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生考大學有多難?他們一直花很大力氣排擠她們-虎嗅網

2020-12-11 虎嗅APP


這兩天,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女性學家上野千鶴子在東京大學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上野千鶴子的這個演講,是談性別歧視的,尤其是在2018年日本多所大學曝出可笑的內幕錄取消息之後,日本的社會對這個話題敏感度有所提高。


我想,這裡釋放出來的信號就是:以東京大學為代表的日本一流高校,已在反省這種赤裸裸的性別歧視了。



1


上野千鶴子生於1948年生,是最著名的女性主義學者,個人著述達三十三部、合著達三十種以上。她現任東京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學、波恩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墨西哥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同時,她還是一個暢銷學術書作家,2009年的《一個人的老後》熱銷100餘萬冊,2010年寫的《厭女》也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



這一次,上野千鶴子是以東大教授的身份,在東京大學的講臺上致辭的()。我注意到,中國的自媒體或者相關報導裡,往往引用了她的致辭裡的這一段話:



「你們一定是想著只要努力就能有回報才來到這裡的。但是,即使努力也不會得到公平的回報的社會正在等著你們。同時也千萬不要忘記,你們能夠有著『只要努力就能有回報』這一想法本身,並非你們自身努力所致,而恰恰是來源於(你們身處的)優越的環境。」


這段話非常好。它是「反雞湯」,告訴你,努力了就會有收穫,那是公平公正的社會裡才有可能實現的。如果把這個與中國社會媒體上正在熱切討論的「996」工作制對比一起看,你大致就能做出判斷了——能否有收穫,取決於你是否能在一個公平的、付出能產生價值的環境裡;收成與你的努力有關係,但是關係不大。


看上去,告訴你世界的殘酷,讓你更努力,似乎是上野千鶴子給大家煲的另一種「成功學」,教你比一般情況下更勵志。難怪深得一部分人的喜愛。


還有一種解讀,是來自於她的另一段話:



「請你們不要逞強,承認自己的弱點,與他人互相幫助地活下去。孕育了女性學這一學問的雖說是所謂『女權主義』的女性運動,但女權主義絕非要讓女性像男性一樣、或是讓弱者變成強者之類的思想。女權主義追求的正是讓弱者本身受到尊重。」


這段話也被深受一部分人喜歡。因為他們的理解是,上野千鶴子要求女性不要像男人一樣「剛」,承認男女不同,承認性別分工,承認性別差異,不要試圖挑戰男性。而要安於做男性喜歡的「好女權」。你看,這樣的「平權」,多溫和,男權就不會討厭你們了,你們就不會像那樣強硬的女權一樣被罵、被排斥了,這樣的女權主義,就能被男性接受了。



2


兩種理解都挺可笑的。


演講不能斷章取義。上野千鶴子並不是在灌輸一種更勵志的雞湯,也不是在教女性要當弱者,不要跟男人一樣強。相反,她的重點不是放在「你要更努力」上面,而是放在如何改變這種「不公平」上面。她也不是指引女性示弱,而是說,每個人都有人權,你是弱者,你也同樣有權利;不要以為你只有成為強者才有權利。


實際上,對女性不公平的社會,意味著,只有少部分有機會變成強者的女性才能有一定的權利。真正的公平,是無論強弱,都有同樣的權利。


不要以為,你沒有平等的權利是因為你不夠優秀。不要以為,女性不努力、沒本事,才會遭遇不公平。這種蠢話實在是聽得太多了。實際上就是說,女性要非常優秀,才能得到普通男性天然擁有的權利。天賦人權,意味著,不是一小撮優秀的女人才配有人權,軟弱的、沒能力的女人就不配有。



不改變這種不公平、不公正的社會制度和結構,那麼,哪怕有幾個優秀的女人能爬上高位了,也絲毫不意味著男女平等了。相反,她們可能被利用成更多的女性墮入深淵的遮羞布。


舉個例子。微博上永遠有一種聲調是:


「屠呦呦這樣的女人才是真女權。你們對社會有什麼貢獻?怎麼配談?」


原來,女性沒有拿諾貝爾獎,就不配談平等與權利?女性要奮鬥到那麼強大,才配坐在談判桌上,與一個普通男人競爭同樣的權利?



