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偵探為查婚外戀 冒充紀委幹部查通話記錄

2020-12-25 搜狐網

  為獲取他人通話清單,犯罪分子竟然冒充紀委幹部,拿著偽造的介紹信,大搖大擺到移動公司去查詢。最近兩年,廣州市天河區法院共審理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案件7宗8人,其中涉及公民個人信息條數最多的達1000多萬條,被告人最高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三個月,最輕的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

  夫妻逐利

  幹起「私家偵探」

  天河法院近兩年審理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的被告人基本是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為職業,有的是從網上購買信息後進行倒賣牟利,有的是開設調查公司,通過收購公民信息開展跟蹤、調查、追債等業務。

  每宗婚外情業務收四五千元

  34歲的周奔和老婆阿琳來自安徽。到廣州後,阿琳在淘寶開了家網店,周奔則在一家公司跑業務。某天,他從報紙中縫裡看到了一則廣告:「尋人尋址、調查婚外情、通話記錄查詢,請找13×××××××××」。周奔覺著這種「私家偵探」生意,成本低、收益大、來錢快,還能「幫助到別人」,於是便依樣畫葫蘆,成立了以「婚姻不忠調查、尋人查址取證、債權債務收討」為主營業務的「中國金雕商務諮詢有限公司」。

  去年5月,周奔在天河租了一間辦公室,並用自己和阿琳的QQ號註冊了「金雕商務」、「正義調查」、「中國金雕」等QQ暱稱,開設「中華愛國偵探聯盟」等QQ群,用於「同行」間的交流。為了宣傳自己的公司,他在多個搜尋引擎上做推廣並在媒體上登廣告,還精心設計了公司網站。

  公司成立不久,周奔就接到了幾宗幫人查婚外情的業務。每次都是根據「客戶」提供的基本信息,通過跟蹤、偷拍等方式完成了「任務」,每宗業務大概收取四五千元。

  而對於查找欠債人下落的任務,周奔則用另外的方法完成。他將需要調查的信息發布到「同行」交流的QQ群上,很快便有人主動跟他聯繫,將「目標人物」的戶籍資料發給他,周奔則向對方支付150~350元不等的費用。收到戶籍資料後,周奔還會到戶籍資料上的地址核查,最終落實欠債人的地址後,再將信息反饋給「客戶」。通過這個途徑,周奔最終做成了八宗生意,一共收取了5萬多元。

  通信記錄、住宿、航班都能查

  正當周奔的「私家偵探」生意做得如火如荼時,他被人舉報落網。偵查人員在其電腦內查獲公民張某、葉某、李某、羅某等80餘人的戶籍信息兩百多份,以及公民王某等數十人的手機通話記錄、簡訊、GPS定位信息十五萬多條,此外還有住宿登記資料、航班信息、車輛信息等公民個人信息。

  11月26日,天河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案。庭審結束三天後,天河法院對周奔作出了一審判決。法院認為,周奔為牟取非法利益,非法獲取大量公民個人信息,涉及公民人數及信息數量較多,且用於跟蹤調查等非法業務,其行為已經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最終判決周奔有期徒刑1年,並處罰金2萬元。

  同日宣判的還有另一位「私家偵探」繆時瑞,他同樣因為從網上購買大量公民個人信息用於跟蹤、調查業務,被天河法院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大膽騙子

  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騙

  私家偵探的信息源頭從何而來,目前不知道。不過有人為了獲取他人信息,卻是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

  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期間,被告人盧偉文在東莞市,共101次使用偽造的「東莞市委監察局工作人員證」、「中共東莞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印章以及介紹信、《中國移動通信廣東有限公司電話資料查詢單》等材料,冒充上述監察局、紀委人員到中國移動通信廣東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查詢約650個行動電話號碼的通話清單,然後以每份500~700元的價錢賣給被告人朱偉(同案人)及「天機」、「弘曆」等調查公司,非法牟利。朱偉收購上述信息後,又再轉賣他人非法牟利。

