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斯諾登和槍擊案:美國「槍控」與 「網控」之處境

2020-12-11 騰訊網

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

核心內容提要

多年以來,「槍控」和「網控」的話題無不撩動著整個美利堅合眾國的神經。2012年12月14日,美國康乃狄克州小學發生一起校園槍擊慘案,造成28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兒童——這是繼2007年導致33人死亡的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後的又一起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在此次槍擊案之後,歐巴馬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內政外交壓力,控槍問題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然而2013年剛剛取得連任的歐巴馬還沒有來得及為自己的新任期小小慶賀一番,一個中情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又讓白宮在全世界面前蒙羞。無論是盟友還是對手,都逃不脫美國網絡監控的彌天大網。這兩起看似不相關的事件,核心都是一個「控」字。「槍控」與「網控」,美國面臨怎樣的境地?

2013年初,一場抵制歐巴馬槍械新政的抗議遊行席捲全美。圖為抗議者聚集在俄勒岡州首府塞倫市的議會大廈前,抗議政府的控槍法案

Part.1美國歷史上的「安全控」

美國人對於「安全控」實施的不同手段,與美國歷史的發展進程息息相關。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發表伊始,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就開始為生存而戰。當今天的人們每每談及北美自由貿易區、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時候,都會羨慕美國在北美地緣政治中的優勢地位。但翻開美國歷史就會發現,當年武裝幹涉美國獨立的英軍主力的前進基地就是加拿大,而現在那個毒販橫行的墨西哥,當年卻能公然入侵美國本土。自從19世紀以來,美國先後盛行門羅主義和孤立主義,二者一脈相承,核心思想就是將歐洲列強的勢力拒之門外,用距離來換取美國的絕對安全。但是到了20世紀,隨著世界貿易體系的形成,以及新型遠程海空打擊力量的組建,美國原來的那種靠空間換取安全的戰略思想也隨之發生變化。

美國從二戰以後的安全戰略核心就是在多領域的控制。在經濟領域,美國利用布雷頓森林體系將美元與黃金掛鈎,建立起對全球經濟的掌控;在軍事領域,美國利用以北約為代表的軍事同盟,將戰略防禦線直接推到前蘇聯的門口,控制了「冷戰」中的戰略優勢;政治領域,美國充分利用聯合國這一國際平臺,巧妙地整合各種政治力量,始終牢牢控制著一個較為穩定的「反蘇」政治同盟。當克裡姆林宮的紅旗黯然落地,失去了對手的美國,其原有的安全控制體系,瞬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隨著後冷戰時代的來臨,美國目前面臨兩個新的安全挑戰。其一,是以恐怖主義和新興區域大國為代表的外部新威脅。對於外部威脅,美國除了在傳統安全領域加大投入力度以外,還充分利用自己在網際網路及電子信息領域的技術優勢,在全球展開了一張無形的監控大網,斯諾登叛逃事件,為大眾揭開了冰山一角。其二,美國的國內安全形勢也面臨著多樣化的挑戰。除了恐怖威脅外,在全美經濟疲軟的大前提下,各種原來不是非常突出的社會問題開始激化,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槍擊案頻發。較之處理外部威脅的遊刃有餘,美國政府在控制本土安全,特別是槍械安全的問題上,處於一種進退維谷、投鼠忌器的尷尬局面。

Part.2「槍控」與「網控」的局面

「槍」到底控不控,對於冷戰後的每一屆美國政府而言都是一個相當頭痛的問題。

首先,美國政府「控槍」本身就是一件嚴重的「違憲」行為。美國憲法規定,任何條文可以根據將來的情況加以修改,但百姓自由持槍這一條絕對不能改。它被寫入美國憲法第二條修正案:「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在美國,憲法是檢驗政府合法性的惟一標準。任何一個敢於挑戰憲法權威的美國總統,都會毫無例外地被「請」出白宮,所以要想「控槍」,憲法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障礙。

其次,阻礙美國控槍的現實勢力就是所謂的「全美步槍協會」(縮寫NRA)。NRA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美國內戰時期。由於對內戰時期士兵們普遍表現出來的射擊水平感到不滿,威廉・丘奇和喬治・溫蓋特在美國紐約創立了NRA。第一任理事長是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著名將領羅斯・伯恩賽德將軍。最早創立的時候,NRA的目標是:「科學地提高射擊的技巧」。NRA在成立以後,組隊參加了許多與射擊競技類相關的競賽並且打敗了一些非常著名的歐洲隊,由此在美國擁有很大的名望。目前,NRA主要致力於主辦武器安全訓練課程,組織各種射擊活動、比賽以及開展青少年射擊運動與婦女射擊項目。

