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省長」一詞衍生的書,就能看出官場小說的火爆,包括《代理省長》、《鐵腕省長》、《省長親信》、《省長的女婿》、《副省長夫人》、《女省長》、《省長秘書》、《副省長女秘書》、《省長的家門》、《喬省長和他的女兒們》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 | 北京報導
官員讀書熱,近年來成為輿論頗為關注的話題。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曾要求幹部「必須根據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的要求,加強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培訓,開展文學、藝術、歷史等人文知識的學習,著力提高廣大幹部的科學素養和文化素養。2009年召開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把「建設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提到了全黨面前。
當年5月,在中央黨校2009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暨專題研討班開學典禮上,習近平提出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並強調「讀書學習是領導幹部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領導幹部勝任領導工作的必然要求」。
為加強學習型政黨建設,推動官員讀書,中宣部理論局、中組部幹部教育局從2010年開始聯合向黨員幹部推薦學習書目。至今,已經有四批書目推出。
一家出版社的負責人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有下屬機構專門負責黨員幹部讀書活動的推薦工作,他們會先找出版社做推薦,如果覺得好就直接訂購。平時也會關注各出版社的書。」
黨史熱潮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2011年大約發行207萬冊。這一數字大概是平時的發行量的40倍。」中央黨史出版社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
歷時16年編寫的黨史二卷在2011年面世。這套涵蓋了1949年到1978年的官方黨史著作,因為涉及諸多重大歷史事件而備受關注。適逢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紀念,這部黨史著作順理成章成為2011年最受幹部群體關注的書。
除了黨史一卷、二卷,其他黨史著作簡明讀本也成為熱點讀物。根據中央黨史出版社的數據,《中國共產黨簡史》發行量約為50萬,《中國共產黨新時期簡史》約為20萬。《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學習導讀》約為10萬。這些書籍的發行量大約是平時的20倍。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這些黨史著作,很多都是黨政機關和大型企業直接購買的。黨史一卷、二卷這套定價將近300元,合計將近2000頁的大部頭,之所以如此暢銷,官方重視是一個原因。
在2011年5月中宣部理論局、中組部幹部教育局向黨員幹部推薦的第四批學習書目中有3種是黨史相關著作,包括《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山高水長---回憶父親聶榮臻》和《遵義!遵義!》。在建黨90周年的大背景下,除了黨史正本之外,書目以重要黨史人物和黨史事件組合,頗為多元和立體。
在第四批推薦書目之前,《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在2010年11月已經出現在第三批的推薦書目上。
第三批書目同樣以黨史著作為主打題材:除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之外,《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國共產黨歷史二十八講》、《中國共產黨新時期簡史》、《黨的歷史知識簡明讀本》、《毛澤東傳》等其他5部著作都屬於黨史範疇,總共佔去了8部推薦書目中的6席。這次薦書,顯出了為2011年建黨90周年預熱的意味。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成為2011年黨史著作的一匹黑馬。這本在2011年3月份出版的著作先後數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上,當年7月已出版了增訂本,當年10月出版了英文版。
然而回溯來看,推薦黨史著作並非應建黨90周年紀念的一時之需。在中宣部理論局、中組部幹部教育局向黨員幹部推薦的四批學習書目中,黨史著作始終佔據半壁江山,在第二批推薦書目中,《苦難輝煌》、《解放戰爭》也都是此類作品。
在2011年2月舉行的全國黨史研究室主任會議和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說,領導幹部要通過研讀歷史經典,「看成敗、鑑是非、知興替,起到溫故而知新、彰往而察來的作用」。
地方書單的「前沿」與「實用」
中宣部理論局、中組部幹部教育局推薦書目是各地官員讀書的基礎目錄。
2010年,中央推出的第一批推薦學習書目,主要是「圍繞深化黨員幹部特別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對黨的基本理論的學習和理解來推出的」,具體包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寧專題文集》、《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鄧小平文選》、《江澤民文選》、《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等7種經典著作。
馬列經典一直是官員讀書工程的根基,在中央黨校供幹部學員居住的招待所,每個房間都有四個大部頭,分別是馬恩全集、毛選、鄧選和江選。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批書目中,《論黨的群眾工作重要論述摘編》作為唯一的理論著作被推薦,在新時期重提黨的群眾路線,是對當下黨群關係及其反映出的社會問題有的放矢。
