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8日,是第三個「8.18中國兒童長高日」,8.18寓意拔一拔。從2018年發起至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每年都堅持在8.18日前後舉辦一系列科普活動,目的是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及身高問題,讓中國孩子身高可以拔一拔。不同的年份,一樣的初心,今年的8.18中國兒童長高日,息縣人民醫院兒科二區帶我們共同了解長高之路,希望孩子們在成長的路上勇往直前,乘風破浪。
據調查發現, 90%左右的家長不清楚孩子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 30%的家長在孩子生長遲緩時盲目等待,固守"晚長"的陳舊觀念;60%左右的家長在孩子身高偏矮時,會優先考慮增高保健品,甚至盲目進補 .這些結果表明,家長都想讓孩子長高高,卻普遍缺乏對兒童生長發育知識科學認識!
為了幫助家長們深入了解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通過科學的方法促進孩子的身高,秘籍在此,拿走不謝。
一、家長對矮身材的誤區
(1)男孩沒變聲,女孩沒來月經,還不算發育,不著急!
變聲和月經是標誌孩子進入青春期發育後階段的特徵,孩子在該階段骨髓已經接近閉合,身高開始進入停長倒計時。
(2)我的孩子就是晚長,我當年就是這樣!
晚長也是有可能的,我們稱之為「體質性發育延遲",即正常生長發育的變異,出生時身長與體重正常,生後生長發育速度為正常低限,骨齡落後1-2年,第二性徵發育與身高發育一致,可出現延遲,最終身高在正常範圍。但是一定要及時檢查,排除疾病,切勿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追悔莫及。
(3)我和他媽都挺高,孩子不可能影響兒童身高的因素包括遺傳、營養、母孕情況、家庭環境、生活習慣、疾病等。
因此,身高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環境因素對身高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身高促進的方法
當前骨齡、身高生長水平低於期望值的兒童:通過以下幾方面促進身高。
(1)定期監測生長情況:儘可能在同一時間、地點,用同一測量工具進行身高和體重的測量,並視情況每年拍攝骨齡片,定期到9樓兒科二區或門診兒童體檢進行體檢,聽取兒科醫生對兒童身高、BMI和骨齡的評價及建議。
(2)合理飲食,均衡營養:一歲以上的兒童每日攝入一個雞蛋、500ml左右奶、50g肉食;維生素D建議800單位以上,可根據兒童情況加至最大耐受量;鈣劑每天保證在100-300mg,可根據飲食和骨密度結果適當補充;另外,可視情況補充蛋白粉、營養素等彌補膳食不足。
(3)保證充足的睡眠:儘可能讓兒童在每天夜間10點前入睡,避免起夜,避免睡眠打擾。學齡前兒童睡眠時間應大於9小時,
學齡期兒童睡眠應大於8小時。
(4)適當進行運動:選擇對下肢關節和脊柱有適宜刺激的運動,如跑步、跳繩、打球、健身操等。千萬注意運動的強度要根據兒童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可過度運動。
(5)保持愉悅的情緒:心情愉悅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能夠提高睡眠質量、增加兒童的食慾,達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6)必要時選擇藥物幹預:必要時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應用生長激素、中藥、性抑制劑等藥物促進兒童身高生長。
希望家長們把握孩子長高的黃金季節,理性對待孩子的生長發育,定期前往兒保門診進行體格檢查,科學合理地幫助孩子長高!
諮詢電話:
9樓兒科二區:3010633
兒保中心:3010623
通訊員:陳衛平
息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
息縣人民醫院
國家二級甲等醫院
官方微信公眾號
總第460期
微信號:xyxxrmyy
急救專線:5921111
預約電話:3010085
精醫|厚德|為民|奉獻
官方訂閱號
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