隨著NRA影響力的增大,其開始進入政治領域。1934年,為了回應當時全國槍枝法的相關討論,NRA成立了立法事務司,其政治方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歷史上,有8位美國總統都是NRA的會員。同時,作為一支不可忽略的政治力量,NRA在選舉、政治運動方面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於控槍法案,NRA始終堅持反對態度。他們通過各種手段,曾經成功絞殺1982年加州控槍公投,並使柯林頓政府的控槍法案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後無疾而終。2013年4月11日,又是一個值得NRA歡呼的日子,因為歐巴馬總統有關「要求國會重新立法禁止攻擊性武器和大容量彈匣銷售」的法案再次被美國參眾兩院否決。

在亞利桑那州梅薩市舉行的的美國西部槍展上,NRA立法事務委員會的協調員詹斯・傑菲林(左)和羅伯特・麥哲思(右)正在給過往的參觀者散發有關自由持槍的宣傳材料

這次成功的「狙擊」行動,NRA主要有三招「殺手鐧」。

第一招,憲法不允許。這是每一次美國控槍法案胎死腹中的最重要歷史原因。

第二招,NRA充分調動了民意的力量。NRA在2012年12月歐巴馬提出史上最嚴控槍法案後,立刻展開了全國性民意調查。此次民調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認為,如果歐巴馬控槍新政得以通過,那將極大地損害公民的自由權利。NRA聲稱,在最近幾個月中,有超過60萬民眾為了保護自己持槍的權利而爭相加入該組織。此外,NRA認為,目前美國槍枝持有人數逐年上升的根本動力是民眾的需求,他們認為很多美國公民都喜歡把漁獵作為自己的假日休閒方式,那麼相應的,槍械便是必不可少的。在過去幾年中,美國的打獵人群已經上升到總人口的9%。同時,隨著女權意識的進一步發展,美國女性對於槍械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2005年至今,美國女性持槍人口比率,已經從原來的13%上升到目前的23%。

第三招,NRA指出,歐巴馬政府將公民持槍與暴力犯罪相聯繫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NRA通過使用NICS(全美犯罪案底查詢系統),對2237731名具有犯罪記錄的人員進行考察,發現其中與槍械有關的案件比率並不很高。於是,NRA得出結論:「槍的確賣出去了,但卻不一定導致犯罪。」同時,NRA的統計數字也顯示,美國步槍銷售的高潮並不是出現在歐巴馬2008年當選後第一次提出控槍法案之前,反而恰恰是在歐巴馬提出控槍法案後,全美犯罪案攀升。據調查,全美有案底的犯罪人員,已經從2006年的100萬上升到160萬——這一切都應該歸罪於歐巴馬失敗的經濟政策而不是可憐的步槍。

NRA指出,大多數州政府都不去相信歐巴馬的謊言,更不會去支持他的控槍政策。據該組織調查,從1980年代開始,已經有超過35個州的州政府通過了《公民隱形攜帶槍械法案》(核心內容是公民在獲得相應的安全認證和政府登記後,可以在不告訴任何他人的情況下持有槍枝),這些州的犯罪率也遠遠低於那些沒有類似法案的聯邦州。

NRA在其宣傳資料上,給普通民眾的五點建議

另一方面,面對NRA阻撓歐巴馬政府「控槍」法案的通過,美國政府也提出一系列問題。

首先,美國憲法在保障公民持槍權利的同時,也明確指出,要保護每一個公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一貫以人權至上的美國,又怎麼會把生命的價值看得比一支步槍還輕呢?其次,縱然有更多的美國男人需要打獵,有更多的美國女人需要宣示自己的權利,那麼氣槍、小口徑手槍難道不夠麼?現代社會的步槍已經早已模糊了軍民使用的界限,比如M16和AR10步槍都是斯通納的經典小口徑之作,M16是美國軍隊的標配步兵武器,是戰爭中的殺人利器;但它的親兄弟AR10卻可以堂而皇之地在槍店出售。再者,槍械與暴力犯罪的關係絕不是幾個簡單的統計數字就能說清的,就算是只有一個無辜的生命倒在民用槍械面前,那麼「控槍」都應有著無可爭辯的理由。