  天河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盧偉文為了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頻繁使用偽造的國家機關公文和證件,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其行為同時符合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構成,應擇一重罪以招搖撞騙罪對其定罪處罰。

  法院最終判決盧偉文有期徒刑四年。同案人朱偉被判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有期徒刑兩年三個月,並處罰金2萬元。

  法官說法:倒賣個人信息已形成行業利益鏈條

  從目前審理的案件看,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個人信息種類廣泛。從案件來看,犯罪對象涉及的個人信息種類十分廣泛,涵蓋了股民資料、車主名單、銀行卡會員名單、小孩出生資料、股民名錄、高收入人群、樓盤業主資料、銀行帳戶、房產戶籍情況、通話詳單、簡訊記錄、車輛車主信息、身份登記信息,甚至還有高考考生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獲取的信息種類並不單一,通常是幾種信息兼而有之。

  二是信息倒賣主要通過網絡完成,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公民個人信息的洩露主要經歷信息源頭、網絡平臺、調查公司(私家偵探)這三個環節,各個環節之間都通過網絡、電話進行交易,上下家之間互不相識,甚至網絡平臺上的暱稱、交易信息都以暗號表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破案的難度。

  三是專業化程度高,形成了行業利益鏈條。網絡平臺上的信息庫五花八門,如「手機號碼」、「戶籍信息」、「某地車輛登記信息」、「某市學生家長名單」等,根據行業、地域劃分的不同信息庫都可以「整庫銷售」,每條信息大約可賣出數百元。

  四是信息倒賣與下遊犯罪密切關聯。一些犯罪分子和非法討債公司,利用非法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敲詐勒索、暴力討債等違法犯罪活動。特別是在電話詐騙中,由於犯罪分子根據被害人的個人信息對症編造事實,被害人往往深信不疑,最終損失巨額錢財。

news.sohu.com false 大洋網-廣州日報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12/03/content_2470856.htm report 2753 為獲取他人通話清單,犯罪分子竟然冒充紀委幹部,拿著偽造的介紹信,大搖大擺到移動公司去查詢。最近兩年,廣州市天河區法院共審理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案件7宗8人,其中

