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教育局長的來信:新高考改革,英語「一年兩考」增加學生負擔,有...
本人長期研究多省新高考方案,經過思考,個人認為外語「一年兩考」弊端明顯,給學生造成太大壓力,並不適合我國高考形勢。 陳寶生部長提出對高考改革要「再認識、再設計、再深化、再推進」,由此,我想對外語科目「一年兩考」提出我的一管之見。
-
一位教育局長的來信:新高考改革,英語「一年兩考」增加學生負擔,有違教育公平
改革方案明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兩次考試中成績最好的一次計入高考總分。本人長期研究多省新高考方案,經過思考,個人認為外語「一年兩考」弊端明顯,給學生造成太大壓力,並不適合我國高考形勢。 陳寶生部長提出對高考改革要「再認識、再設計、再深化、再推進」,由此,我想對外語科目「一年兩考」提出我的一管之見。
-
高考改革老師觀點:英語考兩次或增加學生負擔
高考不分文理科了,各中學對此是怎麼看的?昨日,華商報記者採訪了部分學校的負責人。 西工大附中副校長李曄:文理不分科對我們學校學生來說基本不成問題,問題可能會出現在語數英三門科目上,比如英語兩次考試,學生一定會考兩次,除非第一次考滿分,這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負擔。
-
新一輪英語高考的社會化改革優越性分析
從對高考制度改革和英語科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每次的改革都在考試選拔制度上進行創新,遵循教育與時代發展的潮流。每次的改革都是基於舊的考試制度,改革各項阻礙考試制度發展的方面,努力改革成更完整、更科學的考試檢測體系,這次新一輪的高考改革更是如此。
-
江西高考英語改革 家長喜憂參半
「據說,高考英語科目要進行社會化考試了,不再統一參加高考統考了!」近來微信圈中,廣泛傳播著一條這樣的消息,即《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消息顯示,2017年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初定為英語高考前置,在高中一年級就可參加全國社會化的統考,外語一年兩考,三年六考,取最高分記入高考成績。
-
英語新高考改革來臨,師生應如何迎接新挑戰?
英語新高考改革來臨,師生應如何迎接新挑戰?隨著高考改革方案的實施,越來越多的省份要逐步進入「新高考」時代。但我們也發現,學生和老師看法最大的不同在於:有接近一半的受訪學生認為多考一次,考試負擔更重,比老師選擇的比例更高。同時,廣東,江西,重慶,安徽,河南和雲南的受訪學生對這一改革持積極態度的更高,江蘇和上海持消極態度的更高。
-
教育部高考改革新方案,多地英語一年兩考,家長卻不樂意了!
教育部高考改革新方案,多地英語一年兩考,家長卻不樂意了!在教育部及各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新方案中,很多地區的英語不再「一考定終身」,改為一年兩考,取其中高的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這本意是降低學生的負擔,減少學生頻繁衝刺帶來的壓力。
-
「高考改革」拿英語開刀 學生擔憂壓力反而加大
央廣網北京10月21日消息(記者沈靜文 馮悅 山東臺記者姜文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英語是學校普遍開設且學程最長的科目之一,保守估計全中國有兩億學生在和英語「死磕」,學好這門外語被很多人看作是職場的「敲門磚」。然而,在近期各地密集出臺的「高考改革方案」當中,人們卻似乎嗅到了一絲英語教育風向標的異動。
-
英語特級教師劉兆義:改革會給英語教學帶來影響嗎?
主要修訂是:一、新「意見」未提外語退出高考,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二、是在「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中提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我個人認為,這是在高考改革上更加務實穩妥的逐步改良的做法。訪談回顧:劉兆義:中高考英語改革不應取消聽力測試>> 3、中央電視臺新聞講到的是以教育部名義,提出的教育改革「總體方案」和考試改革「實施意見」,而此次是以國務院名義發布的,可見考試改革是一個關係到千家萬戶、涉及民生的大事,不能有半點心血來潮,貿然行事。 4、外語試行一年兩考,也是以外語學科作為改變「一考定終身」高考現狀的一項改革嘗試。
-
【重磅】教育部英語課標組核心成員劉兆義:芻議外語高考改革新動向
學生外語學習的壓力和負擔只會增大《實施意見》提出後,社會上有很多關於高考改革對於學生學習壓力增減的討論。我認為,如果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學校「高考升學考試」的教育教學理念,如果分數對於學生未來錄取的總成績依然還是那麼重要的話,那麼高考的此番改革給學校教師外語教學和學生外語學習的壓力和負擔只會增大,不會減輕。因為,只要有爭取多得幾分,那怕就只多1分的機會,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都不會輕易放過。可以設想一下,在高三年級不到一年的時間要去準備兩次決定未來命運的外語高考,負擔和壓力有多重啊!
