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隱居20年,王青松花光350萬後,如今怎麼樣了?

2021-02-07 超級數學建模





傳說我國,本科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


但一估算,從1977年高考恢復以來,國內現在的本科率竟然還不到5%。


這樣一想,30多年前的本科生數量肯定更少,也更珍貴。如果是北大畢業生,還是北大本碩畢業生,那不得是走到哪都跟熊貓一樣?



可是,王青松,北大國政系79級學士,北大法律系83級碩士,這位寒門貴子,沒有意外必定光耀門楣,卻選擇了一條出人意料的道路。


他既沒有從政,也沒有當律師和老師,而是和當年同在北大教書的妻子一起,走進了大山,種起了地,放起了羊..


進山前後的王青松


究竟發生了什麼?



王青松是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五頭鎮河北村人,祖輩世代務農。高中畢業後,他就進入了信陽地委機要局工作。
這麼好的機會之所以會落到他頭上,主要原因是當年政策規定,機要局不要幹部子弟,也不要當地人,防止因為社會關係複雜洩露機密。能進機密局的人,還要有超強的記憶力,那時候的他一天能記住500個電話號碼。
1979年,王青松放棄公務員的身份,考入了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在國政系79級58人中,22歲的他成了老大哥。
或許是因為在政府部門工作過,王青松身上自帶一股「幹部」氣質,而且一來就做了團支書。後來做了新華社記者的唐師曾,當年就睡在王青松的上鋪,他在自己的文章《我在北大的陽光裡》用了這樣一段話形容那時的王青松:
舉手投足帶著大權在握的穩重,自然更讓我們敬重,乃至晚上我睡覺翻身都輕手輕腳心懷敬畏。
不過,王青松在本科畢業後,他發現讀法律更好找工作,就又改讀了北大的法律系研究生,後來留校任教。如果照著這樣一條路走下去,作為北大教師的王青松,不說萬眾敬仰,至少去到哪裡,提一提響噹噹的北大,都會在心裡多一分敬意。然而,命運這隻參不透的大手,卻在這時悄悄伸向了他。80年代中期,國內突然開始流行「養生熱」、「氣功熱」。王青松酷愛老莊,小時候又練過「武術」,在這場來勢洶洶的浪潮下,他開始在北大教授「養生」。
上世紀80年代,北京的一場氣功宣講會上,人們集體做功「養生」漸漸為王青松帶來了名氣,他也成了北大的明星。後來,他瞅準商機,開始在校外開設養生班,每人收費10元。也是在這裡,他遇見了未來的妻子、小他12歲、剛剛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的張梅。
當時的王青松很火,唐師曾在自己的視頻中講過,王青松在1989年的時候,有200萬門徒走上「養生」這條路,曾被認為是王青松最成功的一次投機。但是,他的「好景不長」,進入90年代後,他的「養生路」變成了下坡路,王青松在學校的待遇也急轉直下。在現實問題面前,王青松不得不考慮另一條出路,他決定讀博。
他告訴唐師曾:「當時,我報考北大哲學系湯一介先生的博士生,單科和總分都考了第一名,學校竟然不予錄取。第二年轉考法律系,依然。
在這種境遇下,王青松還能仿若無事地在北大繼續教書嗎?
1994年,王青松和妻子張梅搬到了嶽父的老家,一個北京與河北交界處的山區,那裡還保留著曾經的老房子。他們在這裡租了10畝地,開始了半隱居的生活。然而,他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從這裡去北大上班,來回要坐5個小時公交車,誰能熬得住?又能熬多久?
