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交換生:經歷就是資本 人脈是最大財富

2020-12-11 搜狐網

  他們說,抱著一顆純粹的心去交換吧

  在普羅大眾眼中,交換生如彼岸花般的存在,很美麗卻遙不可及。他們好像很幸福既能夠在國內高校接受傳統教育,又能到國外去體驗生活增長見識;他們好像很難當交換生的名額很少,選拔的條件很苛刻;他們好像很遺憾脫離大學生活的關鍵一年,也許與許多機會失之交臂。撕開層層假象和面紗,交流生們到底是怎樣的?

  交換生們說……

  量力而行,認真剖析自己的特質再做交換的打算。

  抱著一顆純粹的心,不為賺績點,不為功名,不為吃喝玩樂。

  交換了,要敢於跨出自己的文化,敢於放膽嘗試新鮮事物。

  把握在異國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學習的同時,也要好好享受。

  可以的話,一定要去交換一次試試,你會看到一個新的自己,會得到一個新的視角。

  分享嘉賓

  黃琳,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專業,大三下學期到加拿大聖瑪麗大學交換一學期

  孫璇,暨南大學英語專業,大三一學年交換到美國威斯康星大學

  黃小玲,福建華僑大學,大三上學期交換到臺灣義守大學半年

  想當一名交換生?需要什麼資格?我要準備什麼?

  選拔條件

  1.在校學習二年級、三年級本科學生,專業不限。

  2.學年度學分績點和綜合測評均在本專業前列(每所高校要求不同,有些高校不作要求)3.四六級有效成績單;雅思或新託福的成績單(視外方大學要求而定)。

  Tips:如果想申報北美或澳大利亞的院校,託福或雅思的成績是必須的,一般是雅思6.0分或新託福80分以上;不少亞太地區院校現在對雅思託福成績無硬性要求,比較理想的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績也可用來申請(如570-600分以上)。

  選拔流程

  1.查詢項目信息:時刻關注學校網頁或外事處網站,查詢並了解當年的交換留學項目的具體信息(包括可申請的大學、名額、要求、待遇、申請截至時間等)。注意訪問外方大學的網站查看是否有與自己的專業相同或相似的專業可申請。

  2.提交申請材料:在申請截至時間前,將申請材料經由院系審批後,交至外事處。

  3.項目筆試面試:外事處公布候選人名單後,學校統一組織相應的筆試、面試,篩選出最終的候選人。

  Tips:不同學校的選拔方式不一,大致需要考查英語讀寫能力、英語會話能力以及人文素養及綜合素質,尤其是學校會考慮你是否能代表學校的形象,作為使者出外交流。

  4.等候外方結果:外事處負責將候選學生的申請材料郵寄至外方大學,收到外方確認接收函後,通知候選人結果。

  Tips:通過校內選拔只是獲得校內的被推薦資格,最終是否錄取由外方學校決定。外方學校將審核你的申請資料並綜合考慮你的外語水平、所學專業、個人表現、資金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最終錄取你。

  談學習壓力比留學生還大

  「很多人覺得交換生很輕鬆,待的時間短而沒有學業壓力,其實我們的壓力比留學生更大。」大部分交換生是為了更好的出路出國、保研、工作而來的,因此不會浪費機會去選簡單的課程,也會儘量主動表現,拔高績點,「畢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適應學習並嶄露頭角並非易事。」

  據了解,學校裡的資源遠不止選修的課程,「只要你有精力,想融入,圖書館、學術研討會、調研、講座都是很好的途徑。」她遺憾地表示,因為當時沒有給自己加壓,因此沒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其實完全可以去旁聽沒有選修的課程,申請擔當學術研討會的義工,那樣能學到更多東西。」

  國內的大學環境在一些人看來就是考前突擊的「混日子」,如此將一學期的發奮壓縮到考前兩星期的異軍突起很容易引起惰性。對此,孫璇表示自己當初渴望出國交換是希望給自己一個鞭策,不要荒廢大學生活。英語專業的孫璇在美國交換的一年中所修的也是英美文學方面的課程,「能夠學到正宗的英美文學也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雖然我要比去學理學商的學生付出更多的心力。」

  孫璇一學期修5門課,但是她壓力卻不小。美國的大學課程和國內很不一樣,在美國每節課都有討論或者書寫的作業,而且一學期有四次非常重要的大考,一刻都不能鬆懈,「我在美國一年內讀的書比我在國內的舍友過去三年讀的書都要多。」孫璇坦言,因為主修的文學類對於不將英文作母語的中國人來說很有難度,圖書館成了她待得最久的地方。

