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琵琶行》可謂是颳起了一陣中國風,課本裡不大好背的詩文,一下子添加了音樂,就變成了可以唱出來的詩詞,瞬間解決了學生們枯燥背誦古文的難題。其實,近些年,這些摻雜了古詩詞的歌曲也越來越多。這不,《滕王閣序》也一樣被人加入了樂曲,變成了可以唱出來的古風歌。其實,這些詩文除了死記硬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整個背景,這樣更有助於理解和背誦。那麼有關滕王閣,你又知道多少呢?
說起滕王閣,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和我一樣,是從王勃所作著名駢文《滕王閣序》裡初次知道這座名樓的。它位於江西南昌市,和嶽陽樓、黃鶴樓齊名,被譽為中國十大名樓之一。它坐落於長江主要支流贛江的東岸,登臨閣上,迎風觀望,可遠眺長江,是一座十分宏偉的建築。
它的最初建造者為唐朝高祖的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嬰。因其從小在藝術上造詣豐富,精通書畫、舞蹈等領域,因此對滕王閣的要求和品位也非常高。雖然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通過滕王閣才知道了李元嬰,但不的不承認,如果沒有這位有才的王爺,滕王閣也不會被建造的如此出彩。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座如此出名的宏偉建築,卻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多達二十九次的修繕和徹底損毀。現在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八十年代尾端,根據梁思成對此樓復原的設計圖所建。
從滕王閣的高度和面積上看,這座歷史名樓就遠勝過其兩座。依城臨江,大有皇家風範。拾級而上,漫步於迴廊之中,迎風撲面,看遠處江水蒼茫。這一瞬間才了悟,為什麼這座樓經歷如此多次的興廢還能不斷被修復,不斷吸引大江南北的文人墨客前來賦詩、歌以詠志。雖然如今閣樓對面已經是林立的現代建築,但總能遙想到當年的文人登樓的愜意場景。
滕王閣的兩側,分別有兩個園子組成。正門前有兩座大獅子,頗為威嚴。主閣樓從外面看,先是一座高臺,整座閣樓,矗立於高臺之上。外部看起來一共四層。可登上高臺入閣之後,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包含暗閣。第一層裡包含了各種名家題詞和匾額,書法蒼勁,愛好書法的朋友可以仔細觀摩。
到了二層,這裡有很多曾遊歷過滕王閣的名人的介紹及他們的畫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如王安石、蘇軾等等。對人們了解這座充滿歷史價值的樓閣,提供了大量的文獻和了解途徑。最值得一提的是三層北面的一個品茗小廳,在這裡小坐品茶別有一番情致。
在往上看,到達第四層,則比二層多了些地理上的介紹。多是江西的風貌地勢,有壁畫和簡介,供遊人觀看。到了五層就到了整個滕王閣的精華所在了,上面不僅僅有整個滕王閣的立體模型,還有蘇東坡的親筆抄錄的滕王閣序及王勃的塑像。看到這位偉大詩人,不免惋惜他短暫的一生,年輕的天之驕子,英年早逝是最讓人唏噓的事情。
除了整個滕王閣構造,頂層的中國古風歌舞表演,也是此景點最有特色的展示之一。每天有六次演出,具體時間可以諮詢相關工作人員。滕王閣作為南昌最主要的景點之一,可以說,它的出現留存了大唐年間空前的發展盛況。在此處的遊客,除了登樓,還可以去周邊這些古建群去遊覽一番。相信通過對滕王閣的親自遊歷,定會讓你對這座從駢文中走出的歷史建築有更貼切直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