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量子通信,可你聽說過中微子通信嗎?

2021-02-08 刁博

中微子是一種不帶電的質量極小的基本粒子。最早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一些核反應過程中會有能量損失,這個問題困惑了很多傑出的科學家,包括量子力學的領軍人物玻爾一度認為微觀過程中能量守恆定律不成立。解決了能量丟失問題的是泡利,他在1930年提出那些核反應過程中釋放出一種不帶電、也沒有質量的微小粒子,正是那種粒子偷走了能量。由於它是中性的微小粒子,故名中微子。

過了二十多年,泡利預言的中微子被發現了,1995年發現中微子的萊茵斯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三種中微子的振蕩也陸續被發現,中微子有振蕩就意味著它的靜止質量不為零,它的傳播速度也僅僅是比光速小那麼一點點。

中微子無處不在並且穿透能力極強,每秒中會有上萬億個中微子穿過你的身體,即使穿過地球的時候它幾乎也是暢通無阻。中微子的這個特點使得它很難被發現,要發現它需要有能夠釋放出大量中微子的源頭,大量的中微子穿過人類布置的天羅地網時或許會有幾個會被捕獲,這樣的幾個被捕獲的中微子已經製造了數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即使在今天粒子物理學「盛宴已過」的情況下,對中微子的研究依然是物理學最基本的問題之一,並且還會繼續製造諾貝爾獎。

研究中微子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嗎?對基礎科學的研究很難預測未來會有什麼應用價值,中微子能夠給人類帶來什麼應用,有一個很好的設想,那就是利用中微子進行通信。

無線電通信已經非常普及,不過它也有一些不足。無線電信號不容易穿過建築物、高山、大地、水面等,為了實現更大範圍的信號覆蓋往往需要在高處建造高大的信號塔、在天上布置衛星通信網。在深海處的潛艇要想和外界進行聯絡非常困難,若是用中微子進行通信就不會存在信號穿不過海洋的情況。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夠進行更遠距離的星際旅行,用中微子進行通信就不用擔心信號被星際物質阻擋。

設想是美好的,不過利用中微子進行通信會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它太難檢測了,這會使得信號傳遞的速度非常慢。2010年,美國的科學家利用中微子進行了一次穿透340米巖石的通信試驗,結果僅僅是傳輸了中微子的英文詞neutrino就耗時2個多小時。雖然很慢但是意義重大,也許隨著技術的突破,利用中微子進行通信會在一些領域得到真正的應用。

