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表演過程中,演員們需要哪些細節的訓練?

2020-12-19 錘子說西遊

越劇的表演形式不同於京昆等戲曲劇種,也不同於話劇、影視劇的表演方式,具有屬於自己的表演特徵,為此,如何正確把握越劇表演的程式與遷移,是每一個演員必須研究的課題。越劇表演首先是技藝層面的支撐。越劇是戲曲劇種的一類,她必然滿足戲曲表演的基本特徵,即「以歌舞演故事」,所謂「歌舞」指的是戲曲身段程式方面的內容。一個戲曲演員的成才需要從小培養,經過數載甚至十數載時光的專業訓練,才能立足於舞臺,成為一個合格的戲曲從業者。戲曲基本功的紮實直接影響到你舞臺上創作人物、表現人物的能力,所以可以說戲曲程式是越劇表演中技術環節的支撐。

就如同高樓大廈的地基一般,如果沒有牢固的地基,就不會有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一點我在主演《大漠驪歌》的創排過程中深有體會。《大漠驪歌》是一出文武兼備的劇目,相比武戲而言,文戲的難度更高,因為人物的經歷坎坷,情感層次非常豐富,在演武戲的時候只要把平時的戲曲基本功結合劇情展示出來就可以了,而文戲的演繹過程中,卻需要演員自己有一個運用程式、遷移程式、表現程式的過程。

比如千金公主初逢少時青梅竹馬的戀人,轉眼間由喜變悲被和親出塞,這一段情感的巨大轉折中,要恰到好處地表現出少女重逢戀人的喜悅,聽聞和親的震驚和不敢相信,最終發現無可挽回時的悲哀絕望,這三層情緒的鋪排遞進需要身段、臺步、表情、眼神的配合,尤其是選擇怎樣的身段和臺步來表現人物此刻的心境,這是需要自己選擇程式並加以運用的地方。再比如「明心」這場戲,相比較題詩的悲憤更複雜更壓抑。千金公主初出場時的羞恥憤恨,聽聞長孫晟來訪時的愛恨交織,兩人傾訴心聲時從怨恨到坦然,最後化解仇恨回歸初心的不舍與眷戀,這場戲感情上大起大落層次豐富,但是外在形體上遠遠不如題詩時的幅度大,因此在設計身段動作時確實感到難度很大,似乎演員學過的程式動作在這裡都用不好,用了也不是那麼合適,這個問題讓我一直糾結了很久,每當自己單獨創作人物時都有一種不知該選擇怎樣的程式動作,不知道該如何讓程式更貼近劇情和人物。

越劇表演其次是生活中情感經驗的提煉與升華。小編認識一位越劇朋友,曾經參加過一次在浙百「《五女拜壽》傳承班」的一個月培訓經歷,讓她學習了很多如何創作人物、如何表演人物的方式。《五女拜壽》是劇團也常演的戲,正是在這種熟得不能再熟的經典戲裡,由於浙百原生代名師的指點,讓我有了「山重水複」後的「柳暗花明」。

那段時間,她來回奔波於杭州和嵊州之間,高速公路開了幾千公裡,幾千公裡的路程仿佛讓她從越劇表演的瓶頸走了出來。她在傳承版《五女拜壽》裡飾演二女兒雙桃,這是浙百原生代吳海麗老師的經典人物,在學戲的過程中,她得益於吳海麗老師和陳輝玲老師的精心指導,她們不僅指導唱腔念白,更會詳細地分析人物關係,以及人物與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情感關係,由此對念白的語氣、輕重不厭其煩地指點,在一次次念白練習中,她才深刻地體會了什麼叫做「千斤念白四兩唱」,念白的語氣是最能體現人物心理、折射人物關係的地方,如果把這一部分抓住了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