不需要額外地成為強者,弱者也能天然地擁有平等的權利,這才是上野千鶴子的意思。


而上野千鶴子指的「不公平社會」也是有的放矢的。這就是男女生錄取的的極大的不公平。她提到:



「經過文部科學省對全國81所醫科大學的醫學部進行的清查,男生的合格率竟平均達到了女生的1.2倍。東京醫科大學是1.29倍,順天堂大學達到1.67,昭和大學、日本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私立學校也赫然緊隨其後。……東大理科3類則是1.03。」



「女生比男生更難合格是因為男生的成績比較好嗎?公布了上述結果的文科省的負責人做出了這樣的評論:『男生(合格率)佔據優勢的學部與學科除此之外完全沒有,無論是理工科還是文科都是女生佔優勢的情況比較多。』也就是說,其他學部的女生入學的困難程度都在1以下、唯獨醫學部超過了1這一情況,定然是有某種理由存在的。」



《讀賣新聞》於2018年8月初進行了一項調查,詢問了全日本81所設立醫學部大學的男女錄取比,結果顯示,在76所做出回答的大學中,有59所在春季的一般考試中錄取了更多男生,而且,在男女錄取比差距排行前10名的受訪高校中,18年的錄取差距均普遍比17年還大。



「東大新生的女性比例長年以來一直沒能越過『20%之牆』——到了今年更是只有18.1%,比去年還要低。從統計上說男女生偏差值的正態分布並無差異,因而說明報考東大的女生要比男生更加優秀。」


如何理解?借用「知乎」上一位作者Ikaros Sigure通俗易懂的解釋:



「一般偏差值是正態分布。假設東大一年招收了全日本最優秀的1000名學生,其中男生800人女生200人,而全日本的男女考生人數相同且都報考了東大的話,意味著這一年招入東大的女生是全體女生的前200名,而男生則是全體男生的前800名。顯然如果完全公平的話,可能有大約300名男生的錄取通知書應該給女生才對。」


事實還不止如此。


由於女生錄取率極低,所以女性即便水平足夠高了,但仍然避免報考東京大學,避免成為炮灰。按作者Ikaros Sigure的說法:「假設全日本合乎條件的只有一半的女生報考了東大,那麼在完全公平的情況下,女生的合格率應該是男生的兩倍(分子不變分母減半)。」


上野千鶴子還提到:


「2016年的學校基本調查表明男生升入4年制大學的比例是55.6%,比女生的48.2%高出7個百分點。這一差距並非成績之差,而是『兒子供到大學,女兒供到短大(短期大學)。』這一父母們重男輕女的想法所造成的。」


這意味著,有一定比例的女生,從一開始家裡就不打算讓她上正規大學。



簡明扼要地總結一下:女生與男生的智力相同、水平接近的情況下,一部分女性,父母讓她念短大,淘汰了。一部分女性分數不錯,但鑑於女性極低的錄取率,放棄了東京大學的志願。在最後剩下那一部分填「東大」志願的考生中,按比例,女性錄取前200名,男生錄取前800名。


有沒有感覺,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處方?


3


但這種手法,仍然沒能把女生排擠掉。他們還得想更多的辦法。


2018年12月10日,據日本《朝日新聞》中文網報導,10日,日本順天堂大學與北裡大學宣布,醫學院曾實施違規入學考試。順大以「女性在心理成熟方面比男性早,女性考生的社交能力較強,因此有必要進行修正」為由,在進行面試等的第2次考試評價中,採用了男女相異的合格線等。



——說人話,那就是,因為女生整體比較強,所以要扣分。


違規入學考試導致2017年、2018年的春季入學考試中共計165名考生「被落榜」。順大方面表示將採取方針,追加錄取在第2次考試中不合格的48名考生(其中47名為女性)。



