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類」表示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綜合實力總體水平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包括:南昌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安徽工程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僑大學、江西理工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河北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北京建築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瀋陽大學、長春大學、大連交通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安徽工業大學、東華理工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安徽財經大學等全國62所高校。
「C類」表示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綜合實力總體水平位居全國高校第三,包括鄭州輕工業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瀋陽建築大學、魯東大學、天津職業技木師範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常州大學、西安工程大學、揚州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青海民族大學、西安郵電大學、南昌航空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聊城大學等全國60所高校。「D類」表示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綜合實力總體水平位居全國第四,包括雲南經濟管理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瀋陽工程學院、黔南民族師範學院、河北外國語學院、瀋陽城市學院、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長春大學旅遊學院、河北東方學院、寧波工程學院、鹽城工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溫州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浙江科技學院、馬鞍山學院、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巢湖學院、青島濱海學院等全國37所高校。 本次調研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對全國215所開辦人工智慧方向的高校進行調研。這是迄今為止,針對人工智慧專業學科調查內容最全、規模最大、覆蓋高校數量最多的排行榜,在年度會議上,將對上榜TOP50院校以及在人工智慧教育教學領域取得一定成績和科研成果的院校頒發榮譽證書,樹立行業標杆,促進專業發展、鼓勵學科創新。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於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成立,是由一批積極投身於「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事業的高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自願組成的公益性、全國性學術團體和服務平臺。聯盟工作接受國家網信辦、工信部等國家政府部門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聯盟對外開放,歡迎全國高校及企業加盟(加盟微信13651193492)。全國普通高校「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教育教學綜合實力排名主要依據:●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師資力量建設情況(權重比例15%)●高校人工智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目標(權重比例15%)●高校人工智慧專業教材開發與人員投入情況(權重比例5%))●高校人工智慧實驗室建設與運行情況(權重比例15%)●高校人工智慧專業教學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權重比例5%)●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實習實訓基地服務能力(權重比例5%)●高校人工智慧專業教師接受專業培訓的人數與次數(權重比例5%)●高校主辦承辦人工智慧專業活動的次數及規格規模(權重比例5%)
2020全國215所高校人工智慧專業教育教學綜合實力排行榜
排名
學校名稱
專業名稱
綜合評分
綜合實力
1
浙江大學
人工智慧
98.2
A+類
2
南京大學
人工智慧
97.5
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97.3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人工智慧
96.9
5
哈爾濱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96.5
6
西安交通大學
人工智慧
95.5
7
天津大學
人工智慧
95.2
8
電子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94.7
9
北京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94.3
10
中國人民大學
人工智慧
94.1
11
廈門大學
人工智慧
93.8
A類
12
四川大學
人工智慧
93.5
13
重慶大學
人工智慧
93
14
山東大學
人工智慧
92.8
15
武漢大學
人工智慧
92.5
16
蘭州大學
人工智慧
92
17
上海交通大學
人工智慧
91.7
18
同濟大學
人工智慧
91.5
19
吉林大學
人工智慧
91
20
西北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90.8
21
華中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90.5
22
中國農業大學
人工智慧
90
23
北京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89.8
24
復旦大學
人工智慧
89.3
25
東北大學
人工智慧
89
26
東南大學
人工智慧
88.7
27
大連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88.5
28
北京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88
29
北京郵電大學
人工智慧
87.7
30
西南交通大學
人工智慧
87.4
31
北京交通大學
人工智慧
87
32
重慶郵電大學
人工智慧
86.8
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人工智慧
86.3
34
太原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86
35
南京農業大學
人工智慧
85.7
36
上海大學
人工智慧
85.4
37
暨南大學
人工智慧
85
3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人工智慧
84.9
39
華中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84.6
40
河北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84
41
中國礦業大學
人工智慧
83.7
A-類
42
陝西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83.6
43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人工智慧
83
44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人工智慧
82.5
45
北京化工大學
人工智慧
82
46
武漢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81.5
47
西南財經大學
人工智慧
81
48
長安大學
人工智慧
80
49
蘇州大學
人工智慧
79.7
50
中北大學
人工智慧
79.6
51
貴州大學
人工智慧
79.5
5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79.4
53
安徽大學
人工智慧
79.3
54
河南大學
人工智慧
79.2
55
中國傳媒大學
人工智慧
78.8
56
南昌大學
人工智慧
78.7
B+類
57
南京中醫藥大學
人工智慧
78.6
58
成都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78.4
59
天津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78.3
60
