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我註定要做你的媽媽,我就盡力做好

2020-08-28 八月咚咚

2小時20分鐘的電影,收割光了我攢存了10年的眼淚。《阿甘正傳》是父母學堂裡智慧和能量值都爆滿的一堂課。

阿甘是一個天生智商很低的孩子,什麼是智商呢?

智商(IQ)通俗理解是:一個人心理年齡與其實際年齡的相符程度。專業一點說就是:按照世俗的標準對人進行測試,把測試值在90-109之間的人歸為智商正常,110-119之間的歸為智商中上等,在120-139之間的人就很優秀了,如果是140以上,這個人大概就是個天才了。測試體現一個人在對應年齡段的思維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

根據這個標準,阿甘在進入正常學校的過程中遭到了「智商門檻」的阻攔。

圖片來源| 電影《阿甘正傳》

面對來自校長的歧視甚至帶有一點羞辱的語氣,阿甘媽媽並沒有表現出沮喪、尷尬、羞恥或激怒,為了兒子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她極力平和的站在「尋求公平」的立場為兒子的權益據理力爭。電影中極度諷刺了現實中存在的不平等現象。而「平等」之所以能成為人們廣泛追求和討論的目標,正是因為這些有勇氣同「不平等」抗爭的鬥士。

阿甘媽媽很清醒的知道兒子的真實情況,她只是用盡全力把母親的角色做到最好。她不認同也不在乎世俗對於「正常的定義」,她只是當了母親,就要讓孩子得到和其他人同等的權利和機會。

父母的相信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小時候的阿甘,因為背部脊椎有問題必須戴腿箍。面對兒子的驚奇,阿甘媽媽會充滿讚嘆的說:這是你的「寶鞋」,它會帶你走遍天下。當走上街道,因旁人投來異常的眼光而感到有些難堪時,阿甘媽媽會強悍的保護兒子:看什麼看,沒見過男孩子戴腿箍嗎?

阿甘媽媽知道,因為天生的狀況阿甘一定會遭受冷漠的嘲笑和欺辱,但是自己不可能隨時陪在孩子身邊,所以除了全力為阿甘抵擋外界的侵擾,阿甘媽媽還一直在告訴阿甘:你和別人沒什麼不同。很多時候,父母怎樣看待孩子,孩子就會怎樣看待自己。你的相信,是對孩子最有力量的鼓勵。

在面對這個與外界格格不入的孩子時,阿甘媽媽用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告訴全世界的父母,怎樣才是把孩子放在心尖上來愛的正確且頂級的操作。

金錢對於人生的意義

阿甘成年後,他的媽媽沒有因為對阿甘沒錢生活的擔心或者因為自己付出很多,而讓阿甘去努力賺錢,她只是讓阿甘按照自己的選擇過人生。

阿甘的媽媽說:錢只要夠用就好了,多餘的錢只是用來炫耀。

追逐名利是每個時代的特性,而金錢和名利也裹挾了太多人的人生。很多父母激勵孩子讀書的理由不是「好好讀書會讓你的未來有更多的選擇」,而是「不好好讀書你未來就賺不到很多錢,就會過得不好」。正因為有很多這樣的想法,才常聽到有人說 「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也不會賺錢」。

「好好讀書」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很廣義的事。有很多孩子因為家長這樣的教導,對「讀書這件事」心生了厭惡。

不要讓金錢成為孩子人生的枷鎖,因為會讓孩子喪失掉很多快樂、勇氣和美好。

讓孩子自己選擇人生的路

當阿甘的媽媽快要離開這個世界時,阿甘問媽媽:我的命運是什麼?阿甘的媽媽說:那要你自己去弄清楚。

父母總是對孩子有很多的擔憂,因此給孩子纏繞了很多束縛。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成長,可是忽略了孩子是獨立於任何人的,他們有天性,有個性,也有自己選擇生活的的願望和權利。

很多明星家的孩子把一條康莊大路都走歪了,因為身上負擔了太多的期待和束縛。而竇靖童的成長一定被很多小孩羨慕著,有個性不張揚,謙卑有夢想,灑脫不世故。

王菲寫給竇靖童的一首歌《童》,裡面有句歌詞: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這大概也是所有父母可以對孩子有的最好的期待。