通過以上論述,或許有些人就會「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的軍火製造商不顧民眾安全,為了一己私利而阻撓「控槍」,其實這種看法根本不能代表美國的實際情況。究其實,是民意導致美國政府控槍法案的流產,也就是說,是大多數美國人不願意控槍。前文已經談到過,美國在歷史上長期奉行門羅主義和孤立主義,美國人從骨子裡不相信集體安全理念,其中也包括國家對於公民的保護,他們更相信自己手中的槍,更準確地說是自己有槍的優勢。

那麼,聯繫到斯諾登事件,也就不難看出其中的玄機。網絡的故鄉其實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美國人在用網絡來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也把它變成自己手中最為趁手的一支「步槍」。有了它,美國可以隨時看到自己潛在對手的一舉一動,可以讓對手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中。美國人需要的是與潛在威脅之間的不對稱優勢。所以,「步槍」和「網際網路」都是美利堅民族保護自己的利器,也是美國人「安全控」意識的產物,同時更是美國社會秩序的基石。

(本文發表於《輕兵器》2013年第8期下半月刊,公眾號文有刪改)

開創:法國早期半自動手槍及步槍

「鐵拳」出現之前,德軍用什麼?壽命超短的「稀罕物」:德國Gr.B.39反坦克步槍

德國P8和美國MK23手槍的原型——德國USP手槍

閃電戰的象徵——德國MP38/MP40衝鋒鎗(上)

複製右側淘口令

₤X1Wjch0xD5U₤

第十一期新鮮出爐!

