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拒絕和家長溝通,該怎麼辦?丨心悅信箱

2020-09-05 心悅教育智庫

【編者按】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如何與孩子溝通是一門藝術,尤其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稍有不慎就會讓親子關係跌入冰點。今天「心悅信箱」和大家分享的案例正是關於親子溝通的內容。當孩子對父母愛答不理,要如何走進他的內心呢?

陪伴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困惑和問題,如果您也想得到專業的解答,心悅信箱歡迎您的來信。留言中請儘量詳細闡述事件和問題。



案例內容:

兒子大了,高中要住校只有周末回家,他有什麼話很少主動與我們做父母的聊起,我們發微信他也就是幾個字簡短回復,想問問他學習有沒有困難,常常開口沒說幾句就能明顯感覺他不耐煩,我們也不敢多問。我和孩子爸爸還是很尊重他的,孩子大了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但是這樣總是不溝通也不是辦法,要怎麼辦呢?

專家解答:

家長您好!

讀過來信,我看到了渴望和孩子交流,渴望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父母,也理解您被孩子「拒之門外」時的無助、沮喪、傷心。相信為了解孩子,您和愛人已經做出很多努力,運用了各種方法。希望您和我一樣,看到您和愛人的努力,即使無數次被孩子「忽視」,也會義無反顧開始新的嘗試。


為更好地和孩子架起溝通的橋梁,請您回想幾個問題:

1.孩子從小到大一直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在您和孩子交流的話題中,有沒有孩子願意說下去的?什麼話題是說不下去的?

3.孩子是不想和所有人說話,還是只是不想和父母說話?他想溝通的人有什麼特點會吸引他願意溝通下去?

4.相信,您也會有能良好溝通的人,和這些人溝通時和與孩子溝通時,您的做法有哪些不同?


相信,您的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往往和以下原因有關:

1.心理發展規律。

孩子小時候和家長無話不談,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話越來越少,內心活動越來越多,這與孩子的心理發展有關。高中生處於青春期,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情感上不再依賴父母。他們希望有自由支配時間,捍衛自己的觀點,易與家長產生分歧。因此,在面對父母和成年人時,他們常常把自己的內心世界隱藏起來,形成封閉狀態。

2.溝通雙方的關係。

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歡被當成小孩看待,有自己的秘密和生活,不希望別人幹涉太多。而父母會不由自主的把孩子當成孩子,覺得處處需要保護、時時需要提醒、事事需要幹預,而不是把他當成長大、獨立的人。所以,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如果父母和孩子不能形成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關係,就容易關掉溝通的大門。

3.溝通的方式。

同樣的話不同的表達方式,說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當一個人處於生氣、不滿等糟糕情緒時,說話容易不經思考。當孩子的行為或結果不能滿足自己的期盼時,家長會「不由自主」的嘮叨、命令、指責,無論是「軟話、硬話」,孩子都覺得父母就是想讓我「按照他們說的做」,從而產生敵對的感覺。

4.溝通的內容。

人都有趨利避害、自我保護的本能,孩子亦如此。對於那些讓自己產生厭煩、失落、挫敗的內容和場景,自然是能躲就躲。經常聽家長說,「和孩子說什麼都沒事,一說學習就翻臉。」不妨想一想,和孩子說學習時和說其他話題時有什麼區別,如果和孩子說學習多為指出問題、發布命令、表達不滿、批評指責,那就不足為奇了。這些內容會讓孩子引起不舒服的體驗,下意識處於逃跑狀態,產生逃避行為。


了解了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的原因,我們可以做以下嘗試。

1.溝通,從理解孩子開始。孩子與父母溝通,是希望找「願意聽我說話,懂得我內心感受的人」,而不是「永遠高高在上,總想著教育我的人」。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會看到另外一片天地。有時候孩子的表達意願是被父母的「正確建議」打擊回去了。「聽我把話說完」這是所有人的願望,也包括孩子。對孩子而言,有效引導的前提是用心傾聽。

2.溝通,從允許沉默開始。尊重孩子,也包括尊重孩子不說話的權利。當孩子不願意說的時候,父母也可以選擇保持沉默,不再追問。其實,通過觀察孩子的細微表情、肢體動作等,父母也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近況。

3.溝通,從改善關係開始。有效的溝通需要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在和孩子溝通時,不要只說問題和不足,更要挖掘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給予認可和讚美,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信任與支持,也會讓孩子更喜歡和父母交流。

4.溝通,從變幻話題開始。嘗試多與孩子交流他感興趣、希望交流的話題,而不是只談家長認為重要的話題,相信會有好的開始。除此之外,如果家長在遇到困難時請孩子幫忙,或者遇到事情時和孩子協商,會讓他產生成就感、價值感,也更願意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願您和孩子早日打開心靈溝通之門。


