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宅了?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PConline 雜談]前幾年網絡上流行矮大緊老師的一句話,叫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然而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在嚮往遠方,也不再去流浪,反而選擇宅在家裡。微博上營銷號的段子完美概括了當代年輕人的周末宅文化。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宅?

二次元社交便捷 社恐星人滿為患

隨著網絡資訊時代的來臨,我們身邊的一切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其中社交網站的高功能,細分化從不同角度滿足了大眾的需求,畢竟年輕人生活有四寶:wifi、外賣、快遞、淘寶。

以前沒有網絡的時候,大部分生活中的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但隨著發達網絡的延展,購物、餐飲這些日常需求早已不是問題,收發信件和快遞之類的更不在話下。

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也完全可以通過各種網絡工具快速完成。90年代大部分人呢還用鋼筆蘸著墨水寫下書信,小心翼翼的寄出,慢慢等待對方的回應。現在一條微信一段語音只需要手指輕輕一點,對面就立刻「叮」的一聲收到。

似乎就連交朋友,也變得更加順遂無阻,比如抖音,比如微博,我們可以在上面任意發表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生活,它讓每個普通人都有機會被點讚,被圈粉。一些網紅從這些社交軟體中被大眾熟識脫穎而出。

《2017全球網絡社交調查》的數據顯示,全球網際網路用戶總數為38億人,使用各種社交網絡的用戶數為30.28億人。也就是說,我們這些網民裡面,80%的人都使用過網絡來社交。現代年輕人通過這些社交平臺互相關注轉發,發現相似的愛好,幾個私信聊天就能成為閨蜜死黨戀人。

網絡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現實社交恐懼,65%的人不會第一個去點微信群裡的紅包;44%的人認為自己網絡上是話癆,現實裡安靜如雞;還有一部分人,微信上躺著大幾百的人,可每天卻不知和誰說話,既害怕孤單,又享受孤獨。

生活娛樂空前豐富 足不出戶就看到遠方

網絡是21世紀的最大神器,它的出現讓當代年輕人享受到了空前豐富的娛樂活動,且不說五花八門的遊戲已經讓年輕人無暇睡眠,海量的信息更是讓大部分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事。網際網路和娛樂產業甚至可以說是天生一對,網際網路讓娛樂活動不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手機和wifi的覆蓋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再加上近兩年4G網絡資費下調,隨時隨地上網成為可能。

與此同時,隨著人均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對於精神層面的消費追求愈加豐富,我國的文化娛樂產業也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比如抖音和微博這類社交平臺,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發表自己的感想,分享自己的生活,它讓每個普通人都有機會被點讚,被圈粉。

▲bilibili網站視頻的彈幕吐槽

極大豐富的網絡內容,讓大部分年輕人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拼了命去體驗前人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漫無邊際的新鮮東西。求新求異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最普遍的觀念,他們不喜歡一成不變,反而熱愛創新和風格迥異的東西,甚至還有一部分獵奇心理,多年來對網絡生活內容的關注導致了他們極其挑剔的口味,愛吐槽、愛批判。

關係成為負擔 更注重隱私空間

網絡的便利性也讓年輕群體越來越懶得維持社交,不少小夥伴曾表示,交友變得越來越容易,關係維持卻越來越短,網絡可以讓一個人一夜爆紅,也可以讓一個人很快「涼涼」。越來越容易的溝通方式讓我們變得沒有那麼珍惜輕易彼此的關係,也是這份「容易」讓關係聯結某種程度上毫不費力。甚至有一部分年輕人,懶得維持關係,卻願意花錢買點社交。

隨便點開某寶,只需要花上十幾塊到幾百塊不等,就能擁有「蘿莉音」、「御姐音」、「正太音」的小哥哥小姐姐電話早安叫醒服務,甚至還可以陪你聊天,給你講講晚安故事。花點小錢就能買到的溫柔妥帖,怪不得不少年輕人寧願在網上「雲」吃狗糧,也不想現實生活中談個對象。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變得不喜歡「被打擾」,討厭自己的隱私被窺探,人與人的禮儀好像也教會我們不要未經許可打探別人的私事。大部分人的關係變成了彼此客氣又彼此很難真正親近,大多數的關係僅僅停留在「同事」、「同學」、「師生」這樣的角色定位上,和父輩們的「多個朋友多條路」相比,我們更信奉「能用錢解決的事不要用關係」這樣的理念。

