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季的時候大閘蟹新鮮上市,很多的人都爭先恐後的購買大閘蟹,那麼你知道大閘蟹怎麼做才好吃嗎?並且你們知道哪些人是不能吃大閘蟹的嗎?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的食用大閘蟹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樣的好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大閘蟹的做法
蒸大閘蟹
大閘蟹比較經典的一個做法就是清蒸,相信很多的朋友也是熟知的,做法:首先捆綁蟹的繩子一定不要拆開,否則大閘蟹進蒸鍋後突然遇熱會掙扎,大閘蟹的腿就極容易搞斷,失去美觀;其次是將大閘蟹放入蒸鍋的時候,務必要仰放,這樣除了可以讓大閘蟹受熱更均衡外,還可以避免蓋中的蟹黃、膏油在蒸煮過程中流出,導致營養散失。蒸鍋加入適量的水水,上火,待蒸鍋上氣後,將大閘蟹放入鍋內,大閘蟹儘量不要擠壓,所以如果大閘蟹多,蒸鍋小的話,可以分幾次蒸,不要著急哈。20至25分鐘後,大閘蟹就蒸熟了。拆開繩子,蘸上汁料,您就盡情地吃吧。
煮大閘蟹
煮大閘蟹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做法,也是比較方便的一種做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做法:螃蟹洗刷乾淨,放入鍋中,放入冷水(不能用熱水)差不多正好可以沒過螃蟹即可,放入適量的姜,蔥,鹽(用調料者可不放鹽)。用大火燒開,燒開後調小火,螃蟹少則燒10分鐘,螃蟹多則燒12分鐘。(不要時間太長,螃蟹會老,肉會縮),此時可以看見有雌蟹的黃油漂在水面上,悶上幾分鐘就可以撈起品嘗了。(可不用調料食用也可自己用蒜,姜,醋自己調配喜歡的調料)
哪些人不能吃大閘蟹
1、過敏體質者
大閘蟹雖然味道是非常好的,但是過敏的體質是不能食用的,螃蟹中的組氨酸經細菌脫羧生成的組胺是一種致敏物質,易誘發過敏症狀。對於有食物過敏史、蛋白質過敏史、哮喘的人,不能食用大閘蟹。
2、傷風發熱者
清代食養專著《隨息居飲食譜》記載,蟹,多食發風,積冷,時感未清,痰嗽便瀉者,均忌。傷風發熱、腹瀉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後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3、痛風患者
螃蟹屬於高嘌呤食物,而嘌呤在人體內的代謝終產物尿酸會加重痛風患者病情。嘌呤代謝異常或者痛風患者一定要遠離螃蟹,更不能嘗試「螃蟹+啤酒」的「痛風套餐」。
4、嬰幼兒
蟹黃和蟹膏含有大量的性激素,如食用較多可能導致嬰幼兒性早熟的發生。
5、消化系統疾病患者
螃蟹富含蛋白質,大量食用後會促進胰液的分泌,誘發胰腺炎,尤其是合併膽結石者急性發作,膽結石、胰腺炎、肝炎活動期等消化系統疾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同時蟹黃還富含膽固醇,促進膽汁分泌,會加重肝炎患者肝臟負擔。
6、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螃蟹,尤其是其中的蟹黃膽固醇含量較高,多食會導致血膽固醇升高。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要吃螃蟹。即使對於正常人來說,也不宜一次食用大量蟹黃。而對於血脂已經超標、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再食用大閘蟹會對上述疾病產生不利影響。
吃大閘蟹的好處
1、抗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螃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並且多半以優質蛋白為主,而這些優質蛋白質中還含有胺基酸,可增加淋巴細胞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抗感染的功效。手術後或受傷人群可以適量多吃螃蟹。
2、解毒功效
精氨酸能參與體內能量代謝和解毒工作,適量吃蟹可促進肌體能量平衡,對體內毒素起到很好的排洩作用。因此便秘患者可以多吃些蟹肉。
吃螃蟹千萬不要過量,由於螃蟹屬於寒性食物,過量食用會影響腸胃健康,誘發腹瀉等症狀。
3、預防腫瘤
蟹肉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其中維生素A、維生素E含量最高。這2種維生素可以保護黏膜上皮組織,軟化血管和抗衰老。
螃蟹中還含有大量的硒,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達56.7微克。含硒高的食物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還能起到預防腫瘤、抗癌的功效。
總結:相信大家在通過上文的閱讀已經知道了大閘蟹的做法有哪些,並且怎麼做才好吃呢,雖然大閘蟹的味道是非常的鮮美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適合吃的,上文中就跟大家介紹了一些,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