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生拒絕上交手機 班主任打耳光並砸手機
拍視頻發家長群 警示學生不準帶手機進校園
近日,江蘇淮安陽光中學一名高三班主任打學生耳光並砸爛學生手機的視頻,上了熱搜,並引起了激烈的爭論。而這段視頻的拍攝者正是班級的班長,班主任讓他把錄下來發到家長群裡,警示學生不準帶手機進校園。
據悉,這名高三學生帶手機被班長發現後,班長勸其上交老師,班主任了解情況後強調高考在即,必須沒收手機。該生拒絕上交後,班主任打了其兩巴掌,該生隨機將手機一扔,起身離開教室準備回家。隨後老師走到講臺前說道,這是什麼牌子手機、值多少錢、自己能不能賠得起等話語,並讓班長用自己的手機開始錄像,班主任讓他把錄下來發到家長群裡,警示學生不準帶手機進校園。
視頻不知道被那位好事者在網上傳播,最終釀成一起網絡事件。該地教育部門倒是行動迅速,立即回應輿情,老師向家長及學生誠懇道歉,對老師作出停職檢查的處分。教育局還將此事作為反面教材,全區通報。
該生父親包某,包某表示非常支持老師和學校的行為,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很能理解老師,在與兒子的溝通中也感受到老師平常對他們很好。老師一直很認真負責,跟家長私下關係也一直像朋友一樣,現在還有 90 天就高考了,他不希望因為這點小事影響到班級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也不想網上再惡意誇大此事。這位老師確實提高了學生的成績,也希望學校不要給老師處罰,讓老師儘快恢復上課。
2 家長及社會對此情況爭論不休
大部分家長認為老師是恨鐵不成鋼,支持老師的做法,認為砸的好,認為以前老師用的戒尺教育,擊打手掌,現在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樹木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不停的修剪,才能成長,認為教育部門對老師的處分寒了老師的心,認為需要這樣負責任的教師,就連這個學生的家長也贊成老師的做法。
但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不管怎麼說,打人是不對的,不應打孩子耳光。支持對該老師的處分。
3 老師也是人 也會憤怒 管也難不管也難
高三了,好多學生已經成人了,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學校已經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家長禁止不了,老師得禁止呀,老師是一份職業,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同時他們還是學校的一分子,他們還有自己的領導,如果作為班主任,禁止不力,班主任是不是也要挨訓?領導會批評其工作不力,班主任如何向校領導解釋?
況且已經在高三,班主任的心裡是很著急的,特別是負責任的班主任,再不到100天就高考了,到時候學生考不好,社會、學校和家長又得指責班主任?所以班主任的難誰理解?
班主任首先是一個普通人,其次才是班主任,班主任已經再三強調,禁止帶手機,可是家長和學生,還是違反了,作為老師能不生氣嗎?讓學生交手機,學生不交,再次激怒了班主任,因而產生了後來的行為,說到底,是這位班主任太認真了,太負責了。
如果一個老師沒有了懲戒權,以後學生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害的最終只能是學生,還不想聽指揮,以後走向社會只能自己吃虧。要知道這種結果,老師當初還不如不管。
在該讀書的年齡卻貪玩,毀掉的是學生自己的青春,老師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良心促使老師擔負起此責任,不承想,卻惹來這樣的麻煩。
4 教育部門撤銷處分 為老師撐腰點讚才是應該做的
很失望的看到,當地教育部門為了應對輿情,卻將老師進行了處理,這不得不讓老師們寒心。
試問,今後當地的老師誰敢批評學生?誰還敢提起教鞭和戒尺?
老師是一個有尊嚴和社會地位的職業,可是如此的踐踏老師的尊嚴,作為老師娘家的教育局,不為老師撐腰和點讚也就算了,還為了滅火,對老師進行處理,這正中了一些對教師職業不懷好意的人員的心理。
老師希望的每個學生都能成才,這是老師這個職業的最高理想,也是作為職業人的最大願望,許多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更甚於家長。
5 兒子不寫作業 母親氣的跳江
4月10日下午,現年36歲的女士,因兒子一直打遊戲不肯寫作業,母子發生爭吵。這位媽媽氣不過,於是衝動跑去跳了江。最終,這位母親幸好被人發現,經過緊急搶救,該女士獲救。
看看吧,母親都管教不下孩子,與孩子發生爭吵,更何況班主任,網友們說「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對於家長,網友們卻是幾乎一致的選擇理解,教育孩子太難了。
可是對於老師,家長和社會卻非常苛刻。現在的孩子老師打不的罵不得,動不動老師批評學生一下都會引發媒體轟動,最終老師被處理。
6 期待一些媒體多一點正確引導 少一點煽風點火
現在的媒體,為了蹭熱點,動不動就發布一些老師批評學生的視頻,而且是沒有前因後果的視頻,截取部分能夠引爆社會大眾關注的視頻,從而獲取點擊量。
讓老師批評學生不再上熱搜,讓老師重新拾起教鞭和戒尺,讓老師得到尊重和理解應該成為正確的導向。
多一點為天下蒼生呼籲,多一點呼籲民生問題,多一點呼籲冤假錯案的糾錯,多一點宣傳和呼籲關注一線教師的艱辛等等應該成為媒體的主流導向。
不要再一次次的指責老師,老師容易嗎?管也難,不管也難,老師該如何做?
老師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卻承擔著「人類靈魂工程師」桂冠,多少年來呼籲為老師漲工資卻沒有完全實現,扣工資促銷費,卻讓老師們積極帶頭。
期待全社會都能關注老師,理解老師、包容老師,給老師一個寬鬆的工作環境,不要把聚光燈都盯著老師處罰學生上!
圖片:來自網絡
來源:秦華之 法律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