而被問到關於李嫣的問題,王菲說:我覺得她就是正常的一個小孩,很漂亮。

她們都幸運的孩子,遇到了王菲,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人生真的只有這一次,其實誰說不清楚到底什麼樣的人生算成功,也沒人知道哪條路通往成功。所謂的「過來人」只是借鑑,不是遵循。所以,當孩子在人生的岔路口做了選擇時,父母只需要把關是否遵守了法律和道德,是否對自己和他人無傷害,然後支持他們去尋找自己的人生。

盡力做好

關於「你為什麼生孩子」這個問題,我聽過一個很美的答案: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讓我有機會和ta同行一段。

迎接新生命是每個父母會感到激動歡喜的時刻。然而有很多父母懷著這份美好,卻對孩子近乎苛刻。以至於傷害了孩子的心靈,破壞了親子關係,也傷了自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不打罵孩子是基本原則,對孩子說話也要掌握分寸感,有些話父母不應該對孩子說,比如:

  • 你怎麼那麼笨呢!(有關於孩子智商方面的話)
  • 看看人家某某,學習多好(賺錢很多),你怎麼這麼不長進呢!(有關孩子能力方面的話)
  • 看看人家誰睡多有氣質,再看看你!(有關孩子容貌方面的話)
  • 看看人家小誰找的對象(朋友)多好,再看看你找對象(交朋友)那眼光!(有關孩子感情方面的話)
  • 你怎麼那麼悶呢,幾棍子打不出個P!(有關孩子性格方面的話)
  • 你怎麼能做出這種事,太丟人了!(有關孩子道德方面的話)
  •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為你放棄啥啥啥,你這樣做真是不孝順!(情感綁架)

孩子沒有成熟的辨別力和承受力,父母說出的很多話,可能對孩子來說都會成為一種否定和打擊,由此而變得膽怯、自卑、叛逆甚至學壞。

孩子就像電影《阿甘正傳》中開場和落幕的那根羽毛,羽毛被風吹向哪邊、遇到什麼人、落到什麼地方,我們都無法預料。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當羽毛落到地上時,撿起它,把它放在一個乾淨的地方。

