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夫妻,帶350萬隱居深山11年,如今錢花完了,人也出來了

2020-09-05 憶夢紅顏

高考讀一個好的大學,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軌跡,尤其是如果可以考上了清華北大這樣全國最好的學校,很多人都覺得這樣一定會讓之後的人生之路更加開闊順暢。

考上好的學校,步入社會,為社會做貢獻,可能在我們看來才是最正常的事情,但是這樣的生活卻被一位北大高材生打破了,他本來考入了北大,通過努力有了很豐厚的收入,卻選擇了隱居深山,他就是王青松,他的行為的的確確讓很多人都疑惑不解。

優異成績考入北大,靠著養生班年入百萬

王青松從小就非常的優秀,就是人們眼中非常正常的好孩子、優等生。他小時候每天回家都是自覺地寫作業,從來不需要家長的督促,甚至有時候還會因為學習而忘記吃飯。王青松每次考試的成績也總是在班裡前五名,這樣的好孩子讓家長、老師都非常的放心,他也憑藉著自己優秀的成績考入到了夢想的學府,那就是北大。

王青松是1979年考入北大國政系的,他一來到學校就被任命為了團支書,而且他出現在同學們面前的形象也非常的正式。做事情、穿衣服總是一板一眼地,從宿舍到教室很短的一段距離,王青松都要換上西裝,穿著皮鞋。

就這樣他自然而然成為了同學們眼中的「老幹部」,王青松身邊的人還說,他的舉手投足之間都讓人們充滿了敬畏和尊敬。本科時王青松選擇了形象端正的國政系,但是本科畢業後,他又覺得法律系比較吃香,畢業後好找工作,於是就去讀了法律系的研究生,希望研究生畢業後可以留校任教。

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王青松的人生開始發生了些許變化,他的老家在河南信陽,那裡離白馬寺很近,他小時候還學過武術,而且王青松一有閒暇的時間就去白馬寺聽高人們的指點。

王青松還很喜歡閱讀《老莊》,1985年時全國掀起了一陣養生熱潮,王青松自己有很感興趣,於是就在北大開設了養生課程,還在學校外面開辦了一家養生班,一有時間就去講課。養生課的開辦給他帶來了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這開辦期間他就賺了三百五十萬元,這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一筆非常巨大的財富。

人生的迷茫困頓,王青松決定開始隱居

他和他的妻子就是在養生班裡認識的,他後來的妻子張梅是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的,當時聽說了王青松的養生班非常火爆,於是就也去湊了湊熱鬧。張梅比王青松小了12歲,但是王青松回憶起第一次見到妻子時的場景,他當時就覺得這個女孩氣質很好,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她。就這樣兩個人認識並且並且順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1990年是王青松人生的一個低谷,他連續兩年分別報考了北大的哲學系和法律系的博士,王青松的總分都是第一名,但是學校卻都沒有錄取。之後他又覺得自己對養生的見解已經講完了,研究已經很透徹了,已經無法再有很多的知識積累了,內心的空虛讓王青松非常的難過。在這時他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他決定帶著妻子開始隱居生活。

妻子在1998年辭去了工作,他也在2000年時離開了北大,兩個人來到了北京和河北的一處交界地,那裡當時就是山區,從北京到這裡坐車需要花五個小時。而張梅父親在這裡有一座老房子,他們就在這裡承包了2500畝的荒山,開始過起了隱居的、徹底與世隔絕的生活。

隱居生活長達十一年,之後為何又退隱

他們來到了這片深山,把山上全部都租了下來,又開墾了40畝的耕地,在地裡種上了各種莊稼、蔬菜,山上還有滿滿的水果。家裡還養了豬、黃牛、山羊、騾子,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生態鏈

這裡幾乎是沒有什麼汙染的,除了來幹活的工人也沒有其他的人到這裡,工人們在這裡幹活不可以抽菸,製造出來的垃圾也必須要帶走。在山中所需要的物資也都是王青松和工人們人工挑進來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工的,王青松和妻子更是在享受著這種完全的體力勞動。

他們在這裡生活用的穿的都是舊衣服,洗衣服用的是純天然的草木灰,筷子也是用秸稈做成的,很少會產生汙染環境的東西,產生的垃圾也很少。他們也很反感外人的進入,他們更加厭惡汙染和垃圾的產生。

張梅說起徹底隱居的原因時,她表示當年完全與社會隔絕其實是為了孩子,他們想給孩子創造一個乾淨的、天然的、沒有汙染的環境。張梅甚至連生孩子都不想在醫院裡生產,他們剛搬來了山區後的四年,張梅懷孕了,孩子出生時都是王青松接生的。

11年後的2011年,兩個人開始為退隱,回歸社會做著準備,退隱的原因也是為了孩子,孩子需要上學。孩子這時已經七歲了,之前他學習的東西都是張梅拿著教材教他,每天只上語文、數學和英語這三門。但是學習的效率比外面的學校快很多,孩子除了讀書,剩下的時間還要去放牛放羊,孩子的基礎教育倒是沒有落下。

