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丟了身份證,今年春節期間買了火車票卻被別人取走。說起春節期間遇到的事,周先生和妻子趙女士都擔心:「誰知道拿著我身份證的人會做啥?」
事發:乘車時發現名下多了張火車票
周先生目前在西安高新區一家公司工作。據他講,2014年他還是陝西科技大學大三學生,當時女朋友在附近的西安醫學院上學。當年12月的一天,兩人乘坐336路公交車回學校,在陝西科技大學站下車後才發現,女朋友的背包在車上被人拉開,錢包被偷走了,裡面裝著身份證和銀行卡,還有100多元現金。第二天,女朋友就請假回老家辦理了身份證掛失手續,隨後補辦了正式身份證。與此同時,他們把被偷的幾張銀行卡也註銷了。
兩人結婚後在西安買了房子,周先生妻子的戶口也轉到了西安,又辦了西安的身份證。今年春節前他們準備從西安回老家安康,通過網絡用身份證買了1月31日從西安到安康的火車票,沒想到在火車站取票時,卻發現妻子名下多出了一張2月1日從信陽東到廣州南的火車票。他們向火車站工作人員反映了此事,在工作人員建議下,將這張票辦理了註銷。
回到安康後,他們又買了2月6日從安康到旬陽的火車票,準備去拜年。「但當天出票時發現,妻子的火車票已被人從信陽東站取走了。很可能是上次對方冒用我妻子身份證買的火車票被註銷後,對方為了報復我們才這樣做的。」周先生說,當時火車就要發車,他們向安康火車站工作人員求助,工作人員通過身份證信息查詢後證實他們的確買過火車票,就讓他們先上了車,並對那張被取走的火車票辦理了掛失手續。
「雖然這兩件事都處理了,但看來丟失的身份證一直掌握在別人手中。辦理身份證掛失手續只是從法律層面做的一個聲明,如果丟失的身份證一直還能被人使用,誰知道他們還會做什麼事?」周先生和妻子趙女士都很擔心。
讓丟失的二代證不能用,並非易事
類似事情並不鮮見,身份證丟失後雖然辦了掛失仍被人利用的案例,華商報曾報導過多起:有人被冒名註冊公司,自己開了公司無法正常經營;有人因被別人冒名註冊公司無法購買限價商品房;有人被冒名在外地進行詐騙,警方配合抓捕導致誤關8天;有學生因丟失了身份證和學生卡,身份證信息遭冒用貸款而被催債……
「身份證掛失後為何不能徹底報廢?」2016年10月1日,華商報在做網絡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的專題報導時,就曾提出過這一問題。
昨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超介紹,儘管技術上可以解決,但要讓丟失、被盜的二代證不能再用並不容易。必須要從身份證信息資料庫的及時更新、身份證的使用和審核等多方面一起做工作才可以。
楊超說,首先,資料庫必須保證唯一性並能及時聯網,用證單位的信息也必須要保持同步,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其次,要確保人與證件信息具有強關聯性且不能偽造,儘管現在人臉、指紋等生物識別技術使用越來越廣泛,但並不能覆蓋全部用證情況;第三,要有方便快捷的驗證方法和設備,信息更新主要在晶片內,要準確識別身份證是否有效必須要讀取晶片信息進行比對才可以,但一般用證單位對身份信息的核實只要求能看清身份證印刷信息就行,這顯然已無法做到對身份證有效性的準確識別。所有這些問題和環節,都可能給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證帶來可乘之機。
此前,有媒體調查發現,丟失的身份證並不意味著功能失效,由於目前身份證存在的技術弱點,部分商家藉此從事違法生意,以50-300元一張的價格公然收售身份證,而這些成為「商品」的身份證,往往被用於非法用途,帶來諸多後患。
大量身份證買賣信息被倒賣
「買個身份證!85年以下不要,男的」,2018年11月13日,某用戶在百度「三和大神吧」發帖求購身份證,當日,就有多名賣家在評論中留下聯繫方式,其中一位聲稱「來珠海,50賣你,好幾張,隨你挑」。
對於部分用戶來說,身份證成為自由買賣的商品,證件丟失後第一件事不是補辦,而是發帖留下年齡、性別甚至相貌特徵,等待賣家主動留下聯繫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賣家撿到身份證後直接到網上銷售。同樣只需留下證件的相關信息,就有買家上門諮詢。
有媒體調查後得知,一張身份證的售價往往在100-300元之間,而部分專業從事該生意的賣家定價則相對低廉,甚至有賣家表示,「50元一張身份證,300元可帶銀行卡和手機卡」。
部分賣家還提供「定製」服務,買家可選定「圓臉」「小眼」等相貌特徵,或發出自己的照片,賣家選出頭像與之相似的身份證,隨後雙方通過快遞或線下的方式即可完成交易。
買來的身份證有多少用途?