「因為學校評職稱,我5年沒評上講師。後來要求教師學電腦,我最反感機器,後來就不幹了。」
1998年,張梅毅然辭職。2000年,王青松也從北大離職。他們承包了2500畝荒山,用一道鐵門,隔開了瀝青路與碎石路,也隔開了瞬息萬變的世界。在這裡,他們自己種糧食、果樹,他們親手餵養雞鴨,放羊放牛。他們拒絕外面的人探訪,從不讓外人進他們的屋子,因為「汙染太嚴重,三天散不盡」。
甚至於張梅的父母要來,也被她拒絕了,她說:「現在想想太殘酷了。當時覺得,精神上也是在為他們做好事。」除此之外,他們洗衣服、洗手、刷牙洗臉從不用洗衣粉、肥皂、牙膏,而是用草木灰、皂莢等替代。
他們吃的食物自己種、自己磨,他們用秸稈做的一次性筷子。就連他們兒子的出生,他們都拒絕去醫院生產,堅持自己接生。他們要求工人保密張梅懷孕的事情,年終的時候為每個工人多發100塊。他們要求工人晚上不能住在裡面,平時不能抽菸,吃過用過的東西都要帶出去。
他們拒絕用機器、拒絕通電,用扁擔挑磚、擔糞、運食物.
王青松說:「這山裡唯一的汙染,是偶爾飛過的飛機,還有外來者。」「從文明到蠻荒,我們一步一步往後退,已經走得太遠了。就像鳥,越飛越遠,出自尋覓的本能。」或許,歸隱,在大多人心中都是決絕到底的「斷舍離」,是看破紅塵,卸下肩上所有的「不得已」,應該無事一身輕,瀟灑自由,快意人生才是。當年,他帶著妻子張梅決定隱居大山時,是帶足了錢的。
一開始,他們租下2500畝山地,租50年還不到20萬,他們的錢綽綽有餘。
他們要維持正常運轉,至少需要10名農工,這樣每年,他們只這一項就要花去25萬~30萬元。
直到2011年3月19日,王青松主動聯繫老同學唐師曾時,他們大約已經花去了350萬元。
他們兒子小宇,這一年已經7歲了。7歲的孩子,在山外,應該上學了。
雖然張梅會拿人大版的小學一年級課本教他,雖然他會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雖然他可以上午學習、下午放羊,「他像一朵花一樣綻開」,但是,他從沒出過山,只能靠收音機聽到外面的消息。畢竟為人父母,他們還是不願意因為自己的選擇,耽誤了孩子的人生。
10年過去,王青松再度出現在「外人」面前,蓬頭垢面、兩手老繭,只有頭髮茂密如初,眼睛炯炯有神。他到了老朋友唐師曾的家,時隔多年,和老同學們交流後,他親身感受到了網絡的神奇。
他說:「我是多年來停留在一個地方不動的人,他是週遊世界的人。
王青松把唐師曾作為他重回世界的入口,他想把自己的無汙染農產品推銷出去,「不過,至少是市場價的10倍以上。」他還想寫本書,「衝著諾貝獎去的」。直到今年3月18日,唐師曾在自己的視頻中再次提及王青松。原來,當年事件爆出來後,北大願意一分錢不要讓小宇上北大附小。但是「王青松在三聯生活周刊上發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惹惱了北大,小宇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縱然我們可以高聲大喊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但是孩子的人生,最開始都掌握在「父母」手裡,這沒有選擇。
關注回復「數學」免費觀看6部經典趣味數學紀錄片關注回復「自然」免費觀看6部經典自然紀錄片關注回復「建模」免費領取數學建模學習大全


