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QLC SSD 快閃記憶體誰更好?微星科普:目前自家遊戲本均使用 TLC

2020-12-17 IT之家

IT之家6月8日消息 固態硬碟顆粒有哪些?你知道TLC VS QLC 的區別嗎?微星筆記本官方今天帶來了科普內容,並且表示,截至目前,自家的微星遊戲本都是採用TLC SSD硬碟。

從快閃記憶體顆粒方面來說,固態硬碟顆粒有SLC、MLC、TLC和QLC,目前普遍最多的是TLC和QLC,下面是一些對比特性:

  • TLC是採用3bit存儲單元,QLC採用4bit存儲單元。

  • TLC代表的是高速存儲,QLC代表速度較慢。

  • TLC大容量,可靠性更強;QLC更大容量,穩定性一般。

  • TLC適合長期使用,輕鬆應對電競遊戲;QLC適合短期使用,存儲數據越多性能越差。

IT之家獲悉,結論是,目前來看,TLC SSD和QLC SSD相比,電壓較穩定,穩定性合可靠性較高,且具有壽命長、不降速的優點。截至目前,微星遊戲本均搭載TLC SSD硬碟。

相關焦點

  • 教你查詢 iPhone 6s快閃記憶體是TLC或是MLC!
    幾乎每一部手機都會使用快閃記憶體晶片,iPhone 並不例外,但去年 iPhone 6/6 Plus 卻因為顆粒種類不同而出現頻繁死機的現象,即使此次 iPhone 6s 沒有同樣問題,但是快閃記憶體讀寫頻繁,不排除日後會因為另外的原因出現類似的死機情況。
  • H27UDG8VEMYR-BC_hynixtlc硬碟
    H27UDG8VEMYR-BC_hynixtlc硬碟本文導讀:其中英飛凌首次進入TOP10榜單。這10家公司的營收額佔據了全球Q1總營收996億美元的56%,下個季度營收額突破1000億是沒跑了。
  • 我的TLC2543學習筆記——基於msp430g2553單片機
    調用它的時候,通道0對應的port為0x00(或十進位的0),調用形式應該是tlc_read(0x00);通道1,對應的為tlc_read(0x01)或tlc_read(1);通道6對應的為tlc_read(0x06)或tlc_read(6)。
  • 被SLC、MLC、TLC搞暈?一文了解所有快閃記憶體類型
    NAND 快閃記憶體的每種類型——SLC、MLC、eMLC和TLC——都有不同的特性,並因此對您的數據存儲產生不同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討論這些差異。目前,快閃記憶體可以說徹底改變了企業數據存儲,與機械硬碟(HDD)相比,SSD封裝使存儲子系統和陣列能夠提供出色的應用性能,並能在業務分析和其他工作負載下快速工作。
  • 東芝SSD終上自家15nm TLC快閃記憶體
    一眾快閃記憶體廠商中,東芝的品質是交口稱讚的,而其15nm TLC快閃記憶體在被旗下OCZ和其他多家廠商使用之後,終於出現在了自家產品上。
  • 2D和3D TLC快閃記憶體性能大PK
    這兩個應用一般都使用3D NAND快閃記憶體來實現。而數碼檔案應用一般用2D NAND 快閃記憶體來實現。 PK" />    最後,論文作者對比了2D NAND快閃記憶體和3D NAND快閃記憶體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估計的全部
  • TLC快閃記憶體沒有那麼不堪 這幾款SSD值得買
    隨著今年以來,TLC全面取代MLC快閃記憶體顆粒,幾乎所有的固態硬碟新品都是以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為原料進行產品設計,與此同時TLC快閃記憶體顆粒因其壽命性和穩定性等問題,讓許多用戶對於TLC顆粒嗤之以鼻,視TLC顆粒如洪水猛獸,那麼TLC顆粒真的那麼不堪嗎?
  • 3D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SLC、MLC、TLC、QLC的區別是什麼?
    快閃記憶體是一種永久性的半導體可擦寫存儲器,U盤、SD存儲卡、SSD 等都屬於快閃記憶體。3D NAND顆粒又可以分為32層、48層甚至64層或更高層次,3D TLC/MLC顆粒的不同產品,各大廠商的技術不盡相同。
  • 東芝全球首發QLC快閃記憶體:壽命與TLC一樣耐用
    【PConline 資訊】NAND快閃記憶體目前已經發展出了四種形態:SLC單比特單元,性能最好,壽命最長,但成本也最高;MLC雙比特單元,性能、壽命、成本比較均衡,目前主要用於高端和企業級產品;TLC三比特單元,成本低,容量大,但壽命越來越短;QLC四比特單元,自然延續了這一趨勢。
  • 東芝推出1TB TLC快閃記憶體SSD
    這是一個PC磁碟驅動器殺手——東芝推出的1TB SSD,採用了TLC快閃記憶體和15nm光刻。SG5系列有兩種規格——M2和2.5寸SSD,未來6至12個月裡,隨著東芝由現有的19nm SSD產品轉而採用更密集的15nm NAND,標誌著一波產品的更新熱潮。
