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杜鵑映山紅。眼下,在福鼎佳陽畲鄉天湖山茶園,杜鵑花花開正豔。藍天白雲下,奼紫嫣紅的杜鵑花襯著碧綠茶園,遊客紛至沓來。
下山,向海。吉嶼、竹甲鼻等海域,升級改造後的新型網箱漁排鋪展海上,蔚為壯觀。佳陽人新的耕海夢,正在這片「藍色土地」上,春暖花開……
近年來,佳陽鄉立足生態、區位優勢,以建設「多彩佳陽·山海畲鄉」為目標,全力打造綠色山地農業帶、藍色海洋漁業帶、紅色畲鄉旅遊帶,多彩振興路正躍動山海間——
因鄉施策 振興藍圖激蕩人心
振興鄉村,是當下佳陽群眾最熱切的期盼。如何走好特色鄉村振興路?佳陽人有自己的考量。
「佳陽有兩大突出優勢,一個是生態,另一個是區位。」鄉黨委書記何晨旭介紹,生態是佳陽最亮麗的一張名片,早在2011年該鄉就躋身省級生態鄉鎮之列。在區位優勢方面,佳陽地處閩浙邊界,毗鄰礬山、沿浦、岱嶺、馬站等4個浙江鄉鎮;隨著「縱一線」(228國道)和寧東高速及互通口建成後,佳陽還將成為福鼎「東大門」; 同時,佳陽還擁有優渥的岸線資源,內海岸線長達30.8公裡。這些都為佳陽發展攢足了「家底」。
佳陽鄉 資料圖
彩繪牆 資料圖
因鄉施策,謀定而動。佳陽鄉黨委政府提出畲鄉振興的「一二三」發展思路,即以建設「多彩佳陽·山海畲鄉」為目標,充分發揮生態和區位兩大優勢,著力打造紅色畲鄉旅遊帶、綠色山地農業帶和藍色海洋漁業帶等三條彩色產業帶。
其中,綠色山地農業帶從鼎佳吉特禽養殖基地—農本孔雀園基地—泰美生態茶村—後洋鼎白生態茶園基地—佳山本境茶葉基地—天湖山千畝茶園連線,突出福鼎白茶以及特色花卉特色畜禽;藍色海洋漁業帶從安仁—蕉宕—羅唇連線,突出沿海新型網箱養殖、蝦塘灘涂及餌料交易為主;紅色畲鄉旅遊帶從天湖山—周山—佳山—佳陽—雙華一路向海延伸至安仁村,突出既有老區紅色底蘊,又有鮮明民族風情以及牡丹歷史文化。
羅唇灣 資料圖
天湖山茶園 王婷婷 攝
周山牡丹花資料圖
安仁餌料交易市場資料圖
藍圖繪就,激蕩人心。畲鄉人咬定目標,堅定不移踏上了振興鄉村的新徵程。
勇闖敢試幹事創業豪情迸發
5月2日,沙埕灣跨海大橋主橋南北岸跨中首段226噸鋼箱梁吊裝,拉開了該橋跨中箱梁吊裝施工序幕。
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是國家高速公路網寧波至東莞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途經佳陽13.5公裡,設2個互通口、1個服務區。建成後,將進一步突顯佳陽山海畲鄉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沙埕灣跨海大橋劉學斌 攝
搶抓機遇,考驗的是黨員幹部的能力與智慧、勇氣與擔當。該項目伊始,佳陽鄉就旗幟鮮明將其作為裡程碑式項目,摸索出黨建引領、幹部擔當的「345」和諧安徵遷模式,一年多時間完成徵地2442畝、徵遷房屋262榴、墳墓205座、特構物47處、漁排13234口,有力保障了重點項目的無障礙施工,天塹變通途。
海上養殖綜合整治的快速推進,同樣如此。佳陽內海岸線長,其涉及的海上養殖綜合整治任務佔福鼎全市的三分之一。堅決打贏這場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對佳陽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應勢而為,佳陽成立海上漁排黨支部,以「黨支部+黨員+網格員+養殖戶」模式,構建覆蓋全海域的網格化管理服務新機制,實現海域共管共治。
佳陽漁排 王婷婷 攝
在海上黨支部引領下,海域有了「新管家」,漁民有了「主心骨」。對清退舊漁排「拆清楚」,對升級漁排「改清楚」,對管理房等設施「粉清楚」,對下水大網箱位置「擺清楚」,對海域使用情況「管清楚」 ……
目前,該鄉升級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昔日雜亂不堪的海面向碧海淨灘的新田園轉變,為發展新型漁業,實現生態養殖打下了堅實基礎。
山海協奏多彩產業交織輝映
5月7日,恆春源茶業天湖山有機茶基地裡,茶農們忙著採摘茶葉,坐落山腰的生產車間則加工繁忙,茶香陣陣。
天湖山有機茶基地,「福鼎最美茶山」,產茶地海拔838米,雨水充足,區域年均霧天約180天。高山雲霧出好茶,企業有機茶葉發展之路也越走越敞亮。
恆春源茶業天湖山有機茶基地 王婷婷 攝
佳陽有佳茗,貢眉出佳陽。立足生態資源優勢,佳陽鄉精心培育恆春源、鼎白、本境等茶業龍頭企業,引進省級龍頭企業盈浩公司盤活後坪底500多畝集體茶園,建設泰美生態茶村,推動白茶產業異軍突起。同時大力發展以特色果蔬、林下經濟為主的山地農業,孔雀園、烏稔樹種植、三紅蜜柚、鼎佳吉特禽養殖、象洋東魁楊梅等特色山地農業基地風生水起。茶產業、特色山地農業領舞,「綠色山地農業帶」為全鄉農民人均增收約5000元,成為當地脫貧增收的重要產業。
佳陽特色山地農業 資料圖
放眼海上,佳陽改造升級後共有大網箱474口、小網箱84口,年產值3億元。該鄉還謀劃實施安仁窯腳海上休閒旅遊綜合體項目,探索「村+鄉辦企業」發展新模式,引進福鼎市沙埕灣海之夢有限公司,打造福鼎首個海上休閒旅遊綜合體項目。藍色海洋漁業帶,正成為該鄉沿海群眾最重要的致富產業。
佳陽漁排 林文志 攝
安仁村 資料圖
在打造紅色畲鄉旅遊帶上,佳陽則按照全鄉「一盤棋」的思路,農旅、茶旅、漁旅結合,大力推進一三產業融合,構建「一心三圈」大格局,即以集鎮為中心,打造以周山、佳山村為支點的「紅色文化圈」、以雙華村為支點的「民族風情圈」和以安仁新村為支點的「海灣休閒圈」等三個鄉村遊「主題圈」。
佳陽至周山的特色鄉村景觀路、佳陽至後洋鼎白茶莊園的茶旅之路、周山至浙江硯山的對接邊界鄉村旅遊之路等多條配套路網,或在建或籌劃,以佳陽為中心聯動「東馬站、西桐山、南太姥、北礬山」的「15分鐘旅遊半圈」漸行漸近,未來可期!
來源:閩東日報(原標題:多彩振興路 躍動山海間)
文:王志凌
圖:王婷婷 林文志 劉學斌 幸福福鼎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