相關焦點

  • 北大學霸隱居20年,王青松花光350萬後,如今怎麼樣了?
    」不過,王青松在本科畢業後,他發現讀法律更好找工作,就又改讀了北大的法律系研究生,後來留校任教。>王青松在1989年的時候,有200萬門徒。1994年,王青松和妻子張梅搬到了嶽父的老家,一個北京與河北交界處的山區,那裡還保留著曾經的老房子。他們在這裡租了10畝地,開始了半隱居的生活。然而,他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從這裡去北大上班,來回要坐5個小時公交車,誰能熬得住?又能熬多久?
  • 北大學霸攜妻隱居深山11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如何了?
    導語:北大學霸攜妻隱居深山11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如何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都非常的快,難免會有很多的壓力。日復一日的工作,一直重複著單調的生活。但是這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必要的,不這樣就沒有辦法生存下去。畢竟,要用到錢的地方很多。但是,也有人從來都不走尋常路。
  • 北大學霸王青松,攜妻隱居山林11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怎樣了
    曾經,一位北大學霸就帶著妻子隱居到了山林長達11年,而他們在這十餘年間,也花光了350萬的積蓄。那麼,這種隱居生活究竟為他們帶來了什麼?在花光積蓄後,他們的生活狀況又是如何呢?
  • 當年隱居深山的北大夫妻,花光350萬積蓄後,為何要重返社會?
    而這位曾經的北大學霸王青松,考博兩次以高分成績無故被拒,於是帶著妻子孩子歸隱山林11年,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卻在花掉了350萬的積蓄後,又重新返回了社會,這是為什麼呢?學習就更不必說,成績優異,妥妥的學霸一枚。本科順利畢業後,他還是選擇了法律專業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碩士學位拿到後,他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機會,成為北大的一名教師。王青松的老家在河南,這是一個以武術聞名世界的地方。王青松也曾經在家鄉習過武,大學又喜歡看老莊,更是潛心研究。
  • 北大教師夫婦隱居深山17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怎樣了
    但卻有這麼一對夫婦,二人都是學霸,大學畢業後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生活,但他們卻選擇了到大山深處過起了隱居生活,儘管山中交通不便,沒有電也沒有網絡,但他們卻甘之如飴,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才讓這麼一對學霸夫婦「心甘情願」的隱居山林呢?
  • 歸隱山林的北大學霸王青松夫婦,11年花光350萬,如今怎麼樣了
    1998年,北大教師王青松和妻子張梅也是秉承著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毅然雙雙辭職,藏入深山老林,不用現代設施,不和外人打交道,從此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10年後她們花光350萬積蓄,為了兒子能接觸社會,又毅然決定從深山裡搬出來。
  • 北大清華學霸有人留在矽谷,有人隱居深山,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留在矽谷的學霸們,過得很「蘇明哲」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5年,光加州矽谷就收割了將近2萬名清華畢業生。這則新聞最近也引發熱議,很多網友惋惜,中國的天才都被用在國外了。但矽谷10年從業經驗的他,前一份工作的薪水只有9萬美元,換了工作後,也僅達到12萬美元。不幸的是,人到中年卻面臨失業,背負著房貸車貸不說,還處處碰壁。太太吳非還說:別把美國想得太好,失業率又高,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合適工作,真的挺不容易的。可見,這些國內的天之驕子在國外混的也不怎麼樣。據說這些留在國外的學霸們其實都活得很糾結。他們留在國外大多貪戀國外的小資生活,同時又很羨慕國內的機會。
  • 王青松:北大學霸攜妻子歸隱山林,現如今為了孩子走入社會
    北大學霸歸隱山林的原因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人物叫做王青松,王青松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裡,父母都是農民沒有什麼文化,王青松大概是受到老天的眷顧,給予了他非凡的記憶力大學畢業後,王青松沒有急於參加工作,而是繼續深造,成為北大法學系的一名學生
  • 北大學的霸主青松與妻子深山隱居11年,有花光積蓄,現在呢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夢想生活早就被一所北京大學實現了,早年,他帶領妻子隱居在山林,雖然他生活得像一對仙女,但花費也是巨大的,只是近十年,他們才攢下了花光350萬,這對於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數字,這讓人們不禁要問,遠離世界生活的目的是什麼,擁有全部積蓄的北大學霸夫婦該如何應對自己?