  據小玲介紹,臺灣大學課堂氣氛活躍,大家想說什麼說什麼,討論很積極。老師是服務者的角色,態度好,脾氣好,有時還發棒棒糖來鼓勵同學回答問題。最讓小玲印象深刻的一堂課是休閒社會學,在課上經常討論一些社會問題,比如你怎麼看待同性戀。「一整節課基本就在討論中度過,課下每個同學都要寫報告。這是臺灣的教學特點,報告形式類似於PPT,雖然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臺灣的學生很能說,很擅長推演自己的觀點。」

  談課餘時間分配好,學習玩樂兩不誤

  對自己在美國的一年生涯,孫璇表示很滿意,「我想不出來有什麼遺憾的地方,真的非常值得。」在她看來,自己該學的、該玩的一個都沒有落下,「只要時間安排得當,可以學習玩樂兩不誤。」美國的假期比較長,感恩節、聖誕節、春假等常有十幾天的時間,可以將一個學期劃分成若干段,平均下來一兩個月的學習和考試就會有十天左右的假期,十分利於勞逸結合。

  「在一兩個月的學習生活裡,身邊的同學都十分刻苦,無形中形成了十分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潛心治學。」而在小長假的日子裡,孫璇也充分地利用身處美國這個難得的機會,將這個國家好好地探索了一遍,利用幾個假期把芝加哥、紐約、華盛頓、洛杉磯等的著名地區都飽覽一番。她還曾經跟隨學校組織的一個tour(類似於課外實踐活動項目)到美國南部遊歷,與美國當地學生同吃同住,「南部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大部分都是黑人居住,那種幾十年後仍存在的隔離感讓同去的美國學生自身都覺得深有感觸,透過他們的眼睛我也感受到了很多文化的東西。」

  談到交換生最大的收穫,她表示是開闊眼界,但感受新鮮事物的同時也有煩惱,「到臺灣交流期間氛圍是比較輕鬆,我就完全放鬆了自己。到現在回到內地後很難重新適應這邊競爭這麼激烈的環境,還是想要一周出去旅行一次,靜不下心學習。」鑑於此,小玲建議在交流期間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計劃,旅遊和學習都不要落下,這樣會更充實更有意義。

  談相處人脈是最大的財富

  閩南人的小玲,自認為與臺灣當地學生在語言交流方面沒什麼問題,「臺灣學生其實很好相處的,他們熱情也愛交朋友。我參加一個叫慈愛社的社團,每個星期三都要去給小朋友輔導功課,下了課9點多,臺灣學生會騎機車把我們送回學校。」有時候小玲還會與臺灣學生一起去小吃街吃宵夜,大家拼成一大桌開始聊天,臺灣學生很喜歡聽內地的事,也會講很多臺灣好玩的地方。「適應新環境,最重要的還是主動,主動去認識新朋友、適應新環境,學習新文化。」

  孫璇將自己這一年的收穫歸結到一個「人」字上,她說在那邊結識的教授、舍友、同學、家庭,都是能綿延一生的情誼,「人情是最大的財富」。學校當時將每個交換生與當地的一個家庭「捆綁」起來,作為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和指導的角色,而接待孫璇的是一對30多歲的年輕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小女兒。「我們相處得非常融洽,周末的時候我常常去他們家吃飯,他們也常帶我在城市裡到處遊玩,我們一起去了很多地方。」孫璇說直到如今自己和這家人仍聯繫緊密,保持著每個月都有email的往來。

  因為課程的特殊性,孫璇選的每門課上都只有自己一個亞洲人,開始的時候她也有膽怯畏縮的時候,但後來她主動地坐到第一排與老師互動,「當你邁出那一步時就會發現其實大家都十分地友善,老師也對唯一的亞洲學生很感興趣,常常向我發問,一來二往就熟識了。」有兩位教授跟自己已經好到可以到雙方家裡玩的程度,直到現在都保持聯繫,「2010年我想申請美國研究生的時候,兩位教授都非常熱情地為我引薦,而且很主動地為我寫推薦信,真的很讓人感動。」

  談原因經歷是一種資本

  談到當初想要出國交換的原因,黃琳表示,除了體驗另一種生活、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這樣司空見慣的理由外,還與畢業後想要出國的打算有關。「有了在外交換這段經歷,以後申請海外學習也會容易很多,在那邊若能獲得教授的賞識,日後也容易得到他們的舉薦。」黃琳一位去汶萊大學交換的同學,表現出色,畢業後被教授推薦到劍橋大學深造。「交換的經歷為日後的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雖然最後黃琳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當初的留學深造夢,但談及當交換生的最大收穫,她斬釘截鐵地說「就是這段經歷,有跟沒有很不一樣。」這短短的幾個月給她帶來的不僅是求職、工作上的如虎添翼,更是看待問題觀念的蛻變。「現在在處理跟出國、海外有聯繫的問題時,我都十分得心應手,而且對於很多問題的理解都更加客觀和深刻了。」如今的黃琳更能理解外國人的想法和思維,「去了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們是這樣看中國人的,原來他們是這樣想的。」(記者 譚嘉穎 實習生 江雪文 何聲麗)