事發後,日本順天堂大學召開了記者發布會,會上就醫學部區別對待女性考生行為進行了道歉。並對17年與18年兩輪考試中因學校違規行為落榜的48人追加入學資格。



而北裡大學則在2018年度(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的普通入學考試中聯繫補錄的考生之際,優先聯繫了男性考生及復讀次數較少的考生。


更有名的是,2018月8月,東京醫科大學也曾經曝出為不錄取女生、而篡改女生入學成績。在去年和今年的入學考試過程中,校方通過控制分數的方式,讓101位成績原本達到錄取分數線的考生「落榜」。這一人數已經達到了該校近兩年錄取總人數的近四分之一。其中,女生多達67人,佔比66.7%。




原因是,校方希望最大程度地壓低女生錄取比例,因為,女生即使成為了一名醫生,也會有比較高的概率因結婚或生育而離職。所以他們把女生的考試成績人為地調低。這一傳統,至少延續了十多年了,東醫大一直用下調女生入學考試成績的方式來減少錄取女生的人數,更在評分中對所有考生的分數都進行了篡改。


而東醫大的東窗事發,也是出於另外的賄賂案,純屬偶然,否則這傳統還會繼續。



要知道,現實當中,考大學,已是最接近公平的一個臺階了,因為標準非常客觀,這種不公平肉眼可見,可以玩的花招少。進入工作當中,標準是含糊的,不公正只會比考學多十倍、百倍,卻無從置喙。比如說,女性教職。上野千鶴子說:


「東京大學的教職中,女性助教只佔18.2%,副教授11.6%,教授則低到7.8%。這一數字甚至比國會議員的女性比例還要低。而15位學部長、研究生院長中女性只有1人,歷代東大校長中則從未有過女性。」


2018年8月3日傍晚,大約100人在東京都新宿區校園前舉行了抗議遊行活動。



知乎網友補充了一個信息:「上課時候早稻田的石田京子準教授說,法學部以前男生佔絕對多數,現在女生多起來了,可是到了法科大學院,一下子就少了很多。到了教員級別,整個早稻田法科大學院,算上她,常勤女教授,一共倆。在座的(包括我)外國同學都震驚了。」(@凡人之壁啊)


高等教育機構中女性教師所佔比率,日本一直是很低的。2004年,女性僅佔16.64%,2006到17.90%。但仍未達到20%。不意外,以前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跟著導師參加過一些國際學術會議,中國高校還有一些女性教授,日本是清一色的男性。聽他們講,女性教職人員的公開發言,都會被視為「不得體」的,僅僅因為她是女性,本應躲在幕後。


不僅日本,韓國、香港、臺灣等地,高等學府中女性的高級教職佔比都很低。比如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八所香港公立大學裡,2017/18 學年平均只有 18.8% 的高階教職(主要指Professor、Reader、Senior Lecturer、Principal Lecturer)由女性擔任。


有人認為,不能只看這個致辭當中,上野千鶴子談女性不平等的那主體部分,而應該看到她在結尾時說的「用自身所獲取的資源去讓社會總效用增加」的這一部分,多高屋建瓴啊!


是這樣的嗎?


這是一篇好文章,切中時弊、有理有據;她面對的是東京大學,日本最優秀的學子,所以,她鼓勵東大學生勇敢地站起來,改變這些不公平的現實。這就是努力「讓社會總效用增加」了。


然而,非要自作聰明地說,這是為全社會的進步,而不是為女性平等,你們不要過於關於女性受到不公平的那部分——這種歪解,就又回到一種傳統的「壞」了。他們表達的潛臺詞是:


女性的權利是毛毛雨、上不得臺面;上野千鶴子的致辭好就好在,雖然通篇大部分都在談女權,但結尾升華了一下,我可以把它理解為為人類(man)奮鬥,而不是為女人(woman),馬上就上了一個檔次。