我們平時都使用越劇韻白,往往流於形式、節奏單一,陳輝玲老師卻要求她們回憶生活中相似情境中的語氣特點,把它化用到越劇念白中,比如雙桃柴房斥妹那場戲,雙桃氣勢洶洶地興師問罪,開口喚「三春,你給我出來!」就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自己原來演的時候順口就念了,但是陳老師卻要求她念出雙桃興師問罪的氣勢來,而且要在這一句話裡體現出人物的性格跋扈,她示範了幾次後提示我可以想想平時生活中生氣地叫一個人出來責問她時的語氣,然後把這種語氣用越白念出來,果然整個對手戲的氛圍就有了微妙的變化。再如越劇中夏蓮上場時嗑瓜子的動作,她要求不要那麼僵硬地運用戲曲動作,而要把生活中嗑瓜子的體驗遷移過來,有磕的動作、吐瓜子皮的動作、偷聽的動作、丟掉手裡瓜子拍拍手的動作,這些生活中我們做過無數次的動作,在舞臺上用戲曲程式加工改造,讓它更具有戲曲的美感。

在一個月的學習過程中,從唱腔、念白、身段到最後人物的呈現,她學到了很多也領悟了很多,難怪袁雪芬大師曾經把崑曲和話劇作為越劇的奶娘,從崑曲中越劇得到的是戲曲技術層面的規範,而從話劇裡得到的是運用體驗的方式塑造人物的過程。在舞臺上塑造人物,要學會情感的體察和遷移,把生活中的相關體驗調動起來,去填充人物的心理過程,只有人物內心豐滿了,才會真正讓人物立起來。

回顧《大漠驪歌》《五女拜壽》《袁雪芬》三部戲的創作歷程,小編也深刻地體會到作為越劇演員的不易,如果只是考慮完成唱腔念白等形式,充其量也就是完成了一部戲的演出。而要真正從模仿式的完成走向自己的獨立創作,作為青年演員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積累更多的舞臺創作經驗,從而完成演員自我層面的提升。路漫漫其修遠兮,演員的路很艱苦但也很幸福,那一個個塵封在歷史中的生命,在等待著你去發掘他們、思考他們,讓他們重新鮮活地出現在現實人生,用他們的悲與苦、愛與恨,接通現代人的生命體驗,帶給人生更多的啟示,這是演員的幸福。而戲曲演員更擔負了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用民族曾經的歷史創新未來,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相關焦點