相關焦點

  • 爾班納大學交換生交流會
    美國加州理工學校,錢學森畢業的學校就是一個小型大學。爾班納創建於1850年,一百多年的歷史,歷史悠久是私立學校,也一定很好,並且是MBA大學,這個學位在美國稱為黃金學位。在美國這個學位和博士的學位是同等的,爾班納大學就設有這個學位,河海大學本科階段都沒有交換生的項目,所以我們學校目光很長遠,感謝學校的支持。
  • 人脈財富與業務纏繞
    今天來談一下財富、業務、人脈、價值。錢在人的口袋裡,因此要賺錢首先就得聚攏人,有人氣才有財氣。在聚攏人方面主要分兩種內容:陌生人叫流量,熟人叫人脈。轉換過來說,流量就是財富,人脈其實就是財脈。因此,我專門總結了一套創富的基礎理論,大概的流程如下:1、有心地織就你的蜘蛛人脈網,如何織就?
  • 人脈圈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資本
    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窮人的世界裡往往只有自己的身影,富人的身邊卻有不同的出色人才,一起攜手共創成功。有人說,圈子就是「關係網」。或許,你與圈子裡的人原本素不相識,但只要加入同一個圈子,就會慢慢地由陌路變成熟人。在圈子裡混久了,彼此有了交情,就成了「自己人」,此時,一個好漢三人幫,再辦起事來自然就順利多了。
  • 西大學生到臺灣做交換生 這些經歷讓他們自信(圖)-廣西新聞網
    到臺灣做交換生後,廣西大學的學生收穫良多 交換生的經歷讓他們更自信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黃佔玲 文/圖 核心提示 近日,一篇名為《關於我們的四月一周又兩天》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作者是廣西大學大三學生王詩藝
  • 中美交換生與常規留學生的區別在這裡!
    學生在美國高中學習的經歷,毫無疑問是申請美國大學的有利條件,作為交換生就完全可以享受這樣的優待,去不一樣的國家享受不一樣的文化之旅,可以提高學生的見識,你是與眾不同的!中美交換生與常規留學生的區別【1】因為學校中國學生少,交換生需要入住當地傳統家庭,語言學習環境比較好;一般留學生就讀的語言或預科學,校裡90%以上都是中國學生。
  • 中國成為雪梨大學交換生首選目的地
    雪梨大學將其學生流動項目的參與人數增加了一倍,成為澳大利亞大學中規模最大的流動項目之一。雪梨大學近日承諾,到2020年要確保50%的在校生擁有短期或長期交換生的經歷。與此同時,中國正在成為最受該大學交換生歡迎的留學目的地。「隨著社會改變並帶來新的挑戰,大學畢業生需要有能力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做出貢獻並提供領導力。
  • 撬動你的隱藏財富—人脈賺錢
    人脈,在英文中叫「connection」,即連接、聯繫、關係,有好的人脈關係叫「well-conncetion」。人脈意味著更多的連接,建立更廣發的人際網絡。 通過與人的交流互通,只要能獲得自己的需要的、或者對自身有益的資源和信息,那這個人對你來說就是有價值的人脈。
  • 寧波大學以交換生項目促人才素質提升
    央廣網寧波6月28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王湖清李九偉)交換生,通俗的說就是大一在這所大學讀,大二很可能就交換到另外一所大學就讀。在不同的學校學習,意味著接觸到不一樣的人,分享不一樣的教育資源,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 交換生心得:日本大學就業氛圍更加濃厚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三學生謝寶兒目前正在日本阪南大學做交換生,她向記者介紹了日本大學的教學設置特點和近年來中日兩國留學生的交換趨勢。中國青年報:與國內相比,日本大學的教學設置有何特點?謝寶兒:日本大學的本科生從大二開始選教授,在導師的帶領下做研究課題,課題與畢業論文直接相關。
  • 寄宿家庭——留美「交換生」的後顧之憂
    現在各地方出臺了一些中學生文化交流的政策稱之為「交換生」,關注留學的人肯定會了解一些。一、關於「交換生」「學生交換」是以提高不同地區、國家人民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培養青少年的世界觀為宗旨的項目。所謂「交換生」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在一年的國外交流生活,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磨練,豐富了學生的人生經歷,這些通過參與國際交流計劃所獲得的寶貴經驗,往往被世界各國的一流大學和一流企業所看重。因為這些經歷不僅會造就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思想,還會造就將實際經驗和書本知識融會貫通的優秀人才。中美交換生項目是非營利性政府項目,為年齡在15至18周歲之間的中學生而設。