生命美麗而平等,如果我們註定都要為人父母,就盡力做好。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對待先天不足的孩子,阿甘的媽媽給了最好的答案
    ,阿甘媽媽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在電影《阿甘正傳》中,男主角阿甘從小就是一個智力上有缺陷,天生跛腳、為了矯正駝背而天天戴矯正架孩子;童年時期,夥伴們嘲笑他,沒有人願意跟阿甘做同桌;面對阿甘的先天不足,他的媽媽並沒有放棄他,面對他人異樣的眼光媽媽告訴阿甘:「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沒有什麼不同。」
  • 《阿甘正傳》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卻逆襲成為創造奇蹟的人物!
    初看《阿甘正傳》這個題目,竟然想起了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讀書時,老師經常提及阿Q精神,那種自我陶醉的精神勝利法至今記憶猶新。阿Q和阿甘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物,前者是自欺自負的反面形象。後者,雖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最後卻逆襲成為創造奇蹟的勵志成功人物。
  • 《阿甘正傳》裡的媽媽,都說了那些經典話語?一起盤點
    昨天重看了《阿甘正傳》,之前看時只記得阿甘的執著與善良,阿甘對珍妮不離不棄的愛情,以及那句貫穿全劇的經典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口味各異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阿甘生來智商偏低,且身體有缺陷,但阿甘的媽媽一直對他說:「你和其他人是一樣的,你和其他人沒有區別。」阿甘媽媽知道阿甘在成長中會遇到異樣眼光、特殊待遇,為了保護阿甘,媽媽不斷告訴阿甘,他是正常的,跟其他人一樣,別人也沒有比他強。因為阿甘媽媽一直的積極暗示,阿甘從沒覺得自己是個異類。
  • 任正非說「我就是阿甘」,《阿甘正傳》之系列文章綱要總結
    雜思 |無論如何,向前走,一往無前從劇情邏輯的角度講,《阿甘正傳》則顯荒誕,但《阿甘正傳》的寬度,深度以及溫度,太多可以解讀和讓人回味的點,讓人輕鬆的看完,又有諸多的回味。系列一中,也有簡單介紹了漂浮的羽毛,以及阿甘和媽媽的對話,以及片尾阿甘在珍妮墓前的話,就阿甘對於命運的理解,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以下為阿甘正傳(一)文章結尾的截圖。
  • 邊看邊學:看電影《阿甘正傳》學考研英語
    然而阿甘的媽媽是一位性格堅強的女性,她不斷的鼓勵兒子:「You are no different than anybody else is.」——你和別人沒有任何的不同。  在學校裡,阿甘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他唯一的好朋友珍妮的話而開「跑」。
  • 《阿甘正傳》—為何說阿甘的母親對阿甘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給阿甘起名字上,時時提醒他要做有價值的事,不要做傷害別人的事。,她對阿甘說,「不管其他人說怎麼比你強,如果上帝要讓人人都一樣的話,那他會給每個人一雙腳撐」。在阿甘的捕蝦事業進行得如火如荼時,卻突然得到母親病危的消息,阿甘趕緊回家看望母親,母親卻非常地平靜安慰阿甘說,「因為我的時候到了,你不用害怕,寶貝,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們註定要面對的。但我註定要做你的媽媽,我就盡力做好。我相信你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你要憑藉上帝的恩賜做到最好。」
  • 盤點阿甘正傳經典臺詞,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只要你堅定信念不要放棄自己,哪怕從出生一開始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一定會再為你打開一扇窗。《阿甘正傳》經典臺詞1.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 《阿甘正傳》電影觀後感
    星期五,我們上了電影課:《阿甘正傳》,通過欣賞這部電影,我的收穫有:  主人公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他做事踏實,一直做最好的自己,面對困難時一直想辦法解決問題,從不逃避困難,並讓自己活得更好。他身上有哈佛大學正負能量圖中的第1、4、5、6、7、10項正能量。
  • 這10句《阿甘正傳》裡的經典臺詞,哪一句最戳你心?
    你和別人沒有任何的不同。分析:即使阿甘智商測試是低能兒,但他的媽媽從小就不斷強調「你與其他人沒有任何不同」,給阿甘普通人的自信。Than一般用作連詞或介詞,是「比」的意思,一般用作比較級,如:bigger than(比……大),more than(比……更多)等等。
  • 《阿甘正傳》珍妮愛阿甘嗎?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我們需要慢慢的琢磨和體會。在《阿甘正傳》中其實有兩條主線,一條明線是阿甘,一條隱線是珍妮。2、珍妮的愛珍妮對於阿甘的感情是愛情從大學時期帶阿甘回宿舍,阿甘參軍去珍妮的裸體歌唱表演後兩人的對話以及黑豹黨聚會中的行為。雖然珍妮一直都沒有明確表現對阿甘的愛,但是從細節是可以看出來的。