詳情戳

俄羅斯換裝新機槍、美軍選擇聚合物彈殼槍彈、超大容彈量的TS12霰彈槍……信息量巨大,不得不看

編輯:曾振宇 李昊

校對:王曉濤 魏開功

輕兵器官方微博:@輕兵器

輕兵器頭條號:輕兵器

輕兵器快手號:QBQ_208

《輕兵器》新開官方店鋪,主營《輕兵器》雜誌、《輕兵器》合訂本及各種軍事圖書,另有孤本書、絕版書、戰術燈、望遠鏡、戰術靴、戰術腰帶等陸續上架中,敬請關注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美國康乃狄克州槍擊案致1人死亡,為何美槍擊案頻發?這個是關鍵
    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市警方表示,當地時間2月16號凌晨,該市一家夜總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人死亡,另有4人受傷。延伸閱讀:為什麼美國槍擊案頻發?西班牙《世界報》網站曾刊文稱:即便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槍擊事件,在任何美國武器經銷商眼中,槍擊案意味著更大的商機。他們並不擔心政府會控制武器銷售,而是恰恰相反:恐懼會促使美國人購買更多的自衛武器,而且越來越致命。
  • 康乃狄克州槍擊案已致1死4傷 美國為何槍擊案頻發
    美國康乃狄克州槍擊案致1人死亡,為何美槍擊案頻發?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市警方表示,當地時間2月16號凌晨,該市一家夜總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人死亡,另有4人受傷。美國又發槍擊案據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市警方表示,當地時間16號凌晨,該市一家夜總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人死亡,另有4人受傷。這已經是美國6天內發生的第3起槍擊案了。前兩起分別發生在華盛頓市中心和阿肯色州的一家超市。
  • 歐巴馬借小學槍擊案百日再促控槍:我們已哭夠了
    月14日發生的美國康乃狄克紐敦桑迪胡克小學校園槍擊慘案的受害者照片陸續公布。據悉,該起槍擊案造成28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兒童;是2012年以來美國發生的最血腥、死亡人數最多的槍擊事件,也是繼2007年導致33人死亡的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後的另一起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       資料圖:2012年12月16日,美國康乃狄克為紐敦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遇害者展開大規模的悼念活動,一對男女悼念者在紐敦當地的追思現場相擁而泣。
  • 持槍寬鬆的得州發生最血腥槍擊案,美國網友又為控槍吵了起來
    每次發生大規模槍擊案,美國社會都會掀起一陣要求控槍的呼聲,但隨著事件過去又會很快陷入沉寂。如此循環往復,成為一個死結。昨天凌晨(美國時間5日晚),德克薩斯州南部薩瑟蘭斯普林斯鎮(Sutherland Springs)一座教堂發生槍擊案,目前已造成包括槍手在內的至少27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 美國參議員正演講呼籲控槍 這時又一起槍擊案發生了
    海外網11月15日電 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民主黨參議員理察布盧門撒爾(Richard Blumenthal)14日上午在參議院發表演講,要求採取更嚴格的槍枝管制措施。助手打斷了演講,遞給他一張紙條,告知他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高中發生槍擊事件。
  • 美國帕克蘭槍擊案後重新開課,學生「防彈」系列成熱潮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2月28日,美國佛羅裡達州帕克蘭市的瑪喬麗·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重新打開了關閉2周的學校大門,孩子沿著鮮花蠟燭,陸續回到課堂。14日那天,這裡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死傷最嚴重的高中校園槍擊案件,17名高中生因此喪命。
  • 美國印第安納州槍擊案致7傷 警方:屋內曾發生某種對抗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18日凌晨1時,美國印第安納州鮑爾州立大學附近一個派對突發槍擊案,至少7人中槍。當地警察瑞安·特裡塞爾透露,槍擊事發地點距離鮑爾州立大學僅3分鐘車程。警察局長喬·溫克爾說,參加聚會的人包括學生和當地居民,「這是一個有DJ的派對,一些受害者是鮑爾州立大學的學生」。溫克爾還說:「顯然,屋內發生了某種對抗,然後變成了槍擊。」目前,警方正在採訪證人並收集任何與槍擊案相關的信息。報導提到,鮑爾州立大學並未受到此事的持續影響。
  • 美肯塔基州高中槍擊案致2死19傷 15歲射手將被控謀殺
    學校前警車和救護車海外網1月24日電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3日消息,當地時間1月23日上午8點左右,美國肯塔基州馬歇爾縣本頓市的一所高中發生槍擊事件。截至目前,該槍擊案共導致2人死亡,19人受傷。肯塔基州州長馬特·貝文(Matt Bevin)表示,該案的肇事者是一個15歲的男學生,射手將被控謀殺和企圖謀殺。據悉,受傷的19人均為學生,其中14名學生因槍擊受傷,另外五名學生則接受了非槍擊傷的治療。當地官員事後告知福克斯新聞,該射手對學校的威脅已經結束。肯塔基州警方證實,一名馬歇爾縣的警察「逮捕了射手」。
  • 美國人還要等多久? 槍擊悲劇頻發卻難推動控槍立法