  • 回望2020: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財富
    痛苦與絕望同在,迷茫與災難交織,感動與希望相伴,逐漸成長,經歷了太多事,留住了太多記憶。很難想像,2020,我們經歷了那麼多。「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大年初二,是讓無數球迷為之悲痛的一天,巨星科比隕落,全世界科比球迷崩潰。
  • 留學前的準備之交換生篇
    這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公費派出,就是說學生只需要繳納本校的學費,而不用繳納多餘的學費來支付交換項目,學生只要支付交換所在地的生活費和必要的籤證費用即可。這種交換項目有著很嚴格的名額限制,有多少外校學生來,才能有多少學生出去。另外一種就是國外大學專門為交換學生設置的項目,學生要支付一定的學費以及生活費和必要的籤證費用,(學校不提供獎學金)。
  • ​投資在人脈上的時間和金錢越多,他們的財富就越大
    窮人認為,必須把錢投資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否則就是嚴重的浪費。這個觀點無疑是錯誤的,在現實中有這樣一件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不能直接生出財富,但它卻是一種潛在的無形資產,如果沒有它,即使你有很強的專業能力,也很難聚斂財富。這件東西就是人脈。
  • 《量體話留學》:打開交換生機遇大門攻略
    實際上交換生這麼多年發展人數變化不太大,05年是700多人,可能2011年就是1700多人,低齡留學05年65個人,現在發展到一萬人,翻了十倍以上,低齡留學對學術上是有追求的。可能我們家長期待這些孩子們通過接受美國的教育能夠讀美國更好的名牌大學。交換生實際上主要遵循的是孩子內心的成長,主要是對孩子價值觀,生活態度上的變化,對學術上沒有太高的承諾。
  •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短期交換生項目
    建校於1883年,是紐西蘭一所最大的從事教學研究且擁有最多專業的綜合性大學,在紐西蘭綜合排名第一,被譽為紐西蘭的「國寶級」大學,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是全球頂尖高校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Universitas 21、世界大學聯盟以及亞太國際教育協會的成員。奧克蘭大學以各類基礎學科研究聞名於世,有教育學、法學等18個學科名列全球50強。
  • 高校交換生的光鮮與尷尬:長真本事OR「雞肋」?
    讓前輩目眩神迷的留學目的地,對於林穎這個年齡的大學生來說,到過、上過學的不是少數:她的小學同學和大學輔導員通通出國出境交換過。當交換生現在成了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兒。  高校交換生漸成潮流,隨之而來的「吐槽」也不少:時間不長卻燒錢,回來還要為學分「頭大」,難以融入國外的環境還搞得「裡外不是人」……  當交換生,是一次能長真本事的學習經歷,還是「雞肋」?
  • 【交換生】國立東華大學交換生報名
    國立東華大學,是一所位於臺灣花蓮縣壽豐鄉的國立大學,也是臺灣東部首座綜合大學。創立於1994年,佔地256公頃(不含海洋生物科技學院)。
  • 在國際交換生的求學路上,發現你的「詩和遠方」
    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蓬勃向上、激情昂揚的歲月,這個過程中,每個人心底都會湧動起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想要走出熟悉的環境,見識更加廣闊的天地。交換生經歷正是開闊這般天地的絕好機會。那麼,大東軟的學子們,你們準備好了嗎?如果面前擺著一份國際交換生offer,你們能把握住嗎?我願意把自己本科期間在法國做交換生的一些經歷與大家分享,希望能為憧憬於「詩和遠方」的同學們提供幫助。
  • 教育| 高中交換生常見的4大誤區,你有必要知道!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時不時就會聽到有人冒出這句灑脫的名言,由這句話引發的效果就是旅遊、遊學或留學,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另外一種「去看看」的途徑:交換生,這種途徑最近也受到了國內越來越多青少年和家長的關注。
  • 真正的人脈,就是你的真功夫
    非常坦白地說,我自己幾乎是不花時間來經營人脈的。我個人認為,君子之交淡如水。好的人際關係,沒有必要天天一起吃飯,或者逢年過節送個禮。很多人想方設法去討好別人或者努力經營人脈,就是為了有一天對方能幫到你,這個狀態是不對的。始終要保持的一個基本心態:毫無保留地把你的價值付諸到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