女人(woman)的利益不算在人類(man)裡面,它要單列一行的。


有時想想真的很滑稽。一位日本最有名的女權主義者,因為致辭致得好,大家就爭相把她的觀點和態度和「女權主義」劃清界限,好東西搶著要,絕不能讓女權主義沾光。


沒人和你們搶。


記得前年的時候,曾有一本叫《女性貧困》。


裡面的女性生存非常艱難、拮据。沒有哪個不勤奮,她們因為打多份零工,加上照顧小孩,一天工作加家務,超過十六個小時,有時還因為沒錢而營養不良。因為她們上的是短期大學(日本的2年制大學,以職業、教育、家政方面的專業為主,介乎於專科(),所以她們找的都是低薪的工作,而且基本上沒有升職加薪的可能。


而僥倖讀了大學的,一方面要還高額的助學貸款,另一方面,女性比中國還難找工作、就算找到了工資也會明顯比男同事低,她們可能直到四十五歲之前都還不完貸款,也不敢結婚。一旦有了非婚生子、或者是被男人從家裡趕出來,那就真是死路一條了。


這些問題,日本再貧困的男性,也永遠不會遇到。它是單獨屬於日本女人的葬身之地。


就這樣,你還覺得,女性怎麼老是賣慘呢?公平這件事兒並不重要呢?日本是全世界最發達、最文明的國家之一,然而,它在世界經濟銀行的《全球女性性別平等報告》中,一直是性別最不平等的幾個國家之一。我們就該知道,人權、平權,並不能保證女權。


因為他們沒把「女人」算進「人」裡面。Man的權利,幹卿何事?


以下是平成31年度東京大學學部入學式,上野千鶴子祝辭全文,譯文來自知乎:Ikaros Sigure。


祝賀你們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來到了這裡。


想必你們一定從未懷疑(你們所通過的)那個選拔考試的公正性。否則的話,定然會群情激憤。然而就在去年,東京醫科大學的入學考試中,女性學生與復讀生受到差別對待的問題被曝光。隨後經過文部科學省對全國81所醫科大學的醫學部進行的清查,女性學生入學的困難程度——男生的合格率竟平均達到了女生的1.2倍的事實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東窗事發的東醫大是1.29倍,最高的順天堂大學達到1.67,昭和大學、日本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私立學校也赫然緊隨其後。而低於1.0,也就是說女生反而比較容易考上的則是鳥取大學、島根大學、德島大學、弘前大學等等地方國立大學醫學部。至於東大理科3類【1】則是1.03,雖然比平均低卻比1.0要高,這個數字該如何解讀呢。統計是非常關鍵的,因為考察只有基於統計才能成立。


女生比男生更難合格是因為男生的成績比較好嗎?公布了上述結果的文科省的負責人做出了這樣的評論:「男生(合格率)佔據優勢的學部與學科除此之外完全沒有,無論是理工科還是文科都是女生佔優勢的情況比較多。」也就是說,其他學部的女生入學的困難程度都在1以下、唯獨醫學部超過了1這一情況,定然是有某種理由存在的。


事實上,各種數據都表明女性考生的偏差值【2】都比男性考生要高。首先,女生為了避免復讀,一般選擇志願時都會留有餘地。其次東大新生的女性比例長年以來一直沒能越過「20%之牆」——到了今年更是只有18.1%,比去年還要低。從統計上說男女生偏差值的正態分布並無差異,因而說明報考東大的女生要比男生更加優秀。再者男女學生升入4年制大學這一比例本身就差距很大,2016年的學校基本調查表明男生升入4年制大學的比例是55.6%,比女生的48.2%高出7個百分點。這一差距並非成績之差,而是「兒子供到大學,女兒供到短大【3】」這一父母們重男輕女的想法所造成的。


最近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者馬拉拉·優素福扎伊訪問日本,向公眾訴說女性教育的必要性。這對於巴基斯坦來說當然非常重要,然而日本可以說與自己無關嗎?「反正是女孩」「不過是女孩」這種潑冷水、拉後腿的言論,(學術上)叫做「aspiration的cooling down」也就是「意欲的冷卻效果」。馬拉拉的父親在被問到「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女兒」時,回答「只是沒有折斷女兒的翅膀罷了」。無數的女孩子正是從幼年時代開始,就已經被折斷了誰都擁有的翅膀。