此外,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社會主義法治等近年來中央工作的「關鍵詞」,也成為推薦書目的熱詞。顯然,有關部門希望通過讀書引導官員加深對中央政策的理解。
科學發展觀等反映近年來中央執政方略的著作不僅是中央推薦的書目,各地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編寫推薦了相關書目,如湖南省推出的《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認識與實踐》等。
地方薦書較中央有些不同,湖南省在推薦書目時明確提到,在中央已推薦的學習書目的基礎上,重點推薦關於「實現富民強省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識,「反映當代世界發展趨勢的」現代市場經濟、現代國際關係、現代社會管理和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知識的書籍。
這基本反映了當下各地薦書的思路。在這一思路之下,財經類書籍成為最常見的選擇。《金融的邏輯》、《貨幣戰爭》、《誰在謀殺中國經濟》等近年來暢銷的財經新作成為各地政府薦書的常客,儘管其中一些書在學界尚有爭議。
2011年4月,由湖南省委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推薦的書目中,包括《中國輸不起的網絡戰爭》和《大設計》等頗為前沿的書籍。前者講述了當今世界軍事交戰、政變革命、街頭運動、暴力騷亂、國家外交、恐怖襲擊、金融震蕩背後一幕幕驚心動魄、鮮為人知的網絡較量。後者則是被譽為當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最新翻譯出的著作,書中從量子論的觀點出發介紹了這位科學家的宇宙觀和他對諸多宇宙終極問題的解釋。
還有一些書同樣前沿,而實用性則更加明顯。如浙江省測繪局推薦的書目中,就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和《中國群體性突發事件成因及對策》。這些正逐漸成為各地政府執政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問題,各地不僅推薦官員從相關的著作中學習,也通過官員培訓課程更新官員們的相關知識儲備。
領導幹部個人薦書
相比組織薦書,領導們的個人薦書往往會引起媒體關注。
汪洋是這方面的代表。2007年,尚在重慶任職的他力推當地官員讀書。託馬斯.弗裡德曼,這位曾三次贏得普立茲獎的作家,因汪洋力薦他的《世界是平的》,成為重慶幾乎家喻戶曉的作者。
隨著對外交流的迅速擴大,這本以全球化為主題的著作後來也成為了多個地方政府的推薦書。
當年年底,汪洋赴任廣東後主持召開第一次省委全會,也不忘通過薦書來實現自己倡導解放思想的意圖。會上,他現場朗讀了正在讀的一本書《1992年鄧小平南方之行》:「當時吳南生看到汕頭很窮,向省委請纓去辦特區,說,如果要殺頭,就殺我好啦!」
無論是在重慶還是廣東,汪洋一直倡導「多一點讀書學習,少一點吃喝應酬」。2009年7月31日,廣東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還聯合發出倡議書---全省各級領導幹部行動起來,率先垂範,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掀起南粵讀書新熱潮。
2011年,汪洋致信省直機關幹部和各市黨政主要領導同志,推薦閱讀兩本闡述幸福的書籍:《幸福的方法》和《對我們生活的誤測——為什麼GDP增長不等於社會進步》。為此,廣東省出版部門專門加印兩本書。
《幸福的方法》的作者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講師泰勒.本-沙哈爾,《對我們生活的誤測——為什麼GDP增長不等於社會進步》三位作者都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前者致力於尋找幸福的個人方法論,後者則希望尋找幸福社會的方法論。
在薦書之前的廣東省兩會上,汪洋剛剛推動了關於幸福的討論,建設幸福廣東,也成為了加快轉型升級之外的執政目標。
官員薦書大多青睞經典而非一時的暢銷。
中信出版社編輯隋蘭蘭列舉了他們最受官員歡迎的書籍《第五項修煉》。這本管理學的經典曾於1992年榮獲世界企業學會最高榮譽的開拓者獎,在中信出版社也是「久經考驗的書」,已經賣了三四十萬冊。
「有些書總是有政府機關團購,從中能『嗅』出官員的品位。《第五項修煉》就非常典型。」隋蘭蘭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在她看來,相比起來,官員看書比較宏觀。暢銷的商業書,像《海底撈你學不會》,則不是官員們的選擇。
三聯書店圖書營銷中心主任張作珍告訴本刊記者,在近年來的官員團購中,三聯書店最受歡迎的書包括《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二版)》、《讀毛澤東札記》、《紅頂商人》、《目送》、《我們仨》等。毛澤東題材長盛不衰,紅頂商人胡雪巖問世20餘年多次再版,楊絳的《我們仨》和龍應臺的《目送》雖然時間稍近,但在幹部群體的購書單上也頗有口碑。
翻看各地大員的薦書,除了汪洋以外,最有名的是海南省委原書記衛留成推薦《致加西亞的信》。2004年,他把這本書作為春節禮物送給海南省政府的廳局長和縣市長。貴陽市委書記李軍也曾推薦此書。這本書的主人公羅文早已成為敬業、服從、勤奮的象徵。
在所有官員薦書中最為知名的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他曾數次推薦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稱「它的意義不亞於《國富論》」。
2008年,中央編譯出版社推出了腰封印有溫家寶「推薦」的新版《道德情操論》。相比商務印書館的版本,這個版本的內容簡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除了闡述全書的學術觀點之外,簡介稱:相比《國富論》,《道德情操論》給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對促進人類福利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為基本的作用;而它對處於轉型期的我國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對處於這場變革中的每個人更深層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