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繪製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已發送給中國團隊|鈦快訊

2020-12-23 鈦媒體APP

分子生物學副教授Jason S.McLellan(左)和研究生Daniel Wrapp(右)在實驗室中工作

鈦媒體快訊 | 2月20日消息:來自德克薩斯大學(UT)奧斯汀分校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科研人員,在新冠病毒疫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利用冷凍電鏡(cryo-EM)技術,揭示了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三聚體的高清結構,建了S蛋白的3D原子尺度結構圖。

據悉,該論文已經於今天凌晨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上。

本論文通訊作者,UT奧斯汀分校分子生物學副教授傑森·麥克萊倫(Jason S.McLellan)博士對鈦媒體表示,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疫苗、抗體和小分子抗病毒藥物。

他強調,其團隊已向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發送了該結構圖片,包括中國的許多團體,這將有助於中國疫苗的研發。

S蛋白是病毒入侵免疫系統的一把「鑰匙」,通過其三聚體結構,將病毒包膜和細胞膜融為一塊,從而使得病毒內的遺傳物質注入細胞,去感染人體免疫系統。而麥克萊倫和他的同事們,是希望找到其中的軟肋,看清蛋白結構,從而可以研發抗體疫苗。

利用冷凍電鏡技術獲得的3D結構

之前,他們已經開發出了將冠狀病毒科(比如SARS、MERS)刺突蛋白鎖定為某種形狀的方法,並且可以有效地將其轉變為疫苗的候選對象,這種經驗使他們比其他研究新冠病毒抗體的團隊更具優勢。

據麥克萊倫團隊介紹,他們在從中國疾控中心(CDC)那裡獲得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兩周後,設計並生產出了其穩定的S蛋白樣品。大約又花了12天的時間,重建了S蛋白的3D原子尺度圖(稱為分子結構),並向《科學》提交了一份手稿。期刊也專門加快了同行評審的進程。

論文中表示,麥克萊倫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獲得了S蛋白的3D結構,解析度達到了3.5埃(1埃=0.1納米),並且,他們發現這些特徵都同樣存在於SARS病毒和MERS病毒中。

這項研究成功的關鍵在於這項冷凍電鏡技術,可使研究人員創建細胞、分子和蛋白的3D結構。並且,這項技術的三位研發者曾在2017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從而表明該技術的可靠性。

麥克萊倫告訴鈦媒體,下一步他們將測試穩定的S蛋白作為疫苗抗原,首先在動物,然後最終在人類當中。並且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Barney Graham博士團隊一起推動疫苗研發。

另外,他還特別和鈦媒體提到,「我們團隊還計劃使用穩定的S蛋白作為'探針',從感染的人中分離出抗體,這些抗體也可以作為幹預,加快疫苗的研發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當被問及新冠病毒是否有變異情況時,麥克萊倫告訴鈦媒體,其會經歷一些低級的變異或適應,但不會影響疫苗的研發過程。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林志佳,編輯|趙宇航)

論文地址: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2/18/science.abb2507.full

參考來源: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2/uota-bic021820.php

https://www.nature.com/news/cryo-electron-microscopy-wins-chemistry-nobel-1.22738