根據幾位賣家的說法,這些被交易的身份證大多是「收購」或「撿來」的。一位曾做過網管的賣家表示,其手中的證件都是他工作期間顧客遺失的。
那麼,這些身份證都被用在了哪些地方?有媒體記者以買證為由諮詢多名賣家。
其中一位表示,買證就是為了上網。此外,也有賣家提示可以用來住酒店,當記者質疑照片與本人不一致能否通過檢查時,對方回應稱:「人都是會變化的,挑個像一點的,只要不去住大酒店就沒有事。」
另有賣家推薦了幾張80後的身份證並表示可以用來開網店和坐火車,而在貼吧上,同樣有多名用戶發帖稱因開網店需要,收購多張身份證。對此,一名網店工作人員告訴媒體,如果網店涉嫌銷售違法或盜版侵權商品,用他人的身份證註冊便可轉嫁風險,不僅如此,如果店主以網店名義進行貸款,身份證原主人還有可能面臨徵信問題。
梳理了2018年以來媒體的相關報導後發現,冒用他人身份證的案例在多地均有出現,而涉及的用處五花八門,包括註冊網約車、開辦公司甚至詐騙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身份證丟了,再去掛失補辦一張新的就行了,因此倒賣丟失的身份證似乎並沒有什麼意義。其實掛失後,身份證中的電子晶片仍然可以識別。」業內人士表示。對此,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證件技術部相關人員表示,從目前技術角度而言,證件丟失後,其晶片依然可以使用。
可見身份證丟失後,補辦一張新的即可高枕無憂?沒那麼簡單,仍有部分商家在藉此從事違法生意。不過,公安部目前已啟動了和銀行、鐵路等部門的對接,但有效溝通和信息共享需要一個過程。並且,未來第三代身份證可增加指紋識別、掛失申報系統,這樣會增大對身份證的保護力度。
建議:2017年前丟失的身份證, 再去辦一次掛失
2016年10月,時任公安部副部長黃明在走訪中國銀行營業網點時透露,公安部已建成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系統並將上線試運行,該信息系統具備數據實時更新和動態維護功能,通過社會各用證部門和單位聯網核查,實現所有丟失、被盜居民身份證即時失效。媒體報導稱「這意味著身份證掛失後將即時失效」。那麼幾年過去,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系統試點情況如何?
昨日,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戶政處身份證管理科工作人員介紹,西安市從2017年開始落實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丟失招領等制度,現在西安市所有戶籍窗口,包括派出所和分縣局的戶政大廳,都可憑相關證明免費給群眾辦理身份證掛失申報業務。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曾下發有關通告,規定了「誰用證、誰審核、誰負責」的工作原則。公安部目前已啟動了和銀行、鐵路等部門的對接,但有效溝通和信息共享需要一個過程。趙女士的身份證是2014年丟的,新制度是2017年實施的,建議當事人持現有身份證到公安機關再去辦一次身份證掛失申報。
來源: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部分綜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