  • 「青春作伴,夢回西廂」浙江音樂學院戲劇系(越劇表演)畢業作品小...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郭楠近日,浙江音樂學院戲劇系2017級越劇演員班的畢業大戲《西廂記》進行了第一次連排。臺上是略顯青澀的少年書生和「鶯鶯燕燕」們,臺下滿噹噹坐著來自浙江音樂學院校領導、小百花的導演、主教老師、專家和高校觀摩團的同學們。
  • 影視表演培訓學習中的入門技巧有哪些?
    由於影視行業大力發展,在參加表演培訓學習的過程中,不少同學也想了解一個演員怎麼樣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不論是影視劇中還是舞臺劇或是話劇等方面,任何表演都離不開技巧的把握,所以表演技巧基礎訓練是一個必經的過程。那麼表演培訓的基礎技巧有哪些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相關內容。
  • 小演員們如何更好學習表演?雲舍影業上線《17表演課》的欄目劇
    《17表演課》每期節目時長約為10-15分鐘,以表演教學為主要形式,並將專業表演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加以了優化和改良。欄目中,老師會給出需要模仿的影視片段,參與錄製的小演員們將分別飾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老師的悉心指導,小演員們將通過節目進一步加深對表演藝術的了解。
  • 戲曲 越劇的布景道具
    道具小歌班初期的「砌末」(道具),都是日常生活用具,後期及紹興文戲時期,模仿京劇、紹劇道具,並由「檢場」人(越劇稱「值臺師傅」)管理。所用道具都放在一大木箱(俗稱「百寶箱」)裡。這些道具是向「堂中行頭」師傅租來的。以後,主要演員有了「私房行頭」,道具中的桌圍、椅帔也成了主要演員必備的「私彩」。
  • 表演藝考學校|演員的基本功應如何訓練
    在表演的求學道路上,幾乎所有學表演的同學都嚮往著有朝一日能當上演員。其實無論作為戲劇演員還是影視演員,都是需要你有著堅實的基本功與過人的天賦才能出眾的,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在表演的道路上要擁有哪些基本功並這些基本功應如何訓練。
  • 「越劇皇帝」回家 回首一代越劇宗師尹桂芳的百年芳華
    由於經營不善,醒獅劇社不久倒閉,尹桂芳又加入一個新昌的越劇科班,師從我縣越劇藝人潘洪濤。經過五年的學藝、演出,尹桂芳已成為生旦皆能、文武不擋的優秀演員。1934年年底,她受邀加入舟山沈家門的一個越劇戲班,依班主的意見,從花旦改演小生,以「尹雲峰」之名成為當地最紅的越劇名伶。
  • 越劇老生獨特的魅力,讓人不能不愛
    中生代中,董柯娣、鄭曼莉、金紅、章海靈、孫偉娟、胡國美、沈敏、陳琴湘等都是蠻好的老生演員。中生代的越劇老生們,是當代人聽得比較多的。因為得到名師親傳,戲曲功底深厚,唱腔氣勢磅礴,感情充沛,讓人聽得舒服。表演技術高超,賞心悅目。有廣大的越劇戲迷喜歡。
  • 從舞臺上的越劇女演員,到屏幕上的百變影后,何賽飛的演藝生涯!
    在《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中,三姨太梅姍是一個比較出彩的形象,越劇演員何賽飛也正是憑藉這個角色的塑造打開了自己進入影視創作的通道,1990年這部電影籌拍時副導演找到何賽飛,邀請她出演這個角色,當時何賽飛覺得自己在越劇裡一直演主角,開始並不是很想在電影裡演配角,等到看完劇本後何賽飛才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 新版越劇《梁祝》導演 :最愛給茅威濤挑毛病
    郭曉男自幼耳濡目染,導演的劇目也涉獵越劇、京劇、崑劇、滇劇等不同劇種。說起如何「導」傳統戲曲,郭曉男認為:「不能被動地跟著戲曲形態走,戲曲一定要創新,但得先把裡面的學問做明白,你要把它拆開了,知道配件有什麼,哪些過於陳舊,哪些急需調整,哪部分可以創新。我認為不敢動戲曲的人,首先一定是不太明白,不知道從哪下手。」
  • 解讀|當演員必備的基本職業技能篇:形體表演-演員素質的考核指標
    無論什麼劇組建組籌備選角演員時候,都會優先考慮專業表演院校畢業的科班演員,或者經過一定專業表演系統學習與培訓的演員。這類演員經過專業形體表演訓練,懂得表演。形體訓練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自己的術語,如果經過專業表演系統學習的演員,他們更好的熟知它們以便更好的運用。對於選角演員這個方面,有很多人也會說為什麼一定優先藝校生,我也行,我也會表演演技,我長得也不差。
  • 越劇竺派創始人竺水招簡介
    因謙遜好學,練功刻苦,打下紮實的武功基礎,成為女子越劇中少有的擅長武功的演員之一。是我國戲曲舞臺上一代大家,被譽為越劇皇后、越劇西施。竺水招領銜的南京越劇團的前身上海雲華越劇團選擇了《南冠草》這樣的需要表演力度很大的、全劇女角又很少的歷史正劇。這齣戲對女子越劇適合嗎?當時很多人都置疑。演這樣的戲看慣了纏綿排側愛情戲的越劇觀眾會接受嗎?這似乎是在揚短避長,然而,竺水招成功了,足見竺水招表演功力和藝術魅力何等的不凡。郭老夫婦看了演出還到後臺看望大家,他握著竺水招的手說:「你演得很好。
