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中如果她媽媽放棄了這點,就沒有百萬富翁的阿甘

2020-12-14 弋札小記

《阿甘正傳》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或者是讀過,而知道這個故事的人都會被阿甘純粹的堅持深受鼓勵。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總不會那麼十全十美,總會有一些小小的瑕疵。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這種小瑕疵才令人的生活變得更有挑戰性和神奇性,就如阿甘而言,如果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大眾,和所有一樣對這個世界都能夠深刻感知,那麼就不存在這樣一個故事能讓我們津津樂道了。

阿甘是特殊的,卻也是幸運的。他特殊在小時候沒有同齡人的機智敏銳,但他幸運的是有一位從不放棄他的媽媽,和一位能令他滿心歡喜的同伴或朋友。阿甘的成功,在整部劇中都是那麼輕描淡寫,就如在阿甘眼中那些財富和榮譽都是那麼無足輕重。

五年後,當我再次重看《阿甘正傳》時,我才發現原來阿甘的人生裡有三個重要的轉折點,如果沒有這個決定,也許阿甘會就此銷聲匿跡,淪落為這個世界該愛心資助的無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即是他媽媽再三乞求校長讓阿甘就讀於普通學校,而不是進入特殊學校就讀。

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指出一個很有意思的「期待效應」,意思是如果你心裡對孩子有怎樣的期望,那麼孩子就會往哪個方向發展。「期待效應」問世以後,有很多的家長對此嗤之以鼻,因為很多的家長都覺著自己一顆心都在期望孩子能夠成才成人,可是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人類的心是異常敏感的,特別是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如孩子在自己的房間好好學習著,可是他的媽媽卻張口一問:「這麼安靜,是不是又在玩手機呢?」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明白原來我在媽媽心裡是這樣的孩子,雖然轉念一想,媽媽這樣對自己下標籤,是否她的內心裡其實默許自己可以一直玩手機呢?或者破罐破摔,既然父母都這樣把自己想得那麼不堪,那麼就遂了他們的心願吧。至此「期待效應」應驗了。

阿甘的媽媽,也許非常清楚這種「期待效應」,她知道一旦阿甘就讀於特殊學校,就意味著阿甘再也不可能成為正常人,過正常人的生活。因為在特殊學校的教育的大環境裡,當周圍人都是特殊學生,也就此與普通人形成楚河漢界的局勢,再沒任何的能力將「特殊」的標籤撕下。慶幸的是阿甘在她媽媽的不懈努力下,最終就讀於普通學校,雖然在普通學校遭受了一些「欺負」,但阿甘正一步一步走向正常。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發展的過程總是含有劇痛。我們時代的劇痛便是一個個折翼天使的誕生,他們或是因為某一些遺傳因素,或是因為周圍的生存環境,或是因為某一突發事件造成了無法扭轉的傷害成為一個令人心痛的特殊孩子。但是希望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都能滿懷敬畏之心,將其視正常人,不要將某一些自我感動的「愛心」夾雜著歧視的意味。