事實上,隨著網絡的發展,我們確實可以靠「自己」解決生活裡的大部分問題。手機導航的出現解決了問路問題,外賣解決了吃飯問題,信用卡、網貸解決的借錢問題,萬能的淘寶也解決了一切購物問題,越來越多的無人酒店,無人超市,還有最近很火的5G無人駕駛,我們對人和人之間關係的依賴和需要越來越少。

為什麼要出門?在家攤在沙發上也可以擁有想要的一切啊。

宅並不是壞事 宅只是順應變化

時代在不斷變革,科技在不斷進步,發達的網際網路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推到一個新的位置,個體的獨立性變強也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依賴感變弱。

宅文化並不是完全的壞事,我們在「宅」的同時,更多也是在順應時代的變化。社會的高速發展推著我們不斷的往前跑,我們在焦慮的藍海裡不斷掙扎,向前,適應這個社會,讓自己更獨立,更優秀。這個時代除了社交,還有很多事可以做,親密關係並不是成長的唯一通路,它甚至不再是人類的必需品。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但依然希望你能在這個大時代背景下擁有克服困難能到達彼岸的勇氣,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親密關係。

相關焦點

  • 很奇怪,為什麼現在玩車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年輕人是未來的主人,有關年輕人的話題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缺討論。「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這麼喪?」隔三差五,我們就能在知乎首頁上接收到這樣的推送。你還真別說,看著提問下的高贊回答,還真有那麼些感同身受。
  • 為什麼當代年輕人更願意宅在家裡?
    但是近些年來,年輕人的思想發生了一些改變,在當代年輕人中,喜歡宅在家裡的比例越來越多,相反,喜歡和三五個好友在休閒時光經常出去做一些群體活動的卻越來越少,這種現象且有愈演愈烈的意思。那麼,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筆者從普通人的角度大致從以下的幾點進行了分析。首先是經濟。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佛系了
    佛系年青年這個詞可以說是非常扎心的一個詞了,為什麼會出現這個事情呢?今天衢州人才網就來說說這個事情。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年輕人會變得佛系,從出生開始由於計劃生育的執行人們大多都只有一個小孩,每個小孩都受到家裡的寵愛,但是他們真的就過的好嗎?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早脫髮現象?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早脫髮現象?現在的人別看他年紀輕輕,可在背後也沒少為脫髮而苦惱。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所以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與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表現在日常作息這一方面。也正因如此,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很早就出現了脫髮的症狀,從此以後,脫髮問題不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煩惱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平均每六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受到脫髮的困擾。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容易抑鬱了?
    當年你爸丟下咱娘仨,我一個人把你跟你姐養大,每天走十幾裡路給幾個廠子做帳,還要趕回家給你們做飯,把你倆從小學拉扯到大學,壓力不比你現在大?你看看村裡有多少女孩,還不如你過的好呢,人家都好好的,你怎麼就抑鬱了呢?她在那個深夜哭著給我打電話,一半是因為不被理解的難過,另一半,卻也是切切實實的自責。
  • 現在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性冷淡」了呢?
    在網上看到一個調查,表明:「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性冷淡了。」啥意思?我在家就好,去哪都一樣……簡而言之:越來越多人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or性趣。他們趨於隨遇而安,順其自然,不爭不搶。我身邊有個小姑娘,大學時還挺活潑的,經常參加各種晚會聯誼會,日子過得熱熱鬧鬧的。
  • 為什麼現在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走親戚」?很可能不是因為「宅」
    但到了如今我突然發現,現在的小朋友越來越不愛走親戚。甚至是有一些牴觸的,不知道做家長的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孩子「宅」其實也只是一種想逃避的藉口。不排除有一部分孩子的性格確實比較內向,見到生人就不愛說話,因此走親戚對於這一類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
  • 長文科學解讀: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性冷淡了?
    編者按:如今性冷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戀愛也似乎變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熬夜刷手機等事情讓人們覺得性也沒那麼重要,跟個人前途比起來,戀愛也變得沒那麼重要。本篇文章用科學的視角分析了為什麼很多年輕人性冷淡,見解獨到,發人深思。本文譯自Theatlantic原標題為" Why Are Young People Having So Little Sex?"
