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不是孤芳自賞將藏品束之高閣,而應該多與行家裡手交流學習

2020-12-23 家傳古玉說傳承

古董收藏唯有多看、多買、多研究,才能提升審美能力和對古玩市場的了解。收藏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知識性的東西,當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要進行深入的學習鑽研,虛心求教,實地走訪。這種持之以恆、心無旁騖的求知過程,是收藏愛好者修成正果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也是收藏樂趣最具魅力的一個階段。收藏不是孤芳自賞,將藏品束之高閣,而應該多與行家裡手交流互相學習才行。

以前齊白石書畫才賣1元一幅,現在齊白石書畫賣到9億元,漲了1億倍。猶太人逃亡的時候,就變賣家產,換成藝術品作品攜帶逃亡。最近地產、股市、比特幣暴跌,但藝術品的價格不跌反漲。藝術品,是人類自古以來,唯一不貶值的商品。無論是經濟危機,還是社會動蕩,藝術品的價格都是不跌反漲。

收藏古董自己的鑑賞能力提高了,自然會買到有升值空間的藏品。懂得了鑑賞就會分辮真假。然而,由於鑑賞認知力的高低不同卻出現了兩種答案,一、看真,二看假。這很正常,愛好古董的人就象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包括我),人要天天學習什麼的認知力就會買什麼樣的貨,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向社會收藏圈多分享自己的藏品聽取行家的見議。至完全能夠否定和正確認定自藏的真偽時,才算入門了。在歷史久遠的各種文物面前,我們都是學生,要學習和了解知識太多了!正所謂:人各有所長,尺有所短,同仁們只有認真互學、互鑑、取長補短才能真正提高認知水平。

民間藏友們只有大膽亮出散落在民間頂級古代藝術品,才能解放一些人及其頑固的思想才能糾正一些錯誤的認識。才能慢慢的把人們的思想引導到中華文化自信的正確軌道上來。合法持有的民間藏品就是金光閃閃、美輪美奐,一個國家真正的底蘊是文化,故文物文化在國家則昌盛,民間收藏也是對國家館藏添補空白,不足的補充。民間收藏更是全世界社會文物的一部分值得關心重視。

