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影響 多家中小銀行開啟「自救模式」 正在調整...

2021-01-12 和訊銀行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從上周五至今,包括螞蟻、騰訊、度小滿、京東數科、陸金所、天星數科等多個平臺陸續宣布,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這些網際網路平臺並未收到明確的監管指令,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屬於自發行為。主動「擁抱監管」的背後,卻也給一些依賴於網際網路渠道攬儲的中小銀行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財聯社記者近日採訪發現,網際網路「吸存」的渠道關閉之後,中小銀行業紛紛開啟了「自救模式」。一些沒有線下網點的網際網路銀行正在抓緊發展線上自營渠道,而一些傳統的小銀行則重拾結構性存款等攬儲手段。多家銀行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正在調整明年的存款規劃。

實際上,這種藉助網際網路巨頭平臺流量,為客戶提供低門檻、高利率的存款產品此前就已經多次被監管點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就曾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多家銀行開啟「自救模式」

中小銀行,尤其是民營銀行和地方城商行更加偏愛網際網路存款模式。

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12月18日在各家網際網路平臺未下架時,一家銀行同時在多個平臺上發布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現象十分普遍。如振興銀行發布網際網路產品較多,同時在京東金融、度小滿以及陸金所等app上推廣相關產品。其中,京東金融上在售5款,度小滿APP上在售4款。此外,華瑞銀行、華通銀行、廈門國際銀行、匯和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均同時在多個APP上線了多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當網際網路平臺紛紛下架該類產品,首當其衝影響的也是這些對平臺依賴性比較強的銀行。

「太難了。」一位網際網路銀行從業者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由於此前對年底存款早有儲備,所以壓力不大,但對銀行明年的存款規劃影響較大。「目前銀行的存款有一半左右來自於網際網路存款,現在平臺全部下架這類產品,我們也只好儘可能抓緊做好自己的APP運營。」

上述人士向財聯社記者坦言,銀行正在加緊自建渠道的產品發售。此前該銀行就已經開始布局自己的APP,目前在自營渠道上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用戶,並且加大優惠福利攬客。「因為之前有一定的客戶基礎,所以如果把給這些網際網路平臺的通道費成本來做用戶運營,基本上也能達到現在存款的狀態和規模。」

據財聯社記者了解,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存款方式攬儲,需要向平臺繳納通道費用,費用金額約為該行在該平臺存量存款的千分之三左右。然而,銀行只能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獲得存款,卻無法與客戶接觸,更難以將這些存款客戶轉化為銀行真正的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線下網點和資質的銀行,近日也同樣開啟了「吸儲大戰」。有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一些地方小銀行更是開啟「全員拉存款」的模式,分派任務至每一名員工,同時還重啟結構性存款攬儲。

財聯社記者發現,近日有多家中小銀行推出了多款結構性存款產品。如某東北地區的一家城商行,其推出多款結構性存款,377天期存單最高收益率高達4.3%。

存款監管或仍將持續趨嚴

今年以來,針對網際網路存款的監管逐漸趨嚴。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包括網際網路存款業務、靠檔計息等在內的業務,一方面會擾亂存款市場競爭秩序,可能導致「高息攬儲」等無序競爭行為;此外,還會加重銀行負債成本,如果銀行將成本轉嫁到貸款環節,可能推高貸款利率,不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從中小銀行的角度看,部分中小銀行吸收高成本存款,如果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跟不上,會影響其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董希淼表示,地方性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將存款業務擴展到全國,突破經營區域限制,也與回歸本地化經營的精神和原則不符。此外,這也加大了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的壓力。

實際上, 早在去年監管層就對結構性存款進行了壓降。有業內人士稱,未來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管或許還將有所動作,持續壓降仍是主旋律。今年三月份,央行曾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銀行應嚴格執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有關規定,按規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此前孫天崎曾公開表示,對於未來網際網路存款的監管,應明確銀行準入資質和標準;研究出臺針對高風險銀行吸收存款行為的有關法律法規;針對新業務模式的新特徵,完善審慎監管指標和有關規則;同時嚴格規範網際網路、APP等數字平臺涉及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各類行為。有知情人士也向財聯社記者透露,針對網際網路存款的監管或已經在路上。

不過,董希淼認為,針對網際網路存款的監管不應「一刀切」,而應進一步深化存款利率市場化,實施差別化政策,在市場利率自律機制之下允許中小銀行採取更有彈性的存款利率浮動空間。對網際網路銀行,對其通過網際網路渠道吸收存款應給予差別化的支持。