江蘇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78.2
61
安徽工程大學
人工智慧
78.1
62
華南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7.8
63
華僑大學
人工智慧
77.8
64
江西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77.6
65
首都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7.4
66
河北大學
人工智慧
77.3
67
上海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7.2
68
天津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77.1
69
南京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6.9
70
長春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6.8
71
北京建築大學
人工智慧
76.7
72
曲阜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6.5
73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人工智慧
76.3
74
上海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76.2
75
瀋陽大學
人工智慧
75.8
76
長春大學
人工智慧
75.6
77
大連交通大學
人工智慧
75.5
B類
78
上海海事大學
人工智慧
75.4
79
天津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75.3
80
中原工學院
人工智慧
75.2
81
南京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75.1
82
浙江財經大學
人工智慧
74.9
83
安徽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74.7
84
東華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74.5
85
福建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4.4
86
安徽財經大學
人工智慧
74.3
87
福州大學
人工智慧
74.2
88
安徽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74.1
89
閩南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3.9
90
華東交通大學
人工智慧
73.7
91
湖南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3.6
92
江西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3.5
93
山西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3.4
94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人工智慧
73.3
95
內蒙古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73.2
96
河南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72.8
97
長沙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72.7
98
河南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2.5
99
武漢工程大學
人工智慧
72.4
100
武漢紡織大學
人工智慧
72.3
101
河北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2.2
102
河南農業大學
人工智慧
72
103
安徽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1.9
104
廣東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71.7
105
華南農業大學
人工智慧
71.6
106
廣州大學
人工智慧
71.5
107
湖南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71.4
B-類
108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71.3
109
湖北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71.2
110
廣西民族大學
人工智慧
70.8
111
北部灣大學
人工智慧
70.6
112
桂林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70.5
113
重慶交通大學
人工智慧
70.3
114
西南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70.2
115
雲南農業大學
人工智慧
70.1
116
西安理工大學
人工智慧
70
117
陝西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69.8
118
鄭州輕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
69.7
C+類
119
中南民族大學
人工智慧
69.6
120
西南民族大學
人工智慧
69.5
121
瀋陽建築大學
人工智慧
69.4
122
魯東大學
人工智慧
69.3
123
天津職業技木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69.2
124
青島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69.1
125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人工智慧
68.9
126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人工智慧
68.8
127
常州大學
人工智慧
68.7
128
西安工程大學
人工智慧
68.6
C類
129
揚州大學
人工智慧
68.5
130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
68.4
131
山東財經大學
人工智慧
68.3
132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68
133
青海民族大學
人工智慧
67.8
134
西安郵電大學
人工智慧
67.7
135
南昌航空大學
人工智慧
67.6
136
西安石油大學
人工智慧
67.5
137
聊城大學
人工智慧
67.4
138
湖南工商大學
人工智慧
67.3
139
江漢大學
人工智慧
67.2
140
南華大學
人工智慧
67
141
西華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66.8
142
景德鎮陶瓷大學
人工智慧
66.7
143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
人工智慧
66.6
144
齊齊哈爾大學
人工智慧
66.5
145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人工智慧
66.4
146
常州工學院
人工智慧
66.3
147
保定學院
人工智慧
66.2
148
南京工程學院
人工智慧
66
149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
人工智慧
65.7
150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人工智慧
65.6
151
湖南工程學院
人工智慧
65.5
152
山西工商學院
人工智慧
65.4
153
長沙學院
人工智慧
65.3
154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人工智慧
65.2
155
貴州師範學院
人工智慧
65
156
長春科技學院
人工智慧
64.8
157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人工智慧
64.7
158
湖南信息學院
人工智慧
64.6
C-類
159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
人工智慧
64.5
160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人工智慧
64.4
161
南寧學院
人工智慧
64.3
162
重慶文理學院
人工智慧
64.2
163
江西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人工智慧
64
164
成都工業學院
人工智慧
63.8
165
陽光學院
人工智慧
63.7
166
北京吉利學院
人工智慧
63.6
167
齊魯理工學院
人工智慧
63.5
168
河南科技學院
人工智慧
63.4
169
信陽師範學院
人工智慧
63.3
170
四川旅遊學院
人工智慧
63.2
171
河北工程技術學院
人工智慧
63
172
玉溪師範學院
人工智慧
62.8
173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人工智慧