特殊孩子和我們所有人都一般無二,只不過他們的世界也許就如同阿甘一般,不需要理解這個世間太多的紛紛擾擾,他永遠純粹堅定地活在他認定的世界裡,願世界所有折翼的天使都能如同阿甘那般幸福。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珍妮愛阿甘嗎?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我們需要慢慢的琢磨和體會。在《阿甘正傳》中其實有兩條主線,一條明線是阿甘,一條隱線是珍妮。也就是珍妮在童年時遭遇到了父親性侵,這也為後面的悲劇鋪墊。2、珍妮的愛珍妮對於阿甘的感情是愛情從大學時期帶阿甘回宿舍,阿甘參軍去珍妮的裸體歌唱表演後兩人的對話以及黑豹黨聚會中的行為。雖然珍妮一直都沒有明確表現對阿甘的愛,但是從細節是可以看出來的。
  • 《阿甘正傳》:對待先天不足的孩子,阿甘的媽媽給了最好的答案
    ,阿甘媽媽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在電影《阿甘正傳》中,男主角阿甘從小就是一個智力上有缺陷,天生跛腳、為了矯正駝背而天天戴矯正架孩子;童年時期,夥伴們嘲笑他,沒有人願意跟阿甘做同桌;面對阿甘的先天不足,他的媽媽並沒有放棄他,面對他人異樣的眼光媽媽告訴阿甘:「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沒有什麼不同。」
  • 《阿甘正傳》:放下了一些包袱,才能真正的勇往直前
    不過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阿甘能夠有這麼成功,一路上看著都特別的順利,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不放棄他的媽媽,還有他一直以來的堅持。《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一直都很有名,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的地步,也被人們成為是電影中的經典,就算是在網絡平臺上,它的評分都非常的高。能讓這麼多的人喜愛這部電影,無疑就是這部電影的勵志。
  • 《阿甘正傳》裡對阿甘影響至深的兩個女人
    經典中的經典之作《阿甘正傳》至今仍對於多數人來說,難以忘懷。提起《阿甘正傳》,多數人首先會記起在影片開始,媽媽告訴阿甘的一句話,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 《阿甘正傳》電影觀後感
    為了深化對這11張圖的理解,和合家舘設計了一系列主題課。電影《阿甘正傳》就是素材之一。         本文是和合家舘突破班的孩子觀看《阿甘正傳》電影之後,寫的課程總結,也許他們的理解目前還不夠深刻,全面,但只要能觸動孩子的心靈,在某些方面幫助他們成長,就達成了課程設計的目的。
  • 《阿甘正傳》—為何說阿甘的母親對阿甘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電影中《阿甘正傳》的阿甘,其實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但是這個天使也需要降臨到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因為這對他以後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上帝在讓阿甘在降臨人間前,肯定也是對人間各個家庭進行考察和精挑細選的,希望可以幫助他找到一個好的可以投胎的人家。
  • 書與影:《阿甘正傳》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以為這是在對電影《阿甘正傳》那句知名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糖」的解構和化用?然而這句話卻是原著小說的開頭。原先我總以為改編總是要沿著原著的脈絡,所以往往也總是有和原著相同的氣質,但是在我最近讀了這部小說之後卻驚訝的發現小說和電影間的反差卻相當之大。
  • 任正非說「我就是阿甘」,《阿甘正傳》之系列文章綱要總結
    電影 | 阿甘正傳 (一)電影 | 阿甘正傳 (二)電影 | 阿甘正傳 (三)電影 | 阿甘正傳 (四)_ 鈍感力電影 | 阿甘正傳 (八)_電影中的音樂還有資料庫裡早已經命名好的幾篇文章,一直沒有動筆,本來想趁著空閒時間
  •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劇中「阿甘傻傻的愛」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在南阿拉巴馬州生活的傻子阿甘,這一輩子,就喜歡著一個女人,她就是珍妮,他們從小到大都是好朋友,一起上著學,也一起長大了,最後,因為,某些原因,兩人相隔很遠。
  • 《阿甘正傳》:阿甘母親教給你的三大意義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廣為流傳的一部優質電影,而且裡面所擁有的教育意義是無數,不同時期去看可以看到不同階段的意義,如果還有更深的意義,那就看你能理解到什麼程度,而我看到的是一位母親所帶來的教育,有她的教育與付出才塑造出阿甘這個性格,並沒有因為智力有問題就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 聊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和《阿甘正傳》