而那些好不容易才考進了東大的男女學生們將要面對的,又是怎樣的環境呢。當與其他大學的學生們聯誼時,東大男生總是很受歡迎。反之,有位東大女生則告訴過我,當她(在聯誼中)被問道「你是哪個大學的?」的時候,只敢回答:「東京……的、大學。」究其原委,要是回答了「東大」就會被敬而遠之。為什麼男生們對於自己是東大生滿懷驕傲,女生們卻不敢如實回答呢?正是因為,男性的價值明明和成績的好壞是一致的,而女性的價值卻並非如此。女孩子從小開始就被期待要「可愛」【4】。那麼「可愛」是一種怎樣的價值呢?作為一種被愛護、被選擇、被保護的價值,其中隱含著絕對不能威脅到對方的意思。所以女生會傾向於隱藏自己成績好的事實與東大生的身份。


曾經有過一起東大工學部與研究生院的5名男生集體強暴私立大學女生的案件。作為加害者的男生中3人被開除、2人被停學。一位名為姫野カオルコ的作家以此事創作了名為《因為她腦子笨》的小說,去年東大也開了一次討論這部作品的座談會。「因為她腦子笨」這句話據說正是(姫野)在採訪加害者時那名男生所說的話。相信大家去讀一讀這本書,就會了解東大的男生在社會上是怎樣被看待的。


東大至今為止仍然存在事實上不準東大女生加入、只允許其他大學的女生參加的社團。在我還是學生的半個世紀以前也有這樣的社團,如今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卻依然存在,不得不令我感到震驚。因而就在今年3月,東京大學男女共同參畫擔當理事兼副校長發出警告,明確指出這種排斥女性學生的現象與提倡平等的《東京大學憲章》相悖。


至今為止你們所生活學習過來的學校,正是這種表面平等的社會。男女在偏差值競爭中並無差別。可是當真正進入大學的一瞬間起,性別歧視就已經在暗處悄然開始。然後當你們進入社會,還會遭遇到更加露骨地橫行霸道的性別歧視。非常遺憾的是,東京大學也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本科生中佔大約20%的女生,到碩士課程佔25%,博士課程則達到30.7%。然而在教職中,女性助教只佔18.2%,副教授11.6%,教授則低到7.8%。這一數字甚至比國會議員的女性比例還要低。而15位學部長·研究生院長中女性只有1人,歷代東大校長中則從未有過女性。


研究這些現象的學問——「女性學」,在40年前誕生,此後被叫做「性別研究(gender studies)」。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這一學科還未曾問世。因為沒有,所以我創造了它。女性學誕生於大學之外,而又打入了大學之內。25年前我就職於東大時,是當時文學部的第3個女性教員,然後得以站在講臺上教授女性學。而當我創立這門學問時,世上還充斥著各種(有關性的)謎團。為什麼說男主外、女主內?家庭主婦是幹什麼的人?在還沒有衛生巾與棉條的時代,來月經的時候都用什麼?日本歷史上有過同性戀嗎?……因為這些問題誰都沒有調查過,所以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先行研究。所以我就算幹什麼,都能成為那個領域中的「開拓者」「第一人」。如今的東大無論是研究家庭主婦,還是研究少女漫畫或是sexuality都能拿到學位,正是因為我們曾在這個全新的領域中奮力鑽研才能實現的。而推動我奮鬥至今的動力,正是不知疲倦的好奇心與對社會不公的憤懣。


學問當中也有「創業領域」【5】。既然有正在衰落的學科,也就有著方興未艾的學科。而女性學正是這樣的學問。不僅是女性學,環境學、信息學、殘疾研究等等的新領域都在新生之中。而這些正是順應了時代變化的要求。