62.7
174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人工智慧
62.6
175
遼寧科技學院
人工智慧
62.5
176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人工智慧
62.4
177
楚雄師範學院
人工智慧
62.3
178
雲南經濟管理學院
人工智慧
62.2
D+類
179
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
人工智慧
62
180
瀋陽工程學院
人工智慧
61.8
181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
人工智慧
61.7
182
河北外國語學院
人工智慧
61.6
183
瀋陽城市學院
人工智慧
61.5
184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
人工智慧
61.4
185
長春大學旅遊學院
人工智慧
61.3
186
河北東方學院
人工智慧
61.2
187
寧波工程學院
人工智慧
61
D類
188
鹽城工學院
人工智慧
60.8
18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
人工智慧
60.7
190
溫州大學
人工智慧
60.6
191
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
人工智慧
60.5
192
浙江科技學院
人工智慧
60.4
193
馬鞍山學院
人工智慧
60.3
194
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
人工智慧
60.2
195
巢湖學院
人工智慧
60
196
青島濱海學院
人工智慧
59.6
197
安徽三聯學院
人工智慧
59.5
198
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人工智慧
59.4
199
黃淮學院
人工智慧
59.3
200
鄭州西亞斯學院
人工智慧
59.2
201
懷化學院
人工智慧
59
202
青島黃海學院
人工智慧
58.7
203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人工智慧
58.6
204
山東現代學院
人工智慧
58.5
205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人工智慧
58.4
206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
人工智慧
58.2
D-類
207
山東女子學院
人工智慧
58
208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人工智慧
57.8
209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人工智慧
57.6
210
賀州學院
人工智慧
57.5
211
山東協和學院
人工智慧
56
212
濟南大學泉城學院
人工智慧
55.8
213
河西學院
人工智慧
55.6
214
商洛學院
人工智慧
55.3
215
青島恆星科技學院
人工智慧
55
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簡稱:聯盟)是由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南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重慶郵電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54家高校、企業共同發起,於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正式成立。迄今為止,聯盟發展會員300多家, 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聯盟由一批積極投身於「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事業的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自願組成的公益性、全國性學術團體和服務平臺。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擔任聯盟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擔任聯盟理事長。聯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國家網信辦等政府部門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聯盟主要工作是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區塊鏈專委會(簡稱:高校區塊鏈專委會),是由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鄭州大學、貴州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山西農業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陝西師範大學、眾享比特、中國網安、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40多家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於2019年12月7日在廣東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發展高校及企業會員50多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純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名譽顧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字社會與區塊鏈實驗室主任蔡維德教授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區塊鏈中心主任陳鍾教授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主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區塊鏈教育,為高校區塊鏈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提供專家諮詢服務。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新商科專委會(簡稱:高校新商科專委會),是由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廣西科技大學、河北金融學院、天津財經大學、北京物資學院、西藏民族大學、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中雲國創、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20多家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於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正式成立。目前發展高校及企業會員100多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擔任高校新商科專委會主任。高校新商科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動高校新商科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為新商科教育提供專家諮詢服務。
版權聲明:轉載文章和圖片均來自公開網絡,推送文章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如果出處有誤或侵犯到原作者權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授權事宜
《賦能人工智慧教育》全書約40萬字,第一次集中反映了我國215所高校校長的人工智慧專業人才培養理念及學科建設方案。
《彙編》大16開本精裝,共七個篇章,1111頁,125萬字。首次收錄全國156家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學院(專業)基本信息、辦學特色、師資力量、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實驗室建設等多項內容。55位專家麻辣點評,直面問題。《彙編》極具收藏價值。
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積極組織材料、牽頭編制了《全國重點高校發展規劃與信息化建設報告》(2016~2020)(簡稱:報告,150萬字,75所重點高校)
全國高校新增本科專業名單大全,615頁,是業界第一本全面匯總普通高等學校新增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黃頁」,全面反映2010年~2019年,我國普通高校新增專業名稱及專業調整方向。
《賦能實驗室》彙編出爐!首批推介18家企業解決方案助力高校,33位專家麻辣點評。歡迎諮詢(微信liyuemeng2014)
賦能高校人工智慧教育120位校長,第一本關注校長推進人工智慧教育的時代讀物。歡迎諮詢(微信liyuemeng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