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禾果媽媽 原創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書買了不少,怎麼孩子根本不看啊?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讀書沒有定力啊!其實,讓孩子愛上閱讀應該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讀什麼書,如何去讀。
很多家長在買書時可能會考慮這本書能夠幫助孩子培養什麼能力,這本書是不是暢銷的,孩子從中能學到多少知識。其實,書本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不必帶有功利心去為孩子挑選。我建議家長在挑選書籍和繪本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在孩子具備一定自主選擇能力的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家長可以大致選好一些,然後讓孩子自主從中再選出自己感興趣的。對於年齡很小無法自己選擇的,家長可以先買一些經典的讀本,然後根據自己觀察孩子的喜好再進一步選購。
對於6歲以下的低幼兒童,書本的趣味性、互動性非常重要,例如點讀本、立體書、洞洞書、翻翻書、語音書等更能夠吸引寶寶。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有能力理解完整的故事時,就可以選擇故事性更強的書籍。給孩子讀自己年齡段無法理解的書本當然也會降低孩子的閱讀興趣。
市面上很多故事書、早教書等圖畫粗糙、色彩拼湊,毫無美感可言,甚至還是早年明信片風格,這種書籍真不建議購買。好的讀本應該是有助於培養孩子好的審美的。
作為一個熱衷於帶娃讀繪本的二胎媽媽,我將家裡的繪本細數了一遍,並且做了一個分類,然後從每一類中都挑選出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幾本作為代表,在這裡一併推薦給大家!
以下是禾果媽媽整理推薦,2-5歲寶寶繪本需涵蓋的七個類型及書單:
這類繪本主要引領寶寶了解自己的家人,明白家庭的重要性,學會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學會珍惜親人之間珍貴的情感。
♥︎ 好書推薦:
《猜猜我有多愛你》:榮獲全球多項童書大獎,《人民日報》推薦好書,教會大人和孩子表達愛。
《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講述小熊父子的溫情故事,讓爸爸真正成為孩子眼裡的英雄。
《我媽媽》《我爸爸》:英國繪畫大師安東尼布朗創作,超具想像力,用極其生動的繪畫體現爸爸媽媽的無所不能。
《爺爺一定有辦法》:由民間故事轉化來的溫馨繪本故事,由中國教育部評選推薦為全國優秀幼兒讀物。
《跟屁蟲》:日本繪畫大師宮西達也創作,以哥哥視角體現對妹妹這個「跟屁蟲」的愛護,也體現了二胎家庭中的兄妹情深。
這類繪本幫助孩子認識身邊的事物以及這個世界客觀存在的方方面面,使孩子具備生活常識,豐富知識儲備。
♥︎ 好書推薦:
《忙碌的車輪子系列》:以挖掘機、消防車、賽車、拖拉機、救護車、警車等12種車為主角,每一輛車配以一個小動物解說員,畫風可愛,通俗易懂,讓孩子輕鬆學到知識。
《太棒了,我們的職業》:由義大利著名插畫家創作,書中描繪了7大職業領域的30種具體職業,內容非常豐富,大幅開本,閱讀便利。
《我們身邊的病毒》:一套簡單易懂的趣味科普繪本,內容十分生動,讓孩子理解病毒這種我們看不見聞不見的物體,不僅有科學視角,還有人文審視。
《去非洲看動物》: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日本自然科學繪本大師松岡達英創作,畫面選擇高空斜前俯視的角度,124種野生生物的生活百態全景生動呈現。
《寫給孩子的二十四節氣》:用適合孩子閱讀的繪本形式,將傳統節日、美術、文學三者完美結合,以小男孩兒誠誠、爺爺、奶奶及其他家人為主角,將生活故事融入到自然科學、節氣文化之中。
《有趣的世界首都》:小朋友們可以跟隨小主人公阿朵朵和白熊的腳步,週遊世界六大洲27個特色首都,探訪首都城市的的標建築和名勝古蹟,感受當地的民俗與文化傳統。
這類繪本主要幫助寶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基本的自理技能,為入園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幫助寶寶在日常懂得約束和規範自己的行為。
♥︎ 好書推薦:
《噼裡啪啦系列》:日本漫畫家佐佐木洋子編繪,用有趣的故事教會寶寶基本的生活常識,全國幼兒讀物評選委員會推薦,動手又動腦,符合低幼兒童的閱讀心理。
《我不尿褲子了》:德國童書榜暢銷書,讓孩子學會自主如廁,自己坐在小馬桶噓噓和嗯嗯,沒有別人提醒也不尿褲子。
《潘妮,別看電視了》:美國知名漫畫家格倫麥考伊創作,書中沒有任何勸導說教,只有一隻對小主人忠心耿耿的小狗巴克利,為潘妮修理電視「出謀獻策」。從而使走出家門後的潘妮不知不覺地領略了外面世界的精彩,逐漸擺脫電視的沉迷。
《牙齒大街的新鮮事》:暢銷德國二十年,幫助孩子在有趣的故事裡了解牙齒的科學知識,養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
