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是孩子們學習中的難點,而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又是近年來小升初、中考的重要考點。如何正確理解文中字、詞、句意,把握文言文的主要內容,從而體會古人的思想情感,感悟文中想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呢?
練習是考查孩子是否掌握方法的一種途徑,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必經之路。家長們快把資料列印出來給孩子練一練吧!
孟母戒子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①刀裂②其織,以此戒③之。自是④之後,孟子不復喧矣。
——選自《韓詩外傳》
【注釋】
①引:拿來。 ②裂:割斷。 ③戒:警告。 ④自是:從此。
認真讀文,回答問題。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1)其母方織 方:___
(2)乃復進 復:___
(3)何為中止 何為:___
(4)有所失,復得 失: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樣的一項是( )。
A.呼而問之 B.以此戒之
C.吾能為之足 D.自是之後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何為中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孟母為何要割斷她的織物?孟母是一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誡①子書(節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②則不能勵精③,險躁④則不能治性⑤。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⑥,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選自《諸葛亮集》
【注釋】:
①誡:告誡、勸勉。②淫慢:放縱懈怠。
③勵精:振奮精神。④險躁:輕薄浮躁。⑤治性:修養性情。⑥枯落:凋落、衰殘。
認真讀文,回答問題。
1.解釋下面句中劃線的詞語。
(1)夫君子之行 __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無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
(3)非寧靜無以致遠__________________
(4)非學無以廣才_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1)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誡子書》是__________時期諸葛亮臨終前寫給__________的一封家書,此文表現了父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緊抓一個「________」字,期望孩子做到一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
4.(用原文詞語填空)作者認為,做人治學要想成功就不能__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
↑ ↑ ↑掃一掃公眾號二維碼,
更多實用的語文寶典!
若你覺得有用,請點擊文章右下方【在看】
歡迎轉發朋友圈,
給身邊有需要的孩子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