-
中高考改革:英語在線練聽說成學生新選擇
盎格魯大陸英語學校供圖 國內的英語學習如火如荼,但是「啞巴英語」現象卻還是層出不窮。近日,北京中高考改革中,英語科目的調整方向頗有深意,更為注重聽說也使得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悄然發生了變化。反觀英國,同樣有不少國際學生需要將英語作為第二外語進行學習。面對國際學生,他們怎樣進行英語教學?對於中國學生而言,在國內學英語,還是去英國學英語,是否有新的選擇?
-
平常心看待高考英語改革
從幼兒園開始,小郭已學習英語13年 。「我不願意改,這個打擊對我太大了,完全打擊了我對高考的積極性。語文和數學都不好,本就指望英語拉分呢。」(10月22日《新京報》) 北京中高考改革徵求意見的方案終於出臺:相同的內容都是降低了英語科目考試的分值,高考英語由150分降到100分。方案還未實施,有人歡喜有人憂。上述新聞報導中的小郭同學不滿、憤懣溢於言表,甚至能寄希望不改革。
-
熊丙奇:英語不計總分的高考改革價值不大
據《揚子晚報》報導,記者多方打聽獲悉,江蘇省高考方案正在醞釀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語文、數學以及文理「小綜合」,而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計形式計入高考成績,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提出要求。 如果這一方案推出,這將是江蘇的第六套高考改革方案了。
-
高考改革:如果把英語從必選科目中去掉,學生的負擔會減少嗎?
2018年末,各省原定的高考改革方案推遲進行,原因是改革方案存在著眾多的不完善地方,社會反應特別大。為了使得高考改革更符合為發展的需要以及更加的公平透明,各省也是不斷地聽取社會的意見,對方案進行修改,各省最終的改革方案恐怕要到2020年左右才能正式陸續公布。
-
高考改革後英語競爭時間將提前,高一、高二的學生要注意這些內容
在多個省份陸續出臺的高考改革方案中,高考英語的考試形式變化較大,多數省份均已明確英語為「一年兩考」。其中,北京、天津兩地對此已開始探索,其他省份多在2020年、2021年予以落實。據跟誰學了解,高考改革後,在英語方面將增加英語考試機會,改變原有的一考定終身的考試方式,有利於減少考試失誤給學生帶來的影響。高考改革後,高中英語學習仍是重點內容。部分學生認為,新高考增加英語考試機會,意味著英語學習將不再成為考試重點,英語學習不再重要。
-
高考英語改革歷程!
在高考英語多次改革歷程中,本輪新高考改革尤為引人注目,成為學者們當前關注的熱點。Mei Yi & Cheng Liying}通過研究數百份國家級相關報紙數據,分析新高考對中國教育社會各個層面產生的影響;賈凡對引發新一輪高考英語科目改革的教育政策決策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並總結出四項核心動因;喬輝[[37]從國家政策與試點調查進行研究分析,回答了英語新高考「考什麼」和「怎麼考」等問題;陶百強、程曉堂等學者基於學科核心素養視角對新高考英語試卷命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強調本次高考是新課程標準與核心素養落地的重要環節
-
一年兩考的英語真的可以減輕學生負擔嗎?
近期一些省份陸續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很多省份將陸續推行外語一年兩考方案。一年兩考,並非近年來在高考聽力部分所設的兩次考試,而是一年裡或高中最後兩年舉行兩次筆試,包括聽力和口試;考生可選擇其中較好的成績納入高考總分。
-
今日輿情解讀:高考英語改革在質疑中前行
英語考試改革是這個方向上的大膽嘗試。拿英語高考開刀同時針對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多個問題。社會應當對這一改革給予支持和鼓勵。 高考「弱化英語」是難得的進步 《長沙晚報》評論認為,英語極有可能會在2017年退出全國統一高考。在經過高考改革後的「新高考」,英語的重要性被大大弱化了。
-
上海新高考改革的三個悖論
在經濟快速變遷,經濟和社會分化逐漸凸顯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中利益相關者的訴求愈發多元。這些都會給教育政策調整帶來許多困難,上海的新高考改革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在回應多元主體複雜甚至衝突的訴求過程中,上海新高考改革解決了一些問題,也製造了新的問題。
-
高考英語成績倒加分?揭秘各省高考英語改革那些事兒
我們都知道,新高考改革後,英語的變化最大,即由原來的只考一次,變成了考兩次,成績取兩次中的更高者,這似乎是一件很好的事,讓同學們不至於有太大的壓力,然而,日前,浙江英語高考成績公布後,同學們紛紛炸開了鍋,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