在此我要鄭重聲明,東京大學是一所充滿了變化與多樣性的大學。接受像我這樣的人,乃至讓我站到這裡來正是證據之一。此外,東大還有著國立大學史上第一位在日韓國人【6】教授姜尚中,也有國立大學史上第一位高中畢業文憑的教授安藤忠雄【7】。還有盲聾啞三重殘疾的教授福島智【8】。


你們是通過重重選拔才來到了這裡。每一名東大生每年要花費500萬日元國帑。而今後4年等待你們的將是極好的教育學習環境,這一點在這裡執教多年的我可以保證。


你們一定是想著只要努力就能有回報才來到這裡的。但是,正如我一開始所說的那樣,即使努力也不會得到公平的回報的社會正在等著你們。同時也千萬不要忘記,你們能夠有著「只要努力就能有回報」這一想法本身,並非你們自身努力所致,而恰恰是來源於()優越的環境。你們今天之所以能這麼想,正是因為至今為止你們所處的環境給予你們的,是不斷的鼓勵、支持、幫助,以及對你們所達成的事情的褒揚。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努力過卻只得付諸東流的人、想要努力卻無能為力的人、努力過頭以致身心俱疲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同時在開始努力之前,就被「不過是你這樣的人」「不過是我這樣的人」這樣的想法扼殺的人也還有很多。


所以,請不要把你們的努力,僅僅用在讓自己站在金字塔頂之上。請讓你們得天獨厚的環境與能力,不要用在壓迫那些沒有得到這些東西的人身上,而是用來幫助這樣的人們。然後請你們不要逞強,承認自己的弱點,與他人互相幫助地活下去。孕育了女性學這一學問的雖說是所謂「女權主義」的女性運動,但女權主義絕非要讓女性像男性一樣、或是讓弱者變成強者之類的思想。女權主義追求的正是讓弱者本身受到尊重。


今後等待著你們的,將是一個至今為止的理論所無法預測的未知的世界。至今為止你們追求的都是有正確答案的知識,而今後等待著你們的將是充斥著沒有正確答案的考問的世界。


大學之所以需要多樣性,是因為新的價值正是在系統與系統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摩擦之中誕生的。同時(你們)也沒有必要局限於校內,東大也有著支持包括海外留學、國際交流與解決國內不同地域的課題等活動的機制。所以也請你們追求未知、飛向外面的世界。沒有必要害怕文化不同的世界,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一定能生活下去。


我希望你們能夠獲得——在即使東大的名號毫無作用的世界——無論是怎樣的環境與世界、哪怕是成為難民,都能夠活下去的知識。我堅信——在大學學習的價值,並非在於獲取已為人知的知識,而是為了獲取能夠孕育未為人知的新知的知識。孕育知識的知識,我稱之為「元知識」【9】。而讓學生獲取「元知識」,才正是大學的使命。


歡迎來到東京大學。



譯者註:

相關焦點

  • 日本女生考大學有多難?他們一直花很大力氣排擠她們
    一部分女性分數不錯,但鑑於女性極低的錄取率,放棄了東京大學的志願。在最後剩下那一部分填「東大」志願的考生中,按比例,女性錄取前200名,男生錄取前800名。   有沒有感覺,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處方?   但這種手法,仍然沒能把女生排擠掉。他們還得想更多的辦法。
  • 日本女生考大學有多難?
    有沒有感覺,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處方?3/3但這種手法,仍然沒能把女生排擠掉。他們還得想更多的辦法。2018年12月10日,據日本《朝日新聞》中文網報導,10日,日本順天堂大學與北裡大學宣布,醫學院曾實施違規入學考試。
  • 「我一出現,她們就安靜了」|那些被人排擠過的瞬間
    >■@陳*園:讀大學的時候,經歷過當透明人。差不多從小學轉學之後就一直有,那時候從小山溝轉到大城市,生活條件沒有大多數人好,有個學習挺好的孩子,當眾脫了我的褲子,平常帶頭無視我。上了初中以後,由於我是借讀生,大部分學生都是小學就在一起的,我和他們沒有太多共同語言,靠近會被說「你誰呀?離我們遠點」。。
  • 高中畢業想考日本國立大學醫學部到底有多難?附要求和錄取數據
    高中畢業後想去日本的國立大學學醫(指臨床醫學)到底有多難?今天我們著重介紹一下日本的7所帝國大學醫學部的招生情況。這7所大學針對留學生的招生人數都是若干名(日本一般不明確說招多少人),所以就不給大家講解招生人數了。
  • 不適合女生學習的3類專業,進去就是「系花」,但就業很難!
    高考已經結束很長一段時間,當初那些在填報志願時抱著無所謂心態的考生,也都步入大學開啟了新的學習。他們很快就會發現,當初貿然選報的專業,其實自己根本就不感興趣。接下來,這樣的學生就會陷入迷茫之中,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排解和調整,那麼幾年的大學時光將會被荒廢!
  • 在日本考國公立大學學部有多難?(國立大學篇)
    說實話,我不能說中介這番話有多大問題,只能說中國發展太快,內捲化速度一年勝過一年,連中介也未必就對國公立大學的難易度有概念,學生可能會想,全日本那麼多所國公立,我考不上帝大,考一個偏遠地方的國公立也行了,不是說日本大學缺學生麼。這篇文章就是想給業界人士以及想來日本留學的同學們一個知識,究竟考上一個國公立大學有多難?
  • 清華大學到底有多難考入?其實不用考也可以進,他們如何做到的
    清華大學到底有多難考入?其實不用考也可以進,他們如何做到的?想進入清華大學真的很難,不過也有些學生不參加高考,直接申請就可以進入清華大學,他們幾乎沒有費多大力氣就上了清華大學。
  • 985大學到底有多難考?高中生高考時要多努力才能考上清華大學?
    985大學到底有多難考?普通高中生高考要多努力才能考上清華大學?轉眼就要高考了,離2019年高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很多考生都在努力。985大學可以說是萬千學子的夢,那麼985大學到底有多難考呢?高考考上985大學需要多努力?想在清華大學讀書,多少分才夠?普通高中生考一個本科就不容易,211大學考上的就非常少,更何況是985大學。其實,想上985大學,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難,尤其是清華大學這樣的頂尖高校!普通高中生想要在985大學讀書,可是要下苦功夫的!
  • 日本女生不會一個人去拉麵店,因為她們覺得很害羞
    中國蘭州的拉麵是非常出名的食物,而我們的鄰國日本,他們的拉麵也是非常的出名,但是兩種食物口感是非常不同的。 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都能夠看到拉麵店,但是店裡面的幾乎都不會有單獨的女性自己吃拉麵,她們認為自己吃拉麵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她們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
  • 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媽媽」
    今天,帶大家認識兩位女生,她們都來自姜堰中學。今年高考,她們分別考出了358分、392分的成績。小陳說,有一次她摔傷了腿,在地裡幹活的外婆得知消息後,騎上自行車把她送到了醫院。「那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觀察外婆的背影。她用力蹬著自行車,很吃力。那一刻,我突然間覺得外婆老了許多。」每個月家裡給的200元生活費,小陳除了買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一分錢也捨不得亂花。今年高考,小陳考了358分,志願填報的是東華理工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 為什麼很少看到日本的女生在冬天穿羽絨服?難道她們都不怕冷?