  • 北大碩士王青松:攜妻子到深山隱居10年花光350萬,現在如何
    王青松79年畢業於北大國政系本科、83年畢業於北大法律系碩士。畢業後因表現優異留校任教,數年後,放棄一切職務,與妻子二人歸隱山林十餘年。青年才俊,志得意滿,一見鍾情,事業愛情雙豐收王青松是河南洛陽新安縣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進入了信陽地方單位任職。後來全國恢復高考,他報考了北大國政系,憑藉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如願考上心儀大學。
  • 北大碩士王青松,帶妻子到山中隱居10年用光所有積蓄,現在怎樣?
    然而北大碩士王青松就完全不同,他帶著妻子選擇深山隱居的生活,在10年當中花掉了350萬的積蓄,不知道如今這個北大碩士是否有所後悔?▲王青松學霸受到打擊王青松出生於河南的普通家庭當中,小的時候智商就特別高,而且小小年紀的他就立志要成為人上人,所以他就開始努力學習,最終在自己努力學習的時候一路過關斬將,1979年考上了北京大學,進入了中國的頂尖名校
  • 夫妻倆本是北大學霸,卻隱居深山27年,花光積蓄350萬,今怎樣了
    導語初中學過一篇課文叫《桃花源記》,裡面所描述、所呈現的隱居生活,相信令不少人嚮往。特別是對於社會發展不斷加快,人們在這種巨大的生存壓力包裹下,如果真的能夠擁有一種悠閒、愜意、自在的隱居生活,那確實很難不讓人為之心動。
  • 北大學霸夫妻,帶350萬隱居深山11年,如今錢花完了,人也出來了
    考上好的學校,步入社會,為社會做貢獻,可能在我們看來才是最正常的事情,但是這樣的生活卻被一位北大高材生打破了,他本來考入了北大,通過努力有了很豐厚的收入,卻選擇了隱居深山,他就是王青松,他的行為的的確確讓很多人都疑惑不解
  • 北大學霸夫婦工作受挫,隱居深山27年,富豪同學看後傻了
    導語:古時不少詩人選擇遠離世事的紛擾,到深山中隱居。而在現代也有選擇隱居的人,只是他們並不是因為想要嘗試當仙人,而是因為工作受挫。當在決定進入深山隱居後,兩人在山上待了27年,富豪同學都看傻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為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隱居深山的北大學霸夫妻,如今現狀如何?
    其實,還真有人實現了這個幻想中的世界,他們就是一對北大學霸夫妻,隱居深山近20年的時間,過上了桃花源記裡的生活。 那麼,近20年的時間,究竟改變了些什麼呢?他們又為什麼想回歸社會呢? 一、北大學霸
  • 北大學霸,帶著妻子隱居深山27年,富豪同學了解情況後大哭
    ——李白《山中答俗人》 之前北大學子上街擺地攤的新聞引起很多人的關注,眾人紛紛罵他辜負了國家和父母的培養。而那個北大學子本人卻表示,這是自己的選擇,人各有志,他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的確,不是每個人都要按照大眾標準去活。有些人雖然受過高等教育,才華橫溢,但他們不願意用知識去追求高官厚祿或者升職加薪。
  • 北大學霸王青松:與妻子隱居深山11年,用完350萬積蓄,後來如何?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禁羨慕起古人的隱居生活來,雖然說清貧,但是至少幸福。很多人對於這種生活只是想想而已,真的要他們跑到深山老林裡面去的話,他們又不願意。不過曾經還真的有人這麼做了,他還是北大的才子,叫做王青松。他與妻子隱居在深山裡面11年,最後用完了350萬的積蓄,後來結果如何呢?
  • 北大學霸夫妻,因評優沒選上,隱居山林27年,昔日同學見面後痛哭
    兒孫皆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辛棄疾離宮而去,與妻一家隱居山村,寫了一首《清平樂》。身為一名武將文官,他渴望北伐,但遭到排擠,技能匱乏,只能隱居山林。90年代我國人才匱乏,卻有兩個北大學霸放棄了優越的待遇,來到山林隱居27年,這是怎麼回事?1990年王青松考入北大法律系,畢業後就職於北大,其妻子張梅是其學生,後來也在北大工作。
  • 北大學霸夫婦花掉350萬,隱居深山11年,種地生娃,最後怎樣了?
    不過,今天,本文要講述的這位現代主人公,卻可以說是真正的「隱士」,真正做到了不惜所有,也要「開山劈地」,實現「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生活的修仙者,此人便是北大學霸級教師王青松。1985年,王青松北大畢業出來後,因為才華出眾,被留校當了老師。那時候,中國改革開放搞得轟轟烈烈,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少人開始注重養生保健,如「qi功」養身掀起。
  • 北大學霸夫婦耗費350萬,隱居深山11年,富豪同學見了感慨大哭
    不過,今天,本文要講述的這位現代主人公,卻可以說是真正的「隱士」,真正做到了不惜所有,也要「開山劈地」,實現「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生活的修仙者,此人便是北大學霸級教師王青松。王青松,河南人,1957年生,北大學士、碩士畢業生,(還是北大哲學系89級湯一介博士第一名未讀),畢業後曾留校任教。在外人眼中,王青松是一個厲害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