作者介紹:曹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十八中學專職心理老師。本文是作者原創內容,未經本人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心悅信箱丨「平平無奇」的我要怎樣才能變得自信起來?
    【編者按】「心悅信箱」欄目開通以來,我們後臺收到了不少同學和家長的留言,首先要感謝每一位讀者朋友的信任,對於大家的問題和困惑,《心悅教育周刊》都積極組織專家進行逐一解答。本周我們邀請郜廣存老師解答上周一位同學的提問:別人都那麼優秀,我們要怎麼才能自信起來?如果你也有困惑,也有話想和我們說,「心悅信箱」等著你的來信。
  • 心悅信箱:孩子愛玩電腦遊戲怎麼辦?丨心悅教育周刊第38期
    【編者按】從微信後臺和自媒體平臺的留言我們分析得出,「孩子沉迷網遊」、「親子溝通障礙」是家長們較為關注的內容。本期我們和大家分享的兩個案例出自心悅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賀銀瑞牽頭擔任總撰稿的《疫情期間青少年心理健康維護》,希望專家的建議能一解大家心中疑惑。如果您也有心理困惑和煩惱,歡迎在文末給我們留言,我們將在下期為您解答,期待您的留言。
  • 「德清嫂」家教學堂家長信箱④ | 我的孩子早戀了,怎麼辦?智慧的...
    「德清嫂」家教學堂家長信箱④ | 我的孩子早戀了,怎麼辦? 開欄語德清縣關工委、縣婦聯、縣教育局聯合縣新聞中心特開設「德清嫂家教學堂家長信箱」,該信箱專為廣大家長朋友解答關於養育孩子的各類問題。
  • 我的孩子早戀了,怎麼辦?智慧的家長應該這麼做丨「德清嫂」家教學堂家長信箱④
    」,該信箱專為廣大家長朋友解答關於養育孩子的各類問題。我是一位15歲女孩的媽媽,最近孩子放暑假在家,常常拿著手機和同學聊天,有一次手機叮咚叮咚響,孩子剛好在忙其他事,我無意間瞥到,信息都是同一個男生發來的,稱呼還是「親愛的」。昨天和孩子班主任聯繫,她也和我說起,孩子在校期間有早戀的跡象,這讓我又羞又惱又擔心。想和她溝通,但她現在很叛逆,愛和我唱反調。打她罵她,怕孩子易敏感做傻事。但這事如果放任不管,又怕她吃虧走歪路。
  • 父親的困惑:孩子脾氣越來越大怎麼辦?
    今天「心悅信箱」和大家分享的案例來自一位父親的困惑:孩子長大了脾氣越來越壞,媽媽和奶奶都在管我還該不該管?陪伴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困惑和問題,如果您也想得到專業的解答,心悅信箱歡迎您的來信。留言中請儘量詳細闡述事件和問題。
  • 青春期的孩子軟硬話不吃,拒絕溝通,怎麼辦?
    青春期的孩子軟硬話不吃,拒絕溝通,怎麼辦?,經常會抱怨跟家人沒辦法溝通,沒共同語言,家長也不理解他的苦。該如何去跟他溝通?周逸珠:青春期正是孩子開始形成自我身份認同的年紀。他需要通過身邊人的認可來實現自我認可並體現自己的價值。
  • 孩子拒絕做心理諮詢,家長該怎麼辦?
    在青少年心理諮詢中,除了遇到極少數孩子自己要求前來, 很多家長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孩子不願意過來做心理諮詢,該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有些父母試圖用欺騙的手段讓孩子得到幫助。比如,騙孩子說出去玩,然後帶到諮詢室。有的家長,甚至提議說讓諮詢師假裝是朋友到家裡與孩子交流。
  • 孩子沉迷遊戲拒絕和父母溝通怎麼辦?心理治療師力薦的4步溝通法
    上節課,我們主要剖析了,沉迷手機遊戲的孩子,情緒容易暴躁、不耐煩的原因;以及父母如何通過有效緩解自我焦慮,促使孩子願意接受到父母積極正向的影響,從而做出改變。我們今天主要講的內容是,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拒絕和父母溝通該怎麼辦?親子間不順暢的溝通,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哪些負面影響?如何通過與孩子建立和諧有效的溝通,以幫助孩子戒掉手機遊戲等。
  • 如果孩子只聽爸爸的,不聽媽媽的,怎麼辦?
    【編者按】為了搭建起一個更專業、更高效的心理服務平臺,為了給大家提供更多心靈溝通的機會,《心悅教育周刊》「心悅信箱」欄目每期會分享大家在生活和學習中最關心的問題和案例,並邀請《心悅教育周刊》的心理專家進行解答。如果您也有心理困惑和煩惱,歡迎在後臺給我們留言,我們將在下期為您解答,期待您的留言。
  • 青春期的女孩子被表白,家長應該怎麼去和孩子溝通
    家長說他的孩子對家長的話特別煩,不管家長說什麼都煩,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溝通交流。家長還問了一個具體的問題,如果有男生想追求她的女兒,家長該怎麼去說呢?該怎麼去回應呢?這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家長說什麼孩子都煩。第二個是如果遇到男生想追求這個小女生家長該怎麼去回應?孩子要分開來看,如果家長說什麼孩子都煩,基本上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家長的反饋或者給他的建議沒有營養。
  • 答疑解惑 | 孩子患抑鬱症拒絕治療,家長該怎麼辦?