    但川普隨後的話引起了爭議,他在東京記者會上說槍手「精神錯亂」,但稱慘案與美國的槍枝管控問題無關。美國「媽媽動起來」創辦人香儂·華茲說,「要是祈禱和緬懷有用,我們就不會在祈禱的教堂裡被槍擊。」有網民留帖說,槍手凱利的確有精神問題,但在槍枝的作用下被放大了,「我們只是再次送去祈禱和緬懷、不要過早討論槍枝控制立法問題、不要將槍擊案政治化……直到再來一個白人恐怖主義分子毀了美國控槍協會總部或者國會大廈,然後我們才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薩瑟蘭斯普林斯大屠殺再次開啟有關控槍的辯論,這個持續幾十年的辯論每次都因為新的悲劇獲得新動力」。
  • 美國奧斯汀發生槍擊案 多人被槍擊
    央視快訊:據美國MSNBC電視臺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發生槍擊案,已有多人遭遇槍擊,警方呼籲當地民眾暫時遠離市中心。(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徐芳關鍵詞:槍擊案;MSNBC;美國;客戶端;央視新聞
  • 美國普渡大學槍擊案嫌犯和受害者照片曝光
    美國普渡大學槍擊案嫌犯和受害者照片曝光 2014-01-22 09:57:01 來源:中國日報網 (圖片來源:美國媒體)當地時間2014年1月21日,美國西拉法葉城,普渡大學西拉法葉校區附近發生槍擊案,1人死亡,1名嫌犯目前已被逮捕。據悉,槍擊發生在學校電子工程學院,警方透露嫌犯似乎只有一個襲擊目標,作案後直接離開了大樓,向當地警方投案,警方目前正對其審訊。件發生在當地21日中午,地點是電子工程學院的地下室教室。
  •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
    新華網訊:美國警方官員18日說,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疑兇趙承熙(前譯趙承輝)生前曾兩次被指糾纏女學生,由於他的熟人擔心他有自殺傾向,他還曾經被送進精神健康機構作精神健康評估。在兩次槍擊事件之間他還曾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寄送了一個包裹,包裹中裝有照片、錄像帶和一張字條,裡面充滿仇恨和暴力。
  • 一天兩起校園槍擊案 美國何時能解自由悖論
    美國當地政府18日證實,當天早上發生在德克薩斯州一所高中的槍擊事件造成10人死亡、10人受傷。同日,美國喬治亞州一所高中也發生槍擊事件,導致至少1人死亡,2人受傷。美國總統川普當天再次承諾要採取行動加強校園安保。目睹遇害學生家長的悲愴畫面,被一些國民稱為「美國病」的涉槍犯罪再次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反思。
  • 紐約法拉盛槍擊案細節披露 華裔嫌犯被控企圖謀殺
    紐約法拉盛槍擊案細節披露 華裔嫌犯被控企圖謀殺   中新網7月27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發生在本月中旬紐約法拉盛KTV門前的華裔槍擊案26日有了最新進展,警方披露了更多案情。
  • 美康州校園槍擊案致死28人
    然而很難想像,就在這樣一個偏僻的美國小鎮,14日發生了震驚全世界的校園槍擊案。喪心病狂的槍手對著一群學生和教師開槍,剎那間,奪走了20多條鮮活的生命,受害者大多為兒童。  根據康乃狄克州警方發布的信息,這起槍擊案當天早晨發生在紐敦的桑迪胡克小學。18名兒童在現場死亡,另有兩名兒童在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警方還在現場找到6名成人受害者屍體,槍擊案兇手的屍體也在現場被發現。
  • UCLA槍擊案件播報:為什麼美國校園槍擊案頻發?
    例如,這次發生槍擊案的烏姆普誇社區學院就位於俄勒岡州羅斯堡小鎮的郊外。學院有3300名學生,師生之間彼此熟悉,所在的小鎮也只有2萬多居民,距離最近的大城市有數百公裡。相反城市中的學校治安普遍加強,制定了包括發生槍擊案在內突發事件的緊急預案。我兒子在學校也參加過多次這類演習。第二,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校園槍擊案將會給這一代美國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心靈創傷。
  • 美國今年已發生592起大規模槍擊案
    根據美國槍枝暴力檔案網的統計數據,截至12月7日,美國今年已經發生了592起4名受害人以上的大規模槍擊案,以及約1.8萬起兇殺案。作為對比,2019年全年美國累計發生417起大規模槍擊案,以及約1.5萬起兇殺案。可見,今年的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此外,在美國的一些惡性案件高發地區,犯罪率的飆升更加令人震驚。
  • 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發生槍擊案4死4傷
    新華網紐約8月14日電(記者榮嬌嬌)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14日發生槍擊案,導致4人死亡,4人受傷,目前已有一名嫌犯被逮捕。  據當地警方證實,槍擊案發生在14日凌晨2點半左右,當時一名男子正在布法羅商業區內一家飯店舉辦結婚周年慶典。
  • 美國埃爾帕索槍擊案嫌犯不認罪 倖存者心理創傷嚴重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被控在美國得州埃爾帕索(El Paso)一家沃爾瑪超市瘋狂殺人的男子,10日對一級謀殺指控拒不認罪。另一方面,還有槍案的倖存者心理創傷嚴重,仍很難從陰影中走出來。
  • 美國克利夫蘭一聚會發生槍擊至少1死17傷,警方:有「多個槍手」
    據美國中文網8日報導,當地時間7日晚,美國警方表示,俄亥俄州克利夫蘭(Cleveland)一場派對上發生鬥毆和槍擊事件,造成至少1人死亡、17人受傷。警方認為,此案有「多個槍手」,目前仍在調查中。上世紀80年代執政的裡根總統,在其任內通過了《武器擁有者保護法》,被認為是「美國槍枝管制的嚴重倒退」。裡根上臺不久遭到槍擊,他留下了一句名言「不是槍殺人,而是人殺人」,這句話至今被反對槍枝管制者奉為圭臬。西班牙《世界報》網站曾刊文稱:即便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槍擊事件,在任何美國武器經銷商眼中,槍擊案意味著更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