  • 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抗拒生孩子?
    文/愛思考的90後一、今天,看到這樣一組數據,00後比90後少了4700萬,大家對生孩子為什麼越來越抗拒?作為一個有深刻體驗的91後大叔,我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現實問題。過去想生的時候,政策不讓生。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戴口罩?今天總算知道他們的小秘密了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看過去的老照片,正常情況下,很少看到大街上或者學校裡以及其他地方有很多年輕人喜歡戴口罩的。回去問問我們的爸爸媽媽也知道,他們年輕的時候是沒有戴口罩的習慣的。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就不一樣了,現在的年輕人不管去哪,不管做什麼,都很喜歡戴口罩。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穿皮鞋了?
    但是為什麼,這些年,願意穿皮鞋的年輕人越來越少?1.不好搭配,實用性不高皮鞋該怎麼搭配?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很多想要入手皮鞋的朋友們。4.成熟穩重,不太適合潮流時尚的年輕人穿著皮鞋,能讓你顯得更加成熟穩重。但是在很多年輕人眼裡,皮鞋似乎成為了一條分界線,穿上皮鞋的你,就等於和自己的青春告別,邁向更加成熟的一面。
  • 日本宅文化加劇:越來越多年輕人沉迷手機遊戲 戀愛都不願意談了
    現在的日本宅文化越來越嚴重,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加劇了這個情況。據日本媒體最新調查顯示,10~29歲的青少年男女中,可以被稱為嚴重遊戲沉迷的假日每天超過6小時者比例佔12%。
  • 一個人越來越宅,後來會變得怎樣?
    一個人越來越宅,後來會變得怎樣?現在科技發達,我們幾乎也可以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很多資訊,可是科技發達也帶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現在的年輕人寧願宅在家裡跟朋友聊天,也不怎麼想出去跟朋友見面聊天,雖然他們覺得這樣是低碳環保的生活,可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結婚 甚至於恐懼結婚?
    對於現在年輕人不願結婚,甚至恐懼結婚已經成為社會一大問題,明明身邊單身男女那麼多,但是卻一直沒對象,而且大齡單身男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人口陷入嚴重的負增長,80到90新生人口淨減八千萬,對於人口結構和新興產業都是很大的衝擊。
  • 為什麼戴玉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老年人的手腕上還不時能見到翡翠手鐲,但是在年輕人或者說80、90後的身上,我們幾乎很少見到玉的出現,這是為什麼呢?古代男子身上佩玉,其實與當時的禮儀制度有關。《周禮·玉藻》有言:「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齊則綪結佩。而爵鞸。
  • 為什麼匡威現在越來越貴?
    一、匡威在中國打響知名度只是這兩年的事,籤下張藝興、白敬亭、歐陽娜娜等流量明星,與權志龍等合作聯名款,百年匡威儼然想強調自己是屬於年輕人的潮鞋。就 1970s 等復刻款上架秒售罄和炒鞋圈的熱度情況來看,匡威的策略顯然起了效果。
  • 現在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去生孩子。或者是二胎。要知道當年可是。千方百計的。逃離乘法,卻拼命的生孩子不要說計劃生育了,就是一個價,至少都有兩三個孩子。那會的人都擠破頭想要生孩子,而現在。政府鼓勵你12臺或者是乘孩子都不願意去為什麼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明顯,跟當時的具體社會環境有關。
  • 牙周種植專科醫生王刃:為什麼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多出現牙齒鬆動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牙齒鬆動,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又該如何進行預防治療呢?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年輕人出現牙齒鬆動的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喜歡宅在家裡,不願出門?
    成都青華路每天處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空氣和溫度,就像溫水裡的青蛙並沒有太明顯的感知,就是不想出門,是現在的人變懶了嗎?不,很大一部分是觸發了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有沒有感覺到,節假日到了,回到山清水秀的老家,住上一個星期,再回到城市,這時候汽車尾氣瀰漫,烈日炎炎熱到爆,得鼻炎的人也越來越多,反應強烈。我是深有體會。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結婚了?怕承擔責任嗎?
    以現在年輕人結婚的標準,結婚意味著房子,車子,和宴席。這三項加起來足夠掏空一個家底並不那麼厚的一個家。所以這也是年輕人傾向於晚婚晚育,給自己的家庭生活做好地基的一個原因。然而現在的人也越來越現實,如果你家境不好,失業也一般,你想像談一場戀愛,真的非常的難,先別說有沒有人願意跟你在一起,就是你自己有喜歡的對象,你自己都會因為沒錢,沒事業,而不敢去追求自己的愛情!第一個案例,感情受過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