《起床的好辦法》:仍然是來自德國的童書, 講述了小睡鼠不想起床。各種招數用了個遍,可他還是不起床。這本書裡有各種各樣叫起床的辦法,家長可以學習起來讓孩子不再有「起床氣」。
《我愛幼兒園》:法國著名童書畫家、多項國際童書獎得主塞爾日布洛克經典作品,幼兒園入學心理準備必讀繪本,常年穩居法國圖書暢銷榜前列。
這類繪本旨在引導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接受自己的壞情緒,並懂得去調整自己憂鬱、膽小、暴躁等不良的情緒。
♥︎ 好書推薦:
《手心的魔法》:日本幼兒園常備書,講述三歲的由美上幼兒園的故事,畫風很溫馨,讓孩子在幼兒園快樂做自己,消除寶寶入園時的分離焦慮。
《我媽媽上班去了》:英國《獨立報》年度十佳童書作者,紅房子童書獎、諾丁漢童書獎雙料得主凱斯·格雷與《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大衛·米爾格姆聯袂創作,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烏雲之上有晴空》:由美國心理學會兒童心理學家撰寫、專業插畫師繪畫的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讓孩子們學會疏解情緒、原諒他人。
《我覺得自己很棒》:《我的感覺》系列繪本中的一本,這套繪本被用作美國911事件後,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重拾信心與勇氣。這本書強調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應該尊重孩子的特質。
《羅伯生氣了》:由法國家喻戶曉的童書創作者米雷耶阿隆索創作,講述了羅伯因為爸爸批評他而生氣,教會孩子在面對爸爸媽媽的批評,應該怎樣找到排解和宣洩情緒的方式。
《大衛,不可以》:榮獲凱迪克銀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年度好書推薦、《紐約時報》年度好圖畫書等,媽媽總是對大衛說「不可以!」但是當大衛真正犯錯受傷時,還是給他愛的擁抱。媽媽的懷抱永遠是孩子溫情的港灣。
這類繪本有助於幫助孩子認識到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變化和問題,比如怎樣與朋友相處,怎樣克服困難,怎樣正確看待自己等,這些繪本有助於培養寶寶良好的性格和正確的價值觀。
♥︎ 好書推薦:
《不一樣的卡梅拉》:該系列繪本講述的是母雞卡梅拉和她的兒女們卡梅利多和卡門的歷險故事,自2006年從法國引進中國之後,已經在我們國內暢銷4700萬本,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好餓的毛毛蟲》:幾乎是人人都會推薦的一本繪本,在全球暢銷。對於低幼寶寶,建議購買立體洞洞版,更有趣味性。該繪本講述了一隻可愛而貪吃的毛毛蟲最終變成美麗蝴蝶的故事。
《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這是一套有助於孩子心靈成長的心理教育故事書,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馬克斯維爾修斯的代表作,全球各項大獎拿到手軟。主人公小青蛙弗洛格,乍一看好像醜醜的,但我和女兒都很喜歡它!每一本故事情節都很棒!
《蚯蚓的日記》:書中通過小蚯蚓的日記展示了奇妙的蚯蚓世界,傳達生物和地球的科學知識;幫助孩子培養樂觀、正向的態度。該書入選了《紐約時報》童書榜。
《彼得兔》:該系列故事的作者是英國女性作家、插畫家畢翠克絲·波特,她為了安慰一個生病的孩子而創作了彼得兔。彼得兔的故事非常溫情有趣,有助於培養孩子對故事閱讀的興趣。
《小豬佩奇》:家喻戶曉的小豬佩奇,除了動畫片外,也有繪本哦!佩奇的故事充滿了愛和童真,也傳遞出英式的教育理念。我女兒總是結合繪本看動畫,而且看的都是英文原版,這對於孩子的英語啟蒙幫助也很大。
這類繪本主要引導孩子認知自己的身體,明白男孩女孩的區別,學會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並能夠引導孩子初步感知生命的意義。
♥︎ 好書推薦:
《不要隨便摸我》:曾獲得班傑明富蘭克林親子教養類大獎,是眾多家庭和學校為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教材」。書中講述了一位媽媽教育孩子吉米如何自我保護、拒絕不恰當觸摸的故事。
《我寶貴的身體》、《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韓國十八年暢銷經典繪本,向孩子解釋男女身體的差異以及生命的繁衍,讓孩子從小養成自我保護意識,遠離侵害。該系列繪本畫風乾淨清爽、溫馨細膩,既能符合孩子理解水平,又使家長與孩子雙方都不感到尷尬。
《小威向前衝》:小威是一個精子,每天都在進行遊泳訓練,希望可以遊得最快從而獲得大獎:卵子一枚!該書從非常有趣的視角幫助家長以孩子的思維來回答孩子關於性的問題。
《小雞雞的故事》:該繪本與《乳房的故事》是一個系列,均來自日本的同一作者。該系列繪本用溫和的畫面和溫柔的語言,告訴孩子男孩女孩的區別以及生命的由來。
《我們的身體》:這套來自法國的生理啟蒙書,榮獲了《環球科學》科普童書榜多個獎項,可以讓孩子學習有趣的人體知識。我為大家附的連結是質量超棒的3d立體翻翻書,非常具有趣味性,小朋友會很喜歡!