  • 真人秀成演員「秀」場 表演探索過程都被忽略了
    真正有意義的表演探索過程被忽略了明星生活類真人秀,在觀眾的目光裡漸已失去新鮮勁,產生了審美疲勞。如今,流行的節目是演員競技類真人秀。值得肯定的是,《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等表演選秀節目,努力強調演員這個職業的專業屬性,較為真實地還原了職業演員的藝術創造過程。
  • 80歲的她一生都與越劇「戀愛」 用心傳承戲曲藝術
    由於父母不同意女兒從藝,吳娟的「演員夢」破滅了。雖說當不了演員,但吳娟平時一直沒放棄對越劇的學習,她收藏了不少老唱片和碟片,利用閒暇時間進行自學,一學就是幾十年,為此,她稱自己是「業餘選手中的專業演員」。但自己的水平到底怎樣,吳娟心裡也沒底兒。2006年,她迎來了藝術生涯的一個轉折點。
  • 茅威濤聯袂名家再現越劇經典《山河戀》
    茅威濤在《山河戀·送信》飾演申息 鍾欣 攝中新網嵊州1月2日電 (記者 應妮)71年前,一出《山河戀》,被當年「越劇十姐妹」演繹得青史流芳;71年後,這齣《山河戀·送信》重現舞臺,登上浙江嵊州越劇小鎮的古戲樓,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茅威濤、吳鳳花
  • 杭師大越劇文化傳承與保護基地專項活動圓滿成功
    ——杭師大越劇文化傳承與保護基地專項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此外,座談會還邀請到了國家一級演員、戲劇「梅花獎」得主、浙江音樂學院教授陳曉紅老師,著名越劇演員、杭州藝術學校副教授傅竹君老師。座談會上,各位專家、領導和社員們一起暢談高校戲曲社團的發展,展望戲曲蓬勃的未來。隨後,座談會代表們進行了參觀葉帆戲曲社排練活動廳以及觀看戲曲社20周年成果展覽等各項活動。
  • 廚房衛生打掃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當然,在打掃衛生的時候,廚房的油煙機或者灶臺上是最難的,平時打掃的過程中還是要注意到方方面面的細節,才能夠將整個廚房打掃的乾乾淨淨,每次去做飯或者來人看看的時候,才會真正覺得女主人公是持家過日子的好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方面呢?細節一,油煙去除。一般來說,在廚房裡面難以擦拭的就是油煙了。
  • 浙藝原創越劇《葬花吟》,對經典題材現代表達的一次新探索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吟》不僅是其宿命的絕唱,也是藝術家們不停改編創作《紅樓夢》題材的靈感源泉。該劇由著名導演楊小青任總導演、呂靈芝編劇,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優秀青年演員陳麗君、鄭曉、李雲霄、楊韻擔綱演出。2019年,原創越劇《葬花吟》入圍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作為一部由院團共同打造的原創作品,主創團隊中既有本院的專業教師,更有業界的知名專家,校內校外深度合作,院團校企高度融合。
  • 演員入門需要掌握的表演技巧有哪些?
    表演形體命題考試的考點恆說的真實不等於舞臺的真實,舞臺上一切都是假定的,需要靠演員準確的,有控制的形體動作來給觀眾呈現一種真實感。同時,舞臺上的搏鬥,擊打,滾爬等技巧動作,也是以虛帶實,以假亂真的,這一切都需要演員充分掌握形體的控制能力。只有充分掌握了形體控制能力,在舞臺上的形體動作才可能達到準確,真實,才能得心應手。
  • 越劇大師沈月鳳的藝術人生
    當袁雪芬在大來劇場舉起「新越劇」大旗,大膽吸收話劇與崑曲精華,引進編劇、導演、舞美、音樂等主創人員時,加盟大來戲班不久的沈月鳳成為最堅定的支持者。她不僅出演新戲主角,還輔佐袁雪芬建立起綜合藝術的正規機制,共同為越劇開拓了一條求新求變求美求精的發展新路。  和小歌班相比,沈月鳳參與開創的新越劇改唱天調腔和弦下腔,唱腔平易質樸,表演流暢自然,戲路寬廣精湛。
  • 演員、製片人梁靜:作為導演,如何引導演員表演?
    雖然做了簡單的拍攝計劃,但其實我也沒那麼清晰該怎麼跟這些「大牌」演員說戲。最終在過程中我發現,這跟演戲一樣,不能有雜念,必須要專注要自信、要明確自己要的是什麼。劃重點:演員導演之間必須相互信任。這些大導演在做了我的演員之後,對我的要求是百分之百聽從、一萬個信任。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基礎,加上所有導演幽默、詼諧、充滿創造力的表演,於是誕生了這部獨一無二的荒誕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