  • 電影《阿甘正傳》做自己就好,經典臺詞:放下包袱,繼續前進
    Hey,小夥伴們,小慶姐又來啦,今天來說說經典電影《阿甘正傳》!前進!話說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什麼,是夢想,還是是自己的堅持呢?而電影《阿甘正傳》裡的男主「傻子」阿甘的動力應該是在于堅持。他的女孩珍妮曾經問過他「夢想你將來成為什麼人」,阿甘倒是楞了,回復到:「我將來不能做我自己了嗎」。
  • 《阿甘正傳》傳遞給我們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價值觀?我不是很認同!
    至於脫離大多數人的實際生活,恰恰相反,這是反諷啊,我們並不是阿甘,而是他每個場景中身邊的那些人啊。我們是布巴,是丹中尉,是珍妮,是賣車貼紙和T恤的,是跟隨陪跑的,是裡面的每一個配角和路人甲,唯獨不是阿甘。《阿甘正傳》肯定不能當作人物傳記電影來看,一個人不可能從出生到成年,經歷這麼多的歷史事件,並且參與其中。我覺得某種意義上,《阿甘正傳》可以看作是一部「美國傳記」。
  • 《阿甘正傳》:阿甘母親教給你的三大意義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廣為流傳的一部優質電影,而且裡面所擁有的教育意義是無數,不同時期去看可以看到不同階段的意義,如果還有更深的意義,那就看你能理解到什麼程度,而我看到的是一位母親所帶來的教育,有她的教育與付出才塑造出阿甘這個性格,並沒有因為智力有問題就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 《阿甘正傳》:幸運背後的玄機,是對命運的臣服與寬恕
    任何被你完全接受的事情將會把你帶進寧靜狀態。這就是臣服的奇蹟。——《當下的力量》每當讀到這句話,我都會想起電影《阿甘正傳》裡面那個雖然略帶遲鈍,卻飽含對生命的熱情,並始終一往無前的阿甘。正因為他不夠聰明,所以面對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總是能夠心甘情願地臣服其中。也正因為他臣服於命運的安排,他才創造了生命的奇蹟,真正地改造了自己的命運。
  • 《阿甘正傳》裡,珍妮的兒子到底是不是阿甘的兒子?我相信是!
    阿甘那麼愛珍妮,這個孩子是珍妮的,珍妮是阿甘的合法妻子。這孩子就是阿甘的,沒有任何問題。看到孩子,就想起自己心愛的人。也是幸福。像女主那樣的人,在心底有一塊地方是純潔的,我相信她最後說的話是實話,那個孩子就是阿甘的。不用過度解讀了。阿甘跟女主是底層人民的兩個極端,男主天資愚鈍,但有個好媽媽,簡單的執著,沒有理想,無意成就了名望財富。
  • 時隔多年我終於明白《阿甘正傳》為什麼可以打敗《肖申克的救贖》
    《阿甘正傳》看似是個勵志電影,但仔細想來卻並非如此。 阿甘雖然智商不在平均水平,但在體育方面有著肉眼可見的天賦,無論是橄欖球還是桌球,別人再怎麼練就是趕不上他,這是他能成功的很關鍵的因素,也是很多人所不具備的。縱觀電影中阿甘的一生,他所做的就是兩件事,聽媽媽的話和響應政府的號召。
  • 《阿甘正傳》中如果她媽媽放棄了這點,就沒有百萬富翁的阿甘
    《阿甘正傳》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或者是讀過,而知道這個故事的人都會被阿甘純粹的堅持深受鼓勵。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總不會那麼十全十美,總會有一些小小的瑕疵。阿甘的成功,在整部劇中都是那麼輕描淡寫,就如在阿甘眼中那些財富和榮譽都是那麼無足輕重。五年後,當我再次重看《阿甘正傳》時,我才發現原來阿甘的人生裡有三個重要的轉折點,如果沒有這個決定,也許阿甘會就此銷聲匿跡,淪落為這個世界該愛心資助的無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即是他媽媽再三乞求校長讓阿甘就讀於普通學校,而不是進入特殊學校就讀。
  • 《阿甘正傳》:用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好來詮釋他的生命
    《阿甘正傳》的英文是《Forrest Gump》。這是個普通的人名。從片名可以直接獲知的信息是,該部電影是一部人物傳記類型的片子。可以說,羅伯特澤米吉斯選用這個名字實際上並不具有吸「睛」力。他傻傻的跑,跑出一個常人都不一定達到的高度,或許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橄欖球,也或許不知道甘迺迪總統是什麼角色,甚至不明白為什麼會有越南戰爭,他只知道跑快一些再快一些就是勝利,然而他這一生並不只是奔跑這麼簡單,而正是他在生活中執著向前的最好表徵,他的數次成功使我感嘆,成功並不遙遠,只要堅持不懈,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劇中「阿甘傻傻的愛」
    劇中的湯姆·漢克斯飾演的阿甘,在二戰的結束不久後,是出生在美國的南方的阿拉巴馬州的小鎮,他從開始就是天生的弱智,智商可能只有75吧,可是他的母親卻非常的堅強,她便一直鼓勵著阿甘,還說「傻人有傻福」,要阿甘一定要自強不息的活著...
  • 《阿甘正傳》:放下了一些包袱,才能真正的勇往直前
    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重溫一下經典,《阿甘正傳》這部在上個世紀的電影,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很多人重溫著。就像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看到結局,都為阿甘感到幸福。人們都覺得阿甘是一個傻子,甚至觀眾也都這麼認為,覺得阿甘就是一個傻人有傻福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