此外,董希淼還表示,中小銀行資本實力較弱、負債受限較多,影響其信貸投放能力,不利於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小微企業。資本補充是增強風險抵禦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支持它們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增資擴股,支持發行新型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同時,建議修訂現行相關辦法,為更多的中小銀行儘快進入同業拆借市場開展流動性管理和通過發行金融債獲得資金來源提供便利,緩解負債來源單一等問題。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存款一夜全下架,對產業各方有什麼影響?
    11月7日,孫天琦披露,加總目前11家頭部平臺上展示的銀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銀行50多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單戶存款金額大都在50萬元(含)以下。「有的中小銀行今年4月才開通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業務,短短幾個月時間已吸收存款200多億元,佔其各項存款的比例快速攀升至25%。某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存款總額甚至佔到其各項存款的70%。」
  • ...局要求銀行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部分中小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
    有業內人士認為,儘管每家中小銀行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網站、app 來吸收存款,但在實踐中,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才是這些銀行吸收存款的主要渠道。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下架,直接導致了中小銀行存款壓力的上升。對平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監管,關鍵不在於「是否下架」,規範的重點是要防止平臺利用「壟斷地位」獲得不合理利潤。目前,一些網際網路平臺端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老用戶仍然可見、可購。
  • 繼螞蟻集團後 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目前已下架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產品下架後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會根據監管政策的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業務。在京東金融平臺上,記者點擊銀行精選,產品界面中目前只有儲蓄存款利率4.3%、5年期、每3個月派息的北京中關村銀行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該產品雖未下架但是已經售罄無法繼續購買。
  •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傳遞什麼信號
    自12月18日起,陸續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了其存款產品。截至目前,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已有支付寶、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攜程金融、滴滴、美團、360你財富等至少10家平臺下架相關產品。
  • 獨家|又一地銀保監局要求銀行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部分中小銀行...
    有業內人士認為,儘管每家中小銀行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網站、app 來吸收存款,但在實踐中,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才是這些銀行吸收存款的主要渠道。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下架,直接導致了中小銀行存款壓力的上升。對平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監管,關鍵不在於「是否下架」,規範的重點是要防止平臺利用「壟斷地位」獲得不合理利潤。目前,一些網際網路平臺端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老用戶仍然可見、可購。
  • 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到底什麼情況?
    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到底什麼情況?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支付寶APP理財頁面顯示,螞蟻已下架相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此,螞蟻集團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該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下架網際網路存款之後 中小銀行需加強渠道建設
    來源:證券時報網見習記者 杜曉彤網際網路存款下架的勢頭還在蔓延。12月18日,螞蟻集團將支付寶平臺上的銀行存款產品購買入口關閉,騰訊理財通也把接入的唯一一款銀行存款產品悄然下架。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1日,已有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陸金所、攜程金融、滴滴理財、美團等至少九個平臺下架銀行存款產品。
  • 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到底什麼情況?
    近期,監管多次對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問題發聲。12月18日,記者證實,支付寶目前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有分析稱,預計下一步其他平臺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12月18日,記者獲悉,支付寶APP全面下架銀行存款產品。
  • 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銀行有什麼影響?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指商業銀行藉助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的存款產品,商業銀行需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支付「導流費」等手續費。據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11月一次講話中提供的數據,加總目前11家頭部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展示的銀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銀行50多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
  • 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民營銀行影響幾何?
    據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11月一次講話中提供的數據,加總目前11家頭部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展示的銀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銀行50多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近年來漸成部分中小銀行特別是民營銀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渠道。
  • 銀行攬存大戰關口 支付寶、度小滿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螞蟻集團與度小滿均表示,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後,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會根據監管政策的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業務。會嚴格遵守相關政策規定及監管要求,擁抱監管,堅持合規經營。銷售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某第三方平臺高管告訴《財經》記者,目前其所在平臺及其合作銀行均未收到要求下架此類產品的通知。
  • 被批量被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是什麼?
    從爆火到下架,網際網路存款僅用了 2 年,而網際網路存款爆火的背後是中小銀行對存款的渴求,以至於不惜高息攬儲,然而網際網路存款與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的合作也帶來了「無照駕駛」等合規問題。此外,叫停靠檔計息、網際網路存款也給部分中小銀行帶來攬儲壓力,甚至出現為了完成考核被迫「縮表」的情況。
  • 支付寶緊急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
    對此,螞蟻集團方面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多家金融科技平臺正下撤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據財聯社報導,螞蟻在被媒體曝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有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多家金融科技平臺也正在逐漸下撤網際網路存款的相關產品,未來或將有更多的平臺跟風下架。「最近平臺正在下撤相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未來相關產品的數量還會繼續下降。」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紛紛下架背後:部分高風險機構在「飲鴆止渴」
    自12月18日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據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滴滴、美團、360你財富等9家平臺先後停止新增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有玖富錢包、小贏理財等規模較小的平臺仍在出售。
  • 多家「無照駕駛」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你在哪輛車上?
    01.下架12月18日,支付寶率先下架了理財頁面的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12月20日,京東數科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螞蟻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隨後,螞蟻集團相關人士向觀察者網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主動下架平臺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最近兩年,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開始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存款產品。
  • 下架、下架、下架!螞蟻之後,又有三家網際網路平臺出手了
    證券時報旗下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銀行存款產品或迎來嚴監管。此前,央行金穩局局長孫天琦表示,「第三方平臺銷售銀行存款,屬於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市場迎巨變,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陸續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針對網際網路存款等創新型存款的監管將越來越嚴。
  • 「無照駕駛」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有三重影響
    如今,隨著監管的加強,網際網路存款下架了。它的下架,有什麼影響呢?我個人感覺,它的下架對普通人的影響遠遠小於對這些產品背後企業的影響。總的看,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對那些民營銀行、地方中小銀行影響最大;然後,對某些已經加入這個領域的網際網路企業影響也不小。 首先,某些銀行不通過經營網點攬儲的優勢蕩然無存。
  • 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其他平臺目前還未跟進
    螞蟻集團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
  • 支付寶、京東金融等下架網際網路存款 民營銀行負債端業務如何繼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敏 銀行儲蓄存款市場風波乍起。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相繼發布公告,調整靠檔計息的大額存單、定期存款類產品利率計息方式。此後,部分用戶發現,支付寶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不再對新客戶展示。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APP也陸續全部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