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發布高考改革配套方案:量化綜合素質評價
原標題:教育部發布高考改革配套方案:量化綜合素質評價 教育部昨天發布《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關於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按照意見,計入高考的3門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位次由高到低為A、B、C、D、E。學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
-
高考新方案年底前出臺 重視綜合素質評價
2009年我省首批接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學生將迎來高考 綜合素質評價將成為重要內容之一名詞解釋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兩項。綜合素質評價除了評價學生各學科修習情況外,道德品質、公民素養、運動與健康、交際能力等多方面情況也在評價之列。《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中明確提出,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是我省2009年高考方案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也是與實施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相適應的。「今年我省將出臺2009年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高考方案。」
-
湖北高考改革方案公布 錄取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湖北省首屆高中課改生將於今年迎來「新高考」。近日,省教育廳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改革方案,與往年相比,「新高考」有四大變化。 據省教育廳介紹,「新高考」方案的具體變化為:仍以高考分數為主要錄取依據,但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提供給高校,在考生高考分數同等的條件下,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校選拔新生的參考依據;高考考試內容根據課改後高中課程標準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試卷模式有微調,設置選考題供考生選做,反映了課改新要求;錄取中職生的高職統考,從公共文化課紙筆測試模式改為以專業技能操作考試為主,文化測試為輔,「技能高考
-
專家解讀高考改革:綜合素質評價會否流於形式?
新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會為高中教育教學帶來什麼樣的衝擊?會給高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讓我們來逐一梳理此次改革的關鍵點。 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有什麼關係? 問題:學業水平考試要考哪些科目,考什麼?怎樣計入高考成績?
-
江蘇高考綜合改革系列解讀⑤ 丨綜合素質評價,打破高考唯「分數論」
中國江蘇網訊 開展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並將其作為高考錄取的參考,是推進教育評價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
-
區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寒亭經驗」
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是應對新高考的必然選擇,也倒逼教育行政部門對區域教育發展進行重新審視。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深入推進綜合素質評價,通過制定科學規範的評價體系、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建立工作保障機制等,在縱深推進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同時,也為區域教育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提供了樣本。建立科學規範的評價體系。
-
東華大學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辦法
,結合本校特點,自2017年起,東華大學將在上海市的本科招生錄取中逐步推行參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特制定本使用辦法。「東華大學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辦法」相關問答一、「東華大學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辦法」是如何制定的?
-
北京新高考將實行「3+3」!綜合素質評價將影響上大學
今年秋季學期本市高考綜合改革進入實施階段,兩份高考綜合改革配套文件也正式公布! 包括《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對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做出具體規定。
-
新高考來了!綜合素質評價很重要!
什麼叫新高考?也就是新時期的一種新型高考錄取方式,即「兩依據一參考」:依據高考成績、學考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年逾六十的老人,記得當時高考只看家庭出身和思想表現,工人農民保送上大學。改革開放以後,高考成績是唯一錄取標準。
-
聊城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走在前列
在此次會議上,記者了解到,目前,聊城市205所初中學校已全部使用雲平臺開展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系統形成了7.6萬餘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生成了涵蓋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實踐等五個方面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長檔案。
-
8個省份發布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傳遞出什麼信號?
福建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3+1+2」的選考科目方案是8省市在借鑑先行改革試點省份的經驗基礎上,充分考慮本地原有高考模式、基礎教育發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學科專業布局等因素的結果。在實施方案制定的過程中,8省市深入調研、充分論證、廣泛聽取和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建議。
-
高考錄取方案改革:2020年高考成績只佔60%?綜合評價錄取或成主流
北京市教委之前已公布了2020年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其中,關於綜合評價錄取試點方面的方案指出,原則上高考成績佔比不低於學生總成績的60%。消息一出,激起一波熱議。許多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高考分數隻佔60%,剩下40%靠拼爹了?
-
怎樣看待綜合素質評價
改革內容涉及高考理念、高考模式、考試內容和形式、招生錄取等方方面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確定,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框架為「兩依據,一參考」。「兩依據」是指高校招生錄取依據的考生總分,由統一高考3科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科組成;「一參考」是指錄取時要參考考生在中學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
高校怎麼制定招生綜合評價政策
按照我國高考改革進程,2017年以後尤其2020年以後,幾乎所有高校招生都要實施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價。這對多年來習慣依據考試分數錄取學生的高校招生而言,無疑是很大的挑戰。因為無論是2003年以來重點高校自主招生,還是2011年以來浙江省地方院校的自主招生,都沒有涉及到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價問題。
-
2019年廣東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公布
》(國發〔2014〕35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粵府〔2016〕17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合理成才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推進教學、考試、招生和管理的綜合改革,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形成全面發展的考試、綜合考核的評價、更加公平的選拔,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和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選拔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_全國高考改革方案_高考改革_中國教育在線
在城市,主要通過實行"大學區"管理,推進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在課程資源、管理資源尤其是教師資源上的共享;在縣域內,探索校長教師"縣聘校用"輪崗交流試點,打破教師"學校所有"的限制。"要研究制定教師'幫扶'、'走教'等方面的獎勵辦法,促進優秀教師在城鄉和校際之間的流動。"張伯軍表示。
-
高考改革綜合素養評價評些啥?
廣東高考改革的方向已基本確立,從2018年起,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將實行新的學考制度。高考分數不再是高考錄取的唯一標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成為高校錄取考生的重要參考。那麼,學生的綜合素養評價應該評什麼、如何評,怎樣保證可信可用?
-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多元多維度定義「好學生」
隨著全國高考綜合改革啟動,這樣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本周,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率先公布了各自在招生中對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辦法,並將從明年起實施,構建高校科學選才制度,增加學生選擇權,建立多元多維評價體系。
-
劉清華:高校怎麼制定招生綜合評價政策
原標題:高校怎麼制定招生綜合評價政策 按照我國高考改革進程,2017年以後尤其2020年以後,幾乎所有高校招生都要實施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價。這對多年來習慣依據考試分數錄取學生的高校招生而言,無疑是很大的挑戰。
-
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3+3」方案實施平穩
4月23日下午,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進展新聞通氣會獲悉,去年3月,山東省嚴格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制定,同時結合山東實際進行了制度創新,發布了《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