  • 鎂光快閃記憶體顆粒 英睿達 MX300 275G SATA僅599元
    【PConline全國站 行情】英睿達 MX300 275GB SSD採用Marvell經典的88SS1074主控晶片,長期使用也不會掉速。快閃記憶體則是IMFT的3D NAND TLC快閃記憶體,其特點是核心容量384Gb,高於主流的256Gb核心,所以MX300的起始容量就有275GB,比一般的240/256GB更多一些,幾乎可以多出一個Windows的容量了,所以適合對容量要求較高的消費者。讀取速度530MB/s,寫入速度500MB/s,在SATA 6Gbps接口的硬碟處於中上遊位置。
  • TLC 快閃記憶體顆粒為什麼不好?
    蘋果在目前的64GB/128GB iPhone6/iPhone6 Plus機型中使用了SK Hynix,Toshiba和SanDisk的TLC快閃記憶體晶片,而這被認定為iPhone 6頻繁閃退,重啟死機的主因(官方未承認)。
  • 誰說TLC壽命不夠用?聊聊SSD壽命那些事
    不知是哪來的誤導,導致很多人都認為ssd不能多寫入東西,不然很容易壽命耗盡。
  • 東芝引入TLC 提升64層3D快閃記憶體容量水平
    作為東芝的快閃記憶體合作夥伴,威騰電子公司亦公布了其512 Gb晶片方案。  東芝公司正期待著NAND發展路線圖中的另一個大事件,即1 TB產品,其將在單一封裝內塞進16塊堆疊架構晶片。這代表著每晶片的容量為64 GB,很明顯其也將採用之前提到的512 Gb晶片產品。1 TB晶片的樣品發布將於今年4月開始。
  • QLC都來了怎麼辦?這六款MLC/TLC SSD硬碟毫不落伍
    作為快閃記憶體製造專家的美光旗下品牌,其所採用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在性能、壽命與耐久度上都更有保障。英睿達 BX300 240GB SSD採用慧榮SMI-SM2258主控晶片和自家32層3D MLC顆粒,搭載256MB緩存,支持SLC超級緩存機制。
  • QLC快閃記憶體成本低容量大 採用TLC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將被取代
    ­  如今SSD市場,主流SATA固態硬碟新品基本上都是採用TLC快閃記憶體,自2012年,第一款TLC NAND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發布以來,TLC快閃記憶體一直面臨這質疑。隨著快閃記憶體技術的發展,TLC快閃記憶體技術的完善,爭議逐漸減少,也逐漸取代了MLC成為了主流。
  •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顆粒:SLC、MLC、TLC、QLC有什麼區別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顆粒中根據存儲密度的差異可分為SLC、MLC、TLC和QLC四種,分別代表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呢?今天Agrade睿達就跟大家系統地梳理一下這些名詞分別指什麼,它們又有什麼區別。
  • TLC/QLC固態硬碟的死結,詳解SSD掉速和卡頓的原因
    但它還是有些讓人糟心的問題——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掉速甚至卡頓藍屏都有可能出現。對於這些問題,長期使用過SSD硬碟的玩家們可能會有所體會,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SSD的掉速和卡頓的問題一、SSD顆粒從SLC、MLC、TLC到QLC變遷,每一次變遷都會導致掉速的發生稍有常識的用戶都知道,SSD硬碟上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分為SLC、MLC、TLC及QLC 四種快閃記憶體顆粒
  • 頂級主控下放TLC/QLC快閃記憶體:高速低價怒殺機械硬碟
    8月底的快閃記憶體峰會上,主控大廠群聯(Phison)公布了E12/S12新一代SSD主控的設計目標。其中,E12走PCIe通道,S12走SATA3通道,均支持3D堆疊的MLC/TLC/QLC快閃記憶體介質,具備智能糾錯技術延長壽命。
  • 蘋果的解決方案來了 TLC將由三星快閃記憶體代替
    【天極網手機頻道】據韓國商業網站BusinessKorea報導,蘋果目前正在與三星協商,希望三星為蘋果iPhone 6/6 plus和Apple Watch提供元器件。協商重點是希望三星為iPhone 6/6 Plus提供快閃記憶體晶片,並取代原先使用的問題頻繁的TLC快閃記憶體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