這類繪本有助於開發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引領孩童探索未知的世界,發現世界的美好與奇妙。
♥︎ 好書推薦:
《100層房子》:來自日本的縱開式繪本,在日本非常暢銷,極具想像力!讓孩子看看這些有100層高的房子每一層都住著誰,都有哪些奇妙的故事吧!
《不可思議的旅程》:又是一套各項大獎拿到手軟的繪本,《紐約時報》年度繪本,中國童書榜100佳。書中講述了一個小女孩有一支神奇的紅色畫筆,用這支筆畫的東西都可以變成真的。小女孩不可思議的旅程也就此開始啦!
《我的寵物小火車》:榮獲凱迪克大獎插畫作者約翰·羅科全新力作,將小火車作為寵物,教會孩子如何追蹤、找到、馴養屬於他自己的小火車,非常具有童真童趣。
《莎娜夢幻故事系列》:這是一套富於幻想的童話故事系列繪本,故事基本都來源於作者童年的親身經歷。書中人物的形象非常可愛親切,很容易引領孩子一起進入美好的想像世界。
《海底的秘密》:榮獲凱迪克金獎的繪本,它所講述的故事融合了現實世界與超現實世界兩個不同時空的畫面景象,情節非常引人入勝。
《我的小影子》:英國萬千孩子認知光影的啟蒙繪本,英國文壇巨匠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經典兒童作品。以孩子的眼睛來觀察,以孩子的口吻來講述自己的影子在自己眼中的樣子。
很多家長要求孩子熱愛讀書,可是自己根本沒有陪伴孩子讀過一本書,自己也從來不看書,這樣孩子如何能提起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親子共讀」是最重要的讀書方法!家長在帶著孩子讀繪本時,應當是有感情地去讀,帶著誇張的語音語調和表情動作,帶領孩子進入繪本中的場景,像是和孩子共同演一個小話劇。當孩子對某本書或某個故事很熟悉之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自己看著繪本去講故事並且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親子共讀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這個階段也是很短暫的,孩子長大後便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了,家長應當珍惜這個過程呀。
我的女兒最大的愛好就是聽媽媽講繪本了,無論何時無論她在幹什麼,只要我說媽媽給你講繪本吧,她都會開心地跑過來!哪怕前一秒還在哭鬧,下一秒就會擦擦眼淚,趕快去挑一本喜歡的拿過來讓我給她講。親子共讀是我和女兒每天都要進行的雷打不動的一個親子項目!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坐下各讀各的書,為孩子樹立讀書的榜樣;當然也可以與孩子看同一本書,然後以朋友的角度與孩子交流書中的內容、探討各自的問題、交換不同的觀點等。一味地給孩子下達讀書任務、逼迫孩子讀書而對孩子讀書內容、讀書所得不聞不問,只會打壓孩子的閱讀興趣。
1999年,美國開展了一項「閱讀教育援助犬計劃」,讓「伴讀犬」陪伴孩子讀書。研究結論證明:對狗讀書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甚至還能改善孩子的社交能力。在義大利也曾開展過一項跟蹤實驗,研究結果證明:對狗讀書不僅不會「三分鐘熱度」,還能促進孩子堅持讀書。在很多國家的學校和圖書館都配有「伴讀犬」。
經過訓練的狗狗是安靜、溫順的,非常善於聆聽,能夠讓孩子放下焦慮,產生信任,得到安撫。它們不會糾正孩子的錯誤、指責孩子的小動作、幹涉孩子讀什麼,它們為孩子創造了一種被理解、被包容的氛圍,讓孩子感到放鬆感到自信。
在我們國內的很多家庭,並沒有條件養狗,我們其實也可以把狗狗換成其他寵物,比如貓咪,小魚,烏龜,倉鼠,兔子等,效果也是一樣的。只要是孩子喜歡的並且性情溫和的,哪怕是一個毛絨玩具、一個機器人都可以。
我想,對於父母來說,「伴讀犬」給我們真正的啟示應該是讓我們作為家長學會傾聽孩子、尊重孩子,不去評判孩子、指責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和支持,讓孩子真正體會讀書帶來的樂趣!
很多家長會花重金帶孩子上各種興趣班,卻忘了讀書才應該是孩子最重要的興趣。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遠遠不及很多歐美國家的孩子。希望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熱愛讀書,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書被孩子閱讀!
我是禾果媽媽,90後十項全能二胎媽媽,英國曼大理學碩士,優質育兒原創作者,母嬰視頻UP主,家有高顏值小姐弟~歡迎關注 ,學習育兒知識,分享親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