相關焦點

  • 美科學家繪製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已發送給中國團隊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科研人員,在新冠病毒疫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利用冷凍電鏡(cryo-EM)技術,揭示了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三聚體的高清結構,建了S蛋白的3D原子尺度結構圖。
  • 美科學家繪製出一種「長壽蛋白質」的三維結構圖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  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繪製出了與一種長壽和抗衰老有關的蛋白質的三維結構圖,將有助於開發治療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新方法。  這種蛋白質名叫β-Klotho,是Klotho蛋白質家族的一員。
  • 科學家繪製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組結構圖
    近日,發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一項研究,一個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繪製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組的結構圖,並描述了他們對病毒的遺傳分析以及所了解到的情況。因此,科學家們繼續深入研究流感病毒。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繪製出甲型流感病毒(IAV)的基因結構圖,並指出這種病毒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威脅。
  • 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
    視覺中國供圖  「我希望大家能好好看一看。對於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中國研究又登上了Science雜誌封面!日前,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RBD-ACE2-B0AT1 複合物結構圖他們發現,在形態上,新冠病毒的S蛋白像一座橋橫跨在ACE2表面,又像病毒的一隻手,緊緊抓住ACE2,這一點與SARS病毒很相似。新冠病毒S蛋白的受體結合結構域與SARS病毒的序列也非常像,相似性達到82%。
  • 西湖大學: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劫持」人體ACE2蛋白入侵
    根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團隊的最新解析結果,新冠病毒S蛋白以三聚體形態存在,每一個單體中約有1300多個胺基酸,其中300多個胺基酸構成了「受體結合結構域」(RBD),即S蛋白與ACE2相聯結的地方。ACE2全稱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是人體內一種參與血壓調節的蛋白,在肺、心臟、腎臟和腸道廣泛存在。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關鍵在於冠狀病毒的S蛋白與人體ACE2 蛋白的結合。
  • 獨家丨為什麼新冠病毒疫苗極難成功?牛津大學頂尖科學家解密
    隨著各國對新冠病毒檢測能力的提高,確診人數有井噴態勢。3月27日晚,全球累計確診罹患新冠病毒肺炎人數已突破50萬。雖然疫苗被認為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新冠病毒疫苗在研發上存在很大難度。日前,在應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以下簡稱WLA)邀約,參與中外專家線上研討會時,牛津大學糖生物學研究所創所所長Raymond Dwek教授分享了他過去幾十年的科研經驗總結,他認為新冠病毒的「高度糖基化現象」,是疫苗研發困難的重要原因。
  • 凝望十餘載 勾畫星河影 中外科學家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來源:【人民日報】近日,中外科學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銀河繫結構是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美國、德國和中國的天文學家主導成立了「銀河系棒和旋臂結構遺珍巡天」重大科學計劃,經過十餘年研究最終破解。
  • 西湖大學研究團隊又獲重大突破:深度解密新冠病毒侵染人體一刻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再次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點擊獲得該複合結構論文內容)就在2天前,該團隊剛剛在bioRxiv上首次發布了新冠病毒受體ACE2全長結構。
  • 美研究人員繪製出新冠病毒關鍵蛋白分子的3D結構
    新華社華盛頓2月19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研團隊首次繪製出新型冠狀病毒一個關鍵蛋白分子的3D結構,這種蛋白是開發疫苗、治療性抗體和藥物的關鍵靶點。研究成果19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根據中國研究人員提供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原子尺度上的3D構造,解析度達到0.35納米。
  • 為什麼新冠病毒疫苗極難成功?牛津大學頂尖科學家這樣解釋
    隨著各國對新冠病毒檢測能力的提高,確診人數有井噴態勢。今晚,全球累計確診罹患新冠病毒肺炎人數已突破50萬。全球科學界正在馬不停蹄地進行藥物研發和疫苗研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目前全球有42種候選疫苗正在進行臨床前的評估,有2種疫苗正在進行臨床實驗(相關報導點擊:疫苗人體實驗啟動),已經是史上最快速度。
  •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
  • 迷惑新冠病毒,西湖大學研究團隊設計出新冠病毒蛋白抑制劑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是對全人類共同的考驗。疫情發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了解病毒入侵機理,研究破解之道。疫苗以及抗體作為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經取得很大進展。除了這些手段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能有效遏制新冠病毒?
  • 《Cell》:TMPRSS2可協同激活新冠病毒S蛋白,Camostat有望成為潛在...
    冠狀病毒的細胞進入取決於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與細胞受體的結合,以及取決於宿主細胞蛋白酶對S蛋白的激活(priming)。S蛋白通過與新發現的受體DPP4相互作用而附著到宿主細胞上,隨後新冠病毒得以入侵細胞。宿主細胞蛋白酶激活S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細胞內部的先決條件。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有何淵源?
  • 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有多...
    對於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 張伯禮說,這是清華一幫搞結構生物學的年輕人做出的工作,看完讓人倒吸涼氣,他們把病毒整個亞結構解得非常清楚。 這是一張什麼圖?
  • Cell:深度突變掃描揭示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突變對S蛋白...
    他們的數據以交互式地圖的形式在網上公開,是科學家們開發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以對抗SARS-CoV-2引起的傳染病COVID-19的新資源。這項研究還揭示了單個突變可能如何影響這種病毒的行為。醫生和科學家已經分析了從世界各地COVID-19患者收集的病毒樣本中的基因差異,以便尋找導致這種疾病傳播的線索。但在此之前,還沒有人全面地將潛在的突變與它們對SARS-CoV-2的功能影響聯繫起來。這項新的研究著重關注在SARS-CoV-2的一個關鍵部分---它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簡稱S蛋白)---上發生的突變。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雷射物理領域科學家共同分享 | 鈦快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快訊 | 10月2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授予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Gerard Mourou)
  • 怎麼利用軟體繪製組織結構圖
    怎麼利用軟體繪製組織結構圖呢?對於單位而言,有時我們需要通過繪製組織結構圖來構建上下級關係。接下來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有關組織結構圖的繪製方法。方法/步驟對於流程圖或組織結構圖的繪製,我們通常需要藉助相關流程圖工具來實現。尤其是想要快速繪製結構圖時,可以利用如圖所示的模板來實現。
  • ...德回應「瑞德西韋中國臨床試驗失敗」,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攻擊特定類型的細胞,鼻腔和肺部是薄弱點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攜手合作,鑑定出了特定類型的細胞——這些細胞似乎是新冠病毒的「靶標」。利用在不同類型細胞中發現的有關RNA的現有數據,研究人員能夠搜索表達兩種蛋白的細胞,這些蛋白可以成為「橋梁」幫助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 中國科研團隊揭示新冠病毒由水貂向人傳播機理
    科技日報哈爾濱12月10日消息,目前,歐美出現水貂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個案,近2千萬隻水貂被撲殺。那麼,水貂是如何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近日,《國家科學評論》在線刊出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領銜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複製、致病及傳播能力研究》,闡釋了水貂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背後的機理。研究者利用分離自人的新冠病毒株鼻腔感染水貂後,發現病毒可在水貂的鼻腔和肺臟高水平複製,並在水貂的上、下呼吸道引發和人感染新冠病毒發病者極為相似的病理損傷,包括肺部的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