相關焦點

  • 私家偵探違法亂象:敲詐當事雙方 靠打手搜集情報
    近日,兩名私家偵探通過跟蹤、拍照等方式為僱主調查婚外情,被東城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並處罰金10萬元。根據相關規定,私家偵探機構在我國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此類機構在網上大量存在。據了解,這些私家偵探機構大多打著諮詢公司的旗號,在工商部門登記的經營範圍為諮詢、策劃、文化交流等業務,但其實卻是在進行著違法的調查行為。
  • 為幫客戶查出軌私家車上裝定位器 「私家偵探」終獲刑
    為幫客戶查出軌私家車上裝定位器 「私家偵探」終獲刑 原標題:   據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8月21日發布的消息,近日,由江蘇無錫市新吳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無錫市新吳區法院審理的無錫首例「私家偵探」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公開宣判
  • 大膽逃犯冒充紀委幹部領護照 深澤公安局民警細心識破
    大膽逃犯冒充紀委幹部領護照 深澤公安局民警細心識破 2016-08-31 19:59:58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任編輯:侯猛 近日,一在逃男子冒充紀委幹部到深澤縣公安局領取護照,被治安大隊民警識破成功將其控制。
  • 跟蹤拍照、查詢開房記錄、定位手機,這名「私家偵探」,被判了!
    一女士為調查丈夫行蹤找到私家偵探,花費6.4萬元僱其搜集丈夫的行蹤軌跡、住宿記錄等個人信息,經兩級法院審理,該私家偵探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新華社資料圖因想了解丈夫的行蹤,2019年3月,呂某找到「私家偵探」王某,僱傭王某調查自己的丈夫。在五個月裡,王某通過跟蹤拍照、查詢開房記錄、定位手機等方式,獲取了呂某丈夫的行蹤軌跡、住宿信息等公民個人信息。憑藉這些信息,王某從呂女士處先後收取酬金共計6.4萬元。
  • 女子求助私家偵探,迅速攻破老公微信,鎖定出軌證據!「探長」竟是...
    來源:生活報因為自己曾被私家偵探騙過手頭拮据時他竟然想到用這一招騙別人!還多次得手!家住寧波的張某27歲,四川人。2015年,他和前女友分手,對方乾淨利落斷了一切聯繫,心有不甘的他想查詢到前女友的手機號碼、地址等信息,於是上網花錢僱「私家偵探」去查,結果被騙了兩三千元。
  • 大案紀實:冒充私家偵探,西安人皮殺手尹曉敏
    經查,44歲的無業男子胡躍龍系上海市人,暫住在西安市蓮湖區團結東路某居民區。警方調查發現,胡躍龍綽號「阿龍」、「老狐狸」。群眾反映說早在1998年,胡躍龍曾與尹曉敏流竄到西安市某居民小區盜竊電視機。被群眾發現後,胡躍龍因跑得快,趁機逃脫,便留下「老狐狸」的綽號。
  • 對衝基金的「秘密武器」:私家偵探
    如果我們為Y工作,我們不會說我們在為X工作,我們只會拒絕評價。」美國調查研究機構Blue Heron Research Partners的首席合規官稱。除了Third Point被指是Due Diligence公司的客戶以外,美國億萬富翁Paul Singer的專門從事不良債務收購的對衝基金Elliott Management,也曾經傳出僱傭私家偵探的消息。
  • 廈門「私家偵探」設套坑錢 稱抓「小三」百分百成功
    原標題:「私家偵探」設套坑錢 稱抓「小三」百分百成功 案例:一市民為找回出走的妻子,被網上「調查公司」騙走5000多元 真相:「私家偵探」自稱能定位抓小三、偷商業機密,其實大多是騙子 連打20多天麻將,把老婆氣得離家出走,陳先生很後悔,於是在網上找「私家偵探」用手機定位找老婆。
  • 當假神探遇上真警察——南京警方打掉一「私家偵探社」
    神探夏洛克、大偵探波洛、名偵探柯南……影視作品中的偵探們往往讓觀眾們崇拜不已,但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收到一張「私家偵探」 的廣告,「婚姻調查、資信調查、尋人定位」,「只要你想查,我就能查到」,你會怎麼想呢?
  • 蘋果手機查不了幾個月或多天以前通話記錄怎麼辦
    蘋果手機會保存我們最近的通話記錄,但你仔細查看後會發現,保存的通話記錄條數是有限的,iPhone手機上只會顯示最近100條通話記錄,在這100條以前的通話記錄在手機上是無法直接查看的。本文將教你如何將蘋果手機上保存手機通話記錄的資料庫文件導出到電腦上,然後就可以查看裡面所有的通話記錄清單了。1, 把要查以前通話記錄的iPhone手機連接到電腦上。
  • 怎麼能查手機通話記錄(如何查詢別人手機通話清單,詳單)