但是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很少能接觸過外面的人和事物,見到外人都要激動半天。這讓夫妻兩個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對孩子來說過於自私了,他們應該要尊重孩子之後的選擇,不能讓他一直住在深山裡。而且他們當時隱居時帶來的三百五十萬元已經快花完了,沒有經濟收入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所以王青松夫婦決定暫時的回歸到社會中。

現在確實很少可以有人做到完全地隱居,完全地與現實生活脫軌,當然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力,我們更是不好評判這樣的生活是好還是不好。只要自己生活得心安理得,自己生活幸福,自己願意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就可以了。但是在愈加浮躁的現在,用一點點時間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北大學霸攜妻隱居深山11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如何了?
    導語:北大學霸攜妻隱居深山11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如何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都非常的快,難免會有很多的壓力。日復一日的工作,一直重複著單調的生活。但是這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必要的,不這樣就沒有辦法生存下去。畢竟,要用到錢的地方很多。但是,也有人從來都不走尋常路。
  • 為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隱居深山的北大學霸夫妻,如今現狀如何?
    其實,還真有人實現了這個幻想中的世界,他們就是一對北大學霸夫妻,隱居深山近20年的時間,過上了桃花源記裡的生活。 那麼,近20年的時間,究竟改變了些什麼呢?他們又為什麼想回歸社會呢? 一、北大學霸
  • 北大學霸王青松:與妻子隱居深山11年,用完350萬積蓄,後來如何?
    但是隨著而來的是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各種人情往來簡直讓人喘不過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禁羨慕起古人的隱居生活來,雖然說清貧,但是至少幸福。很多人對於這種生活只是想想而已,真的要他們跑到深山老林裡面去的話,他們又不願意。不過曾經還真的有人這麼做了,他還是北大的才子,叫做王青松。他與妻子隱居在深山裡面11年,最後用完了350萬的積蓄,後來結果如何呢?
  • 北大學霸王青松,攜妻隱居山林11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怎樣了
    曾經,一位北大學霸就帶著妻子隱居到了山林長達11年,而他們在這十餘年間,也花光了350萬的積蓄。那麼,這種隱居生活究竟為他們帶來了什麼?在花光積蓄後,他們的生活狀況又是如何呢?
  • 當年隱居深山的北大夫妻,花光350萬積蓄後,為何要重返社會?
    而這位曾經的北大學霸王青松,考博兩次以高分成績無故被拒,於是帶著妻子孩子歸隱山林11年,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卻在花掉了350萬的積蓄後,又重新返回了社會,這是為什麼呢?趕上1985年,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養生熱」。於是他以他的專業、博學的養生知識,跟院裡申請開設了養生課,開始教授學生養生課程。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養生課還十分受歡迎,因此院裡就組織他專門開設了一個對外的養生班,進行收費的教授養生知識。他北大名校教授的名頭,自身對養生的鑽研,這些都讓那些企業家,有錢人趨之若鶩。
  • 北大學霸王青松,與妻子隱居山林11年,坐吃山空花光350萬積蓄
    但很多人因為拋不開世俗的名利所以便一直無法實現自己的田園夢,而一對北大的夫妻放棄了自己正值上升的事業毅然決然來到深山之中開啟他們的田園生活,只是這種田園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隱居11年居然花費了350萬元。
  • 夫妻倆本是北大學霸,卻隱居深山27年,花光積蓄350萬,今怎樣了
    導語初中學過一篇課文叫《桃花源記》,裡面所描述、所呈現的隱居生活,相信令不少人嚮往。特別是對於社會發展不斷加快,人們在這種巨大的生存壓力包裹下,如果真的能夠擁有一種悠閒、愜意、自在的隱居生活,那確實很難不讓人為之心動。
  • 為了呼吸新鮮空氣,北大學霸夫妻隱居深山20年,如今他們怎樣了
    網紅主播李子柒則在深山中直播,向廣大粉絲展示美好的傳統文化,期望更多的人喜歡上傳統的生活方式。 還有這樣一對北大學霸夫妻,從1998年開始,就選擇了隱居深山,他們給出的理由是為了呼吸到更加新鮮的空氣。這對夫妻中,丈夫叫王青松,是北大法律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妻子叫張梅,曾經是王青松的學生,也是一位教師,兩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兩人因個人原因,徹底放棄了教職,承包荒山2500畝,開始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夫妻二人的日常生活中,全部採用無汙染的生活用品,從來沒有使用過洗衣粉或者肥皂,取而代之的是皂莢、草木灰等物質。
  • 北大教師夫婦隱居深山17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怎樣了
