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夜京城」消費指南將推出 提升夜經濟品質
夜經濟「13條」出臺近4個月後,北京推進「北京特色」夜間經濟發展將有新動作:《「夜京城」消費指南》將推出,還將研究制定《北京市夜間經濟發展規劃》,發展品質「夜經濟」,形成「夜京城」品牌效應。北京市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19年北京市夜間消費調查報告顯示,「00後」是消費水平最高的群體,奧森公園是最熱消費商圈,23時前是主要消費時段。
新京報訊 昨日,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北京將堅持夜間經濟高品質發展目標。近期將推出《「夜京城」消費指南》,將各類夜間消費信息線上線下精準推送給消費者。此外,北京還將研究制定《北京市夜間經濟發展規劃》,統籌推進「北京特色」夜間經濟發展,形成「夜京城」品牌效應。
對於夜經濟下一步計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抓政策措施落地實施的同時,將堅持夜間經濟高品質發展目標,避免同質化、低水平、粗放式發展,鼓勵商圈開展多業態布局,發展體育健身、美容健康、學習教育、咖啡和書店、文化演出活動等城市居民消費升級的新興領域,不斷滿足新時代人群的消費新需求,打造高品質的夜間消費環境。《北京市夜間經濟發展規劃》將研究制定,統籌推進「北京特色」夜間經濟發展,形成「夜京城」品牌效應。
據北京市商務局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消費市場運行穩健。1-9月,全市實現市場總消費額19805.5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實現服務性消費額11015.6億元,同比增長10.2%,佔總消費的55.6%。
看點1
無負擔空閒多 「00後」夜消費「最敢花」
北京市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19年北京市夜間消費調查報告顯示,「00後」被訪者的次均消費金額和月均消費頻次均為最高,分別為239.3元/次和5.2次/月;其次為「90後」,分別為228.6元/次和5.1次/月。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商業研究所所長賴陽認為,調查結果基本反映了北京夜經濟發展趨勢,家庭消費結構和人群結構的變化是出現上述結果的原因。
他表示,從數據看,「00後」已經成為夜經濟消費主力,甚至正逐漸成為消費主體,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相對充足的空閒時間,且部分家庭的經濟條件可以支撐消費。
更重要的是,目前,在我國城市家庭消費結構中,剛性消費支出基本在網上實現,包括服裝鞋帽、洗護用品、家居用品等。而夜間消費真正解決的是餐飲、文化、娛樂、運動的這部分需求。中年群體「上有老、下有小」,很少在夜間外出進行此類消費,與之相對的,沒有家庭負擔、空閒時間較多的「00後」夜間消費的比例自然更高。
看點2
周邊人群密集 奧森公園夜消費人氣最高
隨著北京「夜經濟13條」發布,首批「夜京城」商圈對消費者已形成一定吸引力。報告顯示,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成最受歡迎的夜消費商圈,27.9%有夜間消費的被訪者表示經常前往進行夜間消費。而通常公認的,年輕人較熱衷的商圈,如簋街、藍色港灣、三裡屯等,前去進行夜間消費的被訪者佔比均未超過20%。
賴陽認為,這主要是受人群密度影響。亞運會和奧運會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周邊建設了一大批居民區,居住人口密度較高,這部分居民會在工作日茶餘飯後「就近」出行進行夜間消費。
同時,北京整體人群居住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發展變化情況》顯示,人口布局向城市發展新區轉移,城六區常住人口持續減少,其他十區保持微增態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以北的回天地區常住人口達86.3萬,多為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年輕人。「這部分群體在城六區的消費也多集中在奧林匹克公園一帶。」賴陽表示。
交通區位優勢也是原因之一。記者查詢發現,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站所在的8號線是唯一能換乘昌平線的地鐵線,且與15號線交會。
賴陽表示,相較之下,三裡屯雖然繁華,但距離較遠,因此三裡屯的消費高峰多出現在周末,而非平日的夜裡。