    怎麼能查手機通話記錄(如何查詢別人手機通話清單,詳單)專業通話記錄查詢,盜取微信密碼,查詢微信聊天記錄,通話記錄查詢,開房記錄查詢,查詢微信聊天記錄,非常靠譜!而在日常與朋友、家人通電話時,往往會因為需要查找一些東西,而需要一邊通話,一邊使用手機上網查找信息,而這個時候卻發現,如果自己在家或者在公司,有無線網還可以正常上網。  如果自己剛好在沒有wifi的戶外的話,手機打電話時卻不能上網,想要查詢到家人或朋友知道的信息的話,還必須要掛斷電話,先查詢一下,然後再打過去,這個過程真的是好麻煩的。
  • 查開房網站調查:提供姓名身份證號 花千元就能買
    其後,各種「查開房」網站層出不窮,儘管警方曾大力整治,但是3年以後,它們仍舊存在。不僅如此,街頭巷尾充斥的「私家偵探」也能輕易挖出這些私密的個人信息,甚至幫忙跟蹤、定位目標。只要付錢。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網上搜索「查開房」等關鍵詞時,出現了不少相關網站。現代快報記者在其中一個網站輸入同事的名字,在結果一欄,可以看到6個同名的人的相關信息。
  • 查借閱幹部人事檔案注意事項與紀律有哪些?
    查借閱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幹部人事檔案是幹部個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自然形成的歷史資料的歸集,是個人重要經歷的原始記錄和客觀反映,是幹部選用的重要依據,是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基礎,查閱檔案有嚴格的程序和紀律要求,一起來學習吧!
  • 北京市紀委突查超市辦公用品發票 對象包括黨政機關
    北京市紀委突查超市辦公用品發票 對象包括黨政機關 2015-12-31 05:45:55參與互動    市紀委突查超市辦公用品發票
  • 「私人偵探」發布招攬業務
    本報訊(記者穆奕通訊員林潔)「私家偵探」代某的業務範圍廣泛,戶籍底卡、常住人口、車輛基本信息都能查,跟蹤密拍一天200元。昨天記者獲悉,代某因涉嫌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罪被海澱檢察院提起公訴。
  • 女子花6.4萬僱人偷偷跟蹤丈夫 「私家偵探」被抓判了兩年半
    一女子為調查丈夫行蹤,花6.4萬元僱私家偵探搜集丈夫的住宿記錄等個人信息。不料,「接單」偵探卻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半。最近,這起案件的判決在北京裁判文書網上公布。記者發現,目前仍有不少私家偵探活躍在調查外遇、債務追討等「業務領域」。
  • 新招 查ETC記錄、盯電商和大閘蟹門店……查「四風」還可以這樣
    查ETC記錄、盯電商和大閘蟹門店、開發APP「隨手拍」、深入農家樂……  新招一:防電子禮券 緊盯電商和大閘蟹門店  在紀委打擊「四風」的嚴厲態勢下,電子禮品卡、電子提貨券等隱蔽手段公款消費的現象開始出現,不少禮品冊甚至在電商網站上以「中秋送禮」的旗號熱銷。
  • 妻子突然變「精緻」,丈夫找到了私家偵探!現在偵探攤上事了
    之後,周先生將妻子的相關信息提供給了王某,包括住所、手機號碼、車牌號等。在半個月的忐忑等待後,周先生終於等到了結果。王某回覆說,他的妻子確實有了婚外情,同時還提供了偷拍的照片和視頻作為證據。他們兩人是溫州老鄉,王某30歲,趙某35歲,文化程度都不高,早早就出來打工謀生了。兩人原本是同事,在另一家私人調查公司做「調查員」,工作內容主要是根據客戶要求,跟蹤、偷拍調查對象。那時候,他們接的業務比較雜,有幫人查婚外情的,也有幫人追債討債的。
  • 我市各地區紀委監委開展交叉互查讓問題不留死角
    5月18日,託縣交叉互查組組長、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張銀霞和組員們在清水河縣城關鎮枳幾也村委會院內的「三務」公開欄前認真地查看著「三務」公開欄的內容。「通過督查我們發現,清水河縣的『三務』公開工作已經在各村全部實現從『牆上』到『網上』的公開,對於督查發現的個別單位和部門存在的『三務』公開工作不完善等問題,我們及時進行了糾正並提出整改意見。」張銀霞說。
  • 查開房網站調查:提供姓名身份證號 花千元就能買到
    記者調查  「查開房」網站  不論大小酒店,只要開房就能查到  2013年10月,一份容量1.7G的「2000萬開房數據」文件出現在網絡上,引起一陣軒然大波。其後,各種「查開房」網站層出不窮,儘管警方曾大力整治,但是3年以後,它們仍舊存在。不僅如此,街頭巷尾充斥的「私家偵探」也能輕易挖出這些私密的個人信息,甚至幫忙跟蹤、定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