相關焦點

  • 收藏是一種富於高雅生活情趣的行為表現
    有人居為奇貨,束之高閣,如同唐太宗搜盡王羲之墨寶後隨之埋葬,不容外人覬覦;有人「獨樂樂」,獨自把玩,不許他人矚目。凡此,顯然與收藏、鑑賞的本義相去已遠。當一個人的收藏心態出現這些問題或類似「亞健康」時,那麼藏品的傳世意義亦就喪失殆盡,收藏的結果終究也就成為一種可憐、可嘆、可悲、可哀的怪癖了。
  • 海內外百名收藏愛好者齊聚惠州 交流民間藏品數萬件
    圖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在第二屆廣東惠州民間藏品交流會上展出、交流的現場 宋秀傑 攝中新網惠州7月14日電 (記者 宋秀傑)7月14日,第二屆廣東惠州民間藏品交流會拉開帷幕。來自海內外的100多位收藏愛好者在本屆交流會上共展出各類民間收藏品逾5萬件,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前往觀展。圖為第二屆廣東惠州民間藏品交流會開幕式現場 宋秀傑 攝據介紹,惠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1400多年的建城史。
  • 學好藝術品要向博物館的藏品學習,你收藏的古董藝術品才有意義。
    搞收藏真是鍛鍊心智,而聞目染學習收藏,寫收藏的經歷不知不覺都成了一個愛收藏的專業人士。如果沒有這麼多藏家的收藏保存下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藝術品又怎麼證明我們偉大民族的偉大成就?偉大的收藏家們用事實證明著存在就是真實。能夠把藏品向社會分享一定是胸懷坦蕩的藏家!
  • 學習收藏古董藏品也需要藏真去偽,藏精去劣理性收藏。
    不能有一雙慧眼識珠火眼金睛你又如何保真收藏?俗話說藝術品不怕買的貴,就怕買不對。所以要先學在買東西也不遲。收藏沒有目標與方向,看到什麼買什麼,不會集中優勢兵力突擊,最終也是門外漢沒辦法做到專業也成不了大事玩樂而已。
  • 收藏,最終是我們拿自己的藏品證明高度
    收藏最終是拿藏品說話,進且要進入靠譜的行家頂尖圈子裡才行。所以,一個靠譜的古董商對於想玩古董的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收藏首先要確定一下自己的收藏方向,古董的品種和方向太多了,不可能全玩要做到專一專業,先把這個角度確定一下對某個品種感興趣的,就先玩這類好了。
  • 記錄廣州十三行的博物館,1600件藏品一人捐贈
    「我還可以再捐給十三行博物館。」 王恆口中的博物館,國慶節前剛剛在廣州開張。收藏的近1600件(套)文物,記錄著清代中國對歐美重要貿易口岸十三行的百年輝煌。 而這些文物中,屬於王恆捐贈的就有1500多件。
  • 英國最牛收藏家!向大英博物館捐了七萬多藏品,但藏品備受爭議
    英國最牛收藏家!向大英博物館捐了七萬多藏品,但藏品備受爭議疫情影響之下,許多產業都受到相當大的衝擊,除了觀光、旅遊、航空業之外,有個產業可能一時間大家沒有想到,但的確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那就是博物館業。
  • 收藏怪事,藏品、價值不是第一位,它反而是藏友最看重的!
    大家好,歡迎閱讀今天的文章,這裡是每日一更的山海收藏說,我是收藏分享人——山海君。隨著近幾年各種客觀的願意,袁大頭一直是較為熱門的收藏種類之一。山海君也喜歡銀元收藏,也收藏了一些袁大頭,可是近幾年的泉友圈子裡怪事卻越來越多。
  • 杭州小夥痴迷收藏潮流藝術品 專門裝修一套房子存放過萬件藏品
    【解說】眼前的這位杭州年輕小夥是一位資深收藏迷,他化名Lei yu,平時做設計工作,收藏潮流藝術品已久。多年來,他從世界各地搜買來的潮流藏品已超萬件。其中包括上百雙喬丹限量版球鞋、星球大戰電影周邊、星巴克的杯子、安迪·沃霍爾的金寶湯罐頭畫等等。對收藏痴迷的他還專門設計裝修了一套房子,用來存放這些「寶貝」。這些藏品將房子的客廳、臥室、書房等擺得滿滿當當。
  • 行內人揭秘拍賣內幕:鑑定用嘴,收藏用錢!其中的奧秘你知多少?
    古玩圈這幾年風風火火的也熱鬧了一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平民百姓加入到了這個行業,當然有一部分藏友可能只是家裡剛好有那麼幾件流傳下來,但更多的藏友是看到了現在的市場行情,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所包含的文化傳承其中就包括瓷器,也有人說瓷器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可見瓷器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
  • 蘇州81歲老人近五十載精心收藏「三花」藏品見證歷史變遷
    來自蘇州工藝美院的大二學生倪小蕊被潘維基的《紅樓夢》「三花」藏品驚豔了一把。她說,作為95後,很多藏品都是頭一回見,這些色彩絢麗、圖案精美的收藏也代表了一段中國設計的「發展史」。金谷裡相關負責人、策展人楊茜介紹,小小的火柴盒如今已不多見。而以「紅樓夢」為主題發行的郵票,自建國至今一共就只有四套,相當珍貴。
  • 廈門現收藏熱潮 藏友冒雨樂淘藏品
    29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玩從業者、收藏家、愛好者們,在廈門見到這麼多海內外藏品,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當天,首屆海絲藝術品中心古玩藝術品交流會,在廈門海絲藝術品中心羲緣樓開幕,數百位古玩從業者、收藏家、愛好者們齊聚廈門,共同見證這場古玩收藏盛會。
  • 兒童節話兒童收藏。
    看到了這個題目,也許有人會問,兒童也有搞收藏的。是的,所有兒童都喜歡收藏,並且有很多藏品,有的還很有成就。前幾年媒體上就報導過一個天津地區的小男孩,把家裡平時給他的零花錢聚集起來,在地攤上買自己喜歡的藏品。
  • 晉江一民間收藏家,痴迷古玩27載,為了展示藏品
    黃祖猛的藏品近千件   東南網6月2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龍山 郭冰德 文/圖)痴迷收藏古玩27年,來自泉州市晉江安海的黃祖猛在收藏界小有名氣,並創設清遠齋展示了各種陶瓷、玉器。而他最終的夢想是希望能夠開辦一個私人博物館,將他收藏的古玩珍品展示給市民,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痴迷收藏古玩27年   近日,導報記者探訪了這個被譽為「家門口的陶瓷博物館」,近70平方米的齋號內,擺設有200餘件陶瓷、青銅器和字畫等古玩。談及收藏的經歷和古玩背後的故事,黃祖猛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
  • 浙江臨海青年集「時間藏品」 讓人類偉大發明敲響新聲
    「從收藏角度說,這些並非名貴藏品,卻勾起了許多人的美好記憶。」鐘錶源於中國,至清代時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珈源鐘錶科普博物館陳列著精美的古董鐘錶,並介紹與鐘錶有關的歷史人物。在互動區,幾位遊客正通過智能觸控感應與十二生肖鐘面互動;庭院中,日晷和銅壺漏刻可供觀測。珈源鐘錶科普博物館一角 範宇斌 攝「其中大多數的藏品皆為跨越山海而來。」
  • 藏品拍照技巧
    很多朋友喜歡把自己收藏的幣放到網上供大家欣賞、品評。看到鍾意的銀幣需要朋友幫忙鑑別真假,指導價格。幣商要在網絡發布信息,完成交易。這些都需要拍照傳圖,您圖片的質量將直接影響看圖者對真假,價值的判定,低質量的圖片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糾紛。今天告訴大家一些圖片的基本要求和各種包漿需要光線環境。
  • 專業專一收藏,才是正確方式。
    不管什麼樣的藏品都想要收藏的人實際上就是瞎折騰,真玩古董的人基本上都是玩單一品種。人無完人現社會上樣樣都精通的高人?是永遠不存在。一個人經驗知識還有資金都有限制,不可能亂七八糟的收藏,專項收藏最後才能達到目的,專業才能收穫真品精品。
  • 成都80歲億萬富豪被小23歲妻子起訴離婚,藏品太多無法分配
    而撐起他整個精神世界的,無疑就是他的收藏事業和佔據著家裡每個角落的近20萬件藏品。展覽前言中說:「館內藏品將全部無償獻給國家和民族。」「我的孩子只有管理權,不能售賣,我會在遺囑裡寫上……」拳拳之心,溢於言表,令人感動。然而,參觀過該博物館的很多藏友表示:邱老先生的藏品在真偽鑑定上存在很大的問題:就他們所看到的情況,雖不敢斷言全是假貨,但真品率的確非常低。所以,邱老先生的這番好意,恐怕很難有公立博物館願意接手。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品有望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展出
    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館長(右三)一行參觀十三行博物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品有望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展出  「如果有機會,可以把佛羅倫斯大教堂博物館的藏品運來十三行博物館展覽!」昨日,被譽為世界上最美教堂的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館長FrancoLucchesi到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參觀時表示,希望以後有機會利用互展的形式把教堂的展品帶到廣州,把十三行博物館的展品帶到佛羅倫斯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