇潤說,今後並非不考外語,只是外語考試不再在高考時統一舉行。「這只是調整了考試的時間和方式,若搞得好,將是一種革命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