    > 來訪者問:孩子患抑鬱症拒絕治療,家長該怎麼辦?孩子大學畢業3年了,現在每天除了打遊戲,什麼也不做。情緒低落,不與外界交往。我想給他找心理醫生,他不同意。我該怎麼辦?另一方面,很多的父母容易因「孩子好,自己才開心」的狀態而忽略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孩子構建成彼此心理不分離的關係模式,導致孩子成年後,無法實現分離個體化的心理成長任務,出現各種情緒症狀。
  • 孩子出現語言障礙,與人溝通困難,這時家長該怎麼辦?
    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件事情,幫助孩子可以表達出內心的想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發生。小文今年5歲了,平時在家就不怎麼說話,有時與家長溝通,甚至家長都聽不懂他想表達什麼後來聽他的班主任說道,原來是小文將別人的包碰到了地上,包裡裝著一個蘋果和一塊手錶,手錶確實被摔壞了,但並不是蘋果手錶,於是其父母又買了一塊新手錶賠償給人家。
  • 孩子喜歡「抬槓」?家長可巧用「傾訴溝通」,培養孩子感恩能力
    隨著孩子的年齡漸增,很多家長都在反映孩子的叛逆,說孩子越來越會抬槓了,說一句頂十句,都不知怎麼辦才好。朋友慧慧的孩子已經5年級了,最近聊天中,她總是對孩子有諸多抱怨。「7點半就要早讀,6點40還不起床,剛說他一句,他就譁譁譁地就開始反駁,最後怪到我身上來了。」「啊,怎麼會這樣?」
  • 信箱:你們家孩子遇到事情也會選擇逃避嗎?
    【編者按】我們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都會有疑惑甚至後悔的時候,但是永遠沒有滿分父母,教育是持久而長遠的大工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心陪伴每一個小生命茁壯成長,同時也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完成我們自己的人生課題。今天「心悅信箱」和大家分享的案例來源於網友的留言,我們和這位媽媽一起來看看:如何教會孩子承擔錯誤不逃避?
  • 孩子總用哭來解決問題怎麼辦?家長該不該妥協?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煩惱,明明可以用嘴解決,為什麼要用哭呢?面對這種情況,又該不該妥協呢?在孩子有限的認知裡,哭是與家長溝通最有效的方式。一旦孩子發現哭有用,便成為了他們的殺手鐧,動不動就拿哭來威脅家長。
  • 想和孩子說句話怎麼這麼難?孩子拒絕溝通的2大原因,家長知道嗎
    實際上孩子這種拒絕溝通的狀態背後有著心理上的原因,家長一定要找到科學的方式才能夠解決問題。我昨天去朋友家,正好一塊吃晚餐。這個時候朋友喊來孩子一塊吃飯,我就在餐桌上和大家閒聊了一會。我問孩子:「你更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呀?」
  • 夜讀丨 孩子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
    夜讀丨 孩子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無論孩子之間是否有欺凌現象,家長都絕不應該持刀去刺殺另一個孩子。可是拋開個案,類似疑問確實能激起所有父母的情感波瀾。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經常被曝光的校園霸凌事件,強化了父母們的不安全感。而這種群體不安全感,是有可能演化為非理智行動的。
  • 當孩子認為老師錯怪自己時,家長該怎麼辦?
    家長最怕看到的就是孩子受委屈,如果孩子回到家哭哭啼啼地說老師不公平、錯怪了自己。作為家長的你會怎麼辦? 家長當下的反應會直接影響孩子對該老師和該學科的喜惡。那麼到底該怎樣安撫孩子的情緒?家長處理這類問題時應該些注意什麼?有的家長會瞬間憤怒,立刻在孩子面前張口指責老師,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為降低孩子的不良情緒,但是這樣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委屈並對老師形成成見,影響以後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孩子是直接動機者,往往會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某個老師的課,一旦孩子對某個老師產生抗拒,那麼他的課也會被拒絕。
  • 青春期孩子拒絕與家長溝通?利用三步法有效改善親子關係
    導讀:青春期孩子拒絕與家長溝通?利用三步法有效改善親子關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青春期孩子拒絕與家長溝通?利用三步法有效改善親子關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發現孩子偷看黃片 家長該怎麼辦?
    媽媽當著孩子的面向班主任電話「抓狂」:「老師,我女兒和她同學在家看黃片,我女兒平時很乖的,一定是那個同學把她帶壞的,我該怎麼辦......」老師電話中明顯感覺到家長的憤怒、著急和無助。要是孩子學習成績跟不上找原因,上課跑神,早戀,等等,諸如之類的問題,老師能當場給予家長指導建議,但是對於孩子看黃片這個問題老師也一時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