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蔣說:「現在天氣真的是越來越不正常了,以往的冬天,北方已經穿上了厚厚的棉襖,南方才剛剛穿上長袖,但是現在,北方的雪沒有見過多少,南方的城市卻在曬雪景」,小蔣之所以這樣抱怨,就是因為位於我國偏南的長沙,益陽,湘西等地區又下起了大雪,但是位於北方的「帝都」北京卻依舊乾燥如初,天氣那麼冷,就是不下雪,今天朋友圈一直有人曬雪景,還發文說「too cold」,看到這個詞彙,知行翻譯又犯了職業病,不禁想說:除了用「cold」表示「寒冷」以外,還有很多英語可以表達。
進入初秋以後,天氣逐漸開始轉涼,但是這時候天氣並不會感覺冷,更多的是涼爽,像這種「涼涼」「有一點冷」的感覺,我們可以用「cold」或者「crisp」進行表示即可,比如「The weather is not too cold, it’s just a little cool.(天氣不太冷,只是有點涼。)」再或者「It is a crispfall day.(今天是個秋高氣爽的日子)」。
一旦進入冬天之後,氣溫就會開始下降,這時我們就會感覺到周圍的寒意,但是並沒有到那種刺骨的地步,這時候我們可以用「chilly」來形容此時的「冷」,其實「chilly」的意思是指天氣或地方陰冷讓人感到寒冷,比如「It’s a little chillyout today, I’m gonna put on a sweater.(今天天氣有點冷,我要穿件毛衣)」
如果像今天的長沙一樣,都下起了雪,那說明天氣已經很冷了,這時候不要說「very cold」,因為這種表達也無法形容此時的冷,可以用「freezing」來形容,它是指「冰凍的,凍僵了」,比如「Today, the wind is freezingoutside(今天,外面寒風瑟瑟)」。
老話常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所以我們都知道最冷的時候就屬「三九天」了,那時候天氣達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這時候的「冷」用什麼形容呢,知行翻譯認為可以用「frigid」來表達,它的意思是「極冷的,寒冷的」,或者用「bitterly cold」,它的意思是「形容刺骨的寒冷,讓人感覺到痛苦」,比如「It’s a bitterly coldmorning, you』d better wrap up warm.(這是一個寒冷的早晨,你最好穿暖和一點。)」
看完這些,是不是發現其實不同程度的「冷」都有其表達的方式,千萬不能用同一個詞籠統概括,其實在我們翻譯行業也是這樣,在翻譯過程中,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這時候就要求譯員不能一蹴而就,應該通讀全文,了解原文的具體意思,然後在選擇適合的詞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與原文一致,因為對於翻譯來說,首要因素就是不能肆意篡改原文含義。關於「冷」的這幾種表達方式,記住了嗎?千萬不要再用「cold」這個詞概括全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