    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就成了無數貧寒家庭唯一的出路,在我們看來,好好學習考一個好的大學,畢業後找一份體面的工作,這無疑是每個人的夢想。但卻有這麼一對夫婦,二人都是學霸,大學畢業後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生活,但他們卻選擇了到大山深處過起了隱居生活,儘管山中交通不便,沒有電也沒有網絡,但他們卻甘之如飴,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才讓這麼一對學霸夫婦「心甘情願」的隱居山林呢?
  • 北大碩士王青松,帶妻子到山中隱居10年用光所有積蓄,現在怎樣?
    雖然有一大部分人都特別討厭這樣的生活,但是還是不斷追求著嚮往高質量的生活,也沒有勇氣走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那種平淡的日子。然而北大碩士王青松就完全不同,他帶著妻子選擇深山隱居的生活,在10年當中花掉了350萬的積蓄,不知道如今這個北大碩士是否有所後悔?
  • 北大學霸夫婦工作受挫,隱居深山27年,富豪同學看後傻了
    導語:古時不少詩人選擇遠離世事的紛擾,到深山中隱居。而在現代也有選擇隱居的人,只是他們並不是因為想要嘗試當仙人,而是因為工作受挫。當在決定進入深山隱居後,兩人在山上待了27年,富豪同學都看傻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夫妻倆是北大學霸,卻隱居深山27年,富豪同學聽聞後抱頭痛哭
    讓我們印象深刻的一個故事,當年北大畢業的一個高材生選擇去賣豬肉,很多人都說他浪費國家學習資源,然而豬肉哥做了幾年之後就資產過億,還向北大母校捐贈巨額財產,一改往日人們對他的偏見。
  • 北大學霸隱居20年,王青松花光350萬後,如今怎麼樣了?
    ,有200萬門徒。1994年,王青松和妻子張梅搬到了嶽父的老家,一個北京與河北交界處的山區,那裡還保留著曾經的老房子。他們在這裡租了10畝地,開始了半隱居的生活。然而,他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從這裡去北大上班,來回要坐5個小時公交車,誰能熬得住?又能熬多久?
  • 北大學霸夫婦花掉350萬,隱居深山11年,種地生娃,最後怎樣了?
    不過,今天,本文要講述的這位現代主人公,卻可以說是真正的「隱士」,真正做到了不惜所有,也要「開山劈地」,實現「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生活的修仙者,此人便是北大學霸級教師王青松。就這樣,北大風流人物,學霸教師人物,從此活在了人們的記憶中。說起王青松的突然離奇「失蹤」,得從一次偶爾時機說起。
  • 北大學霸夫婦耗費350萬,隱居深山11年,富豪同學見了感慨大哭
    就這樣,北大風流人物,學霸教師人物,從此活在了人們的記憶中。說起王青松的突然離奇「失蹤」,得從一次偶爾時機說起。王青松從小生活的故鄉,和著名的白馬寺區相離不遠,為此,他時常有機會到寺裡轉悠,看看習武修行之人,聽聽佛教、道教思想啥的。而誰曾想到,這會成為他人生轉折的一大改變。
  • 北大學霸隱居20年,王青松花光350萬後,如今怎麼樣了?
    上世紀80年代,北京的一場氣功宣講會上,人們集體做功「養生」漸漸為王青松帶來了名氣,他也成了北大的明星。後來,他瞅準商機,開始在校外開設養生班,每人收費10元。也是在這裡,他遇見了未來的妻子、小他12歲、剛剛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的張梅。當時的王青松很火,唐師曾在自己的視頻中講過,王青松在1989年的時候,有200萬門徒。
  • 北大清華學霸有人留在矽谷,有人隱居深山,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這些學霸們,有人在國內網際網路創業風生水起,有人出國深造留在矽谷,也有人攜帶妻兒隱居深山,他們的前半生因為打上了名校光環而光彩熠熠留在矽谷的學霸們,過得很「蘇明哲」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5年,光加州矽谷就收割了將近2萬名清華畢業生。這則新聞最近也引發熱議,很多網友惋惜,中國的天才都被用在國外了。
  • 北大學霸,帶著妻子隱居深山27年,富豪同學了解情況後大哭
    ——李白《山中答俗人》 之前北大學子上街擺地攤的新聞引起很多人的關注,眾人紛紛罵他辜負了國家和父母的培養。而那個北大學子本人卻表示,這是自己的選擇,人各有志,他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的確,不是每個人都要按照大眾標準去活。有些人雖然受過高等教育,才華橫溢,但他們不願意用知識去追求高官厚祿或者升職加薪。
  • 歸隱山林的北大學霸王青松夫婦,11年花光350萬,如今怎麼樣了
    文/谷月很多人都嚮往陶淵明筆下的隱居生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選擇山林某處一片淨土,從此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1998年,北大教師王青松和妻子張梅也是秉承著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毅然雙雙辭職,藏入深山老林,不用現代設施,不和外人打交道,從此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10年後她們花光350萬積蓄,為了兒子能接觸社會,又毅然決定從深山裡搬出來。
  • 北大學霸夫妻,因評優沒選上,隱居山林27年,昔日同學見面後痛哭
    兒孫皆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辛棄疾離宮而去,與妻一家隱居山村,寫了一首《清平樂》。身為一名武將文官,他渴望北伐,但遭到排擠,技能匱乏,只能隱居山林。90年代我國人才匱乏,卻有兩個北大學霸放棄了優越的待遇,來到山林隱居27年,這是怎麼回事?1990年王青松考入北大法律系,畢業後就職於北大,其妻子張梅是其學生,後來也在北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