    但無論如何解讀,人們總能從這部電影中找到力量長遠卻又深刻的影響到你!2、《阿甘正傳》1994每一次重溫都能一如既往地獲得溫暖和感動!I Just feel like running ~對《阿甘正傳》有一個特別簡單地理解方式,就是把阿甘這個角色想成是美國。這是一部阿甘個人的成長史,也是整個美國在二戰後的變遷史。
  • 高考倒計時|勵志電影推薦《阿甘正傳》,不要在沒成功之前說放棄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電影是《阿甘正傳》。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這部電影了,但今天我想從高考的角度重新和大家聊一下這部電影。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是並容易講述。在《安娜·卡列尼娜》裡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這部電影只想告訴我們兩個道理。
  • 《阿甘正傳》:我註定要做你的媽媽,我就盡力做好
    專業一點說就是:按照世俗的標準對人進行測試,把測試值在90-109之間的人歸為智商正常,110-119之間的歸為智商中上等,在120-139之間的人就很優秀了,如果是140以上,這個人大概就是個天才了。測試體現一個人在對應年齡段的思維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根據這個標準,阿甘在進入正常學校的過程中遭到了「智商門檻」的阻攔。
  • 《阿甘正傳》:Follow your heart,Just do it!
    而這一年的《阿甘正傳》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打敗眾多神片,一舉獲得奧斯卡十餘項獎項提名,次年奪得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六項大獎。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評價這部電影,那麼我會說,這是一部能夠溫暖我一生的影片。
  • follow your heart——《阿甘正傳》
    用《美麗人生》裡的開場白來形容《阿甘正傳》最好不過了——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不易講述。每個童話裡都有悲傷,但也像每個童話一樣,充滿了奇蹟和幸福。《阿甘正傳》誕生於電影史上最神奇的一年——1994年,那一年經典作品井噴,比如《低俗小說》,《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等,而就在這一年,《阿甘正傳》力壓群雄,獲得奧斯卡十餘項提名,次年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六項大獎。
  • 阿甘正傳:為什麼Jenny一開始不嫁給阿甘?原來她是這樣的女人!
    很多有這一疑問的看客,估計是有這種預設的心態:Jenny肯定只是將阿甘當做備胎,甚至最後阿甘身邊的孩子也並不是阿甘的,而是Jenny和別人鬼混的。這種猜測並不能說存在,但這樣的預設其實是不合理的,至少沒有認真觀察Jenny這個女孩的一生。她是個從小被父親虐待,甚至有性虐待跡象的女孩,因此她對於男人一直都是不信任的。
  • 推薦一部正能量的影片,很多經典語句——阿甘正傳
    阿甘沒有父親,和媽媽相依為命,依靠著收房租來維持生計。有一天,學校通知說阿甘的智商低於八十,沒辦法上公立學校。阿甘的媽媽出賣了肉體,才讓阿甘進入了公立學校。一個房客向阿甘展示音樂,阿甘隨著他的音樂抖腿啟發了他。
  • 《阿甘正傳》的原型人物是誰?還是虛構故事?
    阿甘正傳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會感覺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故事,不是詆毀阿甘這個人物的設定,而是在現實生活中,他想達到這樣的高度,會比常人難很多。阿甘正傳的確在美國的歷史上,獲得榮譽勳章、代表國家參加國際運動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肯定會記載下來,但是沒有這樣的記錄和電影中的阿甘對上號,只有在小說《阿甘正傳》中能找到他的蹤跡。
  • 你們說為什麼《阿甘正傳》能夠擊敗《肖申克的救贖》呢?
    小編在看完《肖申克的救贖》之後就去重溫了《阿甘正傳》,個人來說還是比較傾向於《阿甘正傳》這部影片的。回到電影本身,這部影片不需要多麼深入的思考就能看懂,比如在小阿甘入學的時候,那個校長前腳不懷好意的問阿甘媽媽:佛瑞斯特先生去哪了?後面畫面就轉到了小阿甘一個人坐在院子裡,屋子裡還傳來了那種刺耳的嘶吼聲,大家也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阿甘的母親為了阿甘入學和這個猥瑣校長做了交易。
  • 《阿甘正傳》不是勵志片
    但今天密斯包打算話鋒一轉,把目光移向另一屆大寫加粗的奧斯卡——1995年,那是一個春天,我剛上幼兒班,還沒有「觸電」,誰知優質影片百花齊放、漫漫硝煙在世界另一端,悄然上演。「傻人有傻福」的《阿甘正傳》獨領風騷,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等獎項通通收入囊中。嘖嘖嘖……真·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當然了,《阿甘正傳》是當之無愧的好電影,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被稱為一部活靈活現的美國近現代史,是了解美國的絕佳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