相關焦點

  • 量子通信,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第一
    你可能不會再為信息安全、數據洩露而犯難,也不會抱怨預測不準確的天氣預報。一沙一世界。你可以從一粒沙中窺見整個世界,你也可以從物理世界的最小能量單位——量子中感受未來全球科技的變遷。量子時代正在走近。量子作為物理世界的最小能量單位,具有不可分割性。當一對量子發生糾纏時,兩者無論分離多遠,只要一方運動發生改變,另一方同步做出相應變化。圖源/Pixabay與此同時,不同於宏觀世界中,你可以通過物體的速度測量出其對應位置,量子則具有測不準特性。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量子的位置和速度數據。
  • 《大話量子通信》: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這兒 | 人民郵電出版社
    問:「聽說你是搞量子通信的,我知道什麼是通信,但什麼是量子呢?」答:「量子是物理量的最小單元,多數情況下由基本粒子攜帶。」答:「不完全是,嚴格地說是利用量子力學的一些原理來通信」每一位量子通信的從業者,面對各位親朋好友還有小朋友的提問時,最後都難免要解釋一遍什麼是量子力學。的確,量子力學作為物理學專業最重要的一門課(可去掉之一),幾乎主宰了整個現代物理學,也徹底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如同宇宙撥開了經典力學的外衣,看到了量子力學這個神秘的本來面目。
  • 美國物理學會發布「2018年物理學十大進展」,潘建偉團隊量子通信項目入選
    其中,中國潘建偉團隊的首次洲際量子通信項目同樣入圍。  首次洲際量子通信:量子加密長距離的 QKD 曾經在陸地的光纖網絡中有過嘗試,但是纖維中的光失效限制了通訊距離只能在幾百公裡之內。而利用天地鏈路,實現了相距 7600 公裡的位點之間的通信。這些結果對於那些設想「量子網際網路」的人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 信息專家讓你徹底理解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在理論上絲毫不會增強所傳信息本身的「保密程度」,它本身就只是一個通信的信道而已。密碼可以用量子通信的信道傳,但理論上也可以用其他任何信道傳。你完全不需要知道這個信道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就如同你不需要知道光纖通信原理是什麼一樣,你只要知道它能傳信息就足夠了。把「量子糾纏」、「量子隱形傳態」等雲天霧地的概念全丟到一邊去。
  • 關於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楊振寧是這樣評價的
    量子技術是近些年來的熱門科技話題。中國在量子技術領域有很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通信技術領跑全世界;九章量子計算機的問世標誌著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有著衝擊世界第一的實力。
  • 量子通信手機來了
    原標題:量子通信手機來了   在日前舉辦的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展出了兩臺量子通信手機樣品。該機型由中國電信與國盾量子根據現有品牌手機改造,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將推向民用市場。   什麼是量子通信手機?
  • 前沿|潘建偉:量子通信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
    視覺中國供圖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量子通信將大幅提升信息安全水平科技日報記者: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後,我國科學家已經利用它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並成功將量子通信發展到了實用階段,這是否意味著,一種顛覆傳統的通信方式即將誕生?
  • 量子通信打造網絡信息安全
    1、量子理論的建立  1905年,Einstein引入光量子概念,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並因此獲得192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1913年,Bohr在盧瑟福原子模型基礎上建立了原子的量子理論。1923年,發過物理學家de Broglie提出物質波的概念。
  • 前沿科技 | 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本期欄目聚焦量子通信技術發展,歷時3年,中國建成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實現了地面跨度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驗證了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前沿科技|匠心組織近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團隊再次登名頂級科學期刊《Nature》,推出量子通信領域的《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重磅論文成果,他們通過「墨子號」衛星與京滬幹線的串聯,首次構建了一張集成的空間對地量子通信網絡,綜合通信鏈路距離長達4600公裡,驗證了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 中國量子通信是精心謀劃的騙局?這是胡扯!
    一直以來(尤其是2016年我國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以來),由於量子通信的技術門檻高,絕大多數人不了解其原理,中國量子通信的科學實踐因此受到了一些誤解和非議,這可以理解。潘建偉曾在國際領先的科學周刊《自然》上發表過《實驗量子隱形傳態》(「Experimental quantum teleportation」),還入選了《自然》雜誌「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反事實直接量子通信
    然而,國際著名量子光學專家M. Suhail Zubairy小組2013年提出的反事實直接量子通信方案表明,即使在通信雙方Alice和Bob之間沒有實物粒子的交換,也可以實現信息的傳遞。這裡「反」的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直觀認識。  反事實直接量子通信,本質上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集中體現。該方案最初的靈感來自於1993年提出的「炸彈測試模型」。
  • 潘建偉:量子通信面臨兩大挑戰—新聞—科學網
    人類真的可以實現安全的信息傳送嗎?這到底是夢想,還是現實?
  • 璧山在西南地區率先布局量子通信技術
    在「京滬幹線」這條國家示範性骨幹線路建成近3年後,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正在全國各大城市加快布局。重慶日報記者日前從璧山區了解到,該區正搶抓量子科技發展機遇,在西南地區率先布局量子保密通信技術。依託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科量子),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落地璧山區,並首先在該區實現政企試點。量子通信是什麼?它是指利用量子態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通信方式,利用基本粒子的量子態實現量子密鑰協商,從而保證密鑰的共享。量子通信具有不可竊聽、不可破譯的特點,能夠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維度。
  • 量子通信有多安全?默克爾應該會想要整一個! | 科技袁人
    問:量子密碼不是號稱絕對安全嗎?怎麼會被破解?這是立了個flag被打臉了嗎?牛皮吹爆了嗎?答:平常說的破解量子密碼和破解傳統密碼,指的是不同層面的事情。傳統密碼的破解,指的是用數學方法破解。量子密碼是不可能用數學方法破解的,要竊密只能用物理方法攻擊設備。
  • 全球聯量子通信設備第二代產品-車隊自組網通信系統
    全球聯量子通信設備第二代產品-車隊自組網通信系統首先什麼是自組網?自組網是一種移動通信和計算機網絡相結合的網絡,網絡的信息交換採用計算機網絡中的分組交換機制,用戶終端是可以移動的可攜式終端,自組網中每個用戶終端都兼有路由器和主機兩種功能。
  • 用帶缺陷的探測器也能進行量子直接通信?
    量子計算機對現代通信安全提出了嚴重挑戰,量子保密通信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重要技術。1984年Bennett和Brassard提出的量子密鑰分發,1999年Hillery、Bu ek、Berthiaume提出的量子秘密共享和2000年龍桂魯、劉曉曙提出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簡稱QSDC、量子直通)[1]是三個最主要的量子保密通信理論。 竊聽光量子會改變其狀態而被檢測發現。
  • 「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價值重大
    原標題:「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價值重大   日前,不少媒體援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官方消息稱,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志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 國盾量子上市首日暴漲10倍,量子通信憑什麼這麼「牛」?
    據介紹,國盾量子公司主要從事量子保密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等,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提供軟硬體產品。目前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核心設備、量子安全應用產品、核心組件以及管理與控制軟四大門類。
  • 浙江九州量子:用量子「盔甲」打造量子通信商業化標杆!
    量子應用在浙江九州量子用量子科技賦能智慧交通量子科技理論研究成果向 實用化、工程化 轉化的速度正在加速。在應用示範上,《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10日 第 05 版 中國量子科技加快實現天地一體化)報導時提到的:蕭山區量子應用「盔甲」,蕭清大道超載治理項目便體現出融合基礎設施的亮點,打造了量子通信的商業化標杆!該項目在智慧交通建設的開展過程中,保障了交通大數據的安全。最近,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用上了量子「盔甲」。
  • 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發展及應用前沿報告2020
    基於量子密鑰分發(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與經典對稱密碼算法相結合的量子保密通信技術是是量子通信領域中率先走向實用化和產業化的技術方向,有望為信息安全領域帶來可實現長期安全性保障的保密通信方案。近期,全球主要國家和發達地區紛紛加快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