看點3
公交停運較早 夜消費集中在23時前
調查顯示,按照當日下午6時到次日凌晨6時進行統計,超九成有夜間消費的被訪者選擇在「23時前」進行消費,而在這個時間之後消費的僅佔4.9%。以合生匯21街區深夜食堂為例,雖然營業時間延長至凌晨2時,但記者探訪發現,22時剛過,不少店鋪就不再營業。
賴陽認為,這一數據基本符合北方人群的作息時間,不過交通因素,特別是公共出行工具停運時間較早也是原因之一。
■ 探訪
奧森公園:餐飲消費領銜夜經濟
10月25日21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周邊明亮異常。月色碼頭餐廳、幾間酒吧、奧運火炬塔、玲瓏塔齊齊亮起各色燈光。
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公園附近有一條人工河道「龍形水系」,沿河兩岸均有夜間消費場所。一側的新奧購物中心,位於國家體育館北路與八號線沿線交界處,交通便利,是奧森公園區域主要的購物場所。
新奧購物中心負一層,幾十家餐飲店鋪比肩接踵,既有傳統老北京風味,也有連鎖快餐品牌,串串香、烤魚等受年輕人歡迎的餐飲也可以覓得蹤影,基本可滿足不同人群口味,各家店鋪上座率在五成左右。
21時15分,不少人提著超市的購物袋陸續走出商場。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該商場夜間營業至22時,營業時間並未因「夜經濟」延長。
不到22時,奧森公園的「夜場」轉到了河對岸。與國家體育館北路相交的北中軸景觀大道有很多人交談、散步。還有一些人隨著短視頻軟體裡的網紅歌曲舞動身姿。歌聲、人聲、穿行而過的自行車鈴聲交錯,夜晚格外熱鬧。
這裡真正的消費場所是沿「龍形水系」修建的月色碼頭餐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天氣轉涼,這裡22時會比較冷清,「如果遇上鳥巢辦演唱會,散場後這裡客人就會多一點。」
該工作人員介紹,暑期和「七夕」等節日期間,餐廳生意最火爆,室外和室內全部客滿,一位難求,一晚營業額在5萬元左右。
為什麼一過22時奧森公園就會變冷清?該名工作人員認為,這裡的消費形式以餐飲為主,比較單一;另外,公共出行工具停運較早,夜間出行不便等都限制了夜經濟向午夜延伸。
22時剛過,奧林匹克塔和玲瓏塔燈光已經熄滅。此前熱鬧的北中軸景觀大道,散步、跳舞的人群也漸漸散去,北京「最熱」商圈奧森公園的夜晚恢復了平靜。
■ 延展
北京夜經濟如何「過冬」?
天氣逐漸轉涼,北京的夜經濟將迎來第一個冬季。
賴陽認為,由於天氣影響,夜消費時段會進一步前移、時長會進一步縮短。具體來說,受影響較大的是室外消費,如以燈光、夜景、休閒等為主要元素的南鑼鼓巷、什剎海等。室內夜消費方面,如果能將餐飲、文化、娛樂等功能進一步融合,受影響程度會較小。
「北京冬季的夜消費,兼有室內和室外場景的購物中心綜合體潛力巨大。以藍色港灣為例,可以圍繞冰雪天氣特點,在室外打造具有冰雪氛圍的主題活動,吸引年輕人打卡。同時可在室內提供溫暖舒適的環境和各類型消費。」賴陽說。
他還表示,冬季節日消費場景較多,是北京夜經濟發展不能錯過的機遇。元旦、春節及一些西方節日都會形成夜消費熱點。「雙十一」「雙十二」雖為網絡造節,但已經延伸到線下,實體商家可以抓住時機,也能創造夜消費熱點。
■ 夜經濟亮點
●朝陽區三裡屯、國貿、順義區中糧祥雲小鎮聚焦環境提升,打造主題燈光秀,注重文化和生活體驗結合。隨著氣溫降低,部分商圈和購物中心推出了互動性強的體驗項目。比如中糧祥雲小鎮11月將舉辦冰雪嘉年華活動,對戶外進行燈光亮化、布置大型遊藝裝置、木偶巡遊表演等。
●東城區王府井、西城區大柵欄聚焦品質升級:王府井著力打造場景沉浸式體驗空間「和平菓局」,重塑了一座半個世紀前的北京城,大青磚窄胡同、蜂窩煤、28自行車、大戲院……西城區大柵欄的「北京坊」定位中國生活方式文化體驗區,更多關注當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還有「英園」這種體現國外生活方式的主題店面,消費人群超八成是常住人口。
●海澱區營造夜間經濟科技特色,五棵松華熙LIVE主打「商業+文娛體驗」定位,電子競技體育賽事是一大特色,目前這裡正在建設冰場和雪場,引入冬季娛樂項目。
●以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為代表的一批博物館、紀念館和美術館延長開放時間,開展夜宿博物館、電影之夜等夜場活動;
●北海、天壇、景山等景區公園開設夜遊線路和夜場活動;南宮五洲植物樂園推出「會發光的植物園——小動物奇妙夜」,在夜晚變成了一個奇幻的動植物王國。植物樂園營業時間從18時延長至22時,成北京首家「夜間動物園」。
●全市2055家體育經營單位中,90%以上營業時間持續至22時。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陳琳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