    為什麼很少看到日本的女生在冬天穿羽絨服?難道她們都不怕冷?其實日本人的抗寒能力確實會比我們更強一些,因為一些即使原因導致了她們比較耐寒。因為以前的日本的條件是很差的,他們的物資比較匱乏,所以製造衣服需要的這些棉花之類的農作物的數量是很稀少的。也正因如此,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久而久之他們的抗寒能力就逐漸變強,所以她們在冬天,這樣子的日常穿著其實是很正常的。
  • 湖南女生接武漢女生回家2個月,同吃同住考同一大學
    湖南女生屈羨接武漢女生吳彧雯回家2個月,兩個女生同吃同住,最後還考上了同一大學。在得到自己家人和吳彧雯父母的同意後,他們於正月初三把武漢女生吳彧雯接到了瀏陽老家。後來的近兩個月時間裡,兩個女生在屈羨家裡同吃同住,相互輔導複習,直至吳彧雯回到自己武漢的家中。
  • 日語能力考jlpt到底有多難?
    成都彌生日語--日語jlpt考級專業日語學校,日語能力考過關率高,滿分學員分享會 日本語能力考試jlpt到底有多難?對於正在學習日語的大部分同學而言,都希望考取一個全球認可的日語等級證書,其實日語能力考初級(N5+N4)難度係數很低,學生全國通過率可以達到85%。日語能力考中級(N3+N2),只要有一定學習能力,在正規學校堅持完學習的話通過率可以達到80%,全國通過率可以達到60%。成都彌生日語學校,N2通過率考級班和出國班達到98%,業餘班達到75%。
  • 名美美術教育:慶應義塾大學的設計有多難考?來聽聽學霸心路歷程
    名美美術教育:慶應義塾大學的設計有多難考?來聽聽學霸的心路歷程【潘同學】合格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專攻:慶應メディアデザイン(簡稱:KMD)赴日時間:2018年11月備考時間:一年零3個月(9月入學)名美:今年疫情影響也解決了你這個籤證問題(KMD9月入學)哈。實際上課了感覺如何呀?
  • 京都大學的本科到底有多難考?
    今天換個口味,我們來點乾貨~這次的文章是在日前輩通過官網等整理的各種數據,總結的關於考取京都大學本科的流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正文開始↓打算去日本留學的小夥伴,京都大學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作為世界級的頂尖綜合性大學,京都大學已經孕育了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五位日本首相,世界大學排名也一直位列前50。
  • 法學專業去日本留學有多難?二本內諾北海道大學讀研
    法學專業也是日本留學文科類中較為熱門的專業,同時對語言要求也較高,今天蔚藍留學老師以X同學的申請案例看一下日本法學研究生申請難度如何:X同學是國內二本法學專業學生,他在大學期間就決定畢業後赴日讀研,並在大三下學期報名了蔚藍的赴日讀研項目,同年
  • 名美美術教育:慶應義塾大學的設計有多難考來聽聽學霸的心路歷程
    名美美術教育:慶應義塾大學的設計有多難考?來聽聽學霸的心路歷程  名美:剛來日本的時候手裡有幾件作品呢。  潘同學:剛來日本的時候有四個設計,但沒有怎麼完善它。因為我當時趕作品集趕的還挺急的,就沒有好好去排版。
  • 日本女生冬天穿絲襪、超短裙,難道她們真的不怕冷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日劇,像從前很火的《東京愛情故事》,被他們愛情所牽動的同時有沒有觀察過關於日劇中的女生著裝的問題,為什麼她們總能在冬天也穿著一個絲襪和超短裙呢?關於日本的制服,有許多人都抱著好奇的心態,還有一些宅男宅女都比較喜歡日本的動漫以及日本文化。
  • 許舒婷:獨立有多難
    獨立有多難 許舒婷黃老師叫我寫大學生活感悟是十分不明智的,因為我能跟你們交代的大學生活少的可憐也都不正能量,倒是在這三年裡我從依賴群體到獨立的一些體驗可以給你們當點參考
  • 中國人上日本軍校有多難?看看這些複雜的套路
    中國人上日本軍校?當日本鬼子去啊?這不胡扯嗎?一點也不胡扯。日本軍校培養了一大批軍事精英人才(僅指軍事技術層面),造就了日本明治維新軍事強國的崛起,1900年代在亞洲是很有影響的軍事院校。中國晚清、朝鮮、印度、泰國等都向日本派有留學生。中國為啥派人到侵略國日本留學?日本為